APP下载

我国“双一流”建设系统的功能适应性与优化策略*
——基于帕森斯“AGIL”模型的解释

2020-11-24李志峰刘智慧张俊超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要素

李志峰,刘智慧,张俊超

(1.武汉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2.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74)

在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称为总体方案)颁布以后,对于建设什么样的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中国知网检索结果发现,2016年期刊发表文章174篇,2017年达到699篇,2018年初始就有127篇。从这些研究成果中随机选取500篇作为研究样本,通过CiteSpace分析软件对其关键词的共引词频进行分析,从其结果时间线图可以发现,随着对“双一流”建设研究的深入,研究的重点开始发生转变,从“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展战略的宏观叙事研究开始转向内部可操作性的要素研究,如图1所示。如果把“双一流”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来理解,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将直接影响着“双一流”建设的成效。既往研究大多从“双一流”建设的方案、方法及措施方面出发,较少关注“双一流”建设的系统功能适应性。而“双一流”建设的系统功能是否发挥作用,是否能够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图1 共被引关键词时间线图

一、“双一流”建设系统的功能:基于AGIL模型的解释

帕森斯功能主义理论对“双一流”建设系统的功能适应和优化具有解释力,可以揭示“双一流”建设系统四大功能适应的内部机制,对于更好地发挥系统功能作用,更好地实现“双一流”建设的战略目标有价值。

(一)帕森斯AGIL四功能模型

美国哈佛教授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研究具有系统论特征的功能主义理论,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赞誉。AGIL四功能分析模型是帕森斯在1953年基于系统论基础上提出的。帕森斯将社会行动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这些子系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小系统,例如社会系统可以分为经济、政治、社会化和社区四个小系统,同样具有类似的功能。这些系统各自执行不同的功能,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以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行。四类系统分别对应着四种不同的功能:行为有机体系统具有适应功能(Adaption)、人格系统具有目标获取功能(Goal attainment)、社会系统具有整合功能(Integration)、文化系统具有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1]结构功能主义认为,要素与结构决定功能,不同的小系统首先构成要素不同,其次,不同的系统所表现的功能不相同。具体来说,不同的系统功能具有不同的内涵。

图2 AGIL功能分析模型式

第一,适应功能(Adaption)是指行动系统主体必然与环境发生一定的联系,并不断适应环境提出的要求,通过行动系统主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获取能量以维持自身发展。

第二,目标达成功能(Goal attainment)包括明确目标和实现目标两个方面,要求系统在确立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系统的目标是指系统的某种期望状态,系统先确定总目标,然后指引系统内部各种要素共同完成这一目标。

第三,整合功能(Integration)认为任何社会系统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存在冲突的可能,为了使系统有效运作,必须协调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各个要素之间开展有效合作,从而形成具有凝聚力的整体。

第四,潜在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要求系统内部各要素必须按照一定秩序运行,强调文化在维持基本价值与行为准则的重要性,突出系统的精神、理念与制度等文化因素的作用。在系统运行过程暂时中断即互动中止时期,原有的运行模式必须完整地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时能照常恢复互动关系。[2]

帕森斯在深入分析社会系统中四种功能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不断改进系统功能推动系统发展后发现,任何系统都需要满足AGIL模型中四项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其子系统亦如此。也就是说,无论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均可运用AGIL模型进行功能适应性解释。

(二)基于AGIL模型对“双一流”建设系统的解释

“双一流”建设这一行动系统属于社会行动系统与文化系统的交叉领域,具有AGIL模型中的四项基本功能,也就是说“双一流”建设系统可以运用AGIL模型对其功能适应性进行解释,同时又可以对“双一流”建设行动系统要素进行引导,以更好地实现“双一流”建设系统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从实际出发,是研究任何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同样,考察、分析、研究人的认识能力,也必须从实际出发,用辩证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科学的解决。[3]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概念出发,从一般性的认识慢慢发展到成熟的理论。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认识过程也应当如此。按照帕森斯理论对“双一流”建设系统进行的解释,政府提出“双一流”建设这一行动系统,目的是通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梦想。“双一流”建设这一行动系统要素包括行动者、“双一流”建设目标、高校所处的环境、建设“双一流”所秉持的理念以及建设“双一流”的方法选择等几个方面。行动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双一流”建设这一行动系统是属于社会行动系统与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将其划分为与之相似的四个分系统,发挥相应的四种功能,使得“双一流”建设这个行动系统得以维持并科学地发展。

图3 基于帕森斯早期理论对“双一流建设系统”的解释

二、基于AGIL模型的“双一流”建设系统的四大功能缺陷

基于“双一流”建设系统的运行实际效果来看,距离实现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也就是说,“双一流”建设的系统功能存在着缺陷,仍然有待进一步弥补缺陷,充分发挥其功能的作用。

(一)“双一流”建设系统之适应功能的缺陷

“双一流”建设系统之功能适应性表现为“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必须适应外部环境并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并促进自身的发展,即通过大学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获得维持自身发展的能量。从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实践来看,高校与外界环境互动效果不佳,资源获取能力不足,资源主要依赖政府供给。

第一,高校外部社会环境适应水平较低。首先表现为高校国际化水平较低。“双一流”建设决定了高校必然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目前国际化水平仍然偏低,还不能契合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尤其是当下“双一流”建设的需求。[4]其次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低。高校的功能之一便是要服务社会,因此“双一流”建设系统必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也同样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新时代背景下兴起的新型产业使得所需人才层次、类型、质量与结构都在发生转变,那么高校必然需要适应这种转变,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然而,高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与社会需要相匹配。

第二,高校内部要素的协调发展水平不足。高校内部各要素主要分为两类:其一,学术要素。如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直是高校争议的问题,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核心问题,如何协调发展并没有取得共识;再如学术自由问题,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对学术自由的重视程度还有差距,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还专门就保护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发表声明[5],极力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但在我国,学术自由的氛围还有待进一步营造。其二,管理体制要素。高校管理体制仍然阻碍高校适应功能的发挥,如行政化问题,试行十余年的大部制改革等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其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系统环境固化致使改革内生动力不足。[6]之所以出现高校系统环境固化,是因为系统内主体对高校现有状态的不满足,系统内各主体利益处于不均衡状态。此外,院校内在动力与推动管理体制改革的外在动力方向不完全一致,导致系统内部不同主体内在动力未能凝聚成合力,外在力量还达不到推动系统管理体制做出改变的程度,客观上造成管理体制要素阻碍“双一流”建设系统适应功能的发挥。

(二)“双一流”建设系统之目标达成功能的缺陷

“双一流”建设系统的目标达成功能包括两层意思:首先,明确目标;其次,达成目标,在“双一流”建设系统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指引“双一流”建设系统要素共同达成这一目标。“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7]中提出“双一流”建设的总目标,从2020年的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到2050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显然,总体目标已经明确,也就是说“双一流”建设系统的目标达成功能已经明确。下一步在于发挥系统要素共同实现这一目标。然而,实践中,“双一流”建设系统内部各要素所发挥的力量还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在统筹“双一流”建设问题上,总体态度积极,但具体到不同层次、类别高校如何借助“双一流”建设方针找准定位上,有的模糊不清,有的比较茫然,有的期望偏高。[8]从目标制定的角度出发,有学者认为,从目标制定之时提出不同类型高校的目标应体现多元化,以此促使高水平高层次大学、普通高校和应用型大学分别朝着“世界一流”目标努力。[9]还有学者从目标制定之后提出政策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政策漏洞打好“补丁”,提高目标实现程度。[10]但是无论是高校目标制定时还是制定后,合力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高校倘若自身定位不准确,那么所制定的目标就无法引领高校的未来发展。

(三)“双一流”建设系统之整合功能的缺陷

“双一流”建设系统之整合功能主要是调节“双一流”建设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冲突,从而形成合力。自2016年“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以后,就具有强大的光环效应,不仅有巨大的经费支持,而且有巨大的声望资源[11]。显而易见的是,“双一流”建设系统内部要素都在为“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但是由于发展不均衡问题,要素之间仍然存在冲突,资源配置就是关键要素冲突之一。如果我们将“双一流”建设系统资源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话,那么就有形资源而言,人力资源是“双一流”建设系统的第一资源,也是最具能动性的资源,显而易见的是,目前“双一流”建设系统的人力资源还不足以支持系统建设目标的达成;而财力资源主要指“双一流”建设系统的各类科研经费、运作经费等;物力资源则涉及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教学设备、科研仪器等基础设施。[2]“双一流”建设系统过程中整合功能发挥的关键是对财力资源的整合,而财力资源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即是资金配置不合理与使用效率不高。东部地区获取财力资源的渠道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而无形资源可以分为四类:品牌类型资源、文化类型资源、管理类型资源及技术类型资源。其对外拓展为高校的社会声誉,对内积淀为高校的底蕴意涵,横向具现为高校的组织效应,纵向贯通为高校的工具支架。对于无形资源的整合而言,由于其难以量化,采取何种方式对其进行整合以使“双一流”建设内部要素更具有凝聚力和合力,还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四)“双一流”建设系统之潜在模式维持功能的缺陷

潜在模式维持功能的发挥客观上需要“双一流”建设这一行动系统内部各要素按照一定秩序运行,其多指高校文化、精神等因素的维持作用。“双一流”建设系统的目的是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强国,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以中国特色为基础,而其核心在于文化建设。[12]然而,从高校文化建设和制度规范来看,却呈现出诸多文化发展的壁垒与漏洞。关于大学学术文化发展,刘杨认为价值观念、制度措施、评价机制、学术道德等因素制约了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学术文化发展[13];欧小军认为精神文化缺失、行政文化色彩偏浓、体制不够健全、应对非主流文化不够充分、地域文化融合不深等问题制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14],这些都是有道理的。部分高校还存在丢弃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双一流”建设系统模式维持功能适应性的发挥;在实践中,文化建设存在不少根深蒂固的体制机制障碍,文化建设路径比较单一,“双一流”建设的本土化风格还未形成,不利于“双一流”建设形成良好运行模式。本质上讲,如何破除原有不适合“双一流”建设的文化,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文化以及怎么样建设“双一流”文化还缺乏有效的实践模式。

三、我国“双一流”建设系统的功能优化策略

系统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够有效发挥四大功能。系统内部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使得“双一流”建设系统内部出现种种的不协调,使得功能难以发挥,导致“双一流”建设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应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为“双一流”建设系统功能的实现扫清障碍。

第一,优化“双一流”建设系统的主体适应功能。在外部社会环境相适应方面,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找差距,激发内在改革动力,提高高校国际竞争力。从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来看,我国高校排名前100的有6所高校,其中排名较为靠前的清华大学仍居于世界第25位[15],由此,需要对标其他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寻找与其之间的差距,奋力赶超,以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充分发挥我国国家重点建设的制度和政策优势,弯道超车。在高校内部各要素适应方面,需要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各要素的功能发挥。“双一流”建设要有一流的管理[16],以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分离为原则,构建学校新的管理结构。改革高校学科组织结构,形成有利于世界同步,引领创新的学科组织体系;立足学科,以专业助力发展,以服务引领社会发展。

第二,优化“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达成功能。根据不同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围绕战略目标明确各自建设定位,形成有效制度路径,促进战略目标实现。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可采取SWOT分析法对自身进行科学定位,明确自身外部环境所面临的优势(Advantages)与劣势(Disadvantages)、机遇(Opportunities)与挑战(challenges),进而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战略目标。目标的达成功能还与高校内部各个要素均衡发展密切相关,要求不同层次类型高校根据自己办学实力定位自身战略目标,并对自身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可以通过KPI关键绩效指标将其战略目标分解到“双一流”建设系统的院校和学科;KPI关键绩效指标可以将高校战略目标分解并分配到各个部门,再将部门目标与高校组织部门个人绩效相挂钩,以促进将个人目标与高校总体目标相结合。

第三,优化“双一流”建设主体的整合功能。整合的过程就是创新地缓解冲突的过程,不仅是对“双一流”建设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高等教育系统资源的整合。任何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合理利用“双一流”建设的资源,改善高校主体的整合功能是对“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保障,尤其对于“双一流”建设无形资源的整合更为重要。对于有形资源的整合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形成政府、市场、高校共同投入机制,保障“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需要;优化各类有形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并对资源效益进行科学评估,动态调整资源配置。在无形资源的整合方面,由点到面形成“双一流”建设的“森林效应”;建立“双一流”建设系统的体制机制特区,鼓励制度创新,通过制度维护“双一流”建设系统的整合功能发挥,形成“双一流”建设系统科学的运行模式。

第四,优化高校潜在模式维持功能,促进“双一流”建设系统中文化功能的发挥。文化具有维持“双一流”建设系统运行模式的功能,同时大学文化关系着国家安全,价值导向,不应盲目地西化。在文化建设方面,形成“双一流”建设系统稳步推进策略,建立不同类型的“双一流”建设战略联盟,形成“双一流”建设“梯次”建设系统,推进系统内部深度交流和资源融合;在“师夷长技”以后,在行动上形成中央和地方、高校联动的运行秩序,加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文化建设,形成我国“双一流”建设系统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学术文化,尤其是“双一流”建设过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顶天立地的创新文化、追求科学真理的学术文化、崇尚一流的管理文化;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四个自信,形成中国方案,坚持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道路。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要素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