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2020-11-24梁岩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中心小学

灌篮 2020年29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篮球运动

梁岩 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中心小学

篮球是小学体育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良好的篮球教学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小学生的体适能、锻炼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游戏教学法以其趣味性、娱乐性的优势,在篮球教学中得到深入应用。下面,笔者从创设情境、因材施教、减少对抗、重视纪律、加强合作、安全防护、反馈评价等角度入手,分析游戏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热情大多源于一种感性冲动,而这种冲动感通常需要在良好的情景中生成。对此,体育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在组织游戏活动之前,为学生营造引人入胜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在初次接触游戏时,就对活动内容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以此作为铺垫,教师就可以事半功倍的完成接下来的教学设计。

例如,在教学运球、传球等技术时,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为学生播放两个篮球游戏的视频:带球障碍跑、溜猴子。带球障碍跑游戏需要运球者在保持不走步的状态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终点。活动过程中,运球者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比如与胸等高的栏杆、窄小的独木桥等等。溜猴子的规则是多数人在外面围成一个圈,担任溜猴师傅,少数人在圈内担任“猴子”。游戏开始时,溜猴师傅在外圈要不停的传球,猴子要不停抢夺,当碰到篮球时,传球者与猴子的身份进行对换。当学生通过视频,看到参赛者在各种奇怪的障碍物前屡屡受挫,以及溜猴师傅被“猴子”抢夺成功,垂头丧气走到内圈时,就会忍俊不禁,从而对本次游戏活动充满期待感。随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本堂课的传球和运球的教学目标讲解给学生,就能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任务。

二、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存在差异性,所以小学篮球游戏教学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形式,而是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高、体重、性别、性格来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如果教师沿袭“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那么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理念,对小学生的学习成长十分不利。

首先,由于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异,男学生普遍喜欢运动幅度较大、竞争性较强的游戏活动,而女学生则喜欢运动幅度较小、技巧性较强的游戏。针对学生喜好的不同,教师可以引入多种类型的游戏,以丰富学生的运动选择。比如,在男学生的篮球游戏中引入比赛机制,鼓励学生通过个人竞技或团队竞技的方式来参与游戏。而女学生的篮球游戏则以花式运球、花式投篮为主,游戏活动中不必拘泥于正统规则,可以给予女学生更好的游戏自由度。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为其推荐合适的游戏定位。比如,对身体高、弹跳力好的学生,可以多推荐投篮类型的游戏,对个子矮、行动敏捷的学生,可以多推荐带球类型的游戏。综上所述,教师应当让游戏活动能充分契合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刻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

三、减少对抗,营造和谐氛围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未发育成熟,在篮球游戏中,应当保持在适量、适度的范围之内。而篮球作为一种竞技运动,经常需要进行身体对抗,小学生由于自身肌肉力量、柔韧度、平衡性的发育不足,很难参与到专业性的运动之中。此外,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在娱乐性、趣味性十足的游戏中,很难克制住自己的行为,不仅会导致自己因运动过度而出现身体损伤,还容易与其他学生产生运动冲突。因此,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用游戏法时,应当尽量减少对抗,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针对这个目标,教师首先要合理筛选游戏内容,剔除掉容易出现身体碰撞的游戏类型。比如传统篮球运动中的1v1对抗、争球游戏,都不适合作为游戏教学的选择。其次,教师要完善游戏教学的课程设计,尽量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控制好每一个游戏场次的参与人数,调整好游戏教学的节奏。即使学生在游戏中出现矛盾,也能维持在可控范畴之内。其三,教师要端正学生的游戏心态,提示学生不要过分重视胜负,因求胜心太强而与其他同学出现身体冲突。最后,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与他人进行游戏活动,不在游戏中做出危险的动作。由此,从多角度入手,打造健康、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十分有利。

四、重视纪律,规范运动过程

小学生的性格比较活泼,在篮球游戏活动中,经常会有忘乎所以的表现。一旦学生的兴奋度超出其个人的掌控,很容易破坏篮球课堂的纪律。这样不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还会干扰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用游戏法时,应当加强纪律监督工作,以规范学生的运动过程。

比如,教师在组织某项篮球游戏活动时,首先要对学生说明,这个游戏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什么样的帮助作用。让学生充分了解游戏活动的目的,而不是以纯玩乐的态度来参与游戏。此外,教师在篮球游戏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规则的重要性。例如在带球障碍跑活动中,有些学生为了更快到达终点,没有按照游戏规则来面对障碍,而是投机取巧,从障碍旁边绕过。此时,教师应当严肃指出小学生的错误,并将其罚下场地,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严肃性,意识到自己行为不正确的地方。由此,通过重视纪律,严格执行游戏规则,为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从而端正小学生的篮球学习心态,培养健康的运动价值观,充分挖掘学生的成长潜能。

五、加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体育教师在应用游戏法时,不要以单人游戏为主,而是要加强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融洽的团队氛围内完成游戏活动。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人际交流,提高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亲密度,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模拟进攻”篮球游戏,游戏规则是: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和15人一组,其中,15人一组担任防守方,可以在篮球场上任意选择防守地点,但运动半径不能超过一米,且不能同时集中在篮下禁区内。5人一组担任进攻方,需要在躲避对方防守的同时,从篮球场地的一侧运动到另一侧,完成最后的投篮。由此可见,在这项游戏活动中,进攻方十分看重团队合作。如果只是单人进攻的方式,很难在对方的防守中找出合理的进攻路线。而通过团队合作,就能提高进攻的机动性,提高攻破对方防守的概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趣味篮球团队运动,让学生了解到在这些团队合作中,每一名成员都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为团队的胜利作出了什么贡献。当学生看到视频中技术出色的个人被配合默契的团队轻松压制,就能认识到团队合作的价值,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成长。

六、安全防护,保障身心健康

小学生在篮球游戏中,需要进行奔跑、跳跃、迅速转变方向等身体运动。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够成熟,在运动幅度超出身体控制界限时,难免会出现身体损伤。因此,教师应当尽力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减少小学生受伤的可能性,尽可能的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首先,在游戏教学之前,教师要检查好场地设施,观察游戏设备是否有老化、破损的情况,场地是否有湿滑、塌陷的地方。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加以修补。否则,学生很容易因为场地设施的不完善而出现误伤。其次,教师要在课前带领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充分拉伸学生的筋骨、韧带,让学生在充分暖身的状态下参与游戏,以防止学生出现韧带损伤、肌肉拉伤的情况。其三,教师要教导学生一些科学的自我保护方式。比如,如果在奔跑时不小心摔倒,应当顺着摔倒的趋势就地翻滚,并保护好头部。而不是用手强行支撑地面,否则很容易有骨折的风险。其四,如果篮球游戏内容相对比较剧烈,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护膝、护肘等装备,以预防运动事故的发生。最后,在完成游戏教学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整理运动,舒缓身体,防止学生因运动过度而出现肌肉损伤的情况。由此,教师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全面做好安全防护,对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七、反馈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应用游戏法,教师和学生在磨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教师不关注这些问题,很容易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降低篮球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反馈评价环节,通过教学评价的方式,带领学生对整堂游戏教学进行复盘,全面总结学习收获,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比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运动展示会,让小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或个人表演的方式,展现一下自己在篮球游戏中的学习收获。同时,教师和其他同学担任评委,对该生的表演成果进行打分评价,谈一谈这名学生的篮球运动有哪些亮点,有哪些不规范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评价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运动心得,谈一谈自己在运动中遇到哪些未解决的难题。随后,教师全面梳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结果,对每一名学生的进步程度、游戏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学生在篮球游戏中体现出的短板,并为学生下阶段的锻炼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向学生寻求反馈,询问学生对游戏活动还有哪些学习诉求?自己在游戏教学中有哪些表现不足的地方?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找出合理的改进方案,让篮球游戏教学做到精益求精。

八、结语

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应用游戏法,可以让篮球课堂更具有娱乐性、规则性、目的性,十分契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体育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游戏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加强课程设计,用游戏来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优秀的心理素质、合作精神,这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积极性的影响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篮球运动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街头篮球文化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快乐篮球进山乡
不正经运动范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