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运动为抓手,以德体教育为两翼:“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020-11-24吴向东陈伟者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8期
关键词:一校一品篮球运动篮球

吴 翔,吴向东,陈伟者

(1.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浙江 温州 325006;2. 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浙江 温州 325200;3. 瑞安市集云实验学校,浙江 温州 325200)

“一校一品”是基于学校特色的精神理念诠释,是学校对自身资源进行合理改造、综合应用的重要成果。 “一校一品”篮球课程建设,要以篮球运动为抓手,以德体教育为两翼,推动家校全面参与,提高篮球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1 “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价值

篮球运动是校园体育运动体系中深受学生认同并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通过发挥篮球课程教学的多种优势,能够实现学生篮球技能、体能和心理素质的有效培养。同时,篮球运动对场地要求较低,学校普遍具备组织篮球课程教学的条件。在“一校一品”建设进程中,以篮球运动为载体,突出学校特色,培养学生形成热爱运动的良好兴趣。

1.1 教学基础广泛,引导学生全面提升

目前篮球课程教学普及于各个教学阶段,通过发挥篮球运动的对抗性、竞技性和协作优势,能够引导学生发掘篮球运动趣味,有效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当前体育教学中,各学校普遍将篮球课程教学作为常规课程教学,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篮球运动的运球、传球等基本功。因此,在“一校一品”建设进程中,选择篮球运动作为特色项目,挖掘篮球运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理念,引导学生对篮球课程教学价值形成全面认识,从而充分发挥篮球课程教学的特色优势。

1.2 教学实效突出,有助于学生习惯培养

篮球运动凭借其对抗性和竞技性优势,具有极强的观赏体验和参与成就感。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展篮球课程教学,充分发挥篮球运动的多样优势,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运动习惯。同时,当前信息技术与篮球课程教学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视频教学、VR 和AR 技术已经成为提升篮球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辅助工具。将新技术有效应用于篮球课程教学活动,既能确保学生对篮球动作学习的标准性,又能丰富学生对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因此,通过“一校一品”建设创编有学校特色的篮球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

1.3 教学、赛事体系完善,校园影响力突出

篮球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化过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篮球技能、了解篮球运动的基础阶段,在推进“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时,通过将课堂教学、课下训练和篮球比赛的融合,能够构建技能学习、实践感知和赛事体验等“全环节”篮球课程教学体系,丰富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和体验。学生在参与篮球比赛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协作,取得比赛胜利,在实践中感受团结协作的积极意义,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平台。随着篮球课程教学、训练和赛事活动的不断推进,篮球运动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标签和符号。

2 “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内涵

“一校一品”体育课程建设以学生体质健康提高为基础,立足学校人文素养培养诉求,充分考虑校园体育比赛、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凝聚学校力量,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奠定基础。“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以篮球运动为载体,深度挖掘篮球运动的特色优势,注重激发学生参与篮球学习、锻炼的热情,为学生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2.1 以“全面育人”为基础理念

推进“一校一品”体育课程建设的初衷在于通过校园体育课程建设,重点解决学生体质健康日益下降的问题。通过“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建设,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运动学习兴趣,为学生体质健康和篮球技能学习提供重要基础。“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建设的主体是学生,整个教学活动既关注学生的篮球技能学习,也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健康体能提出了重要要求。因此,在“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进程中,通过积极诠释“全面育人”基础理念,为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身心素质教育提供重要支持。

2.2 注重塑造校园文化“符号”

建设“一校一品”体育课程教学,并非简单实施一种体育项目,而是通过集中精力打造一种特色项目,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实际、诠释校园文化的运动发展理念。“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机制全面创新的基础,未来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其他合适的体育教学项目进行补充,向“一校多品”发展,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供更多选择。通过选择篮球运动作为学校“一校一品”体育课程教学建设的突破口,通过凝聚全校师生智慧,能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符号和标签,从根本上丰富学生德育工作的素材和内涵。

2.3 以“习惯培养”为内在目标

“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为目标导向,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引导学生体会篮球运动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学习的内在意识。选择“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围绕学生体育教学目标开展,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动基础,符合大纲教学要求,为学生全身协调、均衡发展提供了全面指引。通过发挥篮球运动所诠释的协作精神和配合意识,引导学生感知篮球文化,实现体育教育与“立德树人”目标的协同发展。

3 把握运动抓手,推进德体协同发展:“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策略

“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是结合学校资源,以教学特色、学生特长为目标,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重要教学实践。通过选择“一校一品”体育课程教学为突破口,能大大改善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知,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供重要支撑。因此,通过对“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策略进行系统研究,能为全面创新校园体育教学提供经验支撑。

3.1 坚持篮球与德育理念融合:以教学特征为指引,创编趣味课堂

在开展“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时,要注重结合教学新课标和教学经验,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利用和教学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综合年级特色、教学经验等多种内容,创编趣味篮球课堂。在推进“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进程中,要坚持“来自学生、回归学生”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天性和基本规律,积极开发趣味化、内涵化的篮球游戏课程,将篮球运动与趣味游戏相融合,使学生在趣味篮球运动学习中学习篮球技能、培养篮球学习兴趣,有效养成公平对抗、相互信任的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德育境界。同样,学生具备了较高的道德境界,也能为“一校一品”篮球课程建设注入新的灵魂和内涵。

3.2 将德育从篮球技能教学向习惯培养延伸:以篮球课堂为载体,推进全面成长

结合篮球运动实际特征来看,良好的道德认同和价值意识是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篮球运动从优势项目向学校特色、学校品牌发展的进程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精神体验和文化认知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育人,德育为先,德育工作不仅是一种思想认知,更是一种行为遵循。在推进“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时,要注重发挥篮球课堂教学的载体作用,积极推进德育理念从技能教学延伸至学生习惯培养,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动力。要明确“德育为先”的课堂定位,将德育工作与篮球课程教学相融合,挖掘篮球运动所蕴含的独特思想、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篮球技能、掌握篮球规则的同时,提高个人道德境界。要发挥课下训练与比赛活动的积极作用,坚持在篮球运动中深化德育工作,通过引导学生切实感知篮球运动所蕴含的道德内涵,推动德育与篮球课程教学协同发展、融合提升,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保障。

3.3 注重德育与篮球双重教育目标:以学校特色为基础,改善教学认识

学校要提高对篮球特色课程的开发认识,要从学校体育教学全局出发,整合教学资源,为“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提供充足保障。不同于传统篮球课程教学方案,“一校一品”篮球课程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融入德育内涵,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制订全新的教学方案。需要学校完善体育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的篮球课程教学水平,改善教师对“一校一品”教学的认知,通过积极创新和借鉴其他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将德育与篮球全面融合,从而推进学校篮球特色课程建设。此外,为实现“一校一品”篮球课程建设的理想效果,还需要学校根据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特色篮球课程建设。通过分年级尝试,再面向全校逐渐扩大,最终达到预期目标。要注重完善学校篮球活动的组织形式,除了课堂教学、年级联赛外,还要以篮球运动为素材,创造校园文化阵地,通过吸引学生全面参与,感知协作、团结等道德精神,从而实现学校篮球特色建设与德体育人目标的全面融合。

4 结 语

在传统校园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对篮球课程教学理念认知存在偏差,使用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时间的相对不足,学生篮球技能水平差异明显,课程教学与课下实践衔接不够,影响了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在“一校一品”篮球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积极改善学生对篮球学习的价值认知,变革篮球课程教学理念,打破篮球课程教学常规,引入全新教学方法,完善师资力量,推进篮球课程教学、比赛、德育与体能训练全面结合,从而为校园篮球运动开展“注入”新的灵魂。

猜你喜欢

一校一品篮球运动篮球
街头篮球文化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一校一品”展学校体育品牌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学校体育特色(一校一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运动技术教学衔接性与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