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工作优化路径研究
2020-11-23孙洁
孙 洁
(滨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前言
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能够掌握新技术和新思想的群体,是新时代最富有蓬勃朝气的中国力量,他们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但是近年来的很多数据都显示大学生的体质不尽人意。《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指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1]。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也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其主观或客观原因,体育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学生的体质和体育精神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体育的地位不高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中规定: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2],这充分肯定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但其实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就已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3]。虽然早已有明文规定,但是真正将体测成绩与“毕业”“评优评奖”相挂钩的学校屈指可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几乎没有。学生体育课程考核没有不及格现象,体测成绩不及格率与国家抽检发布数据不一致,体测成绩不及格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不高,引不起学生对课程及体质的足够重视。
1.2 体育管理不严格,学生运动时间少
很多大学生认为体质测试的标准过高,其实体测标准一降再降,并不高,而是因为学生们平时不运动,连“突击”训练都没有,到现场直接进行测试。这种现象与学校的体育管理工作有很大关系,不敢解放思想用“强制”手段让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一味的柔性政策不能战胜娱乐多元化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有很多学校的大学体育只有两年,做不到“体育锻炼不断线”,大三、大四学生不上体育课,学校对课外体育也没有任何要求,高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率更低、体质更差。
1.3 学生不能掌握一项或多项运动技能
目前在体育教学方面有一个怪现象:学生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大学二年级,学习了14年、共计1440学时的体育课,但大多数学生仍不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并深化改革的问题。在大学中,运动技能教学仍然重视单个技术,缺乏情境复杂的结构化教学,学生一味进行单调、枯燥的机械练习,难免会有懈怠情绪,课程考核自由度大,完全是体育教师自己说了算,一学期只考单个技术,以运动成绩和技评为综合成绩的结构构成,使得学生只练习要考核的单个技术。另外大多数学生只限于课上的有限练习,在课下不参加活动,没有练习的积累效应和复杂、真实情境的应用,导致其不能掌握运动技能及娴熟应用。
1.4 体育活动不丰富,学生运动兴趣低
学生课下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除了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外,学校体育项目的种类也会影响到学生的选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其地方性较强,开放性和先进性则较低,体育项目的种类有限,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和兴趣的多样化就得不到满足;另外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门槛”太高,一般都是以系院为单位进行比赛,几百到上千人中只有十几个人能参加,其他人没有参与的机会。所以,学校体育项目的种类和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都会对学生的运动兴趣产生影响。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工作优化路径
2.1 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战略定位
学校领导者应有一个较高的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提高体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同时也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如上海大学的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还会收到另一份通知:大学期间必须学会游泳,否则不予毕业;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新生集体上“第一堂体育课”,这都能使学生对学校的体育工作产生一个正确的认知,在兴趣或压力的推动下端正体育态度,有助于良好、健康的大学生活方式的形成。
2.2 解放思想,建章立制,促进体育工作显实效
在当前大学生休闲娱乐多元化的背景下,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就要解放思想,大胆提出硬性标准,除了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发布的政策文件做最基本的“规定动作”外,还应根据本校的自身特点做出有特色的“自选动作”,并固化为制度,使学生充分了解体育课程的要求和标准,并能有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如清华大学“下午四点半”的强制锻炼;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都将游泳课列为必修课;南开大学要求新生必须要加入一、两个体育社团;西安交通大学几十年从未间断的早操锻炼制度和课外8学分制;浙江大学的“四年体育课全覆盖”,还要求每位学生(除了大四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1项/次及以上由校体委主办的校园体育竞赛、课外每周2次通过浙大体艺APP跑距锻炼等,这些特色鲜明的“强制措施”其实已取得了实效,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无体育不清华”。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要敢改、真改、快改,充分激发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力。对于学生而言,长期的强制锻炼会外化为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内化为大学体育精神,以培养勇于挑战、超越、拼搏的新时代大学生。
2.3 丰富体育项目,改革体育比赛组织形式
由于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存在差异性,在体育课程设置和课外体育锻炼项目选择中要尽可能地丰富体育项目种类、增加体育项目数量,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满足多元化需求。如清华大学体育课开设50余个运动项目、53个体育类社团;厦门大学有45门公共体育课程,34个体育类社团;北京大学有50余个体育类社团;西安交通大学有40多个体育社团。如此丰富的体育项目中不乏学生眼中“新奇”“刺激”“贵族”等能充分激发选课热情的项目,效果非常好。另外,还应以竞赛为引领,促进学生的课上与课外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热情。如清华大学以“马约翰杯”为主线的校园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涵盖了41个项目,30多个体育协会每年举行课外竞赛数千场,参加人数约4万人次。浙江大学等多所学校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一次体育竞赛。所以,地方本科院校要想达到这样的参与规模,校园体育比赛的种类和组织形式等必须要进行改革,改变以往以春/秋季运动会为高潮,“三大球”比赛为点缀、冬季越野跑比赛为收尾的“三段式”的组织形式,改变只以院系为单位的比赛形式,要将多项体育赛事贯穿全年、让每个学生都能上赛场充分感受体育的魅力,激发更大的课外体育锻炼热情,使学生有更多的锻炼积累,娴熟应用运动技术,从而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2.4 创造良好的体育宣传氛围,培育大学体育精神
学校要重视体育的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媒体构建体育宣传新格局,为学校体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体育精神引领大学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宣传要以学校优势项目或龙头项目为重点,凝练体育精神,如江南大学的马拉松精神、天津师范大学的龙舟精神,以此辐射其他项目。宣传媒体要多元化,可以是体育雕塑、体育标语、体育吉祥物、体育宣传栏或宣传长廊、体育壁画、体育歌曲、体育服装等,也可以是校园广播、校报、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大量的体育新闻。目前国内院校在体育宣传及体育精神培育方面较国外大学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有较大差距,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应该构建全域体育宣传格局,创造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使学生时时、处处浸润在体育精神的熏陶中,以培养健全的人格。
3 结语
大学体育的重要性不止步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促进体育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抓住历史机遇,充分认识到时代所赋予体育的重要使命,解放思想,大胆改革,落到实处,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大发展,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大幅提高,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