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英语“精准教学”及其实现路径

2020-11-20韩凌李慧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精准教学教学活动精准

韩凌 李慧芳

摘   要

突破教师主体经验和传统数据采集手段的框限,以现代信息技术引领学校教学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大数据对教学信息强大的归集汇聚、分析研判及挖掘预测功能,为教师教学决策和精准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智慧”。基于大数据的支持,教师可依据“五步”教学框架实施精准教学,即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准组织教学内容、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精准开展教学评估与精准施加教学干预。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大数据  精准教学    “五步”教学框架

英语教学是目的性很强的系统性活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学的根本目标。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呢?精准教学理论认为,只有进行精准教学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与教学对象相匹配,教学才能达到最优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为学校教学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国务院颁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要求,要“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1]。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大数据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及数据挖掘技术来实现精准教学,是一个亟待探究的新课题。

一、大数据时代英语“精準教学”面临的瓶颈

精准教学(Precision Teaching)是美国学者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提出的概念,但其理论基础却可追溯到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基于经典的“斯金纳箱”实验,建构了以操作性反射为中心的学习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属于操作性的条件反射,在操作以后便会得到强化,从而使出现这种操作的概率增加。延伸到教学领域,斯金纳认为学习行为的发生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结果,教学活动就是要在刺激与反射之间建立起有效关联。基于此,斯金纳建构了著名的程序教学理论。基于斯金纳的研究,奥格登·林斯利提出了精准教学的构想,即通过设计合理的测量工具来有效追踪学生的学习表现,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真实数据支撑,以便“将科学放在学生和教师的手中”,让教学策略与实施对象更加匹配。其后,精准教学被广泛运用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估。学校和教师希望通过问卷调研、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等形式,收集到大样本的教学数据,找到教学方法与教学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精确评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分析精准教学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数据获取及数据分析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事实上,在面对千差万别的个体和复杂教学情境时,教师主体经验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对教学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处理成为实施精准教学的前提条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实施精准教学的核心就是对复杂教学信息的有效收集、处理、分析与研判,以达到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的目的,进而提高教学策略的科学化、精确化和有效性。然而,无论是依靠教师主观经验,还是运用问卷、访谈等传统数据采集手段,都无法达到数据采集系统和科学精准分析的目标。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传统意义上的英语精准教学面临着多重瓶颈。

1.教学决策依赖主观经验

主观经验是传统英语教学的核心影响因素。教师习得的知识技能、日常生活中养成的思维方式、生命成长中塑造的价值观念,都对教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不可否认,主观经验具有重要作用。如针对学生听说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获取个体经验并形成初步判断。但是,过多依赖于主观经验判断及内隐推论,也容易造成经验主义的教学价值取向。比如有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决策行为基本取决于教师的知识能力、经验直觉等教师个体因素,这些因素虽然不无作用,但往往不稳定,难以保障决策行为的一致性,有时候甚至容易导致固执与偏见,不利于因材施教”[2]。同时,教师主观经验大多以文本化形式沉淀、储存于Study diary、teaching reflection之中,由于具有实物化、数据量小等特点,难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不利于提升教学精准性。

2.教学权变缺乏数据支撑

权变理论中“权变”一词有“随情境而变”的意思,更进一步说,组织效能的高低是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相对应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并非一成不变,教学活动中不同情境的要素组合下,教学效果会有所差异。为此,在教学进程中,需要及时了解教学情境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匹配学生需要,以达到精准化、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对教学信息及时掌握和识别。但在当前课堂环境下,教师对教学数据收集手段非常有限,难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精确的、可分析的教学数据,难以为教师有效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支撑。如在讲授定冠词“the”用法时,有一种运用情境是在表示时间时加“the”,但又要区分情况。比如在表示季节时不用(即In spring),但是在具体年份的某个季节,有要加定冠词(即In the spring of the year 2019)。如果课堂中有适时测试系统,能够及时将学生即时呈现的行为信息反馈给教师,就能通过数据分析知道哪些学生还没有区分“the”在时间表达时的细微区别,进而分析原因并调整策略。

3.教学评估不够精准及时

布卢姆认为,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导向,教师应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建立起教学“反馈——矫正程序”,并及时给予学生补偿性的矫正学习机会,这才是有效的教学活动[3]。可见,建立教学评估反馈系统,及时掌握信息、呈现问题、总结评价,并提供问题解决的思路策略,是实施精准教学的必要支撑。但是,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评估并不精准及时。一是评估归因错位,教师多以教育产出(考试成绩)为导向,关注少数成绩优异学生,强调学生因素对教学结果的影响,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评估并以此改进教学较少,不利于精准归因。二是评估时效迟滞,大多以单元、学期甚至学年为单位进行评估,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策略的精确调整。三是评估路径依赖,大部分教师还是依靠卷面分析、优秀率、及格率等分数统计手段进行评估,忽略了成长档案记录、课堂行为信息、知识基础状况等其他教学数据的价值,导致评估结果精准度不够。

应该说,英语精准教学需要大数据,它的实施依赖于教师对常态化教学数据的收集掌握与精准分析,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数量庞大且无处不在。如师生课堂交互的对话信息、学习行为与习惯信息、课后作业中的作答、学业测试成绩统计信息、学生个人信息与家庭背景、学区和社区环境等,都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因此,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海量的教学数据,并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及分析工具,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挖掘,使课堂教学更为科学、精确,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基于大数据的英语精准教学框架建构

大数据让英语教学进入了基于“数据智慧”的时代,大数据对教学信息强大的归集汇聚、分析研判及挖掘预测功能,为教师教学决策和精准教学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撑。基于大数据实施英语精准教学,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精准分析学情基础上,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准组织教学内容、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精准开展教学评估、精准施加教学干预,实现全流程的精确、可控。为此,本研究尝试提出“五步”英语精准教学框架。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一模式,本文将结合人教版新目标高中英语必修 1 Unit 1 Friendship的教学设计过程予以阐述。

1.精准设定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在目标指引下朝向预期方向的持续性活动,因此精准教学首先要设定合理的预期教学目标。在大数据环境下设定教学目标,不仅是依据参考书或者教学大纲条目,而且是要在收集、分析数据基础上,在综合考虑学生学习现状和学习偏好的前提下,为不同的学生精确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所谓“精”,是指对学情数据的精细化掌握。Unit 1 Friendship是高一英语课程的第一课,教师必须基于初升高衔接的环境,从心理、知识、方法等层面,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基础。比如,数据反映出哪些知识薄弱点,哪些整体优势等。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语言基础自测的形式,让学生迅速作答测试题,并通过对问答数据进行学情和学业水平分析。一般而言,在测试环节中最多人犯的错误,就应是教师关注的焦点。所谓“准”,是指教学目标设定与学情之间的契合度。经过对学情、学业数据的分析,结合本单元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比如,通过讨论过去的朋友引导学生掌握时态、语态;通过阅读训练材料提高阅读技能,掌握单词句型;通过对Anne Frank的精度,深刻认识朋友的内涵与价值,最终达到这一单元“教书”与“育人”结合的目标。

2.精准组织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常把教科书和教学内容等同起来,这种认识客观上窄化了教学内容。事实上,建立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正向迁移具有良好的习得效应。因此,教师既要合理地利用现有教材,也要大胆地归纳、整合、重构教材,加入新元素。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数据检索和匹配技术,尽可能找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比如,Unit 1 Friendship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知识点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及其在场景中的实际运用。在课文中,展现了“She said…”“They say that…”“Anne said she…”三种不同句式。通过数据匹配分析,可以发现“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初中二年级下册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中已经有初步学习。教师可以在温习已有知识基础上,顺势总结出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人称变化的口诀,如“一随主,二随宾,第三人称不更新”。如此一来,教学内容的组织将更加合理有效,教学策略也更加精准。

3.精准设计教学活动

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后,教师要精心組织教学活动。一般来说,精准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由于学业水平基础和班级情况不一,教学活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也是开放和多元的。有学者认为,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学习活动设计可以遵循四个步骤开展,即“差异检测→动态分组→并列教学→差异教学”[3]。其中,差异检测就是基于教育数据进行学业水平的差异化识别,动态分组指基于学业水平差异形成相对松散的异质学习小组,并列教学是指教师实施同等的教学活动,差异教学则指基于差异的个性化教学。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差异教学是落脚点。比如,在Unit 1 Friendship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较高,就可以在Warming-up、Rea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等环节加快速度;当进入运用技能实际运用学习阶段时,如果发现学生水平发生了显著差异分化,就应当及时调整策略,针对动态分组情况,分别侧重Using language或Exercise and consolidation实施差异化教学。

4.精准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能的精准估算,也为下一步的教学干预提供证据信息。在教学评价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信息集成功能,将教师自己的Work boo数据与课堂训练、课后作业、单元测验、学习过程数据等进行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数据处理功能,深入挖掘、分析学生在各个维度的历史学习表现数据。比如,通过课后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判断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通过课堂互动的参与度,评价学生语言思维的活跃度和个体差异;通过班级测验,获得关于教学整体效能的信息;通过错题信息的追踪,生成重点难点“信息导图”等。总之,要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共同形成精准的教学效能评估结果。

5.精准施加教学干预

教师在获取精准评价结果基础上,应当及时施加合理的教学干预。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注重后期精准练习加以巩固;对于尚未达到的教学目标,要组织“二次教学”,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对后续教学过程进行完善优化,直至教学目标完成。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对于“While walking…”“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等由while、when、as if、if等引导的从句主语较难掌握时,教师就应合理归因,加大教学干预,适当增加课时来攻克重点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教学策略。同时,建立起“干预→教学→评估→干预”的教学闭环,不断提升教学决策的精准度。

三、基于大数据实施英语“精准教学”的支撑条件

上文初步建构了基于大数据的“五步”英语精准教学实施框架,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它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支撑。具体来说,可重点从如下四方面大力推进。

1.全面收集归纳教学数据

教学数据准确、全面地记录了师生课堂教学行为,因此高质量地收集归纳教学数据,是开展数据分析的前提。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收集、掌握教学数据,精准教学也失去了支撑。以美国为例,在教学大数据库中整合了多个系统中的数据,比如学生数据系统、学校数据仓库、教学及课程管理系统及教学评价系统等。为了提高数据分析质量,美国还要求中小学校录入的数据必须基于数据库脚本标准,保证数据要素齐全、格式统一和标准规范。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若干数据库,但教学数据规模有限,大多教学数据还是以实物文本的形式保存。此外,各数据系统之间还没有实现数据共享,而是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数据的数量、质量、类型都不足。因此,要整合已有的教学数据系统,尽快把存量数据转化为可分析的标准数据。比如,中小学要对与教学活动有关的课程资源数据、作业考试数据、师生信息数据和校内视频录像数据进行整合。同时,归纳有关学生、教师、学校及学区的档案袋资料、其他背景资料,将静态孤立的数据联系起来,形成海量的教学数据资源库,从而形成一套有机的数据。全面收集旭纳数据,能够及时识别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提升教学决策的水平。

2.开发教学大数据分析系统

从过程角度看,数据分析是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数学演算和统计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对数据进行聚类、关联和预测等,还是生成可视化、关联性的数据分析报告结果,都需要数据分析平台作支撑,并依托于大数据挖掘与建模技术。因此,英语精准教学的实现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开发相应的数据模型,将复杂的统计过程智能化,帮助教师进行日常所需的数据分析。比如已开发的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学响应系统(Audience Response System,简称ARS),它收集的数据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能够实时回收全班学生的测试作答情况,并以可视化、图表化的方式呈现信息数据,并基于系统设定的统计模型,生成辅助教师决策的分析报告,有助于教师对整体教学状况的把握,并帮助教师决定后续教学活动如何开展[4]。

3.提升教师的大数据素养

数据素养是大数据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数据素养是指教师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定位数据,能够使用相应的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表征,解释和评估数据分析的意义及结果,进而对具体教学情境进行说理的能力。”[5]具体来说,教师数据素养可分解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师的数据意识,能够认识到教学大数据的重要价值,并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主动运用、参考数据所反馈的信息;二是教师数据归集能力,能够利用数据收集工具,对日常教学活动产生的数据进行汇总,形成数据库以支持服务于精准教学;三是教师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在各类数据之中建立起联系,并运用现代统计技术、数学模型或者平台分析工具,建构起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教学效能之间的变量关系,为精准教学提供数据智慧。为此,要及时把数据教育纳入教师职前职后培养体系中,提升教师数据素养。

4.发挥教师主观经验的辅助作用

在英语精准教学实施过程中,大数据作用的发挥并不排斥教师主观经验的作用。事实上,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深度交互的复杂行为,完全以数据化的视角来审视显然是不合理的,其中涉及到的诸如情感、意志、信仰等非理性因素难以分析与预测。因此,不能用数据理性来否定和排斥主观经验。正如有学者注意到的,“数据促使教师教学决策从‘基于经验向‘数据驱动转变,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滋生出‘唯数据主义的错误倾向”[6]。基于此,当运用大数据技术去分析、挖掘教学信息之间的彼此联系时,也要结合教师主体经验判断,发挥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学智慧的辅助作用,共同得出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教学结论,为精准教学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伟.《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J].中国信息化,2015(10).

[2] 付达杰.教育大数据对教学决策的影响及优化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 (02).

[3] 万力勇,黄志芳,黄焕.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操作框架与实施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19 (01).

[4] 孙众,蘧征,杨现民,等.有意义的大数据与教学优化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18(03).

[5] 钟婉娟,侯浩翔.教育大数据支持的教师教学决策改进与实现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05).

[6] 邹逸,殷玉新.从“基于经验”到“数据驱动”:大数据时代教师教学决策的新样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3).

[作者:韓凌(1974-),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李慧芳(1972-),女,天津人,河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精准教学教学活动精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精准扶贫二首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精准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