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应适度“去学科化”

2020-11-20蒋培杰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内涵

摘   要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进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学科教师深刻理解“德”的内涵,深刻理解自强、求是、包容和廉耻等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德”的要求,深刻理解“德”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间的紧密关联,理解学科教学“去学科化”的涵义,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适度“去学科化”的必要性,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中做到适度“去学科化”,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去学科化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一日千里,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已经关乎全球利益格局的重塑,全世界将面临巨大的社会变革。在剧烈变动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下,教育也成为全球利益博弈的主战场。在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已经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关系着我国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是全国人民集体利益的一致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因此,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各学科课程教学要通力实现的最根本目标。立德树人的主战场是课程教学,有效教学取决于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学科教师的高效实践。当前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期,高中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并开始施行。各学科课程标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抓手阐释了学科育德、学科树人。理念已然提出,而理念的落地关键还在实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赖于各学科教师的有效教学实践,依赖于学科教师对“立德树人”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践行。具体到学科中,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达数十个之多。这么多学科的不同核心素养都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抓手,重心在哪里?如何才能实现一致的立德树人的目标?不同学科之间是否需要协调和整合?有没有应该遵循的、不分学科的统摄性指标?这要求教育研究工作者深度剖析“德”的价值内涵,引导学科教师深入理解“德”的本质,鼓励学科教师以“立德”为核心来组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学科教学中适度去“学科化”,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

一、“德”是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

1.传统文化精神

当代中国的发展势必继承性、创造性地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理解“德”的内涵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德”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就“德”的内涵讲到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和伟大的梦想精神[1],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日益繁荣所依赖的文化之魂。有学者指出,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2]。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了丰富的立德树人资源[3],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挖掘。“德”由数千年优秀文化积淀而成,不同的文化孕育出的“德”有不同的内涵。基于传统文化精神,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德”有助于对“德”的内涵的精准把握。儒家以仁为核心,讲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仁义礼孝成为传统文化里“德”的核心要素;道家探求自然和社会规律,讲求辩证法和循大道,阐释济世安邦、安身立命的方法论;佛家讲慈悲,注重因果,讲求平等,积善行、守戒律等等。基于传统文化深入理解“德”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4]。一代代中国人演绎着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就在于自力更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5]。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周易》《礼记》《尚书》《老子》和《孟子》等都显示出“强起来”的文化底蕴,从不同侧面阐释了中华民族内在固有的自强精神[6]。

(2)扎根实践,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后人注释为“务得真实,每求真是也”。中国儒家历来倡导实用理性[7],《大学》中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观点,强调经世致用,做学问要和实践结合起来。墨子提出的“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的三表法也强调判断是非应基于前人和当代人的亲身实践经验,要看实践效果[8]。扎根实践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本质特点,而实事求是的精神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扬光大[7]。扎根实践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实事求是才能认清问题的本质,才能把握实际的规律,才能正确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坚持和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精神文化的本质属性[9]。德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扎根实践,实事求是,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也是发展。

(3)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包容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特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使得中华文明能在人类文明史上传承千年、延續至今,使得中华文化在不断融合与发展中焕发出强大的、不竭的生命力。从稷下学宫论战引发的百家争鸣到近代“师夷长技以制夷”、“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强国求索再到现代科学政策导向下的“改革开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处处呈现。这种包容不仅体现在本土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相互交流、尊重、取鉴和吸纳上,还体现为对外域异质文化的批判和积极吸收[10]。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宽以待人”“以德报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协和万邦”。这是历经千年仍光彩夺目的优秀文化瑰宝,在这样的文化积淀下,包容自然融入“德”的内涵,无包容不成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是中华包容文化精神的德性特质。

(4)礼义廉耻,知所行止

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儒家历来讲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言“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为中国人所推崇、传诵和践行,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德性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内核[11]。《礼记·儒行第四十一》中提到,“儒有忠信以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忠”即是爱国,“抱义而处,不更其所”一语道出君子抱定宗旨,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德的关键内涵是有廉耻之心,知所行止。

2.理想信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政治清明,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高度富足,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大同,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美好愿景,是人类崇高的理想。无数仁人志士为百姓的福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有高尚的理想是大德,有德者必然遵循大道。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大道。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必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得其大者必能兼其小”。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下,“人为什么而活?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回答。历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好中国。坚定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良性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是否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德”的基本判断标准。

二、“德”是核心素养的认知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在科学的世界观下才能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社会或客体的角度来看,“德”的内容是外在于个体的、客观存在的“道”,是哲学、政治、法律、道德等形式的社会意识及其体现的社会规范;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德”指人的品德,是人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表现[12]。因此,“德”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关联。科学世界观的树立,对于青少年道德的养成有重大的意义[13]。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是理解“德”的内涵的基本认知前提,前提不正确就不能真正理解“德”的内涵,不理解“德”的内涵就不会发自内心地主动践行“德”的要求。有“德”意味着有正确的世界观,而正确的世界观又有助于“德”的养成。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最基本看法,由世界观决定。人生观直接影响“德”的形成,“德”建立在正确人生观的基础上。价值观是关于人、事、物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观点。德在本质上是对价值的判断和坚守,人生观、价值观与德相辅相成,德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践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德”的系统描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对“德”的具体要求。因此,“立德”的前提是发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抛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讨论立德树人没有理论意义,也没有任何实践价值。

三、“去学科化”的内涵

教育只有一个核心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很多学科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关键的学科能力。以数学学科为例,核心素养中“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本质上是曾经提倡的“三大能力”: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4],属于“才”的范畴。“德”与“才”的辩证,立德是根本和前提,育才是发展。学科教学中的“去学科化”不是否定学科价值,不是降低对学科知识的要求,更不是排斥学科能力的培养。“去学科化”是指淡化学科形式,保留学科本质,在学科教学中提炼更一般的观点和方法,不以学科为本位,不过分强调学科的细枝末节,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具体学科知识和能力置于其次,注重统摄性的思想。由于最一般的观点和统摄性的思想属于哲学的范畴,任何学科本身都不可能不涉及哲学,任何理论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思维的思辨性而自由创造。爱因斯坦就曾强调哲学思辨性在科学理论的发现和建构中的重要意义[15]。在各大科学领域也不乏因哲学指引而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例子。学科教学基于学科但要围绕根本目标,聚焦立德树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从学科知识和能力抓起,立德树人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抓手但不能过分局限于学科细节和形式,要顾大局,讲大道,重本质,关注思维和方法的一般性。

四、“去学科化”的理由

1.学科核心素养繁细,应有所聚焦

各学科核心素养数目较多,共有数十个。多数教育管理工作者不了解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详细条目和具体内涵,就连有的学科教师也不能记全本学科各个核心素养及其涵义。这样的情况下谈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是立德树人的主要抓手,各学科核心素养应聚焦于此。比如,理、化、生三个学科均将科学探究列为核心素养之一,这说明各学科核心素养有共同的内容。这些共同的部分反映更一般的素质要求。每一个学科核心素养都有其概括和一般化,学科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科核心素养与其更一般的素养的关联,在学科教学中顾大局,适度“去学科化”,围绕立德树人这个共同核心,强调大观念和一般思想,这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凝练和升华,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跨学科思考,拓展思维,利于创造

学科教学中适度“去学科化”意味着跨学科思考和学科整合,要在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和提炼,上升到哲学的范畴。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最一般的学问,从学科学习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归纳而来,又指导具体学科的实践和发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适度“去学科化”可以避免过分关注学科的形式和细枝末节导致视野窄化,看不到全局。适度“去学科化”能使学生在学科思想中提炼统摄性思想、提取最一般的方法,进而更广泛地指导学习和实践。适度“去学科化”要求跨学科、跨领域思考,既有利于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深度融合,又有益于拓宽思维进而促进发现和创造。学科整合、统筹育人能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6]。

3.学科育人,首在德育,德才兼顾

立德树人的本质也要求淡化学科形式,适度“去学科化”。对“德”的培育要求在学科教学中能够跳出学科,将学科知识、思维和方法概括、提炼为一般观点,以促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性发展。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是清楚的,各学科核心素养大都属于“才”的范畴,学科育人要德才兼顾,但首在育德。学科教学适度“去学科化”是要求各学科教学不局限在学科内容本身,不仅发展“才”能,还要通过学科整合实现“德”的培育。“去学科化”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去学科本位,更加突出学科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更加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渗透和发展。

五、“去学科化”的对策

有学者指出,课程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实践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基本方式,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隐性路径[17]。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将课程、实践与传统文化整合起来,创造性地转化传统文化,在课程教学和生活实践中育人。此外,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学科教学的质量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1.实践育人

实践中的问题不是单纯用某个学科的孤立知识就能很好解决的,往往要在一定方法论意义下,进行跨学科思考。解决实践性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思维背景,多元、多角度观察问题才能理解问题的本质。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主要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根据地。课堂教学可以采用跨学科的形式展开,呈现学科知识的多学科背景,关注学科知识的跨学科应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例如在数学课堂中平均数的教学可以采用这样的背景:“每个人使用的句子的平均字数是固定的,我们可以从一个人使用的句子的平均字数来判断他提交的作文是否是他本人所写……”。这就向初中的学生展现了学科知识的实践价值,同时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创造性整合传统文化育人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内核,创新性地发展传统文化,将文化整合到课程教学当中,创造性地以文化育人。“德”的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相互交织,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中有不少经典的德育故事和很多有待挖掘的德育资源。创造性整合传统文化进行育人要求对传统文化故事及其精神进行重新观察和深度挖掘,以更深刻的思考、更打动人的情感和更有趣的语调将传统文化呈现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发展品德。

3.系统研究、创新机制提高教师素质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地进行研究。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达成。要系统化、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升教师素质的长效机制和方法,制度化推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尽可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09).

[2] 苏国红,李卫华,吴超.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3).

[3] 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4] 习近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J].党建,2018(06).

[5]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 张定鑫.马克思唯物史观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类自强精神[J].广东社会科学,2018(04).

[7] 高文新,曲波. “实事”正义[J]. 社会科学辑刊,2013(06).

[8]  管仕福. 儒、墨思想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求索,2002(04).

[9] 杨基燕,杨建军.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精神文化属性[J]. 思想战线,2014,40(01).

[10] 周东娜.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及其当代启示[J]. 理论学刊,2014(12).

[11] 梁紅军. 儒家德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03).

[12]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3] 杨绍琼.列宁的青年德育观及其对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5).

[14] 张奠宙,马文杰.简评“数学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8(09).

[15] 邬焜,刘喜文.现代物理学体现出的哲学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31(02).

[16] 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1).

[17] 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

[作者:蒋培杰(1990-),男,广西桂林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  刘永庆】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内涵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挖掘习题的内涵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