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劳动教育观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
2020-11-20林永希陈中文史基升
林永希 陈中文 史基升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丰富了我国教育方针的内涵,把劳动教育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中小学劳动教育尚需进一步加强。重温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观对新时代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一要坚持“以劳促全”,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二要“在劳力上劳心”,丰富劳动教育的载体;三要由“知行”到“行知”,拓展劳动教育的内涵;四要坚持“教学做合一”,改进劳动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陶行知 劳动教育观 劳动教育 中小学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确立了“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自此党和政府一直坚持了这一教育方针。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有的学校劳动教育长期缺位或处于边缘状态。中小学提供给学生的劳动机会太少,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意识,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生中出现“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轻视劳动、不喜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把劳动教育当“小科”,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劳动技术课形同虚设,有的基本不开,有的经常被挤占,无劳动教育师资、无场地、少经费;有的甚至把劳动教育异化,把劳动当做一种惩罚学生的手段,把劳动教育与劳动改造等同起来。由此可见,中小学劳动教育亟待加强。
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他的理论来自艰辛的教育实践与实验,并经过教育实践与实验反复检验与修正,因而能不断进步,历久弥新[1]。陶行知在他创办和主持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和重庆育才学校有大量的劳动教育实践和劳动教育的论述,劳动教育在其生活教育理论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认为生活教育是让教育从书本转变到人生、从耳目转变到身心、从狭隘转变到广阔、从字面转变到手脑相长的过程,生活的过程即是教育的过程,“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2]。他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学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能够为我们今天师陶学陶提供借鉴。他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的劳动教育观对新时代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以劳促全”,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
陶行知认为中国教育存在“软手软脚”“笨头笨脑”两种病,病症显现在手脚头脑,病根在精神缺失,文化丧失,破解之道在教育[3]。同时他还认为中国教育致命的弊端就是教“劳心者”不用手,不教“劳力者”用脑,最后导致学生一无所能,所以他主张手脑并用,革除病因。1931年他在《手脑相长歌》一文中强调说“手脑并用”才能“开天辟地”,“手脑并用”的人才算是“大好佬”。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一是通过劳动,获得事物之“真知”;二是通过劳动,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增进与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爱惜劳动成果;三是通过劳动,学会一定的劳动技能,“增进自立之能力”[4]。他从生活教育理论出发来审视劳动教育,以睿智的眼光强调劳动对人多方面的发展价值,既有智能的又有体力的,既有道德的又有审美的。
1.劳动教育同智育、体育相结合
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技能,树立初步的职业意识。劳动能使儿童的肌体充满活力,提升人的生理素质,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呼吸等机能的改善。1933年陶行知在《手脑相长》中说,“手脑相联”便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除“弱”去“愚”。劳动既动手又动脑,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他的学校里不设听差,不聘杂工,男生挑水烧饭,女生倒马桶。他认为女生可以通过倒马桶来打破小姐的架子,通过双手劳动,将来会玩出比西方更好的电灯、汽车、飞机等东西来[4]。可见,智育与劳动教育结合有利于转识成智,学用结合,把技术融进劳動,让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劳动;体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对于学生意志的磨练有极大的帮助,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2.劳动教育同德育相结合
陶行知指出道德观念必须随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倡导每个人“一刷污俗”以“洗心革面”,“种种恶念、恶言、恶行,譬如昨日死;种种善念、善言、善行,譬如今日生”,必须教人打破“贫而乐”“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人生价值观念,树立劳动光荣、尊重劳动的理念[2]。他认为劳动教育有利于树立国人的自尊自强意识,增进和提升国人的自信心、责任心、情感和意志等思想品质。为勉励青年打破依赖性,不做贪图享福的少爷小姐,他在《自立歌》中热情讴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他主张真正的好汉既不靠人,又不靠天,更不靠祖上。学生要向劳苦大众学习,在开学典礼上他明确讲到渔民、樵夫、农民、村妇等人都有学生“不及他之处”,都可以做学生的指导员[3]。他还认为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扫地抹桌”虽为小事却不能不为,帮助学生培养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一旦“把扫地抹桌的魄力”推而广之,无论是全国的还是全世界的,一切肮脏、不卫生的东西都可以尽数扫除,可以达到家庭、社会、国家、世界无肮脏的目的[4]。可见,德育与劳动教育结合有利于学生德性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有利于端正生活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3.劳动教育同美育相结合
什么叫美呢?他说一切活动“如能自慰慰人就叫美”。他认为烧饭是一种美术的生活,饭烧得好自己吃得舒服,也使家人舒服愉快,也是一种艺术。把事情做到精致,画一幅好画,写一手漂亮字,都是艺术,都是美。他认为环境美绝非全赖天工,而主要是靠师生共同劳动来创造。晓庄师范学校树木、花草都是师生栽种;学习室、生物馆、礼堂、宿舍、饭厅,都是自己建造;操场、道路都是师生开辟。他们艰苦创业,在建造第一所房子时,他与13名学生吃住在帐篷,搭露天灶做饭。在晓庄学校,一切建筑“一面应与自然环境谋和谐”,另一面应“适合教育、卫生、美术、经济、耐久五种原则”,房舍命名耐人寻味,富有教育意义,礼堂叫“梨宫”,图书馆叫“书呆子莫来馆”,厨房叫“食力厅”[4]。劳动教育与美育活动相结合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懂得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是衣食住行,这些都要靠劳动来获得,此外别无他途,生活中的美也需要劳动来创造。因此,劳动教育本身不能单独作为独立的教育形式而存在,它统领美育和其他各育,能够把美育和其他各育的一切教育内容联结在实践中[5]。
二、“在劳力上劳心”,丰富劳动教育的载体
1927年陶行知在《在劳力上劳心》一文中写道“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同年,他进一步强调人间有劳力者、劳心者、劳心兼劳力者,只要把这三种人都“化为”在劳力上劳心的人,就可以化除“人间之阶级”,探获“万物之真理”,实现“理想之极乐世界”。他认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他不教劳力者劳心”,并特别指出广大的教师可以帮助实现在劳力上劳心[4]。他针对传统教育存在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三弊端,提出了教育要同生活实际相联系。教育不能成为也不应该成为“死的教育”,陶行知认为“死的教育”包括“死的学校”和“死的书本”都有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没有以生活为中心[4]。在他看来,教育蕴含于生活,教育蕴含于劳动。陶行知认为“生活的教育”是要满足人生需要的教育,所以他倡导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有很多需要,比如对面包的渴求,比如对恋爱的期盼,如此等等,学生就应该接受面包教育、恋爱的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3]。
1.突破学校教育的藩篱
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1939年,他指出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就是要从鸟笼里把教育解放出来[6]。这是因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从天空里捉来一只活泼的小鸟,把它残忍地关在笼子里一样,“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打开笼子放鸟归林,让它在蓝天中恣意翱翔,把学校的一切彻头彻尾向自然界里延伸[4]。他创办上海工学团,将学校、工厂、社会打成一片,“产生一个富有活力的新细胞”[4]。工学团就是一个小工厂、小学校、小社会。工学团规模可大可小,在工学团里,人们既可以进行劳动生产,又可以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晓庄师范学校为开设劳动必修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辟农田二百亩供学生种田;拨荒山数座供学生植树造林;设农艺馆、工场、畜牧场、苗圃、合作社供学生劳动;校务工作如文书、会计、杂务、卫生都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扫地、抹桌、烧饭、炒菜、洗碗、理发、制衣全部由学生轮流去做;开设手工课,设立木匠站;到工厂参观,到农场见习,学习劳动本领;陶行知还亲率学生参加修路、架桥、开井、除蝗虫等公益活动。
2.坚守劳动教育的“教育”本质
201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劳动教育涵盖了劳动思想观念、劳动技术知识、劳动技能的教育等三个方面。陶行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这一论断也揭示了劳动教育是以劳动为载体开展的一种教育形式,是通过学生的劳动来达到育人目的一种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虽然通过劳动的形式来开展,但它的真正内涵是“教育”,它的目的是“立德育人”。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热情的激发,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能力的提升等等方面正是劳动教育孜孜以求的目标。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必须深刻领会、体悟劳动和教育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劳动教育由“劳动”和“教育”两方面融合贯通而成,单纯有“劳动”或者单纯有“教育”都不是劳动教育,只有教育没有劳动不是劳动教育,只有劳动缺失教育同样也不是劳动教育[7]。中小学劳动教育当务之急就是要尽量找准劳动和教育之间的结合点,通过教育有效地增强学生劳动能力,通过劳动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3.丰富劳动教育的载体
陶行知明确告诉我们劳动教育与生活教育在内涵上高度一致,凡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也都可以变成生活教育的场所,乡村、工厂、社区、里弄、街道、监狱、战场都是教育的载体[8]。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有丰富的载体。一是要努力形成合作育人合力。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协同性,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类型密切配合。鼓励学生在家庭参与敬老、爱幼、孝亲等方面的劳动,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扣好日常劳动教育的第一颗纽扣;以学校劳动为支点,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参与环境美化、卫生保洁、植树绿化等活动,积极参与与劳动有关的各类社团,大力开展各类勤工俭学活动,组织多种多样的劳动兴趣小组,围绕劳动教育这一核心主题认真开展团会队会班会、手工劳技展演等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学工学农活动。二是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性,主动扩容以涵盖变化发展了的劳动现实,加强社会公益性劳动,创新创业创造性活动,融合生活、服务、生产等劳动。三是积极构建彼此衔接紧密的劳动教育体系。中小学劳动教育要体现系统性,以本学段为重点,主动对接高等教育,培育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青少年劳动观念、知识、能力、习惯相统一的终身发展。四是建构劳动教育综合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要体现整体性,通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等相关课程,形成目标、内容、方法、管理、评价等相关联的劳动教育综合课。
三、由“知行”到“行知”,拓展劳动教育的内涵
1.从“知行”向“行知”转变
在金陵大学读书时,陶行知笃信王阳明关于知行合一的学说取名知行。经过十多年的教育和社会实践,他修正了王阳明的看法,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934年改名为“行知”,他的认识论从“知行知”转变为“行知行”,把中国传统的知行观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换上了社会生产实践的新衣[9]。“行知行”公式说明了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这一唯物主义的辩证关系。陶行知于1930年发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一文,无情鞭笞了“先知后行”的说法,他指出“知识”就像开矿那样要自己去“取”来,“取”便是行,先知后行的学说给中国学界带来了负面影响,麻醉了不少中国学子,让他们养成了不去取、不敢行的习惯,最终也就不能行并一无所知。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如果有所知,也不过是知人之所知,不是我之所谓知”。他大声疾呼“先知后行学说的土壤里,长不出科學的树,开不出科学的花,结不出科学的果”[4]。
2.劳动实践是获取真知的重要途径
他认为真知识来源于实践,行是第一性的,知是第二性的。他说“过劳动的生活”就是接受“劳动的教育”,“农事”要在“田里”做,也必须在“田里”学,而且必须在田里教。做是学的中心,做也是教的中心,“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建设,是生产,是奋斗,是探寻出路”。学生如果不做会无学,不学会无术。他认为“行是知之始”,一切知识的根本是“亲知”“闻知”“说知”,只有在“亲知”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10]。陶行知深刻阐述了实践出真知与间接读书获取知识的区别。陶行知于1935年对“劳动”做出了较深刻的解释,他认为“在劳力上劳心”不等于平时学校里的“劳作”,也不是学校里简单开设的“劳作课”,而是学生们参加社会生活里的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这种劳动需要“手脑并用”。
3.劳动教育必须践行实践性原则
他认为劳动教育必须践行实践性原则。劳动是人类最基本、最长久、最普遍的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更扎实,感悟更深刻,劳动教育寓于生产实践才能真正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劳动教育是基于物质生产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实践活动,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直接的生产劳动,也不能片面理解为体力劳动,劳动教育既包括生活劳动,又包括服务劳动,还包括生产劳动。这种实践活动,在学习生活中体现为以促进相关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既动脑又动手,化知识为能力、化知识为智慧的过程;在职业生活中体现为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各种职业活动获取劳动报酬,从而获得衣食住行等方面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在家庭生活中体现为以健康生活为目的,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自立生活能力的生活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诸如法制宣传、“小手拉大手”、文明小使者等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性活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应该把劳动的理念和行为渗透到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相融合,同时也要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活做准备,劳动教育应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
4.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劳动”内涵
陶行知的劳动观启示我们“劳动”是劳动教育的根本内涵。“劳动”是劳动教育的基本载体,但不是所有的“劳动”都能如人所愿,只要“劳动”了就能达成劳动教育的目的,关键要看劳动形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当今,劳动的两大基本模式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构成,中小学对二者的重视程度并不在同一层面。中小学生每天从事的是脑力劳动,时间长、强度高,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机会大大减少,途径被限制,权力被剥夺,有的抵触、有的轻视,不胜任体力劳动的现象时有发生,脑力劳动(学科学习)和体力劳动(应用实践)之间无法建立联系,学习和生活严重脱节。一些学校出于安全的考虑,害怕出事故不敢组织学生去劳动;一些家长只要孩子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把孩子该干的活大包大揽。中小学劳动教育当今的重要任务一定要明确,不是要各中小学进一步加强脑力劳动,当务之急是要想方设法弥补体力劳动的缺失,补齐短板,并努力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相互贯通。
四、坚持“教学做合一”,改进劳动教育的方法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之一。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教学做合一由三个部分组成: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法、学法、做法应当合一;教学不只教人学,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事。他在《育才十字诀》一文中特别强调,与其填鸭给学生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学生几把钥匙,让学生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去探寻宇宙之宝藏[11]。
1.坚持“教学做合一”,设置多元劳动课程
陶行知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在实践中做三者统一。在晓庄师范,他把课程与实地教学融为一炉,根据现实生活需要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做课程。体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有扫地、抹桌、烹饪、招待、制衣、理发、平整路面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做”,文牍、会计、庶务、烧饭、种菜都由学生轮流学习。体现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设置有“征服天然环境”的课程,如科学农业、基本手工等“教学做”;体现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有“改造社会环境”的课程,包括农村调查、合作组织、大众娱乐、民众教育、乡村自治等不同的“教学做”课程。在招生考试时,还特别设置了“农事或土木工操作”等考试课程。
2.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促使学生在真实劳动中成长
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不是在课堂里“讲”出来的,而是组织学生在真实的劳动中“做”出来的,因此要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更好的氛围、更多的机会参与劳动教育实践。一要搭建主题鲜明的课堂教学平台。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面对面”等活动,充分发挥劳动榜样的先进引领作用,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培养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让中小学生接受思想上的熏陶、实现行为上的改变。二要多渠道推进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拓展专业技能性劳动教育场所。劳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做”的过程,用“做”促“学”,亦促进“教”,既服务自己又服务他人,既教育自己又教育他人,让自己和他人快速成长。三要加快融合课堂教学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存在严重脱节的状况,平台之间鲜有有效联动,中小学要致力于搭建校内校外、课上课下平台,将劳动教育与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研究性学习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举,这不仅是对劳动教育作用的正确认识,也是对德智体美教育的有力促进。今天重温陶行知的劳动价值观,就是要进一步厘清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劳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重要途径的理念,要坚持“以劳促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观启示我们,要想彻底改变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弱化的现状,一是要坚持“以劳促全”,明确劳动教育在“五育”合一中的重要地位。劳动教育必须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归宿。二是要“在劳力上劳心”,丰富劳动教育的载体,彰显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价值。三要由“知行”到“行知”,拓展劳动教育的内涵。四要坚持“教学做合一”,改进劳动教育的方法。总之,劳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途径,劳动教育应该成为新时代中小学的最新价值召唤。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将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一)[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 陶行知.陶行知自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4]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5] 宁本涛.重塑劳动教育观[N].光明日报,2019-01-29(13).
[6]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五)[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7] 赵国庆.找准劳动和教育的结合点[N].光明日报,2015-08-06(02).
[8]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9] 周洪宇,余子侠,熊贤君.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0] 陶行知.民国大家谈学养系列丛书——行是知之始[M].苏州:吴轩出版社,2106.
[11]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四)[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作者:林永希(1969-),男,湖北罗田人,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硕士;陈中文(1965-),男,湖北蕲春人,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史基升(1977-),男,湖北麻城人,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