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抵押政策、资产流动性释放与农户农业创业决策
——基于粤西地区1876户农户的调研数据
2020-11-19胡珊珊
胡珊珊,晁 娜
(1.岭南师范学院 商学院,广东 湛江524048;2.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湛江524048;3.菏泽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引 言
长期以来,农民由于缺少必要的抵押品,在正规金融机构中往往难以获得贷款,而在非正规金融机构中获得贷款的难度也不小,风险又极高。为了突破资金对农业生产的束缚,贵州湄潭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对农地抵押方面的探索,成立了湄潭土地金融公司,更名为湄潭土地开发投资公司。2005年重庆江津地区仁伟果业有限公司以农户土地经营权为抵押标的,获得生产经营性贷款。宁夏同心县、辽宁法库县、福建明溪县也开始了针对农村土地抵押的各种探索,虽然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为我国土地抵押政策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政府层面看,我国于2008年开始陆续发布农地抵押政策方面的指导意见,由于与《土地法》有矛盾之处,因此一直采取小心谨慎、边干边摸索经验的做法。200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银发2008,295号),其中指出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198号),在总结2008年试点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指导意见。2014年中国农业银行颁布《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这是第一个国有股份银行制定的帮扶农民利用土地进行抵押贷款的文件。2016年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个部委联合颁布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政府部门第一次以暂行办法的形式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进行了行动上的意见规范。
随着全国农地抵押政策的推广和土地确权工作的完成,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有了越来越大的主动权。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二元户籍不断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摆脱原有土地束缚,生产经营产生较强的“非农”倾向。城市“非农”产业工资较高的现实,逐渐诱导了农民产生非农创业倾向。另外,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在各产业中显得尤为明显,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为了提高家庭收入和市场竞争力,农户的创业需求被不断激发出来。在所有创业决策影响因素中,资金是最重要的约束瓶颈,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创新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户生产经营中的资金约束,有助于农民加入创业大军。农地抵押贷款从最初的缓解农户“生产难”逐渐衍生出另一个功能,就是缓解农民的“创业资金难”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已有研究中,对农地抵押贷款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成果。一部分学者从制度经济学范式分析了农地抵押的机理,提出了相关构建思路和发展模式。Besanko & Thako(1987)[1]认为信贷天然具有中度风险特性,需要借助一定的抵押物才具有可获性,农村土地在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上规定了其财产独占性,于是土地与信贷完美结合。Besley & Coate(1995)[2]对巴西进行考察,指出土地产权的价值会随土地稀缺性而发生增值,缺少资金的农民愿意将一部土地进行出让、出租或者抵押,尊重了产权的可转让性,符合制度安排。Collier(2010)[3]指出产权和价值之间具有联系,产权并不是农地进行抵押的必要条件,而是土地产权的价值才让其拥有了抵押贷款的机会,产权更好地保护了价值的实现和增加,产权制度的完善与经济市场的繁荣密不可分。厉以宁(2008)[4]指出,建国后的50年,对城市和工业产权的过度保护,剥夺了农村发展的机会,要通过对农村还权的方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还权最重要的领域就是农村土地,要通过金融改革的方式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和制度。罗必良(2020)[5]认为初始选择对制度变迁有绝对影响,制度变迁构造了“集体信仰-制度目标-制度安排”的路径模式,中国的土地制度变迁不仅受到路径模式影响,还受到宏观目标的情境转换影响,社会迂回投资将会对新一轮的家庭农场生产带来土地产权变革,强调了制度性和历史性对我国农地金融改革的双重重要。付兆刚(2018)[6]明确了制度权力在资产收益分配中的重要地位,认为仅从浅层次进行农村改革是不够的,农地金融化需要深层次改革不合理的制度才是关键问题所在。米运生(2018)[7]指出,制度变革与安排使农地进入金融改革视野,拓宽了农村金融领域的宽度,并认为供给、需求、风险、价格等影响了农地确权进度,导致我国农村土地还权在近几年才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者的资产权益得以全面保障,农户也深度参与了农地确权影响下的农村金融。武亦文(2017)[8]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土地抵押制度的合理性,认为对经营权进行权限限制,将会阻碍土地流转效果,影响规模生产效益的实现。因此,“三权分置”需要在法律上给予制度意义的肯定,保护生产主体的土地权益,并对不同权益主体进行土地权益受让的排序。
还有部分学者对农地抵押参与主体的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付兆刚(2017)[9]以黑龙江六个县的1 328户农民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农户贷款需求的影响因素,发现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支出水平、贷款经历、社会关系、土地规模等因素对农地抵押贷款有正向刺激,而利率水平等对农地抵押贷款具有负向刺激。郜亮亮(2020)[10]对2014—2018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对种植类农场的土地抵押影响要素和土地流转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建议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保险市场功能,完善农地流转市场制度,使得集中、连片土地种植变成可能。李丹(2020)[11]将农地抵押贷款与保证保险建立在一个框架中进行研究,发现农业生产主体借贷行为、农业生产类型会对农户选择保险产生较强影响,而农地抵押政策对农户保险行为产生影响较弱。惠献波(2017)[12]以宁夏平罗县为例,分析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对当地农业生产主体的影响,发现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户贷款意愿受到信用风险、道德悖论和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影响。曹瓅(2020)[13]利用Probit模型对宁夏平罗和同心两县进行实证调研,获得了对农地抵押融资可获性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包括年龄方面呈现倒“U”型关系、市场主导驱使下农户更为积极、产出比越高的农户越容易获得抵押融资等。方达(2019)[14]以资本、收入和信用为切入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农地抵押政策进行了分析,指出引入保险和信贷手段、完善农地流转机制、对农地抵押主体进行差别对待,可以有效促进农地抵押贷款的政策效果。罗剑朝团队(2019)[15]利用G1法、熵值法以及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宁夏同心县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家庭收入、贷款期限、获批年限、利率等因素进行了农地抵押政策仿真分析,提高了政策推行效果判断的准确性。姜美善(2020)[16]认为银行作为农地抵押的参与主体是不具备成本优势的,建议引入第三方机构介入农地抵押贷款,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利用半参数中介效应模型对九个省市的研究发现,内生型组织较外生型组织更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要实现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之间的联系。
一部分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农民创业方面进行了研究,包括钟南宁(2009)[17]张敬伟(2019)[18]利用扎根理论对农民创业行为进行了研究和总结,认为通过有效学习行为可以在经验不足、认知缺陷和知识不足的情形下实现成功的创业。李连梦(2020)[19]从电子商务角度分析了农民创业与农民脱贫之间的关系,分析样本包括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对非贫困户农民的创业财富增加更为显著,对贫困户农民的创业财富增收几乎是无效的。
目前还鲜有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与农民创业放在同一框架中进行研究的文献。事实上农地抵押是否可以获得创业资金,进而对农民创业产生特定影响,这样的逻辑过程是需要实证的。本文建立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资金流动性作为桥梁,研究农地抵押贷款和农户农业创业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来源、描述性统计与研究假设
农户创业是相对于农业传统生产经营的一种职业转换,包含“农户农业创业”和“农户非农创业”。其中“农户农业创业”是相对于“农户非农创业”而言,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改进。农户农业创业具体是指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渔业),利用自身或者所在组织,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并不断对其整合,从事一定风险的涉农类商业活动,以实现自身发展、不断汲取商业利益的一种经营活动方式[20]。当然,农民在农业合作社中从事一定风险的农业经营活动方式,也是农业创业的方式之一[21]。但是考虑到农业合作社在利益分配和经营管理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本文中不考虑农业合作社形式的农民创业,仅考虑农户形态的农业创业活动[22]。农户非农创业则是指从事制造加工、五金建材等工业领域及餐饮酒店、文娱、卫生、流通等服务业领域的生产经营[23]。
(一)数据来源
截至2017年8月广东全省完成土地实测3 610万亩,实测率高达98.85%,向全省农业生产主体颁证共计45.4万,颁证率达到41.59%。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月,共向全省确权颁证1 026.3万本,颁证率达到93.99%。至2019年3月,除因农户长期不在家而无法统计的土地外,全省确权工作全部完成,颁证率达到100%。从全省的耕地情况看,珠三角地区耕地面积共计910.8万亩,占广东省耕地资源的23.99%;粤东沿海耕地共计370.71万亩,占广东总耕地的9.77%;粤西沿海耕地面积共计1 203.39万亩,占全省的31.66%。从粤东西北区域划分,粤西的耕地面积占全省第一,而且土地肥沃,具有非常好的农产品种植基础。广东省的均衡发展,需要粤东西北的共同努力奋进,因此本文选择了粤西地区土地确权情况较好、农户创业比较活跃的地区作为调查对象。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及相关成员,于2020年3-6月在粤西地区湛江、茂名和阳江三个地级市以及辖区的八个县级市展开调研,具体包括湛江的廉江、遂溪和徐闻,茂名的高州、信宜和化州,阳江的阳春和阳西。在每个县市区中选择2个重点农业乡,每个农业乡中继续选择3个重点农业村,每个农业村中依据等距抽样原理抽取40户农户,共计1 920户农户作为最终的调研对象。调研问卷回收整理过程,剔除缺失问卷和无效问卷44份,最终有效问卷为1 876份,问卷回收率为97.71%。具体见表1。
表1 调研重点村问卷构成
为了找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与农户创业之间的关系,首先确定了创业决策变量,其中包含无创业、农业创业、非农创业。[24]影响变量主要包括农民特征、农户特征和社会特征三个变量。影响变量农民特征中包含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打工经历、农地抵押政策了解、农地抵押偏好六个可测变量。农户特征中包含了农户农业收入占比、贷款经历、农地确权颁证、家庭负担、土地规模、亲友任职村干部等、亲友任职农信社等七个可测变量。社会特征中包含了利率水平、贷款难度、区位优势、正规金融机构数量四个可测变量[25]。
表2 变量说明与赋值内容说明
(二)主要数据描述性统计
为保证调研问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项目组成员分别率领学生到各村采访农户。学生选拔方面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素质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二是家庭居住地为调研区域所在的乡。调研人员按照提前设计好的问卷进行填写和问答形式的记录,其中设计好的选项问题,采取单选或多选方式,开放性问题采取问答记录形式。
在所有的调研农户中,男性比例较高,占79.16%,女性占比20.84%;从年龄上看,总体平均年龄为49.32岁,若采取分组统计,其中40-50岁组和50-60岁组占比较高,分别达到43.69%和42.18%;从总体的受教育年限看,平均接受教育时间为8.95年,平均值处于初中水平阶段;从打工经历来看,具有打工经历的农户占比超过一半,达到1 036户,实际占比达到55.22%。从对农地抵押政策了解程度的调研结果看,有536户农民选择了解程度一般,占比28.57,不了解的和很不了解的占比也较高,分别达到493户和425户,意味着粤西地区农户对农地抵押政策并不了解,了解程度为一般及以下的占比高达77.51%。从农地抵押偏好选项看,选择一般偏好的农户占比最高,为40.30%,比较有偏好和很有偏好占比偏高,分别为18.92%和13.81%。经过深度访问,农户更倾向于与正规大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获取农业生产资金或创业贷款,具体见表3。
表3 农民特征主要数据统计
表4 农户特征主要变量数据统计
从被访农户的贷款经历看(见表4),有1 201户农户有过贷款经历,占比64.02%;农地确权颁证方面,被访农户有1 587户农户已经颁证,占比高达84.59%。深度访问发现,还有201户农户等待颁证中,另有88户农户因为土地遗留问题而无法确权颁证;家庭负担方面,粤西地区农户子女较多,平均每户3.4个子女,因此家庭负担较重,在调查中也得以反映,其中选择有家庭负担的农户高达86.46%;从亲友任职村干部选项看,更多的农户不具备这样的关系,1 091户被访农户没有任职相关岗位的亲友,超过了半数;从亲友任职农信社选项看,被访农户中有982户农户没有亲友任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也超过了半数。从任职村干部和农信社两个选项看,多数农户缺少相应的社会资源和渠道。还有农户农业收入占比土地规模和两个连续变量在表4中没有体现,其中农户农业收入占比方面,粤西地区受访农户的均值为0.48,农业收入已经降到了一半以下。土地规模方面,粤西受访农户的耕地面积人均为0.67亩,规模较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也助推了农户的创业动机。
利率水平方面,粤西三市受访农户有1 110户农户认为贷款利率水平比较高或非常高,达到近六成,其中认为贷款利率比较高的最多,占比高达45.63%。说明在利率水平方面,农户还没有真正享受到低息贷款的政策效应,主观感受不佳。从贷款难度方面,选择难度非常高和比较高的农户最多,分别达到704户和524户,总占比达到了65.46%。选择难度非常低的农户只有26户,占比仅为1.39%,即便算上认为贷款难度比较低的也不足10%。说明在农地抵押贷款的设计和操作中,并没有很好惠及普通农户(见表5)。另从连续变量区位优势的统计看,调查农户所在村距离镇政府平均距离为13.4公里,距离县政府平均距离为31.9公里。调研的48个村中,平均每个村拥有正规金融机构1.2家,反映出这些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很一般。
表5 社会特征主要变量数据统计
(三)研究假设
结合已有的相关文献和本文的研究目的,提出如下假设进行验证:
假设1:农地抵押有利于农户获得农业生产资金,对农户创业决策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2:农地抵押对不同类型农户获取抵押贷款资金的流动性释放影响不一样,资金流动性释放越大的农户,产生农业创业决策的机会就越大
三、实证检验
(一)模型选择
将农民创业决策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引起农民创业决策变化的农民特征、农户特征和社会特征作为解释变量。每一位农户作为观测样本均对创业决策问题选项进行了回答,意味着一个观测样本对应着是否创业、是否农业创业和是否非农创业的唯一回答。这几个问题不存在递进关系,因此可以选择Multinomial Logit模型进行拟合分析。解释变量y可能会有多种可能性,解释变量用X统一指代。本文只存在三种状况,无创业决策(y=0)、农业创业决策(y=1)或非农创业决策(y=2)。模型还需要不同的系数用于修饰赋权相应的状况,系数分别为δ(1),δ(2),δ(3)。当δ(1)=0时,则可以得到方程:
(二)模型估计结果
结合表2的变量说明与赋值内容说明,统计各变量的均值并计算方差。在使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时,满足所有备选方案的独立唯一性(IIA)是必要的。当两个方案近似,却又无法近似到合并汇总的水平,就需要对该模型提前使用IIA假设检验[26]。检验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了避免计算结果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选择了Suest-based Hausman的方式进行IIA假设检验。通过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的P>Chi2值分别达到0.759、0.834和0.926,均大于0.7,通过了Suest-based Hausman方式的IIA检验,说明在本例中应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是可行的。
表6 Suest-based Hausman方式IIA检验结果
对于年龄和土地规模等可测变量,由于平方项所产生的共线性非常明显,需要对这样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消除共线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做法是将某一可测变量减去平均值,再重新进行平方带入原来模型中取代原来的变量,这种做法可以削弱方差膨胀因子(VIF)过大带来的不准确性。例如,其中年龄的VIF值从原来的134.25降到后来的6.18,平均VIF值从处理前的22.51下降到处理后的1.92,不确定性干扰明显降低,具体见表7。
利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进行具有创业意愿和没有创业意愿、具有农业创业意愿和没有创业意愿、具有非农创业意愿和没有创业意愿进行运算。在计算该模型时,加入了稳健方差,用以消除Multinomial Logit模型中异方差的影响。从最终的对数似然值看,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而且拟合优度的各项指标均处于0.34-0.54之间。尤其是农地抵押政策了解、农地抵押偏好、农地确权颁证、土地规模、贷款经历等,与农地抵押密切相关的指标都通过了检验,这表明农户的资金流动性释放会受到表7中的可测变量影响,并进一步产生农业创业决策。
表7 可测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
(三)通过检验变量的系数和P值解释
1.受教育年限
受教育年限通过了表8中的创业意愿、农业创业意愿、非农创业意愿三项检验,其中农业创业意愿的P值为0.054,通过了10%水平的农业创业意愿检验,其系数为0.145,说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劳动素质对其农业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受教育年限在非农创业意愿中P值为0.023,通过了5%水平下的检验,并且该指标系数为0.167,意味着对非农创业影响比农业创业决策影响更大更显著。
2.农地抵押政策了解
该指标均通过了创业意愿、农业创业意愿和非农创业意愿的1%水平检验。其中农业创业意愿的影响系数为1.224,表明存在非常大的正向影响。农地抵押政策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农地抵押的参与行为,使得农户更容易获得资金流动性,进而会引起农户的农业创业决策,这种改革的做法是需要鼓励的。
3.农地抵押偏好
随着农村土地抵押政策的推行,农户并非一揽子将所有土地拿出来抵押,而是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分块抵押,甚至联合其他农户进行抵押,存在明显的土地选择偏好和金融服务对象选择的偏好。该指标对是否产生创业意愿完成了10%水平下的检验,进一步地对农业创业意愿完成了5%水平下的检验。其系数值达到了0.857,说明农地抵押偏好能够降低农地抵押带来的不确定风险,释放资金流动性,为农户形成了创业资金的积累,有助于农业创业决策的产生。
4.贷款经历
创业活动一般受限于资金短缺,贷款是最容易获得创业资金的融资方式。很多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有过贷款经历,这样的经历将有助于农户接受农地抵押的贷款方式。从对农业创业决策的影响看,其P值为0.017,系数为1.153,反映了贷款经历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影响方向为正向。说明贷款经历为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启示,有助于农户采取该种方式解除资金的流动性束缚,进而形成农业创业决策和创业行为。
表8 农户农业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显著性水平分析
5.农地确权颁证
在粤西地区农地确权颁证已经于2019年全面完成,被调研的农户中有84.59%实现了确权颁证,有4.69%的农户因为土地产权和历史纠纷原因无法颁证,剩余10.72%的农户处于等待颁证过程中。从P值上看,关于创业决策、农业创业决策和非农业创业决策的检验都通过了显著性1%水平的检验。从农业创业决策的系数看,该值达到了0.957,说明农地确权办证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较大,并且影响方向为正,确权颁证率越高,农户资金流动性释放越大,农户越容易做出农业创业决策。
6.土地规模
一般在土地面规模较大、连片经营的区域,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效果较好、农户的土地抵押意愿也更高。土地规模大小直接决定了土地抵押所获贷款的多少,粤西地区土地经营面积按虽然比不上东北等地区的经营规模,但是由于地处平原地区,土地连片种植比较普遍,管理成本较低。土地规模对农户农业创业决策的影响为正,系数达到1.419,影响程度很大,P值为0.024,通过了显著性水平5%检验。
7.亲友任职村干部
该指标反映了农户的社会关系强度,亲朋好友中有村干部任职的农户,往往在关键信息获取方面更快捷。在粤西广大农村地区,人情关系比较重要,具有亲友村干部任职的农户,更容易在信息不对称中获取资源的竞争优势。该指标系数为0.492,说明影响方向为正,影响强度一般,P值为0.025,通过5%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计算结果反映了亲友任职村干部,更有利于农户通过农地抵押贷款方式获得融资,进而对农业创业决策产生正向影响。
8.亲友任职农信社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一种农地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机构密不可分。亲友任职农信社、农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了解贷款条件、获取贷款信息、掌握贷款流程等方面有很大帮助,更容易使农户获批农地抵押贷款。该指标系数为0.553,影响方向为正,影响强度一般。同时该指标的P值为0.015,处于0.01-0.05之间,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亲朋好友任职农信社,方便了农户获取农地抵押融资,进而有效促进了农业创业决策的形成。
9.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直接影响农地抵押贷款的成本,本文将利率水平非常低定为0,非常高定为4,因此在具体的影响中表现为反方向。从系数值为-0.417看,也符合这样的反向影响预期。利率水平的P值为0.024,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利率水平越低越有利于农户通过农地抵押贷款的方式获得融资,释放资金流动性,意味着利率水平与农业创业意愿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反向影响关系。
10.贷款难度
贷款难度既表现为资金的稀缺程度,也表现为贷款流程、制度等方面的设计。预期贷款难度越低,越容易获得贷款融资。本例中P值为0.068,通过了显著性水平10%的检验,系数为-0.105,说明与之前的负向预期是相符的。随着农地抵押政策的推行,无论是资金供给方的金融机构,还是金融需求方的农户,对该项政策的了解都会越来越透彻,将逐渐降低贷款的难度,这都会有利于农户获得资金,有利于农户形成农业创业的原始资金积累。值得注意的是,贷款难度对非农创业的影响更明显一些,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11.正规金融机构数量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金融机构数量对很多传统金融业务的影响越来越小。但是农地抵押贷款这样的新兴农村金融业务,仍然需要大量的线下沟通和交易流程,因此预期正规金融机构数量会对农户的农业创业决策产生正向影响。通过P值看,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通过系数0.477看,影响方向为正,与预期方向相符。金融机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农户了解农地抵押政策,越有利于农户获得农业创业资金的积累。
综上11个通过检验的系数和P值解释,表明农地抵押对农户获取生产资金具有显著影响,能够形成创业决策,验证了假设1。
(四)通过检验变量的B值解释
B值在Multinomial Logit模型中通常表示对中间变量的过渡影响程度,在本文中则表示了农地抵押对资金流动性释放的程度。因本文重点分析农地抵押对资金流动性释放和农户的农业创业决策的影响,因此表8中单独对农业创业决策增加了一列B值的运算结果。
其中,受教育年限指标的B值为1.084,意味着受教育年限指标释放了8.4%的资金流动性,同时提高了农户8.4%可能性的农业创业概率。农地抵押政策了解指标的B值为1.174,反映了该指标提升了17.4%水平的资金流动性。农地抵押偏好提升了农户5.8%的资金流动性和农业创业概率。贷款经历对资金流动性释放的影响非常大,B值达到了1.192,意味着提升了资金流动性19.2%的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农户农业创业决策。农户确权颁证指标的B值达到1.253,对资金流动性释放的影响最大,提升了25.3%的水平。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其规模对资金流动性释放的提升度为13.1%,充分证明了土地规模在农户农业创业决策中的作用。从亲友任职村干部、任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指标看,B值分别为1.126和1.138,对资金流动性释放分别提升了12.6%和13.8%。同样地,利率水平、贷款难度、正规金融机构数量三个指标对资金流动性释放及农户农业创业决策的概率分别提升了10.5%、8.6%和9.1%。
综上,农地抵押对不同教育程度、土地规模、社会关系等类型农户获取抵押贷款资金的流动性释放有区别,资金流动性释放越大的农户,产生农业创业决策的机会就越大,由此验证了假设2。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三市的1 876户农户实际调研数据,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分析了农地抵押、资金流动性和农户农业创业决策之间的关系,论证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特征中的受教育年限、农地抵押政策了解、农地抵押偏好三个指标,农户特征中的贷款经历、农地确权颁证、土地规模、亲友任职村干部等、亲友任职农信社等五个指标,社会特征中的利率水平、贷款难度、正规金融机构数量三个指标,都对实证结果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研究结论如下:农地抵押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创新手段,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主体的资金紧张状况,对农户农业创业的计划与行为产生了明显促进;农地经营权价值大小和产权明晰程度对农业创业决策的影响较大,所以土地规模、农地确权颁证等要素将会影响农户创业的判断和选择;不同类型农户受到的农地抵押激励影响不一样,资金流动性释放程度也不一样,对农户农业创业决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二)政策建议
1.加快农地确权颁证进度
土地产权明晰更肯定了农民的资产权利,有助于农户将农地作为资产拿出来进行抵押融资。虽然广东省的土地确权工作对外已经宣布全面完成,粤西地区仍有大部分农民虽通过了确权但还没有被颁证,影响了农户农地抵押积极性,影响了农户农业创业的积极性。因历史原因,在调查样本中还有4.69%农户无法确权。无论从解决农村土地纠纷、促进乡村和谐,还是释放这部分农户资金流动性的角度,都应该调查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这部分农户的土地确权问题。
2.加强农地抵押政策宣传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这一思想已经固化,因此在实际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让农民真正理解该政策的用意和好处。要结合全国农地抵押的成功案例,宣传农地抵押贷款政策,同时做好相关的政策设计、流程安排等工作,确保政策宣传到位与实际效果理想。制定农地抵押贷款的质量评估机制,做足风险防控和后续跟踪工作,及时纠正政策宣传和执行中的偏差,确保农户可以通过农地抵押融资获得必要的农业创业资金。
3.聚焦农地抵押融资创业的重点群体
农地抵押融资可以释放资金流动性,资金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农业创业和非农创业等方面的安排。从有效促进农业创业角度出发,应重点关注具有农业创业意愿的这部分群体,为这部分群体提供有效的农地抵押融资途径。应该将农地抵押融资重点指向受教育年限高、土地规模大、有贷款经历、有广泛社会关系的农户。金融机构应该对不同客户采取差别化的还款方式、期限和利率等,提高农地抵押融资对农户农业创业的效应影响。
农地抵押融资政策对农户的资金流动性释放产生了积极影响,并由此激发了农户农业创业的热情。因此,为满足农地抵押贷款主体需求,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提供多方政策和产品支持,通过多方协同保障农地抵押贷款的顺利推行,实现农地抵押政策对农业创业的促进作用,通过创业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