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2020-11-19魏璐璐中共晋城市委党校

长江丛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

■魏璐璐/中共晋城市委党校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代表作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追求,也是我们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一论断也高度的强调了中国人最主要的文化基因和身份标识,文化自信也要求了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高度的理想自觉。中华民族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把新时代的中华文化融入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变化[1]。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实践经验,不断的发展具备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情况,综合当代的社会背景,不断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在新时代,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促使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一致和协调,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概述

在中国,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和精神内核,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象,也打造了先进的中华民族的品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的灵魂。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关系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发展壮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华民族必须要坚持文化自信,才可以凝聚先进的中华民族的生产力,加强对外交往,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如果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坚持文化自信,只有对我们的中华文化有自信,才能够真正的以自己的文化作为骄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影响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的发展[2]。中国人民必须要不断的坚持文化自信,深刻的理解中华民族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的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事实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党中央与人民在建设和改革中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民众审美意识

提升文化软实力,能够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只要我们形成中华文化软实力,就能够融入到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形成了高尚的伦理道德、正确的行为操守、高尚的审美情趣,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规范、制约和激励人们的行动。文化的功能在于教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到了人们的精神基因中,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事实上,坚定文化自信也就是精神建设,与其他建设不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文化建设必须要有紧迫感、坚韧不拔的精神,注重积累,持之以恒。

(二)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定文化自信能够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塑造文明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塑造中华优秀文化,能够提高各地区市民的文明素质。只有弘扬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够提高社会大众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在一些公共场合,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素质,不再有人在室外抽烟,也不再有人随手乱扔垃圾。只有提升社会大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够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涵养和思想道德。我们要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利用多种方式来提升人们的精神文明,坚持广大群众的创建主体地位。在于它正在倾力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高地。

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一定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并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因为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的沉淀,也是社会长期发展的总结。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聚集了民族荣誉感、民族归属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向心力。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都有着相同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也让人民能够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共产党必须要树立意识形态意识,并掌握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的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大众化,建设具备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让全体人民都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都团结在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中国人民应该不断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创新和建设,提升新闻的舆论能力和公信力。文化自信代表着强大的中国力量,走到世界上,也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超越隔阂,实现文明发展,坚持文化发展的原则,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只有让中华民族人民形成伟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年,深入的发掘价值观的内涵,中华民族必须要加强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担当民族复兴任务的信任,对党员和群众进行引导和教育,提供坚定的制度保障,不断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建立家庭道德观念,塑造职业道德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到社会大众,并发掘出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并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魅力和风采。我们在日常生长可以使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素材,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这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有效路径。

(四)学校立德树人结合起来

对于广大中国人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文化自信,在学校中坚持立德树人,也就是把文化自信都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因此,中国各地区都要坚持从青少年时期就加强文化教育,做好基础教育。坚持基础教育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要在教学中增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和课程,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中国人要在高校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要在党校、行政学院等在职培训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提高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执政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是一个有地位的国家,我们依靠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感染力、吸引力不断的发展壮大。中华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新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来源,也是我们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要进一步坚持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日常生活中,社会、企业都要重视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它们都对我们的现代社会生活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文明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中华文化和文明理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动文化建设的创造性发展,促进文化创新。随着中国力量不断的强大,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被世界人民所瞩目。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民族有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心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实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