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当下困境与对策探析
2020-11-19戈双峰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戈双峰/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交往日益增多,作为交流信息的应用文在工作上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在择业、就业中提供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本该是一门广受欢迎的课程。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低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写作实践积极性差,课堂气氛沉闷。因此,在当下高职应用文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务之急。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当下存在的困境
(一)教学思维固化,学生缺乏共鸣
美国商业咨询师Ori Brafman和CATS软件公司前CEO Rod A.Beckstrom 在2008年在著作《海星与蜘蛛:无领导组织不可阻挡的力量》(The Star fish and the Spider: The Unstoppable Power of Leaderless Organizations) 提出了“去中心化组织”的概念。他们认为,传统组织就如同蜘蛛……而去中心化组织就如同海星,海星根本就没有头,它的智能分布在身体各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万维钢在《怎样杀死海星》一文中指出,互联网的下载、共享的组织方式正是“去中心化”。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大多正是中心化的教学方式。课堂的组织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通常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手段来给学生授课。这些方法虽然灵活多样,但归根到底仍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引你论”的教师中心制。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学生始终是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虽然有不少教师一直在呼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在以教师中心化的传统组织方式的课堂,学生是不可能成为主体的,因而也无法真正产生共鸣。
(二)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兴趣
很多从事应用文教学的教师都提到过,应用文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实际上,应用文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并非全是教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材内容的单一乏味所导致的。当前应用文各种版本林林总总,但在教材内容安排上大同小异,尽管各种版本章节分类不同,包含文体有多寡。但是具体到每一种文体的写作上,基本上都采取的是定义、性质、特点、分类、写法等写作程序。在高职应用文教学中过多讲述理论内容,不仅不符合高职教育等培养目标,同时也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只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对此学习的兴趣。
(三)写作方式滞后,学生缺乏热情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写作实践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应用文写作实践中,纸质写作仍是主要的写作方式。一方面,老师对上课时学生玩手机深感头疼,造成了教学内容无法让学生接纳吸收。另一方面,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练习缺乏热情,造成了写作实践敷衍了事达不到效果。这种现象,就成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一大困境。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也是移动终端的时代,传统的纸媒逐渐开始衰落,人们日常接受信息的途径大部分上通过手机,发送信息的途径大多上通过手机或电脑。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手机不能被课堂有效的利用甚至被禁用,而写作方式停留在传统的纸质,只会让学生丧失写作练习的兴趣。如何善用手机而不是禁用手机,是提高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参与热情的关键。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一)“去中心化”教学,让学生成为主体
在传统的报刊杂志,读者只能看无法当即做出评论。在以前的视频网站,观众只能看视频无法当即做出点评。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可以发现,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凤凰新闻等网站的新闻资讯下面均有评论功能,网络视频网站大都有弹幕功能,甚至一些音乐的客户端,如网易云音乐,一首歌的下面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评论。这种传播方式正是去中心化组织”的方式,这些网站媒体只提供素材,而每个参与的网友都能参与,甚至成为热评的主角。
笔者认为,这种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传播方式”,正是当下的年轻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公众号,云课app等媒介,把即将要讲授的内容提前发布到这些媒介上,让学生提前发表意见和看法。然后在下一节讲授的课堂上,老师把已梳理的学生发表的观点看法,作为课堂的重点来讲授。这样做,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做到了答疑解惑,顺利地完成了讲授内容。
(二)拓宽教学内容,延伸人文内涵
1、教材内容编写应注重趣味性和适用性
针对教材内容枯燥和教学过程乏味的问题,首先要注重的是应用文教材的趣味性、适用性。在高职应用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摒弃那些写作理论知识的过多罗列,更加注重应用文教材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要达到应用文教材的趣味性,可以尝试在具体文体的写作篇章中引入经典写作案例解读。比如在应用文写作书表这一章,可以尝试把历史上李斯的《谏逐客书》作为经典案例来解读,侧重介绍写作的缘由、写作技巧、起到的效果等。这样可以起到一箭三雕的效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种应用文特点的理解,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还从侧面让学生明白了古今应用文的发展脉络。用具体生动的案例代替那些定义、性质、特点的机械罗列,可以作为提升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
要达到应用文教材的适用性,可以尝试由高职教师自编自写适合本校特点的的应用文教材。当前的高职应用文教材,大多上按照常用应用文的分类来编写的。这种教材虽然可以适用于各类高职院校的应用文教学,具有普遍性,但同时由于无法做到具体分析,缺乏针对性。各类高职院校性质不同、专业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例如,经贸类院校对于应用文中的契据文书和法律文书涉及较多,化工类院校对于应用文中的说明书和实验报告涉及较多。如果有适合本院校教学的校本教材,就可以突出重点,让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2、课堂内容讲授应注重人文内涵的拓展
应用文教材的枯燥,教学内容的乏味,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讲授的教师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努力优化,是可以客服这种因素,让沉闷的应用文教学课堂活泼起来的。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拓展应用文课堂内容的人文内涵,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
笔者在讲授请柬、邀请函写作时,在讲授这种文体的写作格式要求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柬、邀请函除了格式、内容之外,还在色彩上有特别的要求,为什么通常是红色?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明显被调动起来了,都在积极思考,做各种猜测。最后,我从色彩心理学角度给学生做了分析,说明这是远古社会人们的生活行为逐渐形成的心理,因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对人们生活至关重要的太阳和火的颜色是红色的。同时,我也及时做了总结,应用文的一些格式,看似比较僵化,也是像人们对色彩的偏爱一样是长期形成的,大家去仔细探究,会发现背后的文化意蕴。
(三)补充口语表达,善用app写作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写作理论和写作实践是需要调和好的两个方面。如果写作理论讲授过多,写作实践进行的少,就成了纸上谈兵,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反之,如果写作实践开展过多,而写作理论讲授的不够,就成了无源之水,学生会感到疲惫迷茫。在应用文写作课堂,如何让写作实践丰富多样,既达到了练习效果,又不让学生感到厌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命题。
1、应用文写作课堂应适当补充口语表达
与基础写作课不同,应用文写作类型多样,且有不少篇幅短小的文体,例如通知、邀请函、条据等。这些文体讲授后,进行写作练习是必要的,但是都采用书面写作是不必要的。因为应用文写作类型繁多又缺乏趣味性,不论重要性和实用性,都让学生进行书面写作练习,反倒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笔者认为,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篇幅短小的文体,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
相比于书面写作练习,口语表达有独特的优势。首先,书面写作练习耗时比较多,而口语表达耗时少,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特别适合篇幅不长的应用文文体。其次,对于一些礼仪性的或者宣传性的应用文体,口语表达比书面写作更合适。比如欢迎词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来练习,学生会试着去揣摩场合和措辞,更能达到情境再现和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最后,口语表达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的学生可能写作水平很好,但是心理素质和口语表达能力不强,通过这种口语表达练习,可以让他们得到适当的锻炼和提升。
2、应用文写作课堂应善用app写作
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成了每个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学生在上课时玩手机,是让教师深感头疼的一件事。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与其去禁用手机不如顺势引导,让手机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现在已经有不少软件开发者做出了很多可以用于课堂教学的app,可以从这些app中挑选出适合的用于应用文写作课堂。
笔者以“蓝墨云班课”这款app为例,这款app安卓版和苹果版都能用,而且基本功能不收费。教师可以通过简单几步就可以在手机端创建课堂。下载注册好后,教师可以在这款app上创建班课,班课创建后,学生通过添加班课号就可以轻松加入班课。在班课里,教师可以发布图片、PPT、网页链接、云教材等资源,还可以布置作业并进行评分评论,在评分的功能里还有学生互评选项。通过这款app,可以提高写作实践的效率,而且方便保存,便于学生自查比较,同时也方便教师推送学生的范文。
应该注意的是,把手机引入课堂是把双刃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带来了监管困难的问题。让学生正确使用手机app学习,而不是在老师app教学时玩别的,成为app课堂教学的新挑战。这需要教师把握好尺度,最终达到既能顺势引导又能适当监管的效果。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融入教育,并用智能力量重塑教育形态。教育与新的信息技术日趋融合改变着教学与学习形态,离线在线结合多种学习体验构成了混合学习方式。特别是在今年疫情影响下,线上教学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形式,应用文写作教学也应顺势而为,与新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