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的“他者”
——女性主义角度下《雨中的猫》中美国妻子
2020-11-19太原师范学院
■何 川/太原师范学院
一、海明威与《雨中的猫》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多在其作品中塑造硬汉形象,比如《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生平发表过多本著作,如《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和《太阳照常升起》等等,获得了不少国际大奖,并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在二战后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影响下,海明威对女性主义运动也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雨中的猫》即是其思想的体现。
该短篇创作于1923年,发表于1925年,收录在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In Our Time)。全文共1149个字,展现了海明威出色语言驾驭能力,也是其著名的“冰山原则”的体现。其故事内容非常简单,即一对来到意大利度假的美国夫妇因为下雨被困在旅馆里,无法外出旅行。妻子在向外眺望时发现一只努力躲雨的瑟瑟发抖的小猫,因而心生怜悯想要去解救它。丈夫对此不置可否,妻子只好自己冲进雨中去寻猫却未果。返回客房后妻子对猫的渴望愈加强烈,求而不得的妻子向丈夫表达了一系列要求,只换来丈夫的否定。最后以旅店老板让女招待送来一只猫结尾。
二、女性主义理论
关于此短篇的解读有很多,比如有学者认为“女人不能代表什么,不能说什么话,她被排除在术语和思想外”(朱立元);或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解读:“夫妻间的冷漠病态的关系揭示了两人的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这正是‘迷茫的一代’的共同点:因迷茫而缺乏信念”(刘青,2017);也有从符号矩阵理论来探究小说(孙慕嘉,2012)和从认知诗学视阈入手的(安立冰,2018)等等。相对来说从“他者”角度研究本文的案例较少。
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女权主义,是旨在结束性别压迫,性别剥削和性别歧视,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理论和政治运动。19世纪末是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运动的焦点是追求两性的平等,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家庭权利等等,强调女性无论在智力上还是能力上都不逊色于男性。而海明威此文就写于一战后,正值女性主义运动如火如荼时期。
法国权威女性主义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的著作《第二性》(The Second Sex)中写到:“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波伏娃认为:“要女人呆在家里的父权制,才确定她是感情的、内向的内在的。”她认为女人的“他者”地位一是源于父权制度和父权意识—正是在男性意识的主导下导致了女性“内在性”的形成;二是源于女性的“内在控”,正是生育和抚养幼儿等女性的这种所谓的“内在性”限制了她的“超越性”,使她成为“他者”、“第二性”。因此,波伏娃认为男性是外在的、超越性的自我;女性则是自在的、内在性的自我(刘慧敏,2010)。
三、女性主义角度下的美国妻子
作者在开篇即点明位妻子在异国他乡只有自己的丈夫可以依靠。而“雨还在下”,任何外出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丈夫又沉浸在自己书本的世界里,女主人公此时内心必定是十分寂寞的,所以她才会“立在窗边,眺望外面的景色”,试图用外界的景色来安慰寂寞的内心。妻子寂寥无语地站在窗口向外眺望的身影是“女性被男性的话语压迫失声的生动写照”(王美萍,2009)。
海明威称女主人公为“美国妻子”(The American wife)。不像其丈夫,在后文中有了“乔治”这个名字,这位“美国太太”始终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可被视为所有美国妻子的象征,她的命运也因此就具有了普遍性。有“妻子”是以有“丈夫”为前提的,妻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身份,是附属于丈夫而存在的。女性,作为“第二性”,一直处于一种“陪衬”的次等地位。
在此时,她发现“窗户的正下方有一只猫,蜷缩在一个滴水的绿色桌子下面。那猫萎缩成一团,生怕被淋着”。当她发现这只在雨中瑟瑟发抖的可怜猫咪的时候,她的同情心被唤醒了“我要下去救那猫。”妻子在看到雨中的猫并决定寻找和解救它的时候,身份已经从“妻子”(wife)变成了“女子”(girl),从清晰地隶属于男人回到独立女子状态。(李瑾,李琳2009) 暗示了她在意识上的觉醒,对自己心理身份认同和社会性别角色产生了怀疑,以及渴望实现独立和自我认同。
感知到丈夫冷漠的妻子拒绝了丈夫假惺惺的提议,决定自己去寻猫,在路过旅店办公室时遇到了店主。这位妻子在丈夫那里受到了冷遇之后,因旅店老板的对其态度温和恭维,关心体贴而产生了好感,文中一连出现了6个“喜欢”(like)。妻子感情迁移地如此之快,妻子对丈夫究竟有没有爱意?还是谁对她好她便爱谁?而且妻子对旅店老板的喜爱是十分感性和主观的,片段式的,她其实对老板并无深入了解。此时,“一阵莫名其妙的不适与紧张在心头略过,这位店主有时候让她感觉到很重要,有时候却感觉到那么渺小。瞬间,一种至高无上的感觉油然而生”。通过这段描写不难看出,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的并不是旅店老板,而是他能为她带来的认可,尊重和交流。她在这两种感情之间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自己莫名渺小,一会儿觉得自己很重要,这也是她不自信,常年作为“第二性”和附属者的自卑。从下文可以得知,女主人公自诩新型女性,但是仍然享受被呵护被保护的感觉,喜欢店主这样一个旧型“绅士”,即传统男性性别角色,说明她对自己的真实需求不明确,是十分矛盾的。
在寻猫未果后妻子回到房间坐在梳妆镜前自我欣赏,开始探索自我,审视自我。小说中这位美国妻子“像个男孩子那样,头发剪得很短”,这正是一战后女性为了宣告独立而与传统女性形象和传统女性性别角色做割裂的典型装扮—她们留短发,穿短裙,性格开放,热情工作,追逐享乐。但这位新女性在看到雨中流浪的小猫那一刹那,突然觉察到这些做派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她渴望在与男性平等的同时,也希望能在某方面回归到传统的女性身份,展现女性应有的特征:“我想把头发梳到脑后,扎得又紧又光滑,在后脑勺扎个大结儿”;并且“想用自己的银器用餐,而且要有蜡烛”这些都是传统的安逸的家庭生活的象征;在“镜子前梳理我的头发”—头发,尤其是长头发是传统女性魅力的象征,女主人公渴望回归传统家庭。这种变化说明以女主人公为代表的一些女性在新型女性和传统型女性角色之间摇摆不定,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彷徨犹豫。妻子的欲望通过11个“想要”(want)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通过妻子列举的想要的东西可以发现她的目标是模糊的,没有一个特定的目标,也没有系统性,只是情感的宣泄。而“我总能有只猫吧”表现出妻子的不自信和妥协。此时妻子想的并不是那只“雨中的猫”,而且“任意一只猫”,说明她也不是非要那只猫不可,只是想要一只“一抚摸它就会喵喵叫的猫”。她对于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是迷茫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想要它”则直截了当得说明妻子的混沌状态。
妻子渴望外貌的改变,生活的改变,实际是想通过更新自我,改变与丈夫的关系,在家中,社会中的地位,摆脱精神上的空虚,生活上的苍白。而丈夫对妻子的冷漠态度表现了男性对女性传统角色的否定说明女性作为他者,无论怎样做都无法取得占统治地位的男性的认同。丈夫作为父权制社会中的主导者,一句话就可以否定自己的附属品,妻子没有任何权利,不仅改变自我,改变生活的权利被丈夫一言否定,最后连话语权也被剥夺,处处受制于丈夫。女人无论是拯救雨中的猫咪或者是试图更新自己形象的努力总是受到社会、男性和女性自身的限制, 妻子的每次觉醒和抗争意志都被丈夫强硬地消解了,或者被旅店老板温柔地化解了。所以妻子只能在自己的幻想中得到满足,她一直“处于语言上的被驱逐状态又处于文化上被隔离地位”(李瑾,2009)。因为在一个父权制的社会里,所有的权力都是属于男性的,女性作为“他者”,游离于权力系统之外,被拒绝独立定义。
四、结语
海明威运用象征性写作手法,在简洁的故事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空虚寂寞,试图寻找自我却摇摆不定的女性形象,从女性视角描绘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作者把“雨中的猫”类比为处于父权制社会漩涡之中苦苦挣扎的妻子,而这位美国妻子作为父权制社会中的“他者”,被强大的男性话语权打压,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真正自我的权利也受到了压制。海明威借此表达了对父权制社会下被冷落和被忽视的女性的同情,批判了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鼓励女性找到自己性别角色定位。但是他也深刻地指出了女性仍然作为“他者”摇摆在父权制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