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1-18王倩
王倩
【摘要】在新课改教学持续推进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其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中。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氛围,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文章主要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1-195-01
1.引言
中小学时期是中小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注重中小学生学习思维、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理设置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中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总结了相应的培养策略,以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预期目标。
2.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2.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将学生进行组织,以此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技巧、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效率,实现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除此之外,在中小学生自主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2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后,其思维不会受教师局限性的影响,在遇到新问题的情况下,应主动思考、探索,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引导中小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点,保证中小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在长期发展中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2.3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引导中小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信息技术已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中,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而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中小学生在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后,才能够将教学内容、生活实践进行融合,积极探索、解决教学问题,促使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3.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3.1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学
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根据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中小学生保持真善美的心理素质,不断陶冶、熏陶中小学生的情操,调动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使中小学生积极參与到教学实践中。在创设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实现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例如,在《飞向南天的恐龙》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图片等再现教学情境,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情感、积极性。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明确了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师需要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突出中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好教学创新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再现教材情节场景,促使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中,为中小学生带来更多愉悦的体验,提高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突出中小学语文教学组织的合理性,从不同思路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中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实现自主教学的预期目标。
3.2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写作提供良好素材
在中小学生的成长、学习过程中,学校、家庭是中小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但受活动场所局限性的影响,中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写作素材、生活体验相关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写作教学内容,引导中小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写作素材,使中小学生在互联网中获取更多写作素材,还需要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帮助中小学生筛选互联网中的知识,鼓励中小学生收看《中华好诗词》《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中小学生通过观看文化类节目,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
3.3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
为了全面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合理规划教学时间,为中小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参与,促使中小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课堂中。除此之外,为了满足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师需要引导中小学生独立探究、思考,为其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促进中小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推动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鼓励中小学生自主思考教学问题,营造轻松、愉悦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中小学生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霞.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135.
[2]胡雪.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000(009):125.
[3]王建波,许平.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20,000(010):3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