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而教:应用文习作教学的应然追求
2020-11-18孙万春
孙万春
综观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习作教学方面应用文占了很大的比重,分别涉及留言条、启事、通知、日记、书信、介绍事物(动物、植物、物品、美食或其他)、倡议书、读后感、作品推荐和作品梗概(推荐一本少儿读物)等诸多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写人、记事、写景类的习作教学往往颇受教师重视,而应用文教学则极容易被边缘化处理,较之前者,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其实,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性文体,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加之应用文写作直接考量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与写人、记事、写景类的习作一样,能够起到提高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作用,因此,应用文习作教学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应“用”而教,成为应用文习作教学的应然追求。
一、读懂教材,在研读、比较中把握文体特点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用来说明事实、解决实际问题,在语言文字应用上遵循一定的惯例。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教材,准确把握各类应用文的文体特点,将“写作合乎规范的应用文”作为应用文习作教学的重点。
应用文是为了向别人传递某些信息而书写的实用性文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用文是为读者存在的,应用文写作要有明确的读者意识。日记,是用笔记录自己的生活,留下生活的痕迹,写作者既是作者又是读者。通知是通知者(有时是模拟通知者)告知被通知的对象某些事项的。读后感是自己与读友交流读书感受的,倡议书是倡议者向被倡议者发表自己看法进而建议被倡议者如何去做的。少儿读物推荐则是通过自己别具特色的介绍来引领更多读者加入读书行列共享读书乐趣的……有了明确的读者意识,学生就明白应用文为谁而写,表达意识会进一步增强。
应用文一般具有固定的格式,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格式要求弄清楚。留言条有留言条的格式、书信有书信的格式、倡议书有倡议书的格式……初学写留言条和书信时,学生可以参照范文明确各自的格式。学写倡议书时,教师还可以将留言条、书信、倡议书联系在一起处理,让学生比较三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深化对三者的格式认知。再如,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学写日记”的习作教学,明确了写单篇日记的方法,四年级上册进一步提出了“写观察日记”的要求,学生在写单篇日记的基础上要学会连续观察、逐一记录的方法,“生活日记”与“观察日记”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教材中应用文习作的编排,除了提出训练任务之外,还非常贴心地提供了例文。通过研读教材中的各类应用文范例,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清晰地认识到应用文朴实无华、清晰明了的语言特色,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在语言表达上有着明显不同的表达方式:书信、日记类的可以根据需要详细记录人、事、物、感想等内容,表达方式灵活多样;留言条、通知、启事类的则要求表达严谨规范、言简意赅;读后感、倡议书类的则是有感而发,语言富有感染力……
二、联系生活,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扎实训练
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应用文写作充分印证了这个观点,找人没找着写个留言条,生活留痕备忘,写篇日记,想与不在身边的亲人、朋友进行深刻的交流写封书信,对社会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倡议大家如何去做写份倡议书……应用文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应用文习作教学必须立足于生活,必须为生活服务,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扎实训练才能实现应用文习作教学目标。
应用文写作离不开真实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增强学生写好应用文的信心。在学写书信的习作课上,我没有急于出示学习任务和书信范文,而是和学生通过聊天做足了铺垫文章。我问:“同学们还记得班里已经转学到外市的煜轩同学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记得”。我接着说:“今天,煜轩给老师打了电话,告诉我他新学校的一些情况,还说不知道大家现在学习、生活得怎么样,很想念大家。”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纷纷表达自己也很想念煜轩,有很多话想对他说。我趁势引导:“有很多话想说,可煜轩又不在我们身边,怎样才能把心里话告诉煜轩呢?”学生七嘴八舌,有说打电话的,有说发微信的。我说:“这些方式都可以,但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语句很短,不易一次性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说得痛快淋漓,直接用口头语言表达感情也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大家还可以——请大家打开课本‘书信,……”学生们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对照范文格式很快将书信写好了。为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书信格式要求,师生还合作编写了书信格式规范儿歌:“称呼顶格点冒号,先向亲友问声好。正文段前空两格,条理分明不乱套。正文写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用到。署名日期右下角,上下位置不能调。”“信写好了,怎么送到煜轩手里呢?”我接着抛出了一个问题,聪明的学生很快在书本中找到了答案——邮寄,也可以发邮件。可学生又犯了难,信封怎么写?电子邮件怎么发?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针对学生发言中遗漏、易错之处予以讲解,共同完成信封书写的实际操作。写信、寄信完全出于真实情形,学生学得认真、扎实,圆满达成了教学目标。
2020年是盐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之年,作为盐城这座城市的小主人,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所作为,为文明城市创建尽一份绵薄之力。我根据现实生活设计了一组应用文习作练习:(1)练写日记,将创城期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写下来,给自己一份特殊岁月的成长记录。(2)创建过程中,很多环卫工人为保持城市的整洁环境,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始终奋战在环卫一线,请你给环卫叔叔(阿姨)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3)创城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市民的大力支持,但也有一部分市民创城意识薄弱,存在着在小区体育器械上晾晒衣物、不系绳遛狗等不文明行为,请你写一份“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张贴在小区公布栏或发布在小区业主群里,进一步增强大家的创城主动意识。因为训练贴近生活,读者对象身份明确,学生身临其境有话可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扎实的训练,日记、书信、倡议书等写作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
三、多元互动,在真实反馈中检验习作效果
习作是一种综合性的写作技能,离不开反复的练习、评价和修改等实践活动。应用文写作可以在多元互动中得到真实反馈,从而达到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
應用文写作,学生自己是第一读者,我充分相信学生在自评中能够有所提高。写作完毕,我通常都会让学生自己先读一读,然后再从格式、内容和语言表达等三个方面进行自评,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正确掌握应用文的格式,有没有将自己要说的内容写清楚,语言表达是否符合根据需要达到详细灵活或简洁明了的要求,最后对“三问”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完成自评与修改。
应用文写作,能否让读者满意也是评价写作成败的关键。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全都是读者,他评更易于发现写作中的不足。一般情况下,习作完成后我会请几个文章写得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当堂读一读他们写的文章,再请其他学生说一说自己倾听之后的感受,先说优点再说不足,既向别人学习,又为别人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成人达己,合作双赢。有一次,我创设了一个作文兴趣小组星期六下午2:00在学校阅览室开展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以学校教导处的名义写一则通知。由于是第一次写通知,要说明的要点学生很难一下子全部交代清楚,于是,我将几则有瑕疵的通知投影到一体机上,请学生讨论:如果你是作文兴趣小组的一名同学,读了通知之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未交代清楚活动时间”“没有发布通知者的署名”等问题一下子全都呈现了出来,小作者很快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上文提及的“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写好后,我请几位学生代表当堂朗读自己的倡议书,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提出修改意见,不一会儿,学生纷纷提出了“倡议书的内容要有条理”“倡议书的内容要分角度写清楚”“倡议书要写得有号召力,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响应”等诸多中肯的意见。写作者听到这些针对性的评价意见后,迅速进行了补充、完善,让“应用”不再留有遗憾。
根植于生活,以“需要”为源头,以“真实”为基础,以“训练”为抓手,以“应用”为旨归,应用文习作教学定能有效提高学生运用应用文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让写作为美好生活增光添彩!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