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教学策略
2020-11-18陈新宇
陈新宇
复述故事就是结合故事中的主要词句用自己的话把精彩的内容有条理地、完整地、连贯地叙述出来。创造性复述故事不是一字不差地背诵故事,而是需要加入主观的理解和丰富的想象进行讲述,蕴含着创造性思维。它不仅仅是对故事内容进一步的深入理解,也是促进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手段。统编本教材比较重视复述能力的培养,中年级提出了“详细复述”“简要复述”的要求,高年级提出了“创造性复述”的要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下面我就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谈谈培养学生创造性复述故事的策略。
一、补白课文,拓展内容复述
创造性复述就是把课文中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讲给别人听,这就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既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提炼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又要展开合理想象,充实故事中的内容。从什么地方进行充实?又能充实些什么内容呢?这些都是进行创造性复述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教材中的课文虽然很长,但也有很多留白之处是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的,创造性复述故事时就可以抓住这些空白点展开大胆想象,丰富故事内容。
《牛郎织女(一)》的故事情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课文结构清晰,情节曲折动人。复述的时候除了把牛郎与老牛的相处、与织女的认识作为重点讲述以外,还可以把一些简略的情节说得更具体些。如抓住“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想象牛郎会跟老牛说些什么话,会商量哪些事情,让人体会到牛郎与老牛之间的深厚感情;抓住“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想象哥哥嫂子是怎么对待牛郎的,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让人体会到哥哥嫂子对牛郎的冷漠之情;抓住“仙女们想去人间见识见识”想象仙女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让人体会到仙女们对人间自由生活的向往;抓住“老牛让牛郎明天黄昏时候去捡粉红色的纱衣”想象老牛的身份是怎样的,它是怎么知道这个天机的,让人体会到民间故事的神奇。
创造性复述故事时围绕文中的留白之处,多问几个“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复述才能表达得更具体”之类的问题,从描绘人物外貌入手展开想象,从细微之处展开联想,也可以适当添加人物对话等把故事讲得有趣一些,这样就能使复述的内容更加精彩。
二、展开想象,转换人称复述
第三单元里的课文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的,创造性复述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员,从“我”的角度来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表达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复述,可以使故事更具真实性、波折性和生动性,更能打动听众的心。
《猎人海力布》主要讲了关于海力布的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海力布救白蛇得到宝石”。在课堂上待学生梳理清楚故事内容以后,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尝试用第一人称的方法进行讲述,学会在遇到对话的时候,把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可以从小白蛇的角度来讲,设想小白蛇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老鹰抓走的,被抓到空中以后是如何惊慌失措地大声喊救命的。当海力布张弓搭箭射伤老鹰后,得救的小白蛇是如何欣喜若狂,她把海力布带到龙王面前时是怎样向父亲介绍救命恩人的,最后在反复叮嘱海力布不能说出动物说的话时,语气是怎样的。这样一连串的创造性想象,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给人以亲切之感。创造性地复述这个故事还可以从海力布的角度来讲,海力布去山上打猎,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当他正在寻找猎物时,听到空中的救命声为什么会动了恻隐之心,当他听到小白蛇要用许多珍宝好好酬谢他时,他是如何推辞的,后来听到小白蛇说可以向龙王要到能听懂各种动物说话的宝石时,又产生了哪些心理活动,见到龙王后,海力布是怎么开口要到龙王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的,听到小白蛇的再三叮嘱后又是如何向小白蛇作出承诺的,等等。
创造性复述是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吸收、内化和表达的过程。即使是同一个故事,如果采用不同的角度来复述,把故事中的人称进行相应的变化以后,那么给人的感受就会有所不同。通过改变人称可以将故事讲得生动、感人,更容易出彩。
三、改变顺序,重新建构复述
故事的情节一般按照事情的发展过程——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来写的,这是顺叙的方法;也有先说结果,后交代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谈感受的,这是倒叙的方法。采用顺叙的方法复述故事,可以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讲起来脉络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采用倒叙的方法复述故事,可以制造悬念,避免平铺直叙会出现的单调呆板,增强故事的生动性,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改变故事原有的叙述顺序,重新建构不一样的叙述顺序进行创造性复述,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牛郎织女(二)》一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课文最后写王母娘娘凭借着一根玉簪在牛郎织女之间划出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七夕那天,无数的喜鹊从四面八方聚到天河上来为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全家团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倒叙的手法,先讲述七夕那天,天河波浪滚滚,飞来了成千上万只喜鹊,它们在天河上搭起了一座拱桥,这时牛郎挑着一副担子走上鹊桥,担子两头分别坐着两个孩子,而另一头,织女也迈着碎步急忙走上鹊桥,已经分离了一年的一家人终于团圆了。精彩的开头一下子引起听众的好奇心:喜鹊为什么会在天河上搭橋?牛郎织女一家人为什么会分隔在天河两边?中间有什么巨大的秘密呢?设置悬念以后再引出故事的起因,复述牛郎织女是怎么喜结良缘幸福生活的,后来织女又是怎么被王母娘娘抓走,牛郎织女怎么会天河两隔的,最后又是如何打动喜鹊赶来帮忙相会的。
采用倒叙的手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需要学生重新构思故事的讲述顺序,先讲结局,设置悬念来引发听众的期待心理,虽然构思时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有一些难度,但是只要教师对复述的方法进行点拨,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四、表演故事,再现情景复述
小学生比较活泼,爱动爱说,喜欢表演,学习课文以后,可以通过设想故事中的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来展现故事中的人物特征,使课文内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篇幅长、故事性强的故事比较适合采用表演性的复述方式进行。
《猎人海力布》中的第二个故事是“海力布救乡亲变作石头”,故事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有海力布、老人、众乡亲。教学完课文后,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设两个主要角色:海力布、老人,其余学生扮演众乡亲。学生认领角色以后,分别从课文中找到自己想要说的话和想要做的事,然后仔细推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所扮演的角色会想些什么,应该用哪种恰当的神情和动作表现出来,说话时的语气应该怎样把握分寸。把握住人物特点以后试着合作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小组内学生有商有量,对表演的各个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互相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应提示学生在这个故事中,众乡亲也是有血有肉的,他们不能一动不动,引导学生想象出众乡亲的不同表现,给他们设计台词和动作,一起合作表演。这种通过表演形式复述课文,学生很乐意参与,活动的兴致很高,所以创造性复述的效果就很好。
创造性复述故事就是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创新点,引起听众浓厚的兴趣。它的学习建立在中年级复述课文的基础上,但又高于基本的复述形式,需要学生脑洞大开,调动更多的创新思维去完成任务。我们教师也要乐于做一个引路人,多方寻找培养学生创造性复述的策略,让学生积极高效地习得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在语用训练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