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探索

2020-11-18耿悦曦朱翰墨

关键词:青马指标体系育人

何 檑,耿悦曦,朱翰墨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青团肩负着孕育红色力量的政治责任,需把握立德树人、抓住当下、传承根脉、面向未来的根本任务,将思想引领、全面育人、精准服务的工作主线贯穿青马工程实施全过程中。

本文以高校坚守为党育人初心、站稳为国育才立场,紧扣培养具有忠诚政治品格、浓厚家国情怀、扎实理论功底、突出能力素质的青年政治人才的根本标准为立足点,围绕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教学资源保障度、教学运行有效度、学生提升成长度五维空间,依照育人的实际逻辑,坚持系统性、科学性、方向性、实践性、多元评价等原则,探求德育规律、创新实施举措、促进内涵建设,既抓过程,更重结果,探索构建目标明确、维度立体、层次多元、标准健全、运行科学、成效显著的高校青马工程测评指标体系,为我国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估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指导,推动高校青马工程评价系统革故鼎新。

一、研究背景

把握立德树人的总旋律,并将此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全过程中,是党和国家交给高校的核心政治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共青团中央印发的一系列文件明确了青马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1],指出青马工程的深入实施对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树立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信念具有重要意义[2],并不断强调要加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力度,同时加快探索构建运行科学、实施有效的高校思政工作测评指标体系[3]。

高校青马工程经过十余年的探究和实践,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内涵、意义、机制探讨,青马工程课程系统、发展壁垒、教学创新、调研剖析等领域已积累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缺少青马工程培育质量评价的系列研究,更鲜有成系统、分层级的对青马工程人才培育指标系统的研究。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有关红色教育培训的相关文件对红色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内容与创新方向等做出了明确规定[3],并进一步指明了其质量管理和成效评估的措施与途径[4],DB36T 963-2017红色教育培训管理标准也明确了红色教育的评价层次。上述规范为本文制定青马工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供了借鉴、指导和决策依据。

本文拟采用德尔菲法获得科学的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指标要素并形成分层的指标体系。抽取高校共青团工作者、青年学生干部样本23个进行匿名咨询和反馈归纳,初步探索测算指标权重的路径,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根据各层次指标元素间的相对重要系数,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层次排序和各级权重,并以一致性检验的结果作为衡量指标权重是否科学可信的依据[5],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层级权重进行初步判断。

二、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各高校青马工程培养成效不一,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制度体系不完善、教育实践不深入等问题。[6]因此,需要加强对新时代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入性研究,总结培养工作的经验,全面评估既有培养效果,建立科学指标,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供给侧指导,探寻提升路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高校作为“三全育人”的主战场,应将立德树人的主旋律贯穿于青马工程培养体系和成果评估的全过程中,严格对标团中央有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一系列要求,建构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参考教育培训行业ISO10015质量管理、DB36T 963-2017红色教育培训管理标准,将青马工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归纳为:初心使命、价值引领、管理体系、示范引导、网络阵地五个方面。

1.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任务。将立德树人的总旋律始终贯穿于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中,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更是对新时代、新使命、新青年之内涵的新诠释。高校应通过加大青马工程教育宣传力度、创新培训课程体系,以明确其目标定位,瞄准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通过传承经典、关注时政,以增强学生获得感,紧抓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强化对管理服务育人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的学习,强调动态跟进和个性化、长效化育人,推进培养机制规范化建设;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深入社会调研,以创新青马工程培养方式,坚守立德树人的使命。

2.聚焦思想政治的价值引领。青马工程要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民族复兴家国情怀、有振兴中华使命担当的新“四有”青年,必须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育人全程,强调思想引领的核心地位。在教学素材评估上,强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下发掘并提炼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在授课成效评估中,充分考虑理想信念教育动态占有的特点,突出教学感染力和互动模式的作用,注重学员的感悟和收获;在课程体系研发上,既把握社会需求又紧贴青年发展,强调回应精准度、提升学员获得感和满意度。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研究成果推进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培养信仰坚定、品学兼优、与时俱进的青年学生骨干。

3.健全整合创新管理体系。青马工程要实现可持续性高质量育人的总目标,必须以严格的培训管理规范和考核标准为支撑保障。[7]要形成高校党委指挥全局、团委部署实施的领导体系,健全党团联动、校院联动,指导老师、理论导师、学员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实现理论提升与实践调研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局面。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力量协同联动,推进构建体制机制完善、资源配齐建强、组织保障得力的多维发力空间,实现党群、管理、服务、教学等不同层次育人要素的互促融通。

4.增强典型品牌的示范引导。卓越的青年政治人才应当将理想举过头顶、将人民放在心中、将能力握在手上、将责任扛在肩头,具备优秀的创业创新实践素质和高超的破解难题能力。因此,高校在实际育人过程中,需关注学员具体化成长路径,针对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设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并运用个性化的培养方法。鼓励高校以发掘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内核为出发点,采取编写原创理论读物等多样形式,推出一批中国特色社会哲学、社会科学佳构力作,加强高校原创文化成果的创作和推广,并以上述品牌流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评估品牌建设成效。同时关注对优秀青马学员的宣传,通过在朋辈中树立杰出楷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5.建设生动多样的网络阵地。网络思政工作要突破传统,由虚转实, 以解决学生困惑为立足点,以把握时代、与时俱进为原则,充分结合学生兴趣和社会热点话题设计工作方案。[8]高校青马工程应依托“两微一端”及“学习强国”,通过加强思政理论学习资源建设,完善网上共青团机制,推动青马工程向网上延伸,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三、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结合我国各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的发展阶段和工作实际,以培养目标达成度、教学资源保障度、社会需求适应度、教学运行有效度、学生提升成长度五个一级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 16个二级指标形成层次框架,构建我国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1. 培养目标达成度。高校应坚持青马工程为党培养优秀的青年政治人才的核心地位不动摇,以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铸魂育人全程,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各高校应立足自身,充分发挥学校领先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有针对性地设计有个性的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2. 教学资源保障度。包括育人环节中涉及的所有软硬件设施,重点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建立包括党政领导、名师大家、时代楷模、先进典型在内的稳定师资库,以习总书记有关青年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强化党对思政理论课的全面领导,凸显思想引领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同时,在借鉴中央编印的相关理论读本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基础上,集合课程需求来编写和推荐相关教材与学习手册,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科学实用的教材体系。

3. 社会需求适应度。把团中央关于青马工程实施纲要的各项规定细化为青年学生骨干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习质量标准,围绕勤学以求悟真理、实践以修养德行、志愿以宽容感恩、交流以明辨求进、科研以笃实革新的五维立体空间将培训内容系统化。要求青马工程学员必须深入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成果,了解社会热点、形势政策,提高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促进德育劳育协同并举,以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基石,要求学员通过工学结合、支教实习、社会实践、劳动体验等途径每年完成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任务,培养其务本崇实、服务社会的品质;学生骨干应深入基层一线,在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参与调研、考察、实训锻炼以深植立足人民、胸怀家国的信念;学员须通过国际交流和港澳研学,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栋梁之材。

4. 教学运行有效度。形成高校党委指挥全局、团委部署实施、各相关院系部处鼎力相助的青马工程领导和育人体系,同时通过健全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费机制为青马工程的课程研发和成果创新保驾护航。建立健全融学员选拔、考评奖惩、择优推介等内容于一体的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把控学员遴选关口,并通过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日常考核、抽查考核的有机结合建立淘汰机制,同时完善杰出青马学员推介制度,将发掘的卓越青年政治人才纳入党的后备力量储备系统。

5. 学生提升成长度。围绕双一流建设立德树人核心工作,一是立足学生主体,聚焦学生发展,通过总结归纳学员对培训规划、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设施建设、收获成效等方面的评价意见不断改进提升工作质量,并与其自身能力发展作纵向比较,评估课程培训的可持续性成效;二是从青马课程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来看,通过对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榜样宣传、研发原创品牌活动、形成高质量理论成果,充分发挥朋辈引领与模范带头效用,以品牌活动与标杆成果在全校范围内弘扬时代正能量。

四、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权重的构建方法

1.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本文拟采用德尔菲法获得科学的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指标要素,形成分层指标体系,并充分结合层次分析法的定量优势确定指标权重。德尔菲法一般选择10-40位专家开展访谈,最佳数量在20人左右。作为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的专家调查法,在实施过程中,其就所要咨询的目标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充分体现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对受访专家开展匿名咨询,并将意见进行归纳、统计、整理后反馈给专家,引导其修正改进评价意见。以相同流程重复进行多轮咨询和整合,直至形成稳定一致的专家评议结论。在获得经专家检验的指标体系,以及对各层级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评分后,使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元素的优先权重,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层次排序和各级权重,并以一致性检验的结果作为衡量指标权重是否科学可信的依据。研究分以下步骤展开:

(1)设计访谈提纲及专家咨询方案,开展预访谈。(2)分析预访谈结果,建立初步的指标体系。(3)开展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各级党委负责人、学科专家(青年研究领域、思政教育领域、社会调查领域)、共青团工作者、青年学生干部为代表的专家库。在匿名性原则下,将意见征询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报告并反馈,以引导专家在下一轮征询中修正意见,进一步优化青马工程评价体系。(4)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根据专家对各指标间元素重要程度的评级,用特征根法从判断矩阵求解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权重,再从上而下逐层进行各层元素对目标合成的权重,并为利于后期实际计算做近似处理。(5)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各层指标元素组成的单一排序和指标体系的合成排序,并以其一致性检验结果和CR值作为衡量指标体系运行科学性和可信价值的依据。

2.指标体系的权重初探。本文抽取以高校共青团工作者、青年学生干部为代表的样本23人,获取各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的评分数据23份,对各指标间的评级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使用AHP层次分析法测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级权重初探

本文目前在小范围内选取部分群体组成样本并进行咨询,对高校青马工程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各级权重进行了初步判断,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提高权威性和可行性,还需要建立质量更高、范围更广、更具权威性的专家库开展咨询以更为科学地确定指标体系的各级权重。

猜你喜欢

青马指标体系育人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高校“青马工程”的意义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参考答案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