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解构: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路径探析
2020-11-18杨青
杨 青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推进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目标。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一流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2018年10月,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再一次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教育必须坚持“以本为本”。虽然,“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一直是高校和学术界关注的核心议题,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却呈现出定位不明确、方向模糊化的现象,大而全、泛而广的人才培养定位随处可见。以一流大学为例,绝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存在较大的涵盖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甚至有自相矛盾之嫌。[2]本研究对2019年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毕业生最主要的两大流向为升学和就业。在一流大学中,升学率依然居高不下,此类高校平均升学率保持在60%以上,部分一流大学的升学率已超80%。(1)数据来源于各高校《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故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定位显然与毕业生的真实动向存在偏差。
本科毕业生的质量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起点质量。近年来,随着公众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质疑之声愈演愈烈,众多高校开始反思其在人才选拔阶段的不足[3],部分研究也证实了生源质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4]。为了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部分研究者致力于引介国外成熟的筛选体系。[5-6]而作为直接责任主体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却选择在推荐免试阶段即打响优质人才“争夺战”,由此引发了研招中的系列乱象。[7]本文认为,优质生源筛选的方式固然重要,但研究生候选者的水平若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势必会影响研究生生源的整体质量。而升学率持续走高的一流大学,理应为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鉴于此,本研究立足于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通过对36所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简章的文本分析,提炼出研究生生源应当具备的核心素质,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刻反思。
一、研究生生源质量现状回顾
本世纪初,伴随着高校扩招热的兴起,优质生源争夺战也开始在高校间滋长蔓延。随之而来的即是对生源质量关注度的逐年上升。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对生源质量的界定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部分研究者将生源质量界定为“聚合了超越性和完美型、规范标准一致、合目的性、满足消费者需求等多重维度内涵的概念”[8]。部分研究者则认为生源质量是囊括学习成绩、创新能力、领导才能、社会交往、基本素质等多方位指标的概念。[9]在针对本科生生源质量的界定时,部分研究者为使这一概念具有可操作性直接将其等同于录取成绩。[10]概而述之,对于什么是生源质量,学界仍未达成统一认识。本文认为,对生源质量的探讨需以人才培养质量观作为切入点。
早在本世纪初,潘懋元先生就曾对高等教育的“质”进行过深入探讨。他认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规格必须对应多样化的质量标准。[11]这种多元化的质量观受到杨德广、王战军等诸多研究者的支持。[12-13]无独有偶,国外研究者对质量的界定同样秉持多元化的观点[14],有研究者甚至指出质量是不能予以界定的,如果试图得到标准答案,那么得到的绝对不是质量[15]。与此同时,部分研究者也提出“多元化”并非“随意化”,高等教育不能没有基本的质量标准。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必须对质量底线予以明确。本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研究生生源质量进行了如下界定:从广义来看,研究生生源质量指与研究生生源相关的所有要素的质量,其中包含研究生生源结构及研究生生源素质;从狭义来看,研究生生源质量指研究生申请者满足研究生筛选标准中明确要求或蕴含需要能力特性的总和。结合此概念界定,本研究对研究生生源质量的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1. 研究生生源结构基本稳定。从生源结构来看,2018年研究生总招生人数为76万人。其中,男女比例为0.8∶1,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的比例同为0.8∶1。不同学科招生人数中,工学依旧占据主体地位,管理学紧随其后。除基本的人口学结构外,研究生的生源结构情况还可通过录取比进行衡量。研究生录取比能够反映研究生可供选拔的范围,录取比例越低,质量相对越高。如表1所示,2010-2019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从140万人迅速增长为290万人,与之对应,研究生录取人数同样呈逐年递增趋势。但从报录比看,年均始终保持在3.1∶1的水平,从2015年开始,这一比例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故而,纵使研究生录取人数逐年增加,但是报录比却并未产生较大变动。由此观之,研究生生源结构是保持了相对稳定的。
表1 历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情况 (万人)
2.研究生生源素质有待提升。在研究生生源素质方面,申请者应具备哪些能力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有研究者指出,硕士生导师作为直接责任人具有一定发言权。对上百名硕士生导师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79.6%的导师认为硕士研究生应当是复合型人才。而在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中,导师较为关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动机、沟通技能等紧随其后。[16]在国外,九成的大学教师认为培养批判思维及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标。[17-18]美国大学联合会更是将创新能力定为21世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19]一项针对美国雇主的调查研究也显示,在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中,创新能力列为首选。[20]反观我国现行本科生培养目标,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关注恰是较为缺位的。有研究指出,无论是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还是第三方调查小组,其参与调查的结果均表明学生在科研训练方面整体的参与度和参与水平较低。[21]与此相似,众多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相关的研究指出,学生无论在深度学习与合作还是学术创新思维获取上,均与国际一流高校存在较大差距。[22-23]
在研究生生源应具备的其他能力方面,研究结论同样不尽如人意。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由于“重理论、轻实践”仍然根深蒂固,致使本科毕业生无论在一般实践能力还是专业实践能力方面都存在欠缺。[24]该短板成为影响学生升学、就业、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25]合作学习及同伴沟通技能在已有研究中也被多次强调。美国研究生教育的高流失率一直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困扰,退学高发期尤其发生在第一年的学习过程中。众多与研究生退学相关的研究指出,合作学习和沟通能力差已成为制约研究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26]在我国,合作学习能力同样被视为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必备能力,然而已有研究却揭示出我国高校本科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特别在协作性小组研讨中的整体参与水平较低。[22]此外,在读研动机方面,大数据显示近四成的研究生源自缓解就业压力,而继续深造、提高学术能力动机的比例仅为两成。[27]
由此观之,面对外界纷至沓来的质疑之声,我国的本科教育并未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从结构方面衡量,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报录比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硕士研究生的生源结构质量并未产生较大波动。但在生源素质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在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方面均未达到预期标准。因而在面对公众追问时,人才培养质量表现出力不从心的脆弱姿态。本文认为,该问题的症结在于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中的模糊性。正如博格所言:人才培养质量是指当毕业生接受公众问责时,它能够符合预期使命并达成既定目标。[28]反观我国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识及现状,同这一目标还相距甚远。在所有类型高校中,一流大学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肩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较高的升学率更是印证了其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中的重任。[29]故而,明确国家对研究生生源素质的需求对于完善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提升我国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总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生生源质量现实需求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研究生生源质量就给予了重点关注。从《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到《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一系列探索阶段的政策文件均对研究生生源标准进行了规定。1978年以后,伴随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日渐恢复,几经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终于出台,并在研究生教育体制发展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在关于生源质量的要求上,《条例》明确提出“严格掌握标准,坚持质量第一,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30]。这一衡量标准在研究生教育复建阶段起到重要的作用。
面对改革开放40年来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2017年,国家总计招收硕士研究生数突破70万人,2019年逼近80万人,2018年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较2017年增长了近6%,招生人数确实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然而,招生数的持续上涨需以稳定的生源质量作为保障,因此,国家对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从“唯分数论”转为综合考量。研究生招生简章是国家对研究生生源素质要求的集中体现。在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中,“双一流”建设高校最具代表性。鉴于此,本文选取36所“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通过Nvivo11提取招生简章中涉及研究生生源素质要求的关键词,构建了研究生生源素质评价量表。
从高校研究生生源素质评价量表来看,研究生选拔高校对研究生生源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学业表现、科研创新等均有明确要求,具体见表2。其中,思想品德表现为拥护中国共产党、品德良好和遵纪守法等;身体素质体现在需通过校医院或三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常规体检;学风表现泛指勤学上进、无考试舞弊等问题;学业表现指本科期间的考试成绩;外语能力要求包括了考研英语成绩、CET四六级成绩以及英语口语等;实践能力包括科研实践及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科研创新指论文发表、著作等出版物参与情况;综合素质则包含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科热点的关注情况、本科阶段的专业背景、行为举止、特点特长、综合印象等,此类要求通常在复试阶段予以考察。除此之外,部分学校还对考生的获奖情况、专家推荐信有一定的要求。
表2 高校研究生生源素质评价量表
在这些考核指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思想品德、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学风表现;出现频率次之的为学业表现、外语能力、科研创新、获奖情况和实践能力;频率较低的是学术志向和专家推荐。频率出现最高的考察项目是研究生生源必备的素质,部分院校甚至明确表示,若其中一项未达到既有标准,则录取院校具有一票否决的权力。出现频率次之的生源素质多用于选拔优秀生源,这部分研究生生源不仅在校期间成绩优良,而且不乏在本科期间参与课题并发表成果的优秀毕业生。出现频率较低的是学术志向和专家推荐,专家推荐实则从侧面考察研究生候选者的学风表现和学术志向,仅有极少部分学校在针对申请直博的本科生中有此明确要求。需要说明的是,诸多研究均已证实就读动机对研究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31],但是从高校目前的考核指标来看,对这一因素的关注尚显不足。
概而述之,基于编码生成的高校研究生生源素质评价量表表明思想品德、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风表现等均为研究生招生院校关注的核心素质。除基本素质外,招生院校还会重点关注学生的外语能力、科研创新、获奖情况、论文质量以及综合素质等,这些素质要求也从侧面印证了已有研究的结论。总体而言,研究生生源高校尤其是一流大学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风表现、学业表现、外语能力、科研创新、获奖情况、实践能力、学术志向等方面的关注是不可缺位的。
三、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举措
从本科教学质量改革到“双一流”建设再到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21世纪以来近20年的改革成效硕果累累。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同样非常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因缺乏对大学的明确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分析,各高校在任务规划中对大学生能力标准的制定过于泛化,致使大多数能力的培养仅停留于政策文稿,既没有将能力标准落实于人才培养目标之中,也没有基于标准建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致使学生能力素质评价及培养都成为纸上谈兵。[32]在此前提下,研究生生源质量难以满足招生院校的需求也在情理之中。
反观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排名前50的研究型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中首要提及“学术研究能力”的比例高达五成,“致力于卓越知识的继承和创造”成为其最重要的培养方向之一。[33]与之不同,美国的社区学院则更倾向于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就业能力及公民责任感等。[34]由此观之,在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研究型大学与社区学院拥有差异化的办学定位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早期定位以及国家对急需人才的合理配置。[35]对于研究生培养体系而言,研究生生源质量是首要前提,而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保障不仅需要科学的筛选机制,更有赖于生源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及与之配套的培养体系。故而,在反思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从明确大学发展的生态位、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方式及完善招生选拔制度三方面提出改善举措。
1. 明确大学发展的生态位。大学与市场的本质区别在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其中,大学的文化传统使其在学术上追求卓越,而市场则更加关注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博克曾指出:如果大学一定要把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需求纳入到某个综合的培养目标之中,这个目标要么太过偏狭而无法涵盖所有具体的目标,要么太过宽泛而缺乏实际意义。[36]我国现阶段的本科教育同发展初期不同,本科学历不再是具有较强排他性的社会资本,期望通过大学教育培养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已不太可能。从制度视角出发,大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目标多重、结构松散以及学者自由等都是该系统的典型特征。[37]但从大学发展的生存环境来看,一流大学势必产生于分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历史经验表明,高深知识通常与精英大学结合紧密,而应用型知识则与非精英大学相连。[38]不同类型高校的知识生产方式直接决定了其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方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依据特色和优势对大学进行划分并据此培养专职专能型人才尤为关键。多元化环境下,精英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依然十分重要。故此,一流大学必须通过国家发展战略和学生的现实需求找准自身的生态位,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第一要务。
2. 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方式。如果说本科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人才培养,那么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使命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39]国务院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也特别指出,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及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本研究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应重视专业能力的提升,更要关注优良品行、健康身心及扎实综合素养的培育。具体而言,从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坚守来看,“立德树人”无疑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重任和发展方向。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中,高校不仅要将“立德树人”视为大学治理的精神引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要将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此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绝不能形式化、表面化和敷衍化,创新是一种精神文化,它内嵌于大学的学科建设之中并浸润着大学的改革实践。[2]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改革来看,课程体系建设是改革实践的关键所在。例如,为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哈佛大学以核心课程与通识教育为特色,建构了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模式。无独有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剑桥大学建立了以模块课程和研讨教学为特色的自主发展模式。鉴于此,基于学科优势构建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是一流大学培育创新人才的战略关键点。
3. 完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研究生教育系统提供了优质的研究生生源,而科学的招生选拔制度则成为甄别优秀人才的关键。本研究发现,研究生录取高校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风表现、学业表现、外语能力、科研创新、获奖情况、实践能力、学术志向等素质尤为关注。在对多元化能力进行考核时,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显然已无法满足高校的现实需求,推免制度便成为各高校炙手可热的人才选拔工具。从1984年国家提出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入学的政策以来,现行推免制度已发展了近40年之久。[40]诸多研究也证实,推免制度为优秀人才的预筛选提供了重要途径。[41]但与此同时,推免制度的诸多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在众多指责中,公众尤为热议因推荐免试带来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如何在提高研究生选拔效率的同时,保证弱势群体的机会公平是该阶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这与研究生生源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一流大学而言,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为其进一步拓宽推荐免试制度营造了良好氛围,而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加大统考比例才是保证学生升学机会公平的重要途经。此外,无论采取何种筛选方式,加强各环节的透明性及科学性是保障研究生选拔机制高效运行的明智之举。[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