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2020-11-18于旭蓉田春艳

关键词:学术大学政治

于旭蓉,田春艳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大学因学术而生,以学术为本,学术是大学固守的重要内涵之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大学之德就是学术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学术文化的建设与营造对于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一流人才教育观的引领下,一流大学已将学术文化概念引入到通识教育中,以营造良好软环境。新形势下,响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号召,以学术文化建设反哺思政教育,贯穿思政教育的同时重塑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学术文化的内涵特征

无学术不大学。大学学术性的核心价值地位从洪堡时代就已确立,换言之,学术是大学传承知识与延续创新的基本属性。在大学自治的追溯中,高深学问的探究与知识传递是大学学术的逻辑起点,一方面大学自治必须依赖学术自由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社会及政府共同协作也是对个体自由探索的合理补充。这一点在大学的发展进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实践。学术作为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不管是独立个体还是组织群体,必然存在内部链接的逻辑关系。其中,学术文化就是学术形态的表现之一,这是文化普适与累积特质的自然反映。大学学术文化在学术发展与创新积累中不断迭代,并成为大学文化的主导与核心。

1.大学学术文化的泛在意义

在解析大学学术文化的基本内涵与表现时,多数学者引用梅贻琦先生“大学、大楼、大师”的经典论断,并形成较为具体且适用的概念或说法,如伯顿·克拉克、李振玉等的共同价值规范[1],王冀生、谢和平等的文化形态系统[2]。尽管角度各异,理解不一,但不难看出,大学学术文化的泛在化意义非常明显,即无论国内外,无论高水平高校还是普通高校,大学学术文化从共同的学术实践中积淀了稳定的价值观、精神文化及其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学术制度及形态。

2.大学学术文化的精神引领

在考证一流大学时,除了大楼、大师外,我们对大学精神与文化的判断成为重要内容之一。追求卓越、引领发展、壮大吸引,从大学的价值取向、时代使命及与之相匹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角度,阐释了一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标志。[3]这种鲜明特征在现代大学持续发展的态势中逐渐驱动为一种向往,即便是普通大学也依然渗透着这种精神追求。如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等,还有塔里木大学的“胡杨精神”、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等。从近代西学与传统交融的造新文明中开拓伊始,中国现代大学扩张与合并在结构调整与改革需求中,都不过是扩大教育规模、提高人才效益的一种途径,而教育的内涵与质量才始终是学校建设的基本准则。因此,尽管地方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强化了行政与学术双重系统,但在这一质量内涵的基准范畴内,却始终保持着向上的价值向往。

3.大学学术文化的求异发展

如果说普遍性是大学学术文化的第一特性,目标性是大学学术文化的价值诉求,那么对于地方大学而言,特殊性就是使其有别于其他大学的重要表达。现有的学术文化研究主要考量学术观念、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和学术环境等方面要素。有学者以学科为依托,从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解构学术文化的不同形态。[1]从这一角度来说,不同学科知识体系造成了地方大学不同的学术组织形态,学校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地域分布形成了不同的办学特色、办学目标与校园文化,不同的学术创新能力产生了不同的科研教学方式,进而也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规则、学术制度、学术自由度等。比如同样是海洋类高校,同样尊崇“海纳百川”,但中国海洋大学突显“行远精神”、上海海洋大学强调“勤朴忠实”、大连海洋大学向往“追求卓越”、广东海洋大学汲取 “广学明德”、浙江海洋大学则注重“自强不息”。这些精神及其展现的学术文化在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提升,形成教育理念,写入人才培养目标,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地方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特色及精神的融合,在经过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后,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独有的智力支撑。

二、地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既然学术文化是一种软环境,如何考量地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的现状就成为大学学术文化研究的难点。以往的研究善用直观感受以定性的方式加以描述,缺乏文化建设在组织建设中的可遵循性。笔者通过学术文化建设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初步认为,受办学历史、政策导向、体制改革、区域战略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地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及创新的现实困境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

1.地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之空中楼阁

发挥学术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主导作用,让大学精神与学术文化成为学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显然已经成为诸多地方大学的共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大学精神及与其所展现的学术文化就是大学内涵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亦是独有的灵魂所在。正如前文所述,地方大学能够并持续注重学术文化建设,这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特色项目”多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题材为主、第四轮学科评估社会服务贡献案例多以“学术服务”题材为主等,均有体现。然而,文化建设的务虚性、滞后性却无法呈现出完整且直观的现状,尤其对于新建地方大学而言,尽管在其自身的学术文化创造力上得到极大的沉淀,但在办学理念与学术理想的传承力与认可度等与初衷相距甚远。学术信念中,虽有基本的学术认知,且情感正向偏移明显,但在意志行为上受多方因素作用,容易出现偏离,献身精神不足;学术精神上,能够专注研究领域,但与学校学科建设的达成度并不高,学术独立性、学术创新性、跨学科合作能力都有待提升;学术道德中,学术伦理基本可观,但个别事件屡见不鲜,融入大学精神的学术道德教育依旧缺乏普及,尤其是本科生教育中缺少培育过程;学术环境中,物质条件的改善得到了较大提升,学术交流不断拓展,但有实质意义、取得实效的相应机制体制依旧活力不足。这些都使得地方大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只见大楼,不见大师”,学术文化的“真情实感”甚是匮乏。

2.地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之路在何方

探索与创新大学学术文化在近年来院校自治研究中备受关注。2011年11月,教育部第31号令《大学章程制定暂行办法》颁布,2014年5月,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大学章程制定、核准与实施工作的通知》出台;检索CNKI主题词“大学学术文化”,其相关研究报道也在这期间达到峰值。可见,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与实践不断推陈出新,但国内学者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的视角多从研究生培养、创新人才培养角度出发[4-5],鲜有从学术组织整体进行解构实施,使得地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的主体集中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而忽略了学术人——教师群体的建设与引导。此外,发挥学报、校报、出版社等[6]学术媒介在学术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较多应用。诸多研究的现实表明,大学学术文化建设缺乏综合性、整体性及引导性。地方大学实现四大基本职能离不开以办学特色与办学目标为基本遵循的学术文化传承,地方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也始终是其学术文化的最基本且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并借以实现教育目标。弘扬地方大学学术文化对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及社会影响力等的意义不言而喻,从思想政治教育维度挖掘地方大学学术文化之功能,恰巧也为地方大学提高学术文化举措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学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互促关系

一流人才培养的驱动对地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先进的、理性的、进步的学术文化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反过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活跃学校学术文化氛围、提升学术品味、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学术生态,具有反哺作用。由此,学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便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为,大学学术文化的张力首先来自教育者本身,同时也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教育对象,实现教育目标。而在这一目标达成的过程中,由各种因素所凝聚而成的学术文化,成为地方大学品格的主力,使之得以延续与弘扬。

1.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弘扬大学学术文化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来看,教育教学对象既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目标的主体,也是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参与者。当两者主体互为重叠后,其所接受的思想意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成效便直接表现为学术意识、精神、行为及交流等。因此,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与净化,学术人在传递学术文化与信息的过程中,意识层次对学术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从高校在学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报道来看,多见于单一论述,仅从学术文化建设这一角度的论述也都缺乏整体内涵的解析,如将学术文化建设单一圈定在学术道德或学术交流活动范畴内等。[7]为更好地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对学术文化建设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学术文化评价研究发现,二年级及以上学生的学术文化综合评价略高于一年级学生,在学术信念、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和学术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也都略高于一年级学生(图1)。尽管借助量化数据并不能完全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但我们也不难看出,经过一年以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后,学生对学术文化的认知、态度、意志、兴趣,甚至在行为表现和精神激励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接受校本特色与专业综述教育之后,学生对学校学术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同样,在新教工与工作三年以上教工的研究中,也反映出了这种文化沉淀会随着教育实践的时间延续而产生更替与催化。

2.学术文化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大学生作为学术主体的特殊身份,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主动性[8],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学术文化建设,从教育活动和教育要素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而言,具有良好的共性。

教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的主要渠道。受文化力潜移默化、渗透性、渐进性特点的影响,作为学术主体,教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受其学术文化影响,继而传递给受教育的学生。也就是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容易将其所认同的学术价值观念(如治学态度、学术道德与科学规范等)与学科知识一并讲授。与此同时,教师的学术思维在经过前期的内化后,他所接受的学术文化无意识地影响着自身的思维方式,并将这种思维结果由教学形式传递给学生。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正好解释了这一文化力传递过程。

如此,即便教学的过程并未强调学术文化的教学,但早已成为客观事实。同时,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而学术文化形成于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既包含了学科体系,如理念、故事、制度、发展史等,也具备了实践特性,可以通过文化产品、活动、媒介等实现文化力的传播与渗透。从这一角度来说,把学术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发扬求真务实、兼容并蓄、孜孜不倦等学术精神,恪守良好的学术道德与规范,提升学术素养。

3.学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才培育提供保障

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较高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的新型公民,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大学生综合素养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当代大学生对综合素养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综合的、多元的、创新的、全面的、开放的人才培养需要在具有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中融入清朗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恰好也能够有针对性地为专业教育提供引领保障。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及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状态直观地表达于日常行为中,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的引导与表率,加强对教职工队伍学术文化的激励与思想政治引领,能够更好地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因此,学术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价值取向、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道德水平和精神状况,有效启迪学术人达到自觉发展、持续发展的良性状态。

四、学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对策

大学学术文化的精髓还在于追求真理、造就人才。[9]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求真育人中的作用,更好地塑造大学学术文化之特色,创新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之路径,我们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结构要素出发,提出三点融合对策,为提升地方大学学术文化提供新思路。

1.系统性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道德教育的贯穿式培养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教育实践呈现出了较强的系统性,思想认识层次由浅入深,行为表现便随之改善。当前,学术道德与规范教育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得到普遍的共识,以模块化的形式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或人才培养过程是最常见的方式。但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对学术道德与规范的认知相对缺乏。翟天临等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学术人在开始从事学术行为的那一刻起就应接受系统性的学术道德与规范教育。尽管导师的言传身教与自觉感悟对学生影响深远,但课程性的学术道德训练仍是提升学术道德认知水平的重要方式,这与本研究的调查情况相一致,75.23%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对本科生开设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相关公共选修课”。

将学术道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本科阶段贯穿式开展学术道德与规范教育应特别关注学习的阶段性。作为学术活动启蒙的本科教育阶段,一是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开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公共通识类选修课,或是鼓励学生选修相关在线开放课程,以提升学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二是在各类学术前沿和导学类课程中,融入学术精神与学术信念教育,通过强化学术文化的情感偏向加深学术道德的正向偏移;三是加强对毕业论文、学科创新竞赛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与保障。在学术活动频繁的研究生教育阶段,一是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术道德与规范的教育内容、方式等过程,开设一定学分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二是积极利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宣贯与落实;三是充分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强化训练,规范习惯。[10]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从本科教育延伸至研究生教育学术道德与规范教育的全过程格局,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2.常规性拓展思想政治实践与学术文化活动的持续性强化

意识形态领域的认知包含着主观的隐藏性、隐蔽性,思想认知可以通过行为举动的表现加以考量,或是行为反衬得以界定,但行为传递却未必能客观体现完整的认知程度。因此,学术文化建设应当是日常的、强化的,润物无声的。学术活动作为学术文化传递的重要且有效的载体和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相融合必定获得数倍的叠加效应。

尽管学术活动繁多,却无明显的针对性,可以面向教师、研究者、学生、求学者,或是学术管理人员。但基于大学特色的学术文化活动,应有所分类,目标清晰才能有助于活动目的的达成。对学术人的学术信念而言,一是加强形式多样、寓教于娱的学生群体性学术文化活动,浸染校园学术熏陶;二是打造学术特色领域内的交流活动,促进师生互动,浓郁校园学术氛围;三是开展高端学术论坛争鸣,提升教师、科研人员及学术管理人员的学术能力,强化校园学术精神。对塑造具有鲜明大学特色的学术环境与学术精神而言,一是找准定位,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发展,重塑学术认可;二是建立具有大学特征的学术生态系统,改善学术环境,如从入校教育、校园环境、系列活动等一以贯之呈现大学精神;三是完善学术奖励机制,弘扬崇德尚学之精神。

3.梯次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专业)教育的同向同行

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术(专业)教育归根到底是专门业务能力学习与训练,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理论知识的再次传达或是良好品德的重复表达,恰恰是在传统知识的传播中强调价值的传播与理论引领[11],落实落小落细育人任务,以明晰的方向与指引更加坚定学术精神与学术信念。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专业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当然,从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分梯次推进学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还需关注专业课程的特性。一是专业课程所传递的学术精神与学术信念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专业基本素养。倘若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史、未来走向都懵懂,何谈学术忠诚,更遑沦学术献身;二是专业课程的学术性虽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其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归宿上必须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人格健全的一流创新人才;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专业属性,综合研判确立如何融合,教学范围、内容、方式都应当遵循专业本质。只有梳理好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出地方大学学术文化的价值魅力。

猜你喜欢

学术大学政治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大学》
学术动态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政治攀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