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考研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0-11-18高凤莲黄文川姚美娟
高凤莲,黄文川,姚美娟
(1.南京审计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5;2.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稳步发展,高校数量、在校生规模以及毕业生规模都呈直线递增趋势,普通高校的师资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有所改善。[1]与此同时,教育事业发展仍存在地域不均衡、高校专业发展规划论证粗放、定位不清等问题,这对各高校创新能力、质量水准等方面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高校应加快自身的完善与提升,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
文化是历经长期发展酝酿而成,综合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方式与思维模式,且能被组织成员普遍接纳与认可。[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自信是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充分认同和坚定信念,是对国家和民族文化中价值观念的深刻感知和领悟。[3]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同文化形态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参照。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渗透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观念和价值取向。
在大学本科教育由“精英”转向“大众”的背景下,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激增,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将成为在激烈竞争中决胜的先决条件。通过考研升学等继续深造提升自身内在的实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职场规划。因此,考研倍受越来越多大学生青睐,报名人数和增长率屡创新高,2017-2019年研究生报名人数由201万递增到290万,平均年增长率约20%。“考研热”浪潮下,考研行为已成为高校与学者关注的焦点,从校园文化视角探讨学生考研行为,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丰富现有校园文化的研究文献。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Whitt等认为大学和学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校园文化预测和理解教员行为,师生行为的共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组织、制度中传递出的文化。[4]校园文化与学生学习及个人成长之间呈线性关系,相对于小型寄宿制学校、城市学校,学校文化对大型寄宿制学校影响更显著。[5]校园文化是由道德规范、核心价值观和隐性假设等构成的组织共同价值取向,在维持学校整体性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方面起了很大作用。[6-7]
在国内,自1986年上海交通大学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以来,学者在不同领域对校园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归纳总结。[8]沈辉认为,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是以大学生为载体,以与主导文化之间宽松关系为纽带,在思维特征、价值选择与行为趋向等方面保持一定独特性。[9]黄薇依据文化形态学,将校园文化定义为“以高等院校大学生所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等为凝练核心,通过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等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10]。张华认为,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和高校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伦理人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前提,创造个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使命,民族本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归属。[12]史洁、冀伦文等将校园文化定义为以校园为空间依托,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融合社会主导文化,以本校价值观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的统一体。[13]随着对校园文化研究的持续深入,杨叔子认为校园文化应当与时俱进,既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崇尚科学,又要以人为本,促进科技与人文融会贯通、协调发展。[14]杨阳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15]张朱博提出,随着新媒体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应重塑校园文化载体,不断拓展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与外延。[16]吴秋凤、黄冠兰提出将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相融合,创新媒介为文化融合提供科技支持,凝练地域文化之精髓,为校园文化注入活力。[17]
依据文化形态差异,可以把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18]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最直观的“外壳”,是精神文化的有形载体。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文化,存于意识形态层面,是在校园内被广泛认可与传承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风教风等文化传统,这种精神文化在一届届学生群体中平稳地更新迭代。校园精神文化的隐性特征,往往需要借助于特定的外化载体呈现出来,如活动、讲座和培训等。
校园文化嵌入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学生的举止言行表现出来。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认为,主体、认知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间具有双向互动和决定关系,又称为“三元交互决定理论”[19]。因此,行为是通过环境的作用、认知的作用以及环境通过认知的中介间接作用的产物。校园文化的环境氛围可以直接对学生的考研行为产生作用,也可以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改变师生的认知进而对其考研行为的选择产生影响。根据班杜拉的观点,人的复杂行为大部分是后天通过观察性学习而得,即个体通过他人的行为及结果强化形成新的反应,或者矫正某些原有的行为反应。观察性学习强调环境的示范作用,向个体传递环境刺激和新的行为反应模式等信息,可以分解为注意、保持、运动复现以及强化和动机四个过程,只有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有机结合,并在适当的时候激发人的特定行为。[20]根据大学生所处环境,校园文化作为学生日常观察性学习对象,通过学习性行为使学生形成新的行为反应,在不同高校的特色校园文化熏陶下,学生行为反应则大相径庭。显而易见,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影响渗透至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其考研行为,基于此,本文探讨校园文化对学生考研行为的作用机理,并对该理论进行实证分析。
1.校园物质文化与考研行为。校园物质文化一般可分为硬件与软件设施,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在物质文化匮乏的条件下,学生做出考研的选择后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障碍,包括学习地点不固定、学习环境恶劣、学习资源匮乏等,这些硬性条件短缺可能会影响学生考研意向。反之,学校厚实的物质文化能够为学生考研行为落实提供坚实保障,激发学生的考研意向,促进考研文化传承,如设有专门的考研教室、图书馆馆藏充足、学习环境安静温馨等。可以说,物质文化的客观实在性既对学生的考研选择起到潜移默化的调节作用,也为学生安心备考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硬件支撑,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的主观满意度。依托物质文化的厚实基础,充分发挥其引导效应,提高学生对物质文化的认可程度,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考研意愿。因此,我们假设如下:
H1a: 校园物质文化的客观保障对学生的考研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H1b: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的认可度对考研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2.校园精神文化与考研行为。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精髓,反映文化最深层次的内核。各高校校园文化都颇具特色,校园精神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素养和道德规范等的熏陶作用根深蒂固。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群体,其作为独立人格的核心人生观尚未完全成形,校园文化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考研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培训活动,会对学生职业规划与考研深造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21],个体进入群体之后会对群体产生认同感,或以群体自居,群体中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常常会迫使个体的观点、行为、作风逐渐趋同,如校内大多数学生都将准备继续深造考研,很容易产生裙带效应,并在无形中促成学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可趋于一致,吸引更多学生加入考研行列。因此,我们假设如下: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本文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对高等院校在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采取网络收集问卷的方式,受访者分布于理工类、财经类、综合类、艺体类等不同类型大学,共获取有效问卷497份,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情况
2.变量定义。(1)被解释变量——考研行为。被解释变量为学生考研行为,根据受访者在问卷中填写的偏好考研行为的强烈程度来度量,按照“不考研、在考虑考研、计划考研、坚定考研”分别赋值0、1、2和3。
(2)解释变量——校园文化。借鉴仲波的研究,将校园文化细分为物质文化(HC)和精神文化(SC)两个层面。[18]综合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有形文化,在整合校园文化相关维度的基础上,继续将物质文化分解为客观保障(HC1)和学生对物质文化的认可度(HC2)两个角度。校园精神文化是无形的,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其引导效应,呈现形式灵活多样,本文根据精神文化的特殊性进一步细分为各种文化活动(SC1)和学生认可度 (SC2),其中精神文化活动量化则选取了活动、讲座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方面,并据此通过满意度量化学生对精神文化的认可度,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校园文化变量定义及其指标体系
四、实证分析
1.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本文根据研究内容和现有的问卷数据构建校园文化对考研行为的结构模型,4个潜变量和23个观测变量,其中,潜变量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客观保障(HC1)、学生校园物质文化的认可度(HC2)、校园精神文化的活动行为(SC1)、学生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可度(SC2),内生变量为考研意向的强烈程度。使用AMOS 24.0进行运算和拟合,得到参数估计结果和标准化路径系数,根据结构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如图1所示。
2.假设检验。修正后的模型卡方检验在自由度为245的条件下,Probability Level≈0.00,模型整体拟合度通过检验,SEM模型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初始假设关系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H1a、H1b、H2a、H2b均成立,即校园物质文化的客观保障、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的认可度、校园精神文化的活动行为以及学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可度均对学生的考研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表3 修正后SEM模型路径分析
(1)校园物质文化客观保障。校园物质文化的客观保障(12.335)对学生考研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直接影响个人考研选择。究其原因,物质文化相对于精神文化而言,更直观和深刻有力,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有形文化客观存在[22],为考研行为的产生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缺少这些物质平台,学生的考研行为很难贯彻落实下去。期望理论认为,当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能实现目标时,更愿意采取行动,当个体察觉目标可实现的概率越高,由此产生的激励潜能就越大。[23]当高校考研的基本客观物质条件较薄弱时,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挫败,进而对考研产生畏难情绪;而良好的客观物质条件,有助于促进学生考研由思想意向层面转变为实际行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客观保障作为前提条件,对学生考研行为产生较为强烈的影响,随着校园物质文化的客观保障趋于完善,学生更倾向于做出考研的选择。
(2)校园物质文化的认可度。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的认可度(-0.958)对学生考研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体、认知、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间具有双向互动循环关系,因此,行为的产生可以是认知对行为产生作用的产物。[19]大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的主观认知即认可度,会对大学生的考研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究其负向影响的可能原因,首先,校方与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使得学校所提供的物质条件与学生考研行为的真正需求间存在一定差异,物质条件改善与学生认同感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导致校园物质文化难以对考研行为发挥作用;其次,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大学之前已初具雏形,当学生认知处于较为优越的物质环境中,易滋生安于现状的内心满足感,考研意向反而下降。
(3)校园精神文化活动行为。校园精神文化的活动行为(-1.427)对学生的考研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活动、讲座、培训等作为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均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聚光灯理论解释人的注意分配认为,当人们注意一个物体时,就像聚光灯将光线聚焦在物体上,在光线聚焦的地方清晰可见,而其他没有聚焦的地方相对比较模糊。[24]进一步解释,人的注意分配是有限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活动普遍都较为丰富,学生个体面临各种不同层面的刺激将分散相应的注意[25],且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和参与。显然,大量丰富的课外活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分散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注意力,而专业功底的不扎实则限制了学生的考研选择;另外,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可以增长见闻,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养,为学生带来更多择业机会,降低学生考研的内在动力。
(4)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可度。学生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可度(0.845)对学生考研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们对成功实施并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某一行为的低自我效能会导致个体在该领域里行为表现水平较低;反之,高自我效能会提高个体对目标行为的完成程度。[26]学生认可校园精神文化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一所大学所秉持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文化底蕴,在大部分高校鼓励学生深造的氛围下,具有校园精神文化认同感的个体更容易实现考研目标,保持更高的预期、信心和信念,更能有效地激励学生。优秀校园文化形成催人奋进的力量,鞭策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学生积极向上,使其具有更强的考研意愿。
五、研究结论和建议
本文实证结果发现,校园物质文化的客观保障、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的认可度以及校园精神文化的活动行为、学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可度均对考研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假设H1a,H1b,H2a,H2b)。具体而言,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校园文化为学生考研营造良好氛围,并通过影响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程度间接引导考研行为,表明校园文化通过这两方面的交错叠加效应对学生考研行为具有强解释力。这就激励高校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提高学生素质,更加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考研行为,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提升。
1.校园物质文化为学生考研提供客观保障,激活考研意向。完善校园设施,夯实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根据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分为有形支持、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对学生个体提供有形支持,可以对其形成正向的自我反馈,提高考研行为期望与机会。[27]然而,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忽略了物质实体营造出的人文环境对于个体的感染作用。校园物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将校园文化由抽象转为具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基础性角色。基于校园物质文化对考研行为的强烈正向影响,高校应以物质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对校园文化进行实质性改进,坚持学生为先、资源优化的原则,从学生具体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完善现存设施,确立校园物质文化的整体规划,明确改进措施的阶段性和总体目标。在不断完善校园硬件与软件设施的过程中保留校园的人文特色,发挥校园文化的独特引领作用,避免趋同。在物质基础和历史底蕴上,保留差异化的校园风景、独立设计的教室和教学设备、人文风情的图书馆等特色校园文化,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激励效应,以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专业功底。
2.提高校园物质文化的认可度,促进学校与学生间的双向互动。以学生主观感受为引擎,促进学校与学生间的双向互动。个体的学习行为发生在个体与其他个体或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该理论侧重于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全员参与,强化了学校与学生间的双循环互动,提高学生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参与率,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主观认知,这是仅依靠客观物质条件变化难以达到的。而改善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的认可度与考研行为之间的反向关系,需要解决校方和学生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加强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率及对文化的吸纳度。
要以满足学生需求为根基,将学生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广泛征求学生需求建议,有针对性地改善校园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动态掌握学生对校园文化的了解与接受程度。据此构建出自身的认知体系,建立起多元互动的文化机制,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通过文字、档案等形式传播下去,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行为。
3.积极推进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内涵。校园精神文化主要通过校风校训、科研讲座、专题活动、培训等形式进行传播,发挥着隐性教育的功能。鉴于校园精神文化活动行为对学生考研行为的负向影响,需要充实讲座内容,推行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与时俱进,随着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精神文化的传播方式,开阔学生视野,熏陶学习兴趣。
改进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播内容不应该因其自身的隐性特征沦为一纸空谈,而应该落实到位。学校需要打造自身品牌特色的文化活动,灵活安排各种活动的规模和类型,将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学生内在需求,发挥参与者的能动性,尊重其发言权,听取合理化建议,有针对性地增加讲座的学术性与研究性;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强精神文化熏陶,以达到激活学生学习行为的目的,提高受教育者专业素养和道德理念。
4.提高学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可度,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任何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都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建立在学校优良传统之上,而文化认同感犹如粘合剂,使得全体师生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形成团结一致的态度和群体意识。学生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可度对其考研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在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中,学生身心舒畅,较强的认同感会使其更容易领会校园文化的精髓所在。
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可度可以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好地传承学校文化。一所学校的历史和传统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源泉所在,对高校大学生行为具有示范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与感悟。校风、校纪、校歌反映出一所大学的核心价值和精神面貌,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可度,并将学生情感融入进来,有利于增强其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