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策略研究

2020-11-17黄邢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古诗词教学培养策略

黄邢娇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瑰宝,近年来,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发凸显。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应科学地运用字词鉴赏、主题研讨、背景分析、影响分析、事件分析、现实投射策略,使爱国主义情感深入学生心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其树立为国家和民族贡献人生的信念。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高中语文 家国情怀 培养策略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它是主体对共同体(民族、国家)的一种认同。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力、建设强大国家与幸福家庭、提高公民综合素养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高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教书育人,德育先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载体,它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层面上有着非常大的价值,教师可以灵活地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字词鉴赏

字词鉴赏,指的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品读诗人遣词造句的用意与精妙,来感受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诗人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下培育自己的家国情怀。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辛弃疾在上片表达了要像孙权和刘裕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词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词人回忆往事,战场上奋勇抗敌的场面跃然于脑海,这句词读起来铿锵有力,气势磅礴。铁马战骑,气势如虎,所到之处皆是号角之声,这种氛围非常具有感染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从字词的比较切换、近义替换、发声朗读,配乐诵读等方式来鉴赏词人用词的深意,并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词人的家国情怀。

二、主题研讨

主题研讨指的是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着爱国主义情感这个主题来思考什么是爱国主义、怎样可以称为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该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等问题。还是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词人在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教师可以着重启发学生思考该如何爱国、怎样才算是真正保卫国家。诗人辛弃疾表达了自己理性的思考,以廉颇自诩,忧心自己被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一方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另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种理性的精神尤为可贵。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社会的发展,是每一名公民都应该有的意识,学生的社会经验还比较少,对于社会言论,尤其是不同思潮的鉴别能力还比较弱,引导他们理性爱国,而不是只会盲目地跟风逐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研讨古诗词中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背景分析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在战争年代,爱国主义多表现为抗敌报国、维护国家统一;而在和平年代,爱国主义多表现为投身于建设国家和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同的爱国主义倾向也会表现出家国情怀的不同层次,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着力于分析爱国主义古诗词创作的环境与时代,从分析背景入手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离骚》为例,它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它产生的时代是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国命运多舛,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如果将它与其他时代的爱国主题诗词置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同样是反映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关心人民疾苦、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表达关切,但不同诗人、不同作品之间仍然会有区别。教师可以将和平时期与动荡时期的诗作放在一起对比,则差更明显。用背景分析策略来解读古诗词的意义在于将爱国主义情感深深地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连接在一起,唯有如此,学生所树立的家国情怀才是有根、有土壤的。

四、影响分析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影响是深远的。基于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采用影响分析的策略。高中阶段涉及的爱国主义主题古诗词,所处的时代各不相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不同,所记叙的事件不同,但其精神价值与意义是相同的,不论是对当时的人民还是对当下的我们,不论是对历史的认知还是未来的思考,都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通过分析爱国主义古诗词的影响,学生们也可以体会到爱国主义这种情感的力量,认识到其重要性,从而由内而外地树立自己的这种情感与认知。

五、事件分析

爱国主义情感虽然是精神意识层面的,但它不是抽象的,而是依附于具体的行为,表现在具体的事件中,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时,还可以采用事件分析策略。比如上面举例到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首词中就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典故),比如孙权在京口建立霸业、刘裕率军北伐等。历史事件当中的历史人物本身就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爱国主义,学生分析这些事件时,就可以将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落到实处,对爱国主义有更为真切、具体的认知,比如外敌入侵时,作为中华儿女应该有怎样的觉悟、实际行动等。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也可以让学生对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六、现实投射

家国情怀是深沉的,根植于每一名中华儿女身上,它看似无形无迹,却无处不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现实投射策略,让古诗词“照进现实”,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对历史的认知投射到对现实的认知中来。比如,高中课本所收录的爱国主义古诗词中,有一部分都与国家动荡、外敌入侵有关,今天的中国人处于和平年代,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真刀实枪的武力对抗,没有为抵御外敌流血牺牲过,但我们却面对着很多外来和内生的挑战,比如说,离我们的生活最近的,就是一些不良的思想、不实的谣言,甚至是危言耸听的论调、立场可疑的言论,在社交媒体、网络上流传。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言论。对待这些潜藏的挑战,是静默旁观,还是据理反驳?是主动解释,还是熟视无睹?我们的每一个选择、每一种态度、每一个行为,都能够体现出我们是否爱国、怎样爱国、有没有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这些都可以成为古诗词在现实中的投射,教师可以从古诗词的讲解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迁移、拓展,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在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好地关注当下,思考未来。

“黑龙江畔霁云生,江水流冰无尽声”“绝塞寒云冻不开,全凭人事唤春回”“多少兴亡多少恨,浪花淘尽几英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句、一首首或振聋发聩,或引人思考,或惹人落泪,或令人挥拳的古诗词,吟诵的是诗人的精神世界,暗藏与隐喻的是诗人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基因、文化底色、精神根本,它是朴素而又热烈的。古诗词寥寥数句,字字珠玑,用意深刻,将爱国主义情感诠释、传达得淋漓尽致。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策略,让学生品读古诗词的韵味与魅力,与诗人进行对话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培養自己的家国情怀,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 蒋友晨《浅谈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几种课型—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为例》,《文教资料》2019年第18期。

[2] 袁苏燕《浅谈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年第9期。

[3] 郑铭鑫《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与实施分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古诗词教学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