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利用游戏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0-11-17彭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游戏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利用游戏的方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就要注重创设恰当的游戏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创造条件。要注重让学生进行语言、词汇、句子等方面的积累,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游戏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如果单纯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是比较枯燥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提高语言表达训练的成效,就需要教师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和学习特点,采用游戏的教学方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这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游戏开展语言表达教学的原则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想利用游戏有效开展语言表达教学,教师需要掌握游戏教学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游戏规则要简单易懂。教师在制定语言表达训练游戏规则时不能太复杂,要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即符合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要能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二是游戏方式应灵活多样。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的游戏活动方式要经常变化,如果运用一成不变的游戏方式,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是避免游戏教学形式化。在教学中要避免“游戏是游戏、教学是教学”这种形式化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把语言表达训练内容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四是兼顾游戏过程与结果。多数教师在游戏教学中,过多关注游戏的过程,而经常忽视游戏教学的结果,造成课堂教学“表面热闹”但效果低下。因此,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要关注游戏过程,更要关注语言表达训练的结果。

二、利用游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1.创设游戏情境,营造语言表达环境

由于语言表达的实质是人们对情境的某种反应,如果没有情境,语言表达就会失去意义,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语言表达起源于具体情境,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从而在语言训练中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而游戏活动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注重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游戏情境,以此来营造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环境氛围。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角色表演的游戏情境,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鲤鱼阿姨、小蝌蚪、乌龟、青蛙。在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分角色表演,要求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既要做出动作,也要用语言说明动作的含义,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起到很好的语言表达训练的效果。

在让扮演小蝌蚪的学生表演“迎上去”的动作时,还要让学生想象这个动作的含义,如小蝌蚪的这个动作表明它与鲤鱼游动的方向是相对的,而不是一致的,也说明小蝌蚪在很有礼貌地寻问。在表演“追上去”这个动作时,教师同样引导学生进行解释:这个动作说明小蝌蚪与乌龟游动的方向相同,而且说明乌龟在前面,小蝌蚪在后面,这个追的动作还表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通过创设这样的游戏情境,为语言表达创造了条件,提高了语言表达训练的效果。

2.注重语言积累,丰富语言表达内涵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开始进行正规的语言表达训练,词汇比较贫乏,表达顺序和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因此,在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时,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这样才能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内涵。

一是从词汇层面进行训练。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元素,丰富的词汇能为良好的语言表达奠定基础,因此,学生要注重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积累词汇。二是从句子层面进行训练。由于句子是完整意义上的语言单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要注重对句子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句子的表达方式,也可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句进行表达,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生动,内涵更丰富。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中,乌龟在为小蝌蚪讲解妈妈的外形时说了“唱起歌来顶呱呱”这句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顶呱呱”这个词进行拓展训练,可采用“近义词替换比赛”的游戏方式,学生可以用“棒棒哒”“响当当”“美妙”等词语进行替换,从而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同类词语。在句子表达训练中,同样可用上述游戏方式,如对课文第一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可进行拓展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加入不同的修饰词进行表达。如“我们家村外的大池塘里,每年夏天都會有很多很多的小蝌蚪”。这样的训练有效拓展了语言表达的内涵。

3.创新训练方法,丰富游戏方式

要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训练的成效,需要教师不断创新语言表达训练的方法,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趣味性强的游戏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训练效果的提升。

一是采用“学绘本,讲故事”的游戏方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首先,老师对绘本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听故事,然后让学生复述绘本中的故事内容,叙述故事的详细情节,看哪个同学讲得既生动形象又准确详细,进而通过评选,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二是采用“编演游戏”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课基本都有一些插图,这些插图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插图进行想象,然后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并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表演,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起到语言表达训练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二年级的《大象的耳朵》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插图中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鼠五种动物的特点,改编课文的对话,编成新的故事并进行表演,以此提升语言表达训练的效果。

4.家校合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因此教师要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家校合作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是家校配合开展语言训练。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提前将教学内容通报家长,并要求家长在课前做好语言学习与训练的配合工作。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小壁虎借尾巴》《狐假虎威》《羿射九日》等童话故事前,可让家长为孩子播放相应的动画片,让孩子了解故事的内容,或者开展故事表演等亲子活动,这样,学生在课前就能对课文的故事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开展语言训练的游戏活动,进而有效提高语言训练的效率。

二是创新家庭教育形式。由于亲子之间的语言交流有着丰富的内容,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但许多家长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形式与内容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孩子的交流兴趣。为此,教师应积极指导家长创新与孩子的交流形式,注重运用家庭游戏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进而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例如,家长与孩子进行待人接物的游戏表演活动,教育孩子如何接待客人、如何与客人交流,这样既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孩子懂得文明礼貌。

总之,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游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教师需要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创设趣味性的游戏情境,为学生的表达创造条件,还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创新教学方法,最终提升语言表达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晓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新课程》2016年第7期。

[2] 张明德《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甘肃教育》2018年第8期。

[3] 邱晶《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外语文》2016年第5期。

[4] 林丽华《浅谈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黑河教育》2019年第5期。

(彭菲,1992年生,女,大学本科,小教二级教师,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游戏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