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2020-11-17吴笑祝
吴笑祝
摘要:初中语文教育近年来不断提高对文言文的重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响应形势,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创意,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在文言文学习中创新思维获得新的体验。
关键词:初中教学;文言文内容;深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074
一、前言
文言文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它的教学不是简单的古文字叠加,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思考,要想突破文言文的教学难点,需要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创新的方法,提升语文阅读的质量。本文将从文言文教学的语感营造、解读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入手进行讨论,希望能够推动文言文教学新篇章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
文言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常用现代文的思维来学习,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了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课文营造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能够在开端的印象中,提高对文言文的感悟。首先,学生要先明白文言文的字词使用惯性,例如在儒家著作《论语》,其中名言警句众多、词句简朴,而且在教学上也比较容易作为文言文长句的教学示范。“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知识的学习需要经常学习,反复地复习能够获得新知识,拥有新的见地成为人师,在学习这句话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拆字法,“温故”指的是“温习旧有的知识”,可以用“习”“顾”等具有相同含义的字眼,帮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简字意深的特点,来提升学生的感悟。其次,文言文的教学也需要让学生在阅读上对文言文中的生僻字进行分析,在不少文言文的文章中,“通假字”同音不同字的属性,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在遇到难以理解的字时,发散思路,提高对文字的鉴赏能力,例如“比”(bǐ)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有“比较”“比喻”之意,但是它作为(bì)读音,有着“并列”“接连着”“勾结”和“等到”等含义,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这个字之后,需要教师以点成线,让学生能够对这些字的意思有所了解,为后期的文言文学习提供丰富的字词注释,打下一定的文学基础。这种字词的文学性解释,离不开学生对字音的灵活熟记,为了加深学生对这种字词的印象,教师可以自行就读音来编就记忆的口诀,“三声有两意,比较和比喻;四声有四意,两副(词)两动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味到兴趣,产生灵感[1]。
三、沉淀文言文的文学性
文言文的学习是具有中国历史遗像的,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和语言史的字词注释,让学生能够在文言文学习的时候,树立起标准化的文学教学案例。首先,在文言文学习方面,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宏观上的分类,文言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发展多年,总体来讲分为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四种类别。其中,诗歌和散文一般在课文中选取较多,所以在阅读文言文之前,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根据文章的题材确立独到的阅读方法,在初中课本中的《三峡》文章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文章中的引句。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時候,学生能够通过课前的预习得知,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带领学生学习写景散文的布局,在“自三峡七百里”,讲述了景点的地理位置,“两岸练山,略无阙处”在开头统领全篇,对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在写景的文章中,不同的景经过不同作家的描写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绝巘多生怪柏”写出了三峡多生怪柏的独特美景,深化了写景的特点。“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的用词是作者对美景的个性化解读,写景散文的价值不仅是要描写景物,而且还要借助景物来表达内心所思,《三峡》用词精练传神,又用传颂的歌谣描写出了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是写景的上乘佳作。除了写景的散文,对诗歌、戏剧、散文等文言文学习也需要参照这样的方式,尽量为学习鉴赏提供清晰的学习思路[2]。
四、将文言文的预习和复习进行综合结合
文言文的考查形式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已学知识进行填空、选择等形式的考查,另一方面是利用课外的阅读材料为载体,用陌生的文章作为检测内容,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需要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保护学生的学习探究性,让学生能够养成问疑的思维模式,具有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尤其针对初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简单的教材为例,让学生以自己的文言文储备,进行短句和注释解释,《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议论文,旨在讨论自己知识学业的艰辛,其中例句“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在断句上按照动词,分为“负、曳、行”,这种依据词性断句是比较简单的方式;但是在句式上,作者省去了“于”字。除了在预习的过程中要牢记文言文的词性,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对照文中的其他句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用“缊袍敝衣”来活用动词,意为“穿着旧棉袍,身着破衣服”,而不是“旧破的棉袍和陈旧的衣服”,在翻译词性上有着细微的差别,但是在严格的语义方面则是考查的重点。只有这样对字词的探究有的放矢,不放过一处难点,才能让学生产生文言文的学习乐趣,从而在自己的认知上加深理解。这种时时刻刻将文言文字词的语法探究精神牢记心间的习惯,能够在初次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练习已学知识,融会贯通,也能够在复习的时候格外注重字词的发音、断句以及注释理解,在阅读的形式上获得丰富的文章体验[3]。
五、总结
总的来看,教师能够在文言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发展语文思维,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避免死记硬背,保证文言文的有效性,建立起学生对文言文的探究心理,创造出文言文教学的新形式。除了本篇文章中的措施,在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还有诸多教学思路和教学创新之举,需要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锻炼学生的说文解字能力。
参考文献:
[1]许爽.初中文言文趣味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刘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3]谭晓宇.拓展阅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7.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3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