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轨三段式”中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以曲阜中医药学校中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
2020-11-17林国君
林国君
(山东曲阜中医药学校,山东曲阜,273100)
一、“双轨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所基于的问题
(一)学校传统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在目前的中职中药专业教学工作中,学校自有教师的专业能力基本能够达到本专业常规教学要求,但由于校内教师长期脱离企业生产一线,对企业生产技术的更新和对员工岗位能力要求的认识明显脱节,学生所学的理论和技能与企业实际所需脱节,造成学生专业操作能力不足,最终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形成了“学校教不好,企业用不上”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就会使学生在入职后,仍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精力重新进行培训,造成资源浪费,也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
(二)企业精英与学校教学的隔绝
随着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不断深入开展,为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中药企业对中药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等领域越来越重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和拥有绝技的老药工、老师傅成为企业宝贵的财富。但限于体制原因,他们被隔绝在职业教育的课堂之外,造成了学校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而企业的高技术人才又无法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前介入和全程参与的情况。
(三)缺乏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锲而不舍、对业务全神贯注、对技术开拓创新、对事业忠诚守护的精神。在弘扬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的时代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为企业培养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认同企业文化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学生与一线生产脱节,无法亲身进行基础生产,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现代学徒制将传统的学徒式培养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进行融合与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借助企业师傅“师带徒”的形式,并融入企业文化和技能教育,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基础。
二、“双轨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
“双轨”是指以学校和企业二者共同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即在学徒学习的全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组成相向而行、目标一致的并行轨道,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学徒的成长成才。“三段式”是指将学徒学习过程分为相互关联、螺旋递进的三个阶段,学校与企业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根据分工,联合或独立完成不同的培养任务。在此模式下,学徒在校企双方三年的联合培养中,既能够获得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又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实现合作共赢。[1]“双轨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双轨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
三、“双轨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一)合作企业的确定与招生
依据《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山东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山东曲阜中医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统一发布信息,企业自主报名,学校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进行资质审核,签订合作协议,校企联合开展宣传招生并组织学生和家长赴企业参观,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四方培养协议,同时签订企业员工录用预备协议,明确学徒既是学校学生也是企业职工的双重身份,实现招生就业一体化。
(二)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以《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基础,我校根据企业对岗位人才能力和素养的基本要求,与合作企业联合组成“中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组”,充分尊重和发挥合作企业的主体地位,以企业技术专家为核心,以学校专业教师为辅助,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明确培养分工、实验实训条件等基本育人要求。
(三)校企联合构建课程体系与标准
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育人特点和对标企业人才岗位能力需求,我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联合确定了“人文基础课程+专业国规课程+企业特色课程”的课程体系,在确保学徒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基础上,积极配合企业特色课程的教学开展。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证明,这一课程体系既能保证中职中药专业国家规定课程的教学,又能突出合作企业对人才岗位能力的需求,实现了学徒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同步培养。
(四)校企联合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
根据人才分段培养过程中的不同分工,学校与企业分别选拔优秀的高技能人才组成教学团队,将学校高职称“双师型”教师和企业高技能师傅确定为“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分别承担学徒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并以双导师为核心组建联合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和联合开展教科研活动相互学习,我校有效促进了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发展,提高了协同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质量显著提升。[2]
(五)校企联合开发教学资源
依据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教学团队联合开发了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含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微课、技能操作实录等资源,并搭建线上线下学习交流信息化平台。针对传统教材的不足,我校与企业联合开发了基于问题导向的校本教材,突出实际生产工作流程,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提高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程度。2019年,为突出实践教学,我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开发了“课程基本技能包+专业基础技能包+企业生产技能包”的金字塔式专业技能架构,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专业实训教学新模式,既夯实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基础,又突出了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凸显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六)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针对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单一的弊端,我校与企业联合构建了以“教师(师傅)评价、学徒自评与互评、学校测评、企业考核、家长评价”为基础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多元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可以对学徒进行公平、公正、客观的全方位评价,促进其全面发展。此外,我校还成立了校企联合教学督导组,并组建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查与督导,安排学徒家长来校、赴企参观、观摩教学、实训实习情况,并定期开展学徒评教活动,组织教学团队对督导组、学徒和家长提出的问题及时研究,科学调整,严格把控教学质量关。
(七)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校企双主体育人为基础、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就业工作岗位为根本。校企双方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到课程体系构建,从教学标准执行到教学资源开发,从理论知识讲授到专业技能教学,从学生专业学习到工匠精神塑造。在教学全过程中,校企双方都进行了深度融合,达成了高度默契,实现了人才协同培育、资源共建共享、人才优势互补、成果共同分享。[1]
四、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一)成功的经验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的实现形式,是学校、企业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通过校企共同对学徒进行培养,学徒可以获得更多的岗位技能。通过“双轨三段式”试点,我校进一步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细化挖掘,由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无缝对接,通过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和标准、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和校企双导师的共同培养,不仅能实现企业文化与技能要求的全过程渗透与训练,帮助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更能帮助学徒在学习全过程中提高职业素养、掌握岗位技能,为学徒将来成为岗位工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经费支持不足
受学校所在县区的经济影响,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还缺乏必要的财政经费支持。
2.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没有清晰、完整的生涯规划,对自己未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较为模糊,对去企业从事生产存在消极、抵触心理。
3.工学交替受限制
目前与我校合作开展中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三家企业分处不同的县区,受地域限制,无法实现3天工厂、2天学校的“3+2”培养模式。
4.“X”证书获取有难度
由于中药专业的特殊性,在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中,“X”证书的数量较少,学徒获取多证书有一定的难度。
我校依托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根据中药行业产业岗位任务要求,在“双轨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深入研究了中职中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学徒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作用。我校在强化学徒职业综合素养形成的同时,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为进一步提高现代学徒制框架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也为今后中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可能的方向,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可借鉴、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