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支持下急诊预检分诊兼挂号新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11-17曹利琴黄春华马红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挂号急诊科例数

曹利琴*,黄春华,马红丽

(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

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现国内三甲医院急诊科预检分诊普遍依靠信息化手段在原传统分诊模式下进行改革,推进预检分诊信息化建设,提高分诊质量。根据本院急诊发展的实际需要,自2019年10月份起正式使用新急诊预检分诊兼挂号系统,将急诊分诊、急诊挂号、诊间呼叫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串联,大大简化了患者就诊流程,很大程度上提高就诊效率。现将应用效果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对象要求:①符合2012年9月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WS/T390—2012)[1]中指出的急诊患者分级要求。②年龄≥14周岁的成年患者。③公共突发事件或群发事件等需开通绿色通道患者和转院患者除外。随机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月采用新预检分诊兼挂号系统模式下1000例急诊就诊患者为观察组,2019年5月~2019年8月在原系统模式下1000例急诊就诊患者为对照组。分诊工作均由急诊科工作3年及以上的较高资历护士完成,且分诊护士接受再次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专业相关业务知识、系统应用知识、心理学基础等方面,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分诊工作。

1.2 分诊方法

诊预检分诊兼挂号新系统由本院急诊科联合信息处、统计结算科等相关科室研发。新系统遵循《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WS/T390—2012)的基本原则,以专家咨询论证后修订和制定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流程》、《急诊预检分级标准流程》为基础[2],以此编程入系。列举急诊就诊的95种常见就诊原由和不适症状表现,通过系统连接读卡器读取患者就诊卡获取患者基本信息或经无卡通道建立患者虚拟信息,预检护士询问病情,判断就诊科别,选择就诊原由或不适症状,监护仪采集患者生命体征后自动获取导入系统,计算分诊得出分诊等级,最后确认分诊并打印分诊条。收费统计窗口及自助机关闭挂号功能,患者均需分诊后持分诊条就诊,分诊条附带就诊排队号,结合分诊等级,系统将患者就诊序列自动传输至各诊间候诊区电子显示屏,患者经分诊后直接进入相应诊区候诊等待叫号。

1.3 效果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3]:①漏检率:使用新系统前后患者未经分诊直接就诊的比例。②分诊用时:指患者到达预检开始分诊至离开预检所需时间。③挂号用时:患者就诊前在收费统计窗口挂号所需时间。④过度分诊、分诊不足例数:急诊专家组对预检护士评估后所得到的分诊等级作出评价,从而得出过度分诊和分诊不足例数。⑤分诊准确率:合计样本中过度分诊例数和分诊不足例数占所取样本总数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数据以百分比或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所选取时间段内使用新系统模式前后总就诊患者数中漏检率比较

2019年5月~2019年8月总就诊例数为39547例,总分诊例数为20881例,漏检例数为18666例,漏检率为47.2%;2019年10月~2020年1月总就诊例数为47561例,总分诊例数为47181例,漏检例数为380例,漏检率为0.8%。使用新模式后患者分诊漏检率较使用前大幅降低。

2.2 两组选取样本患者的分诊用时、分诊准确率的比较(见表1)

经数据统计分析,观察组分诊所需用时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诊准确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选取样本患者的分诊用时、分诊准确率的比较(x±s)

3 讨 论

新模式下原挂号通道关闭,将分诊与挂号兼并,患者省去挂号时间,分诊护士对每位就诊患者的病情有基本的了解,漏检率大幅度降低,可降低就诊过程中的意外风险。新模式应用效果分析显示,观察组分诊用时和分诊准确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数据渗透的今天,凭借计算机超强的数据运算分析功能,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分诊标准及常用分诊评估工具编程入系,分诊护士获取患者主诉及客观指标,结合各项评分,自动分级,形成相对标准化、智能化的分诊模式,分诊效率明显提高,在分诊标准的基本框架支撑下,因分诊护士主观评判导致的过度分诊和分诊不足数减少,分诊准确率及同质化效果得到提升[4]。

4 总结与思考

急诊预检分诊信息化建设已成趋势,在实行新系统模式进行预检分诊的同时,应对凸显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系统缺陷、分诊缺陷、分诊标准的局限性、分诊护士资质不平衡、分诊工作负荷过大等问题,管理者可初步构建出急诊预检分诊质量评价体系,为今后预检分诊的质量监控提供客观、量化的参照依据[5]。

猜你喜欢

挂号急诊科例数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移动『黄牛』
China-U.S.Relations:an Understan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ging New-typ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