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学者萧晴:戏曲之音奏响生命之曲
2020-11-17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照片上的萧晴先生目光祥和,精神饱满,神清气朗,丝毫看不出已过百岁高龄。因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前海学派学术史整理与研究”项目,我们得以认识先生,得以进一步了解先生由戏曲和音乐编织而就的百岁学术人生。
在先生生命中,音乐是个绕不开的词语。1919年,先生出生于贵阳。从小爱唱爱跳,拿着简谱就可以直接唱出歌,是学校演艺会的积极分子,可生活的压力迫使她中学毕业后就不得不在小学教书挣钱。但音乐的种子一直埋藏在她心里。一次偶然的机会,先生报考了“中国电影制片厂”合唱团并顺利考取,后因合唱团解散又考取了重庆国立音乐院,毕业后辗转到上海,在一所音乐学校和乐舞学校任教。她是20世纪40年代为数不多掌握西洋唱法的专业声乐工作者之一。
1948年,先生北上到华北大学文工二团从事宣传工作,解放后调入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任教。1953年,追随张庚先生进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从此走上戏曲之路。这也是先生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对于一直从事声乐和西洋乐器教学的先生而言,进入戏曲行业就像“洋嗓子唱京戏,不到家”。很多从中戏同来的教师选择离开回到原单位,但先生坚决留了下来,她说:“西洋音乐有那么多人在搞,而我们的戏曲演员太苦了。他们在表演中遇到的声乐问题没有人去总结和解决,我觉得这些更值得去做。”
唱、念是戏曲舞台表演的基本功,行腔、吐字都要用声。而戏曲演员如何发声用嗓,又是唱工里非常重要的环节。在50年代的戏曲声乐训练中,还存在“倒仓期”(变声期)过度用嗓,趴在冰面哈气练气息等误区、旧习。先生利用自己对西洋声乐所长,将西方的发声方法科学地运用到戏曲教学中。在1955年至1957年中国戏曲研究院举办的“戏曲演员讲习会”上,先生承担了练声演唱、声带保护及中外声乐理论等课程,帮助演员真正解决演唱中的困惑。讲习会后,先生还将如何练嗓、保护嗓子,如何加强唱工等论文出版成书,由此先生的发声观点成为声乐界共识。也正是在教学互动中,先生开始慢慢致力于戏曲声乐乃至戏曲音乐领域的研究,并将其作为自己矢志不渝一生耕耘的事业。
对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演出的录音记谱及对“程腔”创腔经验的记录整理也是萧晴先生一项重要研究工作。在与程先生共事的日子中,萧晴先生抓紧一切时间听唱片、相约采访、记录双行谱。“他是我的开蒙师傅,如果说我对京剧稍懂一点的话,实际上是程先生对我的帮助和启发。”萧晴先生先后出版了《荒山泪》全剧曲谱、《程砚秋唱腔选集》《程砚秋艺术评论集》等一系列音乐曲谱和研究著述,并将程先生归纳的“声、情、美、永”四字演唱艺术特色整理成文,进而延伸到对程派艺术演唱规律的理论研究。
路漫漫其修远兮,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萧晴先生把自己关在屋里,花大量时间去查阅书籍。为了收集音响资料,不惜跑到多个城市。家里没有录音机就从单位借,后来为了工作方便,索性住在办公室。对事业日复一日连续数十载的耕耘和追求,使她渐渐成为一名有声望的学者、专家。
1991年,古稀之年的先生提出构建中国现代戏曲声乐学派的学术观点,这是她对戏曲声乐艺术不断积累的集大成之作。为了完成“前海学派丛书”戏曲音乐卷的论文,她90 多岁依然不辍笔耕,至今仍坚持不懈写作。2019年国庆前夕,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同志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同志专程看望先生并送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先生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纪念章,以表彰先生为前海学派戏曲音乐理论研究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我刊第5期“封面人物”栏目特别策划“百岁学者萧晴:戏曲之音奏响生命之曲”专题,荣幸得到先生口述自传,聆听先生倾尽一生之力念兹在兹的戏曲学术故事;同时,我们邀请肖星、刘沪生、汪人元、孔培培、裴旖旎5 位作者,一同精彩讲述先生“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百岁人生故事。
女儿肖星曾这样评价母亲:“她认定了要对自己负责、要对事业负责,要给社会留下更多有用的东西。”一颗坚韧不移的责任心是先生戏曲音乐路上最笃定的陪伴者,正是在这颗责任心之陪伴下,先生的一生“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奏出了属于她自己的生命之曲。今天,这首生命之曲,超越了先生个人,已然成为中华民族戏曲音乐宝库中一颗瑰宝,灿烂夺目,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