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直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哔哩哔哩为例

2020-11-17刘湘渼

新闻前哨 2020年7期
关键词:哔哩弹幕暴力

◎刘湘渼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2020 年4 月28 日发布第45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3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 亿。其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而学生中上网主体又以青少年为核心,因此有效预防青少年直播暴力行为, 引导其进行健康积极的网络活动,对于构建良好的网络社会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直播暴力

根据陈秀丽在《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一文中的相关定义,我认为直播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指在直播时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文字,即用文字等形式在网络上针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或抨击社会等的行为。

2.青少年

联合国于2017 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将“青年”定义为年龄介于15 岁-24 岁之间(含15 岁和24 岁)的群体。

3.青少年直播暴力

本文中所提到的的青少年直播暴力, 是指青少年参与直播中发生的网络暴力事件。即用言语、文字等形式在评论区针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或抨击社会等的行为。

二、数据分析

1.B 站简介

哔哩哔哩,简称为B 站,是中国大陆一个ACG(动画、漫画、动画)相关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 和其他视频网站不同的是,B 站有严格的会员审核机制——用户必须答对60 分ACG 文化相关的题目才能发弹幕。 虽然有了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素质,但仍不能避免直播暴力。

2.本次搜集数据的相关情况

数据显示,直播中发弹幕的用户平均年龄为21 岁。 在游戏直播和有关明星的娱乐直播中含有的恶意弹幕最多,而生活类直播中恶意弹幕的数量占比最小。

在同种类的直播中,恶意弹幕的数量差异也很明显。在游戏直播中, 一场直播中含有的恶意弹幕平均占比为0.81%,最小值为0.09%,最大值为2.82%;在娱乐类直播中,差异也非常明显,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84%,平均每次直播的恶意弹幕占比为0.9%。

三、青少年直播暴力产生的原因

据调研得到的数据分析, 不同直播中弹幕的走势几乎是两个极端。一是直播全程没有一条恶意弹幕,二是从一开始就有恶意弹幕且愈发严重。针对以上情况,直播暴力产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青少年的网络规范意识尚未完善

通过以往的研究发现, 青少年已经对网络世界有了基础认识,但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新兴的直播行业。 虽然会对直播中的信息抱有一定的质疑态度, 但仍容易在评论的人云亦云中迷失自我。 青少年尚处于迫切想要自己获得认可的阶段,由于本身的人身观、价值观还未发育成熟,因而易使发表的言论出现偏差。

2.直播中评论的匿名性

埃塞·戴森认为:“匿名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机制,人们可以把后果降至最轻微程度。 同时肆无忌惮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各种主张或幻想进行摸索和尝试, 并避开社会的非议”。匿名性,和直播特有的互动性,大大降低了用户因为言语不当而受罚的几率,同时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愉悦,进而言论愈发不可控制。 弗洛伊德将人在人格上分为 “超我”、“自我”和“本我”,“本我”是原始状态下的自己,“超我”是受到社会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最后在现实社会汇总呈现出“自我”。但在直播环境中,少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约束,更多的暴露出来“本我”——放纵自己的言论和行为。

3.“沉默的螺旋”原理

“沉默的螺旋”,诺依曼于1980 年提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得到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鲜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也会保持沉默。 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发展过程。 ”该原理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在直播暴力发生时, 很少有反对的声音站出来。 因为这种情况下,直播环境充斥着非理性情绪,这时候较为尖锐的言论很容易成为舆论中心。基于该理论,另一部分不赞同此观点的观众并不发声, 造成只有 “攻击者”声音的局面,并且声音越来越大。

四、青少年直播暴力的治理对策

在分析数据时发现, 很多直播暴力的发生是在直播一开始就出现直播暴力, 如果这时候没有得到有效的引领和控制,直播暴力就会愈演愈烈。因此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几点治理对策。

1.培养直播“意见领袖”

在治理青少年直播暴力的过程中,培养“意见领袖”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因为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每个人对信息的认知情况不同, 当网络上出现无法辨别真伪的信息或带有攻击性的言论,很多青少年往往不知所措,他们会去寻找“大V”或者跟随者较多的评论作为借鉴。事实上,纵观直播暴力事件,多数人的态度都是基于某一个人的观点。因此平台需要做得是:培养直播“意见领袖”。当直播中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将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

2.青少年应培养正确的观看直播素养

在网络信息普遍化的当下, 每个人都有强烈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 尤其是对于追求个性和充满激情的青少年来说,在直播中评论可以提供给他们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但在实行言论自由的同时, 青少年也应当意识到伴随着的责任和担当。 在观看直播时,应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把自己对情绪的发泄建立在对他人进行网络暴力上。 如果在直播中发现了带有攻击性的评论出现, 应该及时向房间管理员举报。青少年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网络道德素质,树立网络法制观念,不盲目从众,避免成为施暴者。

结语

像直播这样较为特殊的网络平台, 主播和用户都参与进传播过程,使传播活动不再单向化,“传”“受”双方角色发生动态的互换。而正是因为变动的传播角色的关系,有时会造成极不稳定的直播暴力事件。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保护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体, 那么他们在遇到直播暴力时,脑海根据现有的认知所重构的世界将会是黑暗的,这种黑暗迟早将会反作用于并吞噬社会。因此,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直播环境是必要且必须的。 政府应该建立起直播暴力监管机制,以此来减少直播暴力的发生,为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猜你喜欢

哔哩弹幕暴力
汽车里还能看视频刷弹幕《哔哩哔哩车机版》
反性别暴力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暴力”女
哔哩哔哩2019年全年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64%
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暴力云与送子鹳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