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疫”正面宣传如何避免“低级红高级黑”
2020-11-17李媛荣
◎李媛荣
在全民抗“疫”时,各级媒体集中发力,正面热点频现,来自权威媒体关于物资保障、各省市支援湖北、中国基建速度、奖罚分明等内容引发舆论关注和点赞。但在疫情发展形势仍不明朗,部分网民存在担忧、焦虑情绪的前提下,涉疫情的正面宣传如何把握分寸、控制火候,规避传播风险,避免因报道失当引发“低级红高级黑”显得尤为重要。
一、避免违背常理,时度效把握不当
抗“疫”正面宣传报道的背景特殊,在时度效的把握上若用力过猛,不顾常情常理常识,就容易过犹不及,让读者产生逆反心理。在医务人员逆行事迹被关注报道后,舆论在点赞医务人员敬业精神的同时, 更多则在质疑相关部门保障工作不到位。
一方面,医生作为重要的一线人员,为了投入工作还得大冬天冒着安全隐患、 路途中被感染的风险, 自己设法返岗。尤其是医院召回医生不给安排车辆,让并非防疫一线的精神科医生徒步35 公里回院,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过度渲染报道模式,极易招来指责。 另一方面,如4 天3 夜骑行300 公里返岗的女医生,其实采用了自行车、步行、搭顺风车等多种方式,一些媒体报道在标题制作时,刻意夸大了其中的非合理因素。
二、避免跟风攀比,卖惨比苦走极端
在某个偶然事件引发大范围关注点赞后, 部分媒体不假思索、未经甄别便盲目跟风。特别是在典型人物报道中拼命比苦卖惨,往往适得其反。 1 月27 日,湖州一位83 岁的拾荒老人,为武汉抗击疫情捐款1 万元引人泪下。 此后,贫困老人捐款的报道便接连出现。
将老人拿出毕生积蓄来作为宣传点进行表扬鼓励,有误导嫌疑,舆论认为,正面宣传应该倡导“力所能及的公益”而不是“倾家荡产的慈善”,如果受捐者无法保证有尊严的养老服务,那么遇到此类捐款就应该“心领而后劝回”。
三、避免低级赞美,毫无逻辑的吹捧
防疫工作做出了成绩, 总结出了宝贵经验当然值得称赞。 但称赞也需避免低级赞美,有些事不能夸,特别是那种“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本来就应该做好的事”“过去应做而没做好的事”,用力过猛地夸,就易形成高级黑。
近日, 某地电视台播放的一则领导暗访新闻引发网友热议。 与此前获赞的省委书记在村口“吃闭门羹”的报道不同,该市暗访视频的镜头竟采用双机位取材;摄像记者更提前抵达小区,等待拍摄书记“推门进来”的镜头;播出画面中还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快门声。 虽然涉事市委书记回应称不存在摆拍,但由于论据不足仍被舆论认为是作秀。因此在进行不同题材的正面宣传报道时, 因地制宜选择更为妥当的拍摄工具,确保内容的真实性经得起推敲,才能不让称赞变成网民眼里毫无原则的“吹捧”。
四、避免硬切主题,将负面当正能量
有些正面宣传在报道中强行代理他人感受和情绪,尤其在疫情等灾难性报道中,生硬地加上“死难者家属情绪稳定”“重病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等表述引发争议。 此外,还有的正面宣传强扭角度,以主题来规制事实,硬是把负面事件当正面成绩来报道,结果招致舆论反弹。 如有报道称,1 月31 日晚,某市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屋内女主人在呼救的过程中,险遭入室劫匪猥亵。 好在她急中生智,称我是从武汉回来的,已有了感染症状,正在家隔离。 劫匪听闻大惊失色,抢走些许财物后逃离现场。
就事论事,要不是疫情之下,上述女子可能不仅破财还会失身。正面宣传此时更应承担起舆论引导作用,涉疫情宣传报道要讲原则。
五、避免硬伤差错,导致“舆情翻车”
低级差错频现,硬伤漏洞百出,一招不慎便会导致“舆情翻车”。 如2 月10 日,某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消息《振奋!又有34 名新冠肺炎确诊、疑似患者治愈出院》,消息发出半小时后作者便将文章删除。 下午6 点左右,该消息改头换面后被再次发布。 标题从“确诊、疑似患者”变成了“临床诊断病例患者”,治愈人数从34 人变成了43 人。 相对于消息发布后半小时内又有9 人治愈的假设, 舆论显然更相信是该医院一开始在信息发布时就出现了硬伤, 所以匆忙中删文重发。
紧随其后, 该市最权威的政务公众号也发布了这条消息, 然而, 两篇官方权威渠道的文章在当天深夜再次被删除!结果却因为正面宣传中的数据硬伤损害公信力,被网民当做好大喜功的负面典型。
六、避免过度煽情,被质疑消费疫情
疫情之下, 正能量的适度宣传可以帮助公众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但正能量传递并不意味着过度的煽情和催泪,尤其在发生负面新闻时用“温暖阳光大爱”去生硬地冲淡负面影响,极易引起公众反感,成为高级黑。如在央媒号召“人隔离、爱不隔离”后,舆论场开始出现“武汉擦干眼泪”等煽情内容,还有“别哭,我的武汉;你可知道你有多么美丽”一类的报道,看似在为武汉加油,实际是借机赚流量吸引眼球,大有消费灾难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