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以达斡尔族哈尼卡为例
2020-11-17齐丹丹刘佳欣
齐丹丹 刘佳欣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哈尼卡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达斡尔族的传统手工纸偶,信奉萨满教的达斡尔族人,出于对远古的自然崇拜,认为每个人眼中都有“哈尼卡”,没有了它,人们便看不到美好的世界。
一、哈尼卡技艺和造型特点
哈尼卡用纸剪出形状,粘贴成人形,大小不一,一般高约10—15 厘米。一种用纯纸制成,另一种用纸、布、蛋壳等结合制成。纯纸制作的分为不上色的和彩纸贴绘的,纯色的头饰、面孔用白纸剪成,绘有五官和头饰,还可以剪贴出各种不同的姿势,用不同颜色的纸剪贴成服饰和发饰进行装扮。达斡尔族的哈尼卡与其他民族平面剪纸不同,是立体人形,分正反两面,收藏时可折叠起来。传统的哈尼卡没有五官,因为受萨满教万物有灵观念影响,达斡尔人怕纸偶有灵魂。现代哈尼卡随着达斡尔人的宗教观念淡化,逐渐具有了艺术观赏功能,更加逼真、精致,还有会动的手臂,增添许多创意。
哈尼卡从造型上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普通纸偶,用长条形彩纸叠成双层三角形,在三角形顶端预留出小孔,从小孔向纸筒内部吹气,使之成为筒状的三角体,底部弄平整以便于站立,或者剪贴成圆锥体,压扁做成身体,用底座固定,使其站立。然后再用两片纸折叠剪成对称纸人物头部形象,通过小木棍或硬纸条蘸取浆糊一端粘在头部上,另一端插入三角体顶端孔中,如此将头部和身躯连接,然后制作不同姿势的手臂,身体部分粘贴不同的剪纸图案,剪出不同的饰品佩戴于身上。此过程中,头部制作存在一定难度,发饰、性别等要通过剪纸技术来展现。另外一种是大型纸偶。头部不是用纸剪出来的,而是用蛋壳做的,或用碎布片剪成,尽量选用接近人脸肤色的布料,剪两片同样形状、大小的布片,四周缝合,中间填充棉花。用蛋壳做头部,需先除去鸡蛋壳表面的胶质,然后打一个小孔,把蛋清蛋黄倒出,风干后将蛋壳套在人偶颈部上,绘出五官和发式,有的在头顶端贴上纸做的帽饰。制作性别、年龄和不同的角色,均用不同颜色纸剪贴成服饰和发饰来加以区分,现代哈尼卡在材料和造型上都所创新,比过去更具美感。
达斡尔族人还用哈尼卡做成婚宴、狩猎、打鱼、舞蹈等游戏场面。别出心裁的设计,充分显示了达斡尔族人的生活场景。哈尼卡一般是母亲将剪贴技艺连同达斡尔族的传统服饰、礼俗、文化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都传递给了孩子。
二、哈尼卡传承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达斡尔族哈尼卡制作技艺和缝布艺术,和制作大轱辘车、猎刀等传统技艺,是构成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内容。这些技艺在生活中发展传承,具有随机性。但是由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传达传统技能的真正内涵。同时人们在认知度上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没有对传统哈尼卡技艺采取正确合理的保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达斡尔族的宗教意识逐渐淡化,传统工艺制作正在走向衰败,哈尼卡作为一种传统游戏工具在达斡尔民族生活里已经退化。手工艺人相继谢世,下一代对民间手艺不感兴趣,后继传承人出现了断层,年轻人还不能很好地驾驭,所展示出来的那种艺术性还远不够高。此外传承人生活窘境,甚至一些艺人因经济等原因使其放弃原始的手工制作。
传统文化保护方法对哈尼卡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民众对哈尼卡技艺的保护缺乏自觉意识。会哈尼卡技艺的民间艺人的数量在减少。达斡尔族村落中,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年轻人也不会将制作哈尼卡作为业余爱好。村民还没有认识到哈尼卡技艺传承的重要性。
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具体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并没能引起各地足够重视,使许多政策和具体保护措施没有实际落实。只有将达斡尔族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纳入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哈尼卡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才有望得到好的效果。
学校对哈尼卡技艺教育不足。关于哈尼卡等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教育体制有待完善。目前达斡尔族聚集地的中小学中设置有关于哈尼卡的教育,主要在美术课或手工课上进行,主要靠民间艺人凭借经验进行传授,在学术研究方面更是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大学里从事哈尼卡研究的人比较少。
三、保护与灵活传承模式的构建
(一)保护举措
哈尼卡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具有整体性特点。随着交通和通讯事业的不断进步,达斡尔族聚集区与外界接触增多,人们浑然不觉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多元、传承等特点,哈尼卡技艺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此很难有随访随见的效果。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记录有一定的局限性,技艺的真正内涵不能深切地传递出去。人们在认知度上存在局限性,往往侧重于倾斜式、单一式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失去了特定环境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不能采取封闭式保护模式,要针对当地特点,改变单一的传承形式,引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各级政府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快少数民族民俗馆建设,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绚烂多彩的哈尼卡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来展示和传承技艺,为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提供学习交流机会。在这项工作中,政府和学术机构起着政策支持和智力保障的作用。
建立数字化数据库。把即将消失的达斡尔族哈尼卡传统技艺的影音资料等尽快地挖掘、记录下来。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加强抢救工作。面临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中青年传承人断层等问题,建议非遗管理中心开辟专项传承工作室,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非遗传承面狭窄等问题。
保护艺术特性及传统制作工艺。对于哈尼卡纸偶制作、剪纸、民间绘画、雕刻等传统技艺来说,选材比较关键,材料是最基础的物质要素,人偶制作过程中,需要人丰富的想象力加上工具配合完成,制作艺人通过别具匠心的剪裁粘贴,使纸与蛋壳之间吻合,每个部件都得到完美的组合。就地取材,便捷、省力,能够充分展现达斡尔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二)灵活传承模式
增强主体参与意识。哈尼卡技艺是特定地域的群体,在长期文化积累和生活中凝练而成的区域文化。传统技艺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素养。要加深对一个民族的认识,了解该民族的传统技艺是一项重要内容,哈尼卡技艺的发展传承是民俗文化现代化的一种表现。
扶持与培养传承人。从主体参与角度看,哈尼卡制作技艺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文化,人在艺在,人亡艺绝。达斡尔族民间技艺人老龄化,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象,年轻人迫于生计,他们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其他谋生方式中。政府应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支持,引导年轻人自觉学习,培养传承人。
认定和表彰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激发其创作、传承热情,为哈尼卡手工技艺的传承保护作出贡献。政府应加大对青年艺术家培训的投入,设立专门场地、经费和人才培养基金,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注重民众参与。在保护过程中要突显当地村民和传承人的主体地位,注重氛围建设,构筑营造开放的民众参与平台,激发民众自主创新意识,但在传习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其原真性。
开辟手工艺活态传承专区。发挥哈尼卡手工艺生态园及地域性博物馆的公众教育推广功能。可以在达斡尔民族居住区建立传统民俗文化原生态保护区,举办哈尼卡制作表演和展览,老艺人当场表演得到社会民众的肯定,会使他们对自己的技艺感到自豪。
把富有民族风情的哈尼卡引进校园特色课程。中小学建议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民间艺术文化的熏陶。倡导大学生对民族民间工艺的关注,但具体实施方法和途径还需要深入探讨。
以本土民俗节庆为载体,将哈尼卡手工技艺发扬光大,也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一种有效途径。传统民间艺术来自民间,回归民众,举办大型节庆活动作为宣传哈尼卡技艺的载体,让更多人了解哈尼卡艺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制作哈尼卡。
保护性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哈尼卡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哈尼卡民间手工技艺具有可观的经济开发潜在价值,要重视哈尼卡艺术形式的创新,迎合市场需求。
目前,哈尼卡是达斡尔族独具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术,已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历史提醒我们,做好哈尼卡的传承保护,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达斡尔族哈尼卡民间工艺,是达斡尔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传统的哈尼卡可以体现达斡尔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独特的服装款式和造型体现了该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及凝聚力,达斡尔族哈尼卡民间工艺可以见证历史、提高民族凝集力。希望哈尼卡这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被更多人挖掘和学习,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