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020-11-16陈渊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本科教学民办高校

陈渊

摘 要:随着民办高校的出现,为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出台了对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统一的评估体系和标准,并在2018年出台了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本文对评估指标体系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修订后的指标体系考核的重点进行了重新的分析说明。

关键词:民办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1-0-02

一、民办高校

众所周知,中国有很多的大学,除了公办院校以外,还有一类一直值得社会关注的高等学校就是民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出现,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次前无古人的创举。顾名思义民办高校指的是由企业事业组织或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创立的,一般是由当地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来管理。民办高校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一场发展过程。民办高校主要以本科教学为主,民办高校的学费比公办高校高很多,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人们对受教育的渴望呼声越来越高,国家扩大高等教育机构形式,鼓励社会各界力量为国家教育补充力量。同時国家也严格把控办学资质,制定了相应的评估体制,对民办高校进行监督管理。保障教育质量的同时也满足社会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评估体系也相应而生。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民办高校一共有700多所。

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由来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国家对未参加过第一轮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普通本科学校(包括民办高校)进行的一种本科教学评估检查。所有类型的普通本科院校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且合格评估的结果会对社会公布。那么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1]。”主要意思是就是所有高校要以评估这种形式来推动本校的各项工作的进展,在评估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差距,取长补短,评估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学校得到发展,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进步,可以看出,评和建是分不开的两个部分,评估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监督和坚持,更大的意义在于督促学校的建设。通过建设来提高民办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做让社会和国家放心的大学。

国家发布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最早发布的文件是201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中,明确指出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对此次文件精神的明确理解是,确定了参评学校的类型和具体操作办法,所有的普通高校包括了民办高校,需要参与评估,参加的条件也给了很明确的解释,对于民办高校参评的条件可理解为,有三届毕业生的学校需开始提交评估申请,为评估的开始期,当有五届毕业生的时候必须完成评估。对于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学校也给予减少招生名额或限制招生的处理办法。

评估的过程大至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首先是学校自评估,学校完成该阶段后提交申请,等待评估专家进校,评估专家通过对学校各项评估材料的检查和调研后,会给出相应的评估意见即结论审议阶段,最后的环节是评估结果的发布阶段。评估的结果分为“通过”“暂缓通过”“不通过”。那么通过本轮评估的高校可以进入下一轮审核评估的准备阶段。暂缓通过的高校会在2年后进行自我改建,对评估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的改进,再次提交评估申请。那么不通过的高校给的整改期限为3年。评估只是手段,最终提高办学质量是评估的目的。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对于民办高校是一共有四十个观测点,其中一级指标有7个,对应主要观测点是20个二级指标。7个一级指标包括了以下内容。

第一个一级指标是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主要考察的是学校对自我定位与十三五规划的内涵发展,领导能力和体制的体现,怎样以教学为中心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且产学研合作的成果。

第二个一级指标是教师队伍,主要考核的是首先重点看生师比,国家办学基本条件规定了生师比要达到18:1,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都很难达到这个指标,这个指标的的考察重点也是这里,通过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教学水平和教师培训等一系列的观察点来评判这项指标。

第三个一级指标看教学条件与利用。同样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对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和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都是由办学条件规定的。分别是5 000(元/生)和占比为10%,这是办学的基本条件。对图书和校园网的建设也作出了硬性的要求。这是这项指标的考察重点之一。

第四个一级指标为专业与课程建设,这个指标重点考核的是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调整专业结构,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教学内容是否体现了培养学生为中心,教师之间的评教,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与督导评价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是否齐全,都是考核这项指标的重点。

第五个一级指标为质量管理。主要考察的是教学管理团队是否稳定,服务保障是非为教学服务,学校有没有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等。

第六个一级指标为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主要考察的重点在整体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校园活动是否对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有所帮助,辅导员的配比是否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国家规定是不低于1:200的配比,一线辅导员的人数是否达标,对由困难的学生是否做到了有相关扶持政策,学生的满意度等都是这项指标考察的重点。

第七个一级指标是教学质量。主要考核的重点在社会评价,就业率,就业质量等相关数据是否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重点全方位育人的宗旨,让学生满意,让社会满意,评价较高的满意度。

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调整后变化

合格评估方案已经发布实施了很多年,我国高等教育也经历了飞速发展,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思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民办高校教育质量,强化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的定位,在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的通知[2],详细地解读了修订后的评估体系内容,强调了民办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特殊性。具体的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修订解读内容如下。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这项指标修订后重点考察的是看学校是否符合“四个为主”:一是以服务地方为主,看其专业布局是否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本地区生源与就业情况;二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看其本科生比例是否适当;三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看其是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四是以教学为主,看其是否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依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和发展潜力,注重形成办学特色。

(二)师资队伍

这项指标修订后重点考察的是学校是否由激励教师投入教学的机制,比如有没有教师个人的教学准备、课堂讲授、课后总结等一系列支撑材料,专家到校后通过听课、座谈、查阅教学资料等多种形式可以了解到具体情况并作出客观判断。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重点考察的是,学校的基本建设是否满足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规定的办学基本条件,并且这些投入是否随着教育事业费的增长而逐年的增加。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

这项指标重点考核的是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结构与布局是否合理,专业设置是否标准和条件要求是否达标,是否有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新专业办学条件是否达标,各专业的特色培育效果如何等,通过这些来体现学校的专业总体设置合理性。

(五)质量管理

主要考核的重点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文件是否完善,科学,清晰,并且看学校的教学运行是否有序,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有效。

(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主要考核的重点于学校的学风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看学校开展学风建设活動的情况,是否通过这些活动调动了本校学生的学生主动性,通过学风建设和对学生的课外指导营造出来的学校氛围如何。以科技文化活动,课外实践等活动营造的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措施和效果。

(七)教学质量

主要考核的是学校是如何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使学生真听,真懂,真信。并且看学校是如何发挥“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的系统作用。并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合格评估在重新对评估指标调整后,提出了新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强调评估的目的是替国家把关,更强调了是为学校服务。通过评估的手段对社会公布各民办高校的办学情况,并受到社会的监督,以此来督促学校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R/OL].[2012-1-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02/t20180208_327138.html

[2]河北美术学院.教育部关于印发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的通知.教督局函[2018]1号.[R/OL].[2018-3-13]http://pgb.hbafa.com/info/1013/1121.htm

猜你喜欢

本科教学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需要解决的问题”评析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本科教学改革探讨
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