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2020-11-16史宝莉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史宝莉

摘 要:知识经济下,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加大力度培养复合技能,强化技能训练,提高专业实用性。基于此,本文就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展开研究,在阐述专业基本情况基础上,对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希望能够提高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为其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1-0-02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数字技术不断变革,为艺术设计的拓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当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成为艺术设计新的发展方向,该专业将传统学科界限打破,实现了多学科融合,在数字技术基础上创新设计,将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学科[1]。数字媒体艺术就是利用数字图像、音频、网络等信息载体进行艺术形态设计,通过计算机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例如3K、120帧等都属于数字媒体形式,这些形式使艺术的表现方式不断拓展,将社会功能以及思想更生动地传达出来。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包括数字、媒体以及艺术三方面,这就表示该专业的多种技术交叉属性,其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时也包括新媒体传播形式,还包括艺术创作审美。根据劳动部调查数据,我国在该专业方面的人才缺口达到50-80万,市场和人才需求量巨大。在此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力度培养该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属于新兴专业,高职院校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不够深入,在专业课程设計上存在一定不合理的现象——艺术和技术之间的融合不够恰当,且缺乏实践课程,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法相匹配,且对于这种综合性专业课程,学生在学习上也相对困难,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有些课程无法为学生提供真正实用的技能教学,专业课程也无法与媒体领域不断变化发展相适应,导致知识技能出现滞后性现象[2]。

(二)教学模式还需要新突破

现阶段,为达到数字媒体艺术一线管理与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对新技术融合、复合型师资及配套教学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时,仍然采用较为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也就是单向知识传输模式,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教师一味在课堂上传输知识,并没有将艺术设计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很少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学生无法在课程上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是高职院校当前主要问题之一。所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新的突破。

(三)产教融合的实用性不强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属于实用性强的专业,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在市场实用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当前很多开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仍然以理论和软件教学为主,教学环境仍局限于封闭的校园环境和校内实训基地,并没有与企业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缺乏具有真实场景和企业氛围的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开展真实企业项目的实践教学。在此条件下,大多学生只能够依靠学校提供的上机操作课程学习及开展模拟练习,缺乏产教融合的企业元素和真实项目的支撑,使学生的技能训练不能贴近数字媒体艺术类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导致学生在就业中无法占据优势,专业实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3]。

(四)师资建设水平仍需提高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对双师型教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既需要掌握扎实的数字媒体操作技术,又要具有审美和艺术设计能力,同时,还要能够面向高职生开展专业教学,所以,高素质双师型的师资团队是该专业深化建设和发展必要条件。此外,作为新兴专业其所对应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行业的薪资水平也比较高,对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吸纳优秀师资提出了一定挑战。有些高职院校受到经济、规模、社会需求等因素影响,该专业设置缺乏相应条件的师资队伍,行业人才一般在企业中不愿进入高职院校,导致高校无法聘请更高素质和水平的专业人才进入学校教学。一般高职院校中担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多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对专业发展缺乏全面的了解,专业前瞻性不够,容易造成前沿教学内容对应课程间衔接不顺畅,无法有效地将综合教育和实用训练以及最新的专业技术与课程体系充分结合起来,导致学生无法吸纳最新的知识技术以及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这对学生和专业的发展都十分不利。

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方案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改革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时,需要根据区域发展和行业需求,并与高职生源、专业、学校本身等特点结合起来,创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字媒体专业操作技能和艺术创作能力,使专业人才能够与市场实际需求相符合。首先,要重视基础课程的建设,将创意素描、色彩应用、字体设计、摄影技术、三大构成以及软件操作等课程构建在内,着力培养学生基础技能、艺术素养和创新意识[4]。其次,夯实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此类课程要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市场需求以及就业需求基础上,依据专业方向建设与数字媒体艺术项目设计、制作、拓展以及软件应用等相关的核心课程,为学生的实际制作和创作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媒体技术应用、视觉设计等方面的核心技能。最后,建设专业实践课程,围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市场和实践,通过产教融合的真实综合性项目,组织学生构成团队小组,进入到项目中进行岗位实践学习,教师作为指导者监督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着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创新专业教学模式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互动性较强,具有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优势条件,同时也具有开展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的数字媒体“专业基因”,可有效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创新要素融课堂教学。以“翻转课堂教学”等形式创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需要对课内外时间进行重新调整,学生将所学数字媒体及艺术设计知识、案例等提前预习,了解其中的疑问和技术点,并将其带入到课堂中,通过学生间交流或师生间交流沟通共同解决该问题,该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5]。如在《广告策划》课程中,可以对课程中晦涩难懂的内容采用课堂讲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也可以采用微课等教学模式,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分解教学内容。再如AE软件学习中,可以利用动态图形将其表现出来,通过微课让学生反复观看,使其能够深入学习课程的技术操作内容。

(三)提高专业产教融合的实用性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实用性强,实践课程占据比例大,教学时需要充分结合真实的岗位场景和实践项目,通过深化实践教学发挥专业特征和优势,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首先,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发挥专业教学优势,基于理论教学开展校外企业实践活动,通过校外企业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接触新技术、新设备的机会,并通过新媒体创新活动使学生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创新实践。其次,以建立“工作室”的形式优化提升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工作室引进真实的市场化项目,将新媒体与日常教学和生活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应用媒体技术、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工作,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6]。最后,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采用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形式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岗位实训、实习载体,学习最前沿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技术和理念,紧跟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培养符合职业标准和规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强化专业师资力量

基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较高要求,高职院校要通过多个途径强化专业师资力量,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一方面,打造高水平的专职教师队伍——院校可以通过支持教师参加行业会议、论坛,定期参加行业培训等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教师进入到企业实践,深入岗位一线参与真实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项目,了解行业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把握好人才培养方向。另一方面,院校要与行业发展动态相结合,引进先进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技术和人才,建立吸引企业人才的校企合作专项实训室,不断提升双师型师资比例。通过校企合作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有效激发专业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既能服务专业教学又能服务行业发展的多功能一体化师资团队。

四、结语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应用范围扩大,大众关注度不断提升,人才需求也逐漸提高,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市场需求基础上改革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创新培养人才模式,提高专业教学及学生专业素养培育水平,有效适应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时代,为社会培养媒体艺术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晓.以市场为导向探究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8):84-85.

[2]李康楠.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计素描》课程的改革与探索r——以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7(12):226.

[3]徐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变革初探[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23):194-195.

[4]符柯.数字媒体艺术三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7(31):257-258.

[5]朱雪.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12):22-23+42.

[6]王淑敏.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综合性设置——结合南艺高职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教学课程案例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192..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