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兴趣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重要性

2020-11-16高岳萍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求知欲兴趣教学创造性思维

高岳萍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时刻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一名教师能够成功的关键技巧,而把握这种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课堂上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每一个人开始学习一件新鲜事物最好的动机和前提,通过引起兴趣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也是能够在整个过程中达到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方法。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兴趣教学;求知欲;信息技术;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1-0-02

能够让学生时刻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一名教师能够成功的关键技巧,而把握这种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课堂上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仲尼先生也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应该在每一堂课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敲响学生们心中兴趣和求知欲的第一声钟,使他们能够满怀期待地投入到学习新内容的状态中,这也是为教师上好一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兴趣是每一个人开始学习一件新鲜事物最好的动机和前提,通过引起兴趣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也是能够在整个过程中达到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如何能创造出一段精彩的导语并在课堂讲述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此笔者有几种方法和大家分享。

一、激发兴趣,吸引学生

现在的课堂教育通常会使用一些教师已经制作好的PowerPoint 幻灯片来进行更直观的讲述。例如我们刚开始给学生讲述PowerPoint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时,通常会在PPT的制作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图片和动态内容进行点缀,图片的直观感受要比单薄的文字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当学生因为这些开场的图片产生赞叹或讨论时,再趁机插入本堂课程的主题:“同学们是不是也觉得这些幻灯片的内容非常有趣呢?它们都是通过PowerPoint这个最常用的办公应用软件制作出来的。只要我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都会掌握相关的制作技巧,以后也可以在个人的课程学习中更灵活的设计和使用哦。”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提高很多,产生与单纯的文字讲述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而在进行网页制作的教学中,通常选择网络上分享的或是前几届毕业学生的优秀作品来进行展示,就像《百家讲坛》中著名的古董鉴赏家马未都先生曾经说的:“想要学习如何鉴别古董,你应该多去故宫或者博物馆看一看,摸一摸真东西,这对于你的经验积累是好的。不要总去看赝品,赝品看多了就会失去你的审美和兴趣。”那么当学生看到如此精美优良的网页设计时,就会想象自己是否也可以制作出相似的且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在羡慕的同时也会激起迫切的学习欲望,从而为之后的教学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设置或展示一段特定的情景故事来达到让学生同步理解的目的,通过这个故事中的类比与现实教学内容相互呼应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兴趣并做到真正的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例如在教学“回收站”的应用时,利用网络上的一段有意思的动画小视频进行了讲解。小女孩与父母即将搬家前将自己房间中的物品统一收集整理了出来,包括有用的玩具和一些废弃的纸张。她将暂时不用的纸张打包好放进了垃圾桶,父亲以为是彻底不需要的物品,所以将它随着家里其他的垃圾一起丢进了路边的垃圾车中带走了。可小女孩搬入新家后发现自己的日记本也被不小心混入了那些废纸中,于是跑去询问母亲,母亲告诉她很可惜,日记本可能已经没有办法再找回来了,因为时间的关系也许已经被清理焚烧或掩埋了。动画播完后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回收站的作用是什么?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还能恢复吗?清空回收站后文件还能恢复吗?学生通过实例的演示理解了具体的原因和方法,很快就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并且有些同学还提出也许可以使用更高级的数据恢复工具在清空的回收站中找到曾经被粉碎的文件。做到了真正的举一反三,也达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关于“文件”与“文件夹”关系的教学时,也同样使用了类比的手法进行说明。例如可以将文件夹比作一个班级,而其中的每一个文件就是班级里每一个不同的同学。文件夹的存在是更方便于对不同的文件进行分类,就像新学期开始时不同的同学也会根据名单进入不同的班级上课一样。通过这种情境教学的方式对内容进行讲解,更容易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思考的环境中来,相比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这种寓教于乐,将抽象化的事物进行形象化的处理的方法更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也能在以后的具体操作中受益匪浅。

三、对比式教学

对比式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曾经学到的知识与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对比,找到这几种内容之间的优点与缺点,让同学们理解现代的信息技术是一个正在逐步发展的事物,它为了给使用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一直在进行着优化和创新。通过对最新应用的使用和旧应用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革新为每个人提供的帮助,甚至对人类的未来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1]。例如办公中经常会使用到的Excel ,每一个版本的更新都附加了更多使用功能进入其中,不断积累优点并努力修正不足,使得Microsoft office Excel成為了如今使用最广泛的表格制作和计算软件。这种形象、直观并且让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会让他们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在这个不断进步的时代,任何东西都是需要努力成长和学习的。所以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正确引导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创造和发散性思维呢?笔者总结了以下两种方式。

(一)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自由,通过大胆放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和行动力,提高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通过使用一点点的相关引导,达到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提出更多的问题,再一步步思考解决的效果。比如在进行Word文档内容编辑时,通过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图片插入的工作,引导他们发现Word文档中还可以插入字符、艺术字、图形和表格等不同的项目,然后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发创造和尝试,通过自己摸索的过程,掌握真正使用Word文档插入和编辑的操作方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想法,通过教师的解答和引导,同学之间相互的帮助和讨论,都能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而灵活地布置课堂和课外作业也会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好感,不再产生抵触情绪,获得一个自由快乐并且能够学到知识的课堂环境反而会让学生做得比教师要求的更加出色。主动积极的学习力量向来会让一件事往更好的地方发展,从原来的“学会”变成后来的“会学”,也就是俗语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正确理解。学习氛围轻松愉快,探索过程丰富有趣,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使实践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也正是教师最希望看到的教学结果。

(二)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使用引导教学法、实例讲解法、自由创造法之外,还需要一种同样进行过科学验证的教学方法,那就是“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就是在每一节课的讲解结束后,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的任务指令,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一种需要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在这种情景下再让学生进行自由操作时,大家的注意力一定会尽量集中在先完成任务的范围之内,而不会将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放在其他事物上,导致课堂中的分心和过分自由产生的玩乐想法。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尽可能地设计出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习了幻灯片(PPT)制作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制作幻灯片,第一堂练习课要求他们为数学“数据统计”作课件,学生首先在Excel表格中输入文字和数据,然后插入统计图,保存图片,最后再将图片插入幻灯片中,学生将作好的幻灯片送给数学老师作课件,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通过这节课的实践制作,他们了解了学以致用,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制作幻灯片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学生争先恐后、积极主动地制作幻灯片,在以后的几堂课中,他们分工协作,各尽所长,分别为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科设计创作了一张张精彩美丽的幻灯片,学生信心满满地把这些凝结着自己智慧的成果交给了各科老师,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称赞。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进入课堂成为课件,学生们学习制作幻灯片的兴趣更足了,还在当年的信息技术课件大赛中夺得了一等奖。

四、結语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认识和学习一门课程最主要的渠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和实践的操作中,是提高教师团队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个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几种优秀的教学方式叠加使用,互相融合应用在每一节课程当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尝试新的教学体系,使用更好的模式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才能制造一个最适宜的教学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有了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给予肯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创新力和素质的培养是整个时代的需要,只要我们拥有更多的新观念、掌握开放思维,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思、敢问、敢做,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就能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丁红.让生活融入信息技术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0):30-31.

猜你喜欢

求知欲兴趣教学创造性思维
求知欲——学习的叩门砖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把听众研究透:做好电台少儿节目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