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2020-11-16崔佳琪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播音主持传承艺术

崔佳琪

摘 要:播音主持的艺术发展应该与时俱进,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播音员在播音方面的水平以及专业素养是可以被直观感受到的,人们对播音主持这个行业的要求较为严格,因此,播音员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专业的知识水准。播音主持类的专业必须要培养出更多符合要求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播音主持艺术的现状及播音主持在艺术方面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策略等。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并提出几点创新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1-00-02

一、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第一座无线电台正式创建,主要是为了播放当地的新闻和音乐。在那个时代,广播是人们获取外界消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台的诞生让播音主持的行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广播电视台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制度更加健全,各项工作也变得更加规范,播音主持行业一度成为人们心目中最为向往的行业之一。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现代的广播电视台变得更加成熟,并且引入了更多科学的模式,能够给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以及更加有趣的节目。

二、播音主持艺术的现状

(一)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基本功不扎实

很多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在职业的初期他们有很强的上进心,针对本身的职业基本功训练也毫不含糊。但是随着职业的发展,精力的分散,更多的心思花费在工作上导致自身的语音、吐字、发音、用气等方面的练习被放下,这样长此以往缺乏社会的锻炼以及专业理论知识,他们在节目播音的时候回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最典型的就是某卫视某主持经常念错明星的名字尴尬的以“sorry”来结尾。[1]作為新时期的大众传话筒,一线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因为忙于其他工作连基本的语言文字或生活常识都存在“卡壳”现象,这对本身的职业传承与创新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播音主持艺术实践中主持话语盲目“混搭”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对我国的文化影响不断加深,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播速度以及效率上大大增加,很多主播为了迎合大众审美的需求,逐渐的迷失了职业方向,他们在话筒前不能更好的表现和展现主流媒体的立场,更有一些播音主持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他们会经常的模仿一些国外的腔调来给观众问好,常见的有“大家好哇”“哇塞”“ladys and乡亲们”,这些将普通话中的感叹词随心所欲的运用加上混杂的方式来表达,不仅是对良好氛围的破坏,对汉语文明的传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更加不符合播音主持人的职业形象和身份地位。[2]

三、播音主持的素质要求

(一)独特的风格

有一些主持人或许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因为拥有自己比较独特的风格,因此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有很多受到欢迎的栏目,主要是因为主持人在栏目当中体现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思想和观点,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如敬一丹、白岩松、柴静等比较著名的主持人。孟非的《非诚勿扰》也是非常典型的成功的栏目之一。孟非是一个比较著名的主持人,其总是可以在节目出现问题的时候将话题方向进行适当的引导,提出一些更加受人所认同的观点。不难发现,一个主持人的思想以及个性对栏目是否能够成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栏目是否成功也可以直接衡量一个主持人的水平[2]。

(二)注重学习

目前,广播电视节目对主持人专业水平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有很多比较专业的节目播音的主持人并不是专业出身的,可是这些主持人的知识业务能力都非常纯熟。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发展,观众的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对于主持人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需要熟练掌握语言、播音技巧等方面的知识。[3]并将其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不断充实本身的经济、政治、文化知识。知识是多种多样,富有哲理,也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也可以是生活化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总之,播音主持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广纳慎取,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

(三)专业素养

有很多人对基本功方面的训练较为忽视,认为基本功的训练是浪费时间,这是错误的观念。播音主持专业非常重视日常的积累,只有进行扎实的训练,不断积累,才可能真正达到更加纯熟的节目播音主持效果。尽管电视节目主持人被人们熟知是在电视节目上,但是并不意味着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就一定高尚。对于电视主持人这个行业来说,仅仅依靠口才与外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过硬的语言功底、坚实的基础知识、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文化底蕴等。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还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应变能力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针对一些突发状况能够及时的“救场”。只有这样才能更吸引观众的眼光,使得电视节目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四、播音主持艺术创新当中的要点

(一)形成特色

丰富的知识经验对播音主持工作能够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例如,一个播音主持人在阅读古诗的时候,如果将一些较为生僻的字读错,就反映出一个播音员的知识水平欠缺。播音员对稿件的理解和其专业知识是有关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和播音员的知识素养也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播音员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并将其表达出来,这直接反映出播音主持人的个人特色。例如,白岩松经常在一些新闻节目中担任新闻评论员,从某一个事件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引导舆论[3]。

(二)不断学习

有一些人觉得播音主持行业比较光鲜亮丽,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完成一些说话的任务就可以了,这个想法是非常浅薄的。实际在播音主持专业中,往往很多工作人员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大部分播音员的报道都是由实践所产生的,会直接反映出人们日常的生活,所以播音员必须要认真观察日常生活,对人们的生活更加了解,只有这样,在报道的时候才能够更具专业性。例如,播音员在主持和农民生产相关节目的时候,必须对农业的各方面知识技能提供详细的讲解,这就要求主持人首先要了解这方面知识,才能够让节目变得更加专业。

(三)热爱播音事业

一些相对较为著名的播音主持人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其对播音事业的热爱。播音主持人必须要始终坚定信念,热爱播音主持,只有真正地喜欢,才会在看到播音主持中的艰辛时还能一往无前地坚定自己的信念,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很多播音艺术家一直到老,都始终保持着对播音事业的热爱。甚至有一些播音艺术家,即使年迈体衰身患重病,但是在工作岗位上仍然坚守,播音几乎成为这些播音艺术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理论与发展的创新过程

当前我国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水平依然是处于初级阶段,播音主持艺术的结构框架还不完整,任然需要后人的不断努力,去完善播音主持的艺术理论。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广播影视行业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这对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4]。

但是与其他的艺术理论一样,如果艺术理论的建设跟不上艺术发展的速度,这样对艺术本身产生反作用。所以,现代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理论框架来发展播音艺术理论知识。主要采用总结的方式来把近些年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案列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的影响因素。此外,还可以多结合一些老艺术的意见指导,对现下的播音主持业务进行有效的理论总结,补充框架机构,也可以为播音主持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策略

(一)學习先进技术

目前,科技发展极快,有一些节目会使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手段和科技,如剪辑拍摄类的先进的技术。对此,播音主持人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紧跟时代,向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二)形成具有特色的主持风格

目前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档节目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就很难吸引更多的观众。一般情况下,一个节目如果反响比较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和主持人是有直接关系的。播音主持人如果对节目整体节奏的把控能力相对较弱,那么这档节目就很难真正的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对自己的节目一定有着非常清楚地了解。而一个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对自己的定位也是非常准确的。播音主持人必须在节目里渗透一些自己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发思维,形成更加具有特色的主持风格,让自己能够和节目相互结合成为一体,使节目具有更优的品质,以满足目前观众对节目的要求。[4]

(三)落实理论创新

我国播音主持类的节目目前较为成熟,虽然仍然会存在一些并不十分完善的地方。我国的播音主持艺术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在不断摸索着前进的,并没有将一些实践上升到理论,所以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播音主持类的专业,理论课程相对比较少。[5]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对这方面问题加以重视,通过理论创新,使播音主持的事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

(四)规划播音主持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科技发展以及播音主持类的艺术发展到现在也在不断更新,并且产生着巨大的变化。目前是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社会工作也变得十分复杂,而目前的网络环境较为发达,所以播音主持如果只是读稿子,将很难在目前的环境中获得发展[6]。相关工作人员想要在播音主持类的行业获得更多提升,那么就必须要给自己进行规划。[6]播音主持系统相对比较庞大,所以在目标定位和传播体系方式等各方面,必须进行比较全面的准备和规划,播音主持类的工作人员也要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六、结语

播音主持的艺术是一个系统庞大、较为复杂的艺术。要推动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探索,了解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形势,以及其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让播音主持艺术可以在网络时代中获得更多提升。

参考文献:

[1]樊佳琪.浅析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9,3(5):114-115.

[2]张达.浅谈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科技传播,2019,11(4):64-65.

[3]曾信御.浅谈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9(13):223.

[4]范洲.弘扬优良传统 解决职业困境——浅谈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视听,2014(7):81-82.

[5]罗幸.播音主持专业拔尖人才“校台合作”双轨培养模式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1):6-7.

[6]卜晨光.播音队伍功能与风格的形成——以我国人民广播1940~1978年的播音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9):78-80.

猜你喜欢

播音主持传承艺术
纸的艺术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