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飞来的花瓣》音乐特点

2020-11-16董彦君

艺术大观 2020年22期
关键词:音乐特点曲式结构合唱

董彦君

摘 要:《飞来的花瓣》是一首由望安作词、瞿希贤作曲的混声四部合唱。这首合唱作品极具时代特色,具有高超的创作技巧,用最质朴的歌词赞颂了教师,同时也歌颂了美好的师生情谊。本篇文章从创作背景,作者介绍,曲式结构等方面对这首合唱作品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领略歌曲中深刻的寓意以及作曲家在创作中追求的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合唱;曲式结构;音乐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2-00-02

一、《飞来的花瓣》创作背景

《飞来的花瓣》是瞿希贤在1982年所创作的一首四部混声合唱,由望安作词。歌曲的语言淳朴,表达的情感真挚,赞颂了教师默默奉献的精神,歌颂了美好的师生情谊,描述了学生对老师深深地眷念与爱戴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老师对学生殷切的期望。此作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手法,好似一首抒怀小诗,将歌词所传达的情景融入音乐之中,使乐曲之美更富有诗意。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与学生未有血缘关系,却是真正为学生着想,他们期待学生变得更优秀。这首作品虽然篇幅不长,但足以将这种高尚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领悟到作曲家高超的作曲技巧,深厚的文化修养以及朴实无华的创作风格。[1]

二、曲式结构

本首作品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附点节奏型和弱起的节奏型贯穿整首作品,使歌曲旋律更具有跳跃感,更能增加歌曲的情感。曲式结构图如下:

三、谱面分析

前奏(1-4):旋律起伏不大,多次使用圆滑线,是旋律更加流畅,第四小节使用八度音程,引出A主题。

A段a(5-6):一般来说,歌曲都是由强拍开始的,而本首歌曲第5小节是以弱起开始的,给人一种平缓的感觉。歌词以比喻的方式呈现,把“飞来的信件”比作是“彩色的花瓣”。在演唱时要注意第5小节中出现的同一个音的唱法,第二个音在演唱时要略高于第一个音,使声音能够传输得更远,更具有韧性,推动整个音乐主题的发展,同时也要注意附点节奏的演唱。b(7-9):第7小节,“一片……一片”在休止符处不宜换气,力度由弱到强,旋律以级进为主,深入刻画了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为下一句做好了铺垫。c(10-12):此句为b句的重复再现。要注意弱起节奏的演唱,力度由强到弱,“寄来赤诚的怀念”的“怀”字不换气,保持连贯,给听众营造“怀念”的氛围,而唱到“念”时渐弱,唱出一种怀念的忧伤之情。整个A段不是以规整的节奏性出现,而运用了长短句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旋律更加委婉,表達的怀念之情更加委婉,并且采用相同的伴奏音型,旋律以级进为主,较为亲切且富有深情,像在诉说着对老师的怀念及感激之情,演唱时要注意力度的起伏以及气息的控制,以及与伴奏之间的相互配合。

B段d(14-15):旋律转入g和声小调,柱式和弦织体节奏为B段主题的伴奏音型,与A段形成对比,同时要注意弱起节奏与附点节奏的演唱,使音乐更具有流动性。从第14小节开始加入了女高,男高,男低,整个和声对比变得明显。d(16-17)是d句的重复再现,同样的音高及力度变化为下句做铺垫。由于是内心独白,在唱的时候注意力度的把握,轻轻唱。e(18-20)先是由男高音与男低音轻声哼鸣引入,接着是女高音的进入,注意力度较弱和男声融为一体;18,19小节中两次出现四度、五度音程跳进,与之前的级进形成对比,将情绪推向最高点,推动歌曲的发展。第20小节演唱时力度要由弱到强,为全曲的高潮部分做铺垫。f(21-26)为全曲的高潮部分,作曲家使用相同的节奏型以及三次“回答老师”来抒发对老师的深情。第一次回答老师,力度要强,富有激情,演唱要坚定,同时要注意附点节奏时值唱完整。第二次“回答老师”力度要稍微弱一些,第三次“回答老师”要更弱一些,唱到“当年”要逐渐加强,之后再渐弱,唱的要连贯且富有深情,同时气息要控制得当。在第24小节处要注意提示女高声部后半拍进入,演唱力度由强减弱。第25小节“祝”此处以A段结尾的旋律再现,使两端主题既相互对比,又相互呼应,要注意演唱时不换气,保证歌曲的连贯性,同时也要注意力度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使音乐更加委婉。整个B段为四部混声合唱,男女生声部要高度和谐,在高音区要注意声音的通透性,强大的气息支撑才能使声音具有穿透力。全曲高潮处要以足够饱满的激情去演唱,唱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样注意同一音高音的演唱,第二个音要略高于第一个音,这样的声音才具有传输性。男生要有足够的头腔共鸣,营造一种空灵的感觉。B段结尾处与A段结尾处旋律一致,首尾呼应。

尾声(30-36)是对高潮句的重复,力度相比之21小节要弱一些,给听众一种“呼应”感。第32小节处使用了六度跳进,把歌曲推向高潮,同时使用连音唱法,使歌曲连贯且完整。第34小节有自由延长的记号,合唱队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看指挥的手势提示,指挥要把握好收拍的时机。在演唱尾声部分时,注重内心情感的涌动,以情带声,抒发对老师的深切怀念与敬爱之情。此段的伴奏音型,也由柱式和弦织体改为分解式和弦,使旋律更加流畅完整。在第33小节处伴奏音型回归到A段的节奏型,使整首歌曲得到了统一,又使全曲在“祝愿”中结束,使听众回味无穷。

四、钢琴伴奏与合唱艺术的呼吸

一首合唱作品的完整呈现与钢琴伴奏息息相关,本首合唱曲目《飞来的花瓣》前奏从指间响起,比较自由抒情,休止符的出现更加体现了音乐的流动性,像是在叙述怀念、感激之情。进入A段后,前九个小节使用的是半分解和弦,重心放在合唱队员的演唱上,衬托了简单朴实的歌词,用飞来的信件,传递对老师的思念之情。紧接着间奏使用厚重的柱式和弦引出B段“写给老师的问候”,体现了学生对老师深深的怀念之情。接着又以一系列的十六分音符来体现花瓣在春风中的轻盈飘落,希望以飘落的花瓣寄去对老师的怀念之情。[2]

想要完整高效的演唱这首作品,呼吸是关键,独唱的呼吸可以自己把握,而合唱是多人完成的艺术,呼吸需要统一把握在指挥手里,指挥与合唱团成员同呼吸共命运,所有的合唱队员要高度集中精力,时刻关注指挥的每一个动作以及情感的传递。除了合唱队员与指挥之间的呼吸统一,这里的呼吸还指钢琴伴奏的呼吸,除了提前与指挥沟通作品中需要呼吸的地方之外,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需要对作品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在合唱曲《飞来的花瓣》中,有一些生理性换气,例如“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在中速演唱过程中要求合唱队员有足够的气息,如果无法一口气完成,需要在乐句中间进行换气。在此处换气点,钢琴演奏者便不能继续按照谱面上的节奏演奏,而是要在演奏过程中留意指挥的手势,还要注意倾听合唱队员的气息,跟随旋律线条调整自己的速度来贴合换气点,想要做到这一点便需要钢琴演奏者与指挥、合唱队员长时间的配合,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找到三者之间的默契。除了生理性换气之外,还有音乐性的呼吸,例如在“一片,一片”“一张,一张”为了表现出轻盈、灵动的特点,谱面上是以休止符呈现,而合唱队员在此处需要进行呼吸来表现,换气点正好出现在强拍上,此时钢琴演奏者可以稍微突出左手的低音,使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感更强,与合唱队员形成一种呼应。在演唱到“回答老师”,此处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前两句高八度要求演唱者情绪饱满,同时要求钢琴演奏者左手的低音与右手的和声更加饱满,而低八度的第三句,更像是从演唱者心底流露出的情感,此时钢琴的音色要更为舒缓,贴合演唱者情感的流露,保证旋律的自由流畅。这首歌曲歌词质朴,表达的情感真挚,旋律比较柔和,所以不管演奏者还是演唱者都要从内心抒发这真挚的感情。[3]

五、结束语

师生之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而合唱以它丰富多样的和声织体,极具张力的声音表现力和多种多样的形式,把这真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飞来的花瓣》自问世以来受到大众的喜爱,已经成为众多合唱团的教学曲目以及演出曲目。虽然这首作品篇幅不长,但从细微之处足以领略到作曲家高超的创作技巧以及情感的抒发,用朴实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文字,描述了学生对老师真诚的谢意以及无比崇拜之情,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纵观瞿希贤的合唱作品,人们会发现,她是极其本性地谱写着她的音乐作品。像云在青天,她是按云的路途行逸;像水在溪谷,她依水的轨迹奔流歌唱。”[4]

参考文献:

[1]郭子卿.浅析合唱中的声音训练——以混声合唱《龙的传人》为例[J].戏剧之家,2020(20):77.

[2]郝广龙.夏炎彬混声合唱《如果有来生》创作分析与指挥诠释[D].海南大学,2020.

[3]郝一飞,李晓燕.浅谈合唱中钢琴部分的运用——以《城南送别》为例[J].北方音乐,2020(10):94-95.

[4]仝义琨.试论合唱艺术对培养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以厦门六中合唱作品《西江月》为例[J].黄河之声,2020(08):94-95.

猜你喜欢

音乐特点曲式结构合唱
中美日动画电影音乐之比较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论土家族打溜子曲牌的分类及其音乐特点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和声曲式分析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舒伯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D850)第一乐章创作特点分析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
简析民族器乐的历史进程及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