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表演的情感技巧处理和心理培养

2020-11-16邹新华

艺术大观 2020年25期
关键词:声乐表演

邹新华

摘 要:目前,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声乐表演是众多艺术中一个非常受人追捧的类型,整个表演的过程中,就是演唱者生理和心理高度融合的一个过程。所以本文也以声乐表演为核心,主要分析表演者情感技巧的具体处理方法,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形式。希望能够找到最佳的方法,提高我国商业表演者整体的演唱效果,以此为我国受众带来最佳的精神食粮。

关键词:声乐表演;情感技巧;心理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5-00-02

声乐艺术的表演主要就是,表演者需要通过歌曲的演唱,表现出人性、抒发情感,这也是舞台上的一种艺术。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之中,其主要学习的过程就是音乐和文学融合的一个过程,其中对于声音和情感的交流是每一位歌者都需要掌握的一种技巧。表演者需要源自内心的情感,以及自己对于音乐的体验进行歌曲的演唱,并且把歌词的内涵进行升华。所以还需要注重情感技巧的处理方法,以及演唱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出优秀的声乐表演者,也能够为我国艺术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1]

一、声乐表演的内涵

声乐表演实际上属于一门独特的音乐艺术,也是表演的艺术,主要就是通过声音,以及非语言性的内容,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表达,进而达到传递创作者思想的情感,以及演唱者再次创作的目的。利用声音进行情感的传递,利用情感感动人,这样才能够实现音乐表演的艺术效果升华。所以声乐的表演不仅仅是作品和创作者思想中的需要,更是表演者对于作品的深刻理解以及表演的需要,只有达到这个需求,才能够满足听众对于音乐作品欣赏的目的,也能够把歌曲传递给群众,并且服务于群众,达到声乐表演最终的目的。声乐表演的过程中,想要真正地让演唱者提高演唱的技巧,就需要明确学习过程中的目标,掌握表演的情感技巧,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才能够达到教育的核心标准,也能够真正的是声乐表演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得到提升。[2]

二、声乐表演中情感技巧与心理的关系

在声乐表演中,其中主要需要明确的就是对演唱者进行训练阶段,还需要使其能够在作品的情感处理上有着良好的发挥空间,也需要掌握技巧的方向内容和具体的措施,更需要注重表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因为声乐表演阶段所涉及技巧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如,发声、呼吸、吐字、咬字、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都是需要掌握的技巧内容之一。所以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技巧的学习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又系统性的运动过程,这不仅仅要求演唱者能够拥有扎实的基本功,也需要深度地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从而提高自己表达的能力,所以在这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心理教学内容。[3]

通过这样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情感技巧与心理素质培养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为情感的技巧和心理素质能力是一个相对比较统一的环节,二者不可分割。二者在教学和运用的过程中都是一体化的过程,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恰当地利用良好的手段,优化演唱者的行为,也需要学生能够有着敏锐的学习能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够合理地运用技巧,把技巧与心理的应变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实现声乐表演的最佳效果。[4]

三、声乐表演的情感技巧处理方式

声乐表演中情感技巧训练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要求教师能够采用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创造整个声乐表演过程中情感技巧培养的方法。

(一)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情况,音乐基础知识是每一个音乐学习者所需要掌握的最为理论的基础性内容,也是音乐表演过程中最基础的内容,其能够帮助学生情感技巧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歌唱发声的技巧,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发声的技巧在歌唱表演中是核心的环节,对于演唱者的情感技巧培养来说,有著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声音传递感情是表达声音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特质,所以演唱者还需要训练良好的发声技巧,这也是声乐教学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更是声音情感表达的源泉和动力。

(三)对声乐作品分析的指导,声乐作品在分析的过程中也是声乐情感表达得到升华的前提,教师在教学的阶段需要引导演唱者能够在学习声乐作品时,首先分析作品创作人员,对于词曲创作的思想意图,分析这一作品的背景,以及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声乐的作品也需要考虑当前所反映出的时代主题,虽然在很多音乐作品中并没有介绍上述的内容,但是依然需要知道演唱者能够对其中的歌词内涵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了解音乐的旋律和每一段音乐的情绪,这样在与歌唱的发声相互结合,就能够提高情感技巧的处理效果。[5]

四、声乐表演的心理素质能力培养

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之中,表演离不开舞台的支持,更离不开听众,所以随之而来的就是外界对表演者所产生的干扰,还需要良好的内在控制能力才,能够实现表演的最佳效果。所以作为声乐表演教学工作的核心人员,表演者更是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教师也需要对表演者心理素质进行合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学生在面对舞台时,心理上也会变得更加的成熟,能够灵活地对舞台的各种情况进行处理,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演唱水平。[6]

第一方面就是需要熟练掌握作品的内容,这也是强大心理的基础保障,不论做哪些事情,只要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熟悉这一件事情的每一个环节,那么整个过程就会减少紧张和胆怯的心理状态。所以声乐表演也是如此,只有让表演者能够清楚地对作品的内容有所掌握,明确每一个步骤中自己的表情演唱方法,才能够减少在舞台上出现的懦弱的胆怯的现象,也能够大方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第二方面就是歌唱心理的锻炼,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表演者提供良好的心境和情绪,这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情绪能够激发表演者情感的升华,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创造能力,可以使作品得到二度的发挥和升华。所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和关怀每一个演唱者,使其能够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下,接收到教师给予的鼓励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提高自己的情绪,也能够把自己内在的情感和水平得到释放。[7]

第三方面就是舞台心理的锻炼,很多演唱者在私下里演唱的水平和演唱的能力是非常高的,但是一旦面对舞台就会发生胆怯的状态,这也会影响其在舞台上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舞台胆怯和紧张的心理是一定要避免的,但是这种情况也是很多演唱者共同的心理状态,教学工作开展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其心理受到影响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得以降低,避免影响舞台表演的情况出现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划分的方法,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完整演唱的能力,小组的同伴需要给予评价,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时刻处于一个表演的状态,也能够在同伴之间互相评价的过程之中,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排解心理上的压力和恐惧紧张之感,这些都能够使其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在未来的表演过程中,发挥出自己最佳的能力和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之中,表演者情感的技巧处理,以及心理的活动是对最终表演效果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因素,表演者不仅仅需要具有超强的演唱功底,也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融入情感技巧的处理方式,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在丰富的想象环境中,为自己所演唱的音乐创造出意境,进而流露出真情的实感,使受众真正地对音乐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进而达到演唱的过程中,把精神和灵魂进行交融的目的。所以也能够看出,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之中,情感技巧的处理,以及心理的培养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还需要演唱者能够清楚地有所把握,才能够实现演唱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毛亮.试论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表演中的实际运用[J].戏剧之家,2020(21):57-58.

[2]李媛.試析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中的情感调控[J].艺术评鉴,2020(10):107-108.

[3]李梦迪.高校艺术教育中声乐表演与舞蹈的关系探究分析[J].北方音乐,2020(10):143-144.

[4]郑思琦.声乐表演中技巧表现与情感表现的浅析——以歌剧《伤逝》中的《欣喜的等待》为例[J].黄河之声,2020(07):46.

[5]韩佳妤.声乐艺术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及方法探索[J].黄河之声,2020(06):50.

[6]韩丽书.声乐表演艺术创作中“心理暗示”的效能与表象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0,38(01):158-162.

[7]王萦.论声乐表演的舞台实践——以民歌《阳关三叠》为例[J].当代音乐,2020(03):99-100.

猜你喜欢

声乐表演
基于接受美学视域的声乐表演艺术美学特性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表达与技巧运用的完美结合
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声乐表演前的案前准备工作研究
试论美声声乐演唱中的钢琴伴奏
应用型背景下音乐专业声乐表演中表现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声乐表演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