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接受美学视域的声乐表演艺术美学特性

2017-03-20樊宇飞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声乐表演接受美学艺术

樊宇飞

声乐是艺术表演中的一个主要的艺术形式,在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声乐的艺术审美进行研究。本文基于这样的一种背景,探讨了接受美学和声乐表演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分析了基于接受美学视域的声乐表演艺术美学特性。

【关键词】接受美学;声乐表演;艺术

声乐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也较为久远,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直到现在,声乐还是我们娱乐生活的一种方式。声乐主要通过演奏者肢体与乐器的组合以及身体与声乐的结合来进行表演。声乐的表演中,其艺术审美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接受美学视角与声乐的表演

接受美学在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由美学教授伊瑟尔和姚斯提出,接受美学最开始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而言的,文学作品的欣赏主要包含有作者、读者以及作品。在以往的文学作品的欣赏中,一直将 作者和作品置于研究的重要位置,但是,接受美学则提倡将读者放在研究的中心,将文学创造以及文学的审美欣赏联系成一个一个整体,同时对作家和读者之间、读者和作品之间的联系进行相关的分析。可以说,接受美学的理论对为文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其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声乐的表演艺术中,将接受美学的理论引入到其中非常的有必要。聲乐的表演艺术是人们的发展过程中较早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声乐艺术表演的大师,这些艺术精湛的表演家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艺术表现以及艺术修养的同时,还对我国的声乐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声乐的表演有自己的一套演奏技巧和演奏形式,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艺术体系。

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基于接受美学的研究,而且,对于审美的欣赏者的研究也较为缺乏,对于声乐的演唱者的研究较为重视,对音乐的作品本身的研究也是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对于声乐的欣赏者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这样对于声乐的研究非常不利,而且也会对其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将接受美学的理论引入到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研究中,可以对声乐表演研究的发展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接受美学的研究和声乐表演的艺术结合有着相同的地方。首先,文学理论和声乐表演艺术的接受主体是一样的,其审美的主体都是人。因为不管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表演还是文学作品,都是要为人类服务的,所以,这二者的接收对象是一样的。

其次,二者在构成的要素方面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文学艺术的构成要素主要是作家、作品以及读者,而声乐表表演艺术的构成要素有四个,主要是作者、作品、表演者和欣赏者。其中,有三种构成要素和文学艺术是相同的。在声乐表演的艺术中,表演者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声乐的演奏主要靠表演者来完成。

2 声乐表演艺术美学的特点

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一些几部分:

2.1 欣赏者在欣赏活动之前进行审美准备

声乐的表演,欣赏者在进行欣赏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的准备。欣赏者通过自己以往的一些艺术的欣赏,对于声乐的表演艺术有了自己的理解,产生了审美的期待和心理,能够在自己的心理中形成对于本次声乐表演艺术的一种审美准备,这些都欣赏者能够进行审美活动的主要的动力。在人的生活经历中,不同的事情会留下不同的印象,从而帮助人们形成对于事情的理解。艺术欣赏也是一样,欣赏者通过以往的声乐表演艺术,形成对于声乐的一种审美的理解,在以后的每一次的声乐的艺术表演之前,都会依据固有的审美的理解和能力形成审美期待,在审美活动开始之前形成审美准备。

这种审美准备会促使观众产生审美的欲望,促使观众进行审美活动,另一方面,这种审美准备还会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如果在以往的声乐表演中,观众的审美期待没有达到满足,那么,在以后的声乐表演的艺术中,观众会根据自己以往不好的审美期望审美活动产生一定的误解,这样的而审美准备就不利于声乐表演艺术的进展,对于声乐的魅力也不能够横好的发挥。

2.2 欣赏者在活动中产生审美的感受

在声乐表演活动开始之后,欣赏者会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综合的心理感受,而这一心理的感受就是审美感受。审美感受比较复杂,但是,它是艺术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声乐表演艺术活动中,声乐作品的魅力由表演者的演奏来展示给欣赏者,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使观众产生一定的反应,比如,在演奏者进行演奏的时候,通过和观众的互动来增加观众的欣赏热情,这样演奏者可以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和观众进行反复的互动来促进活动的顺利完成,同时也提高新欣赏者的审美接受。在声乐的表演艺术中演奏者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有效地促进声乐表演的美丽的展现,和观众之间产生情感的交流,唤醒观众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认同感,使观众产生共鸣,促进观众的审美感受的发展。这种审美感受能够给观众带来愉悦的感觉,满足观众对于声乐表演艺术活动的审美期待。

在另一方面,观众表现出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满足感,比如在精彩的部分会给予故障和欢呼,这样也能够反过来促进声乐的演奏者获得较大的动力,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演奏水平,将乐曲的表演呈现的更加的完美。所以说,观众的审美感受是一种重要的心灵的交流活动。

2.3 欣赏之后观众会有审美留余

观众在审美活动结束之后,自己的生灭期待得到了满足,在活动中也获得了审美的感受,那么,在审美的活动结束之后,还会有审美留余。因为在这种欣赏的活动结束之后,观众获得的善美的体验不会立即就消失,它会停留在观众身上。这种审美留余在观众的内心中存在,经过不断的积累,会对观众以后的审美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使观众的心理得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留余是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艺术欣赏的最高境界。声乐表演艺术如果能够具有生动的表演情景,那么对观众产生的留余会更大,从而对观众的心灵产生更大作用的净化。

参考文献

[1]付莉.从接受美学理论视域探讨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特点[J].戏剧之家,2015(18):80.

[2]李晶瑛.接受美学视域下研究声乐的表演艺术性与美学价值[J].戏剧之家,2015(20):87.

[3]唐科学.接受美学探讨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J].北方音乐,2015(11):59-60.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猜你喜欢

声乐表演接受美学艺术
纸的艺术
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声乐表演前的案前准备工作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应用型背景下音乐专业声乐表演中表现力的培养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