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笛演奏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运用

2020-11-16刘彬

艺术大观 2020年25期
关键词:竹笛演奏

刘彬

摘 要:竹笛作为民族乐器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在民族管弦乐队配合演奏时,只有把握竹笛在乐队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才能在演奏中更好地完成配合,带给观众良好的视听体验,并促进民族管弦乐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分析竹笛演奏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发挥的作用,并依照竹笛演奏的特征,提出竹笛演奏在绵竹管弦乐队中的运用对策,以期为民族管弦乐队建设提供帮助,促进民族乐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竹笛;演奏;民族管弦乐队

中图分类号:J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5-000-02

竹笛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代表,历经长久的发展,在演奏音色方面形成较为显著的特点,不但能够完成独奏,还可在多种乐器的配合下完成民族乐曲的合奏。在管弦乐队体系中,竹笛演奏有着不同的类型,高中低音不同的特点,都为乐队带来表现方面的丰富感和感染力。鉴于竹笛演奏技巧繁多,其具备较大的难度。在配合其他乐器进行管弦乐队演奏时,需要演奏者明确自身所发挥的作用,并把控音色和音律,利用正确的演奏技巧和方式,完成管弦乐队的配合演出,并为民族管弦乐队的人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服务。[1]

一、竹笛演奏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一)平衡乐队音律和音色

民族管弦乐队作为我国最具民族代表性的团队,在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和探索,逐渐形成以吹、拉、弹、打击为主要的四种乐队编制。在进行乐队整体演奏时,乐队所选用的乐器和曲调多为我国民族地区的代表,通过不同乐器的配合,以及不同曲调形成多元化的音色,来凸显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民族性特色。在众多的演奏乐器中,吹奏型乐器作为音色与音律最能凸显乐队特色的组成,其中竹笛以音色鲜明音律节奏突出等优势,在吹奏型乐器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二)为管弦乐队带来装饰音的辅助

在民族管弦乐队演奏中,对于装饰音的应用,主要在于不同乐曲弹奏者在参与演奏时,习惯的添加变奏的装饰音,使演奏更加饱满且富有个性。而由于民族乐曲自身的特征和乐曲发音形式,决定着竹笛可在管弦乐队演奏中丰富乐曲旋律,对所演奏的乐曲进行装饰和调整。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管弦乐队重视不同乐器的配合,因此竹笛装饰音的使用具有双面性。具体而言,一方面竹笛作为管弦乐队的组成部分,装饰音的使用可为乐队演奏间隙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同时还能够弥补部分旋律过于简单乐曲的缺陷,使整体演奏更加饱满,不同乐器的配合更加和谐。而另一方面,如果在管弦乐队演奏中频繁的应用装饰音,则会使整体表演过于浮躁,很难保持不同乐器之间的协调,不但影响整体的演奏旋律,还会使过多的装饰音占据主旋律的主导位置,导致音乐表达不清,对整体乐曲诠释不到位。在民族管弦乐队演奏中,竹笛所辅助的装饰音要依照乐曲的旋律和走向进行严格的制定,并立足全局为乐曲的演奏提供更好的辅助。[2]

(三)发挥管弦乐队演奏曲的民族性和音乐性

在民族乐曲演奏中,对于传统竹笛演奏的定位主要局限于五声调和七声调,不过随着音乐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民族管弦乐的建立,我国民族乐开始与其他类型的乐曲进行不同程度的借鉴和融合。竹笛演奏也进行形式的改变和创新,满足不同乐曲演奏的多元化需求。在凸显管弦乐队弹奏民族性方面,竹笛以传统六孔演奏形式为主,在演奏中更加重视乐曲的民族特性。这种演奏方式更具有特色,但很难满足当代日趋变化的视听需要。针对这类问题,竹笛在保持自身民族特性的同时,开始融合更多西方音乐元素,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改编和创作,使得民族管弦乐队在音色和音律方面的民族性得以体现。在凸显管弦乐队演奏音乐性方面,竹笛因为自身由竹子打造,在乐器材质上面的特殊性,使其所展示出的音色主要由连续的单音组成,加之快速的节奏和音符的变化,很容易给人以律动感,为整体管弦乐队演奏增添音乐性。竹笛演奏在管弦乐队中作用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民族音乐演奏时间过长,且不同章节所展示出的内容有所差异。只有整体曲目依靠竹笛的点缀才能展示其音乐的律动感和跳跃感,并带动乐队整体的演奏氛围,使演奏保持积极的情绪,完成对乐曲的演绎,并更好地传达民族乐曲的民族特性和音乐特性,带给观众更好的视听体验。[3]

二、竹笛演奏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运用对策

(一)竹笛与民族管弦乐队的音色配合

在民族管弦乐队演奏中,竹笛演奏主要承担乐曲旋律把控部分,在部分乐曲演奏中承担和声和伴奏的责任。这就要求竹笛演奏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应用要更加重视音色的配合,除竹笛承担部分独奏部分外,竹笛演奏要以更加柔和的音色为主,并把控演奏音量,保持其演奏声音与主曲调的和谐,不能凌驾乐曲之上,而是与其他乐曲相互作用,凸显演奏的合力感。比如整体演奏标准为f时,竹笛所保持的演奏力度应有所降低,通常保持为mf,在与其他乐器进行配合时才能够保持音色和谐统一。由此可见,在管弦乐队中的演奏,不能过于强调个体的音色和音量,而是要立足全局,保持整体乐曲演奏的同一性。另外,在民族管弦乐队演奏中,由于不同选段所表达的情绪不同,乐器在演奏中所承担角色的切换更为密切,通常为旋律快速转换为伴奏,要求演奏者具备音乐把控力,根据音色的转变及时调整,保持演奏的连续性。为此在日常练习中,竹笛演奏者应重点体会角色转变所形成的音色变化,力求在表演中与其他乐器保持和谐,并达到乐器和民族乐曲的融合。在当下大部分民族管弦乐队演奏中,竹笛主要分为两个独立的声部,并要求二声部从属于一声部,与一声部的音量和力度保持一致。在音色把控方面,演奏者的气流不应过于急躁,保持气息的稳定,除部分独奏环节外,在合奏中不能应用气震音等技巧,避免不同乐器之间的音色产生冲突,造成合奏音准的不和谐,保持乐队演奏的统一和共融。

(二)竹笛与民族管弦乐队的节奏融合

民族管弦乐队演奏与独奏不同,乐队不同乐器的配合,以及各声部之间的交织,需要竹笛演奏者更加客观的把控乐曲节奏,减少节奏的晃动,保持民族乐曲演奏的完整性。因此,在竹笛训练中,演奏者首先要了解乐曲的节奏,并保持小音符联系的精准度。其次,竹笛演奏者要注意演奏发音的问题,在管弦乐队演奏中,竹笛演奏不能保持不间断,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章节的划分和声部的需要进行停顿。这就要求对乐器节奏的把控到位,保持发声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延迟演奏的问题。而要想完成竹笛和管弦乐队在节奏方面的配合,一方面需要竹笛演奏者认真倾听,并跟随着指挥的节点,把控音乐的整体节奏。但进入演奏时能够快速进入其氛围,保持演奏的流畅度。另一方面,在多个小节休拍后,演奏者应保持数拍的习惯,避免在休拍中丢掉部分小节,保持节奏与整体乐队演奏速度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乐队指挥的预示下,快速地进入到乐曲中,把握乐曲的节奏,带给民族乐曲弹奏呼吸感,并保证各声部之间的协作,使整体的表演更加丰富和精彩。

(三)竹笛与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准把控

与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不同,竹笛作为一种相对固定高音乐器,在对演奏音准把控中具有较大的空间。在竹笛演奏和练习中,民族乐曲音准方面的控制,对演奏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需要竹笛演奏者更快速地辨别不同乐器在同音下的音准,只有在乐队演奏中快速的分辨出音准高低,才能调整竹笛演奏的音准,保持不同声部的相互配合,更高效的完成曲目的弹奏。二是加强调性音阶练习,使竹笛演奏者保持敏锐的调性意识,在遇到部分难以控制的乐曲时,才能依靠演奏的经验,保证弹奏音准的正确。三是具备控制音准的弹奏技巧,简言之,在乐队演奏中遇到音准较高的问题,需要竹笛演奏者对风门进行控制,使整体的弹奏音高有所降低,为其他乐器提供弹奏的参考,完成对整体音准的把控。除此之外,音准的把控不能脱离旋律和和声,而是要依照十二平均律,在了解乐曲旋律风格和调性后,对音准做出不同的调整。比如,我国民歌与戏曲都与竹笛演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把握演奏十二平均律的同时,还要了解民族乐曲的韵味和特征,并兼顾与乐队合作的音律,只有更加精准的调整音准,使观众感觉不到明显的音准差异,才能使乐队的演奏更具有感染力,保持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韵味,带给听众感官的美好体验。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竹笛是我国民族乐器的代表,也是民族管弦乐队演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乐器合作中竹笛以丰富的表现力,以及高亢的旋律為演奏增添色彩,在管弦乐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基于竹笛演奏的特征,在管弦乐队训练和演奏时,要明确整体曲调的特征,把握乐曲的韵味和风格,不断优化竹笛演奏的技巧,使得竹笛能够在乐队中凸显其作用,并获得更优质的演奏效果。只有这样,竹笛这门乐器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并形成带动力促进民族管弦乐队表现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石钰也.50-60年代弹拨乐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艺术性融入研究[J].北方音乐,2020(09):38-39.

[2]姜勇.竹笛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20(07):52.

[3]侯长青.浅谈“八孔”竹笛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作用[J].乐器,2018(12):46-50.

猜你喜欢

竹笛演奏
My Mother
俞逊发竹笛演奏艺术风格探究
我的坚守
地方高校竹笛教学方法研究
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唯物辩证法思考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中国竹笛的音色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