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效率的DEA-MALMQUIST测度研究
2020-11-16王静娴赵栩茹
王静娴 赵栩茹
摘 要:在省级开放经济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模型,对贵州内陆开放新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分析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动态能力。研究发现:贵州的开放型经济效率无论在横向对比中,还是在纵向时间趋势上均处于相对劣势。贵州开放型经济效率在规模经济上需要进一步拓展投入规模,在纯技术效率层面需要进一步调整投入结构,提升产出效率以及发展质量。
关键词:内陆开放型经济 DEA-MALMQUIST 规模经济 技术效率
一、引言
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至今,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战略性机遇,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等诸多环节进行了系统性部署,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产业制度环境、结构与趋势,以及企业发展现实等均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达到了国家层面对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目标要求?有何成效?如何评判这些成效?这是当前亟须探索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文献综述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全面提出了新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最新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推向新的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学术界从内陆地区开展开放型经济建设路径,以及内陆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建设成效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成果斐然。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内涵是在与沿海开放型经济的对比中逐渐确立的,不同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李春香(2017)提出内陆开放型经济不仅是开放型经济在区域、空间表现形式的差异,而且在发展动力、发展主体、空间战略、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沿海、沿边开放的新特征。闫朝阳(2018)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指出明确经济发展方向、完善开放环境、强化区域间协同、优化产业结构等是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高汝仕(2018)认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开放内部产业与外部产业重构的过程,本质是对资源产业化的需求,其中心任务就是发展产业、集聚产业和拓展产业链,形成竞争优势。文兴桥(2018)认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在体量规模、开放平台载体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成效显著,进一步提升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应注重发挥开发区产业聚集功能、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虽然各类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对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在开放内容、开放方式、开放机制、开放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成效的评估是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学术界多采用构建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评价效果不尽相同。单一维度指标研究方面,吴文平(2017)从开放基础、开放程度和开放潜力三个方面对四川、陕西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胡西武等(2018)从进出口总额、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三个层面对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实施的成效展开了评价。可见,单一维度指标内涵构建上还未达成统一认识,同时忽略了指标信息冗余、多重共线等问题,研究结论可能失真。
考虑到单一维度指标可能存在的失真现象,肖俊夫、林勇(2009)从开放程度面、开放结构面、开放支撑面三个方面构建了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王林伶(2018)建立了包括对内开放度、对外开放度、开放经济支撑度、开放基础支撑度在内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体系。晋盛武、胡雪、庄德林(2018)从开放型經济基础、开放型经济规模、开放型经济质量和开放型经济战略优势四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多维度指标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一维度指标可能失真的情况,但基本是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静态结果的考察。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在于提升地区的经济内生性能力,即产业能力,对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的评判不能仅限于对静态外在表现结果的考察,应将视角深入到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这一发展性动态能力构成上来。
鉴于此,本文将从开放型经济投入与产出角度,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模型,对贵州内陆开放新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分析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动态能力。
三、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提出的对外开放指数,从境外及区域外两个开放范畴,以及综合经济、技术、社会三大维度,分析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开放程度。数据显示,贵州的经济对外开放指数在2012年、2014年、2017年都出现了下降趋势,技术和社会对外开放指数仅在2017年出现下降。综合这三个维度来看,2008年至2016年间贵州的对外开放指数逐年增加,2017年开始出现下降(见图1)。
近十年来贵州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减不一,趋势并不稳定,近三年来进出口贸易总额甚至呈下降趋。从西南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贵州省与云南省的出口贸易趋势大体一致,但在2019年,云南出口贸易呈上升趋势,而贵州却出现下降。近十年贵州出口贸易情况在西南地区中一直处于相对落后地位,并且与西南地区其他省份差距越来越大,贵州省的外贸现状其实不容乐观(见图2)。
在国际投资方面,为吸引更多的外商企业投资,贵州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的严肃处理以及相关政策、监管不到位的整治后,贵州采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对营商环境展开第三方评估,在190个世界经济体中,贵州营商环境综合评分与第79位相当。良好的营商环境不负众望为贵州吸引来了外商投资,当前,贵州就已引进了多达230多家的500强企业。贵州省外商投资总额稳定增长(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2018年首次出现下降)(见图3)。
在口岸建设方面,截至2019年11月,全省航空口岸进出境航班共计5472架次、出入境人员共计801014人次,较去年同期同比分别增长24.34%和35.07%。贵阳机场航空口岸进出境航班共计5047架次、出入境人员共计725416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23.37%和33.48%,开通有泰国、新加坡、曼德勒、西哈努克、香港、澳门、台湾等24条国际和地区航班航线,其中新增巴黎、墨尔本航班航线;遵义新舟机场进出境航班237架次、出入境人员43419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13.82%和0.29%;铜仁凤凰机场进出境航班188架次、出入境人员32179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437.14%和412.4%。
在保税区发展方面,截至目前,贵阳综合保税区围网区内注册企业71家(今年新增企业7家),实际开展业务的企业13家;贵安综合保税区围网区内注册企业33家(今年新增企业1家),实际开展业务的企业15家;遵义综合保税区围网区内注册企业33家(今年新增企业14家),实际开展业务的企业19家。据海关统计,2019年1-9月份,贵阳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10.01亿人民币(1.47亿美元),同比负增长34.8%,在全国73个综合保税区中排名第59位;贵安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23.77亿人民币(3.48亿美元),同比负增长7.6%,排名第43位;遵义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5.60亿人民币(0.82亿美元),无同期数,排名第65位。
此外,贵州省通过不断深化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进一步促使内陆开放经济提质增效。截至2019年10月,贵州省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贵州-广西北部湾)已开行6条班列线路,其中开行班列22列,加挂重庆班列41次,开行公路班车33车次,累计发运1561标箱,外贸箱占比达50%以上,预计今年完成集装箱运输2400标箱以上。时效提升20%,成本下降25%以上。
从静态与动态视角看,贵州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特点基本可以总结为:基础薄弱、积极作为、后市可期。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质量究竟如何,从上述相关指标与数据并不能得出直观结论。对于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成效的准确评价需要从投入、产出能力视角展开研究。
四、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效率评价的DEA模型设计与数据准备
(一)DEA模型设定
目前对于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基于前沿生产函数(SFA)的参数估计法和基于数据包络的非参数统计方法。本文将采用基于数据包络的非参数DEA模型。Banker等人(1984)从公理化模式出发,给出了能同时描述生产规模与技术有效的传统DEA模型(BCC),其投入产出效率可写成式(1),其中,yj,xi分别为产出向量和投入向量;uT,vT分别为产出向量和投入向量的权重。BCC模型的标准形式见式(2)。
传统DEA模型只能就同一期间的决策单元作横向分析,不能探讨决策单元在不同期间经营效率的变动。为了更全面有效地分析低碳效率,在DEA有效测度静态效率的基础上,融入超效率DEA方法在区分有效决策单元上的优越性及Malmquist在效率动态变化分析上的可行性,对全国各省开放经济效率进行纵向动态分析和横向差异分析。因DEA方法已较为成熟,在此不再赘述。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准备
本文研究开放型经济效率的输入和输出变量指标主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对比。根据中国各省的开放经济发展实际,在投入方面选取的输入变量主要有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技术市场成交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指标。这些指标主要表达了地区对外开放的投入情况。在产出方面选取的输出变量主要有地区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外商投资总额。这些指标是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表现成果。本文选取2001—2018年中国各省的开放经济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国研网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库。
五、贵州开放型经济效率测度及结果分析
传统综合效率评价模型结果在0到1之间,越接近1,则表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越高。数值为1说明相对其他城市,其投入与产出达到了最好结果,但是往往会出现多个决策单元效率为1的情况,因此采用超效率DEA模型进行计算。结合以上分析,应用DEAP2.1软件,得到各省开放经济效率值如表1所示。
技术效率分为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effch)也称为综合技术效率,指的是一定投入下所产生的最大产出,或是一定产出下的最小投入,其是纯技术效率(pech)与规模技术效率(sech)的乘积。纯技术效率(pech)为由于受到技术、管理和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的效率,规模效率(sech)主要是由于规模变化影响的效率。技术变动(techch)即技术进步,相对综合技术效率而言其可视为外生变量,技术进步与综合技术效率(effch)共同影响着全要素生产率(tfpch)。
全国各省开放型经济综合技术效率的横向排名比较来看,前十名依次是新疆、湖南、云南、重庆、内蒙古、河南、黑龙江、浙江、山东、辽宁;排在中档的分别是江苏、福建、江西、宁夏、上海、广东、海南、北京、广西、甘肃;排在后十位的分别是湖北、天津、吉林、四川、安徽、陕西、山西、河北、青海、贵州。从排名中依稀可以看出地域分布的规律,沿海发达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相对并不突出,可能的原因在于规模效应较低,投资重复、同质性竞争激烈等原因。排在前几位的大多属于中部省份,原因在于这些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相对优势。排在后几位的大多属于自然禀赋约束较强的地方。
对于本文所要研究的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除技术变动指标排第10位外,其各项指标均排在最后。测算的结果与近几年贵州省外向型经济的宏观表现相符。近几年贵州省亦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在口岸建设、保税区建设等方面,力度空前,但地理区位优势的缺失以及市场主体力量的匮乏,在短期内成效并不显著。贵州省开放型经济的规模技术效率值小于1,说明贵州省开放型经济的规模与投入产出不匹配导致了低效率,且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投入规模。贵州省开放型经济的纯技术效率值小于1,说明贵州省开放型经济本身还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等现象,在开放型经济的投入结构与产出效率方面需要进一步进行细化部署。贵州省开放型经济技术变动为0.754,在全国排在第10位,相对而言,处于上游水平,但从绝对值看,贵州省在吸收外部技术进步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此外,贵州省开放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为0.656,在全国排名垫底,同样说明贵州省的开放型经济在要素投入结构、要素产出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
从纵向的时序发展来看,2001年至2018年,贵州开放型经济效率持续下降(见图4)。2001年贵州开放型经济效率是1,到2004年降为0.157,年均降幅在28%。2005、2006年出现了短暂的上升,随后转为下降,年均降幅为7.28%。通过测算发现,贵州开放型经济效率并未与其开放型经济绝对发展表现一致,出现持续降低的趋势。通过将贵州开放型经济效率与其他省份进行横向趋势对比发现,相对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效率,贵州及内陆其他省份的开放型经济效率兄弟相对较弱,且大多表现为下降趋势,东西部开放经济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从与中部地区省份的比较可以发现,贵州省的开放型经济效率与这些省份的绝对效率相差不大,但从趋势上看,中部省份的趋势大多表现为稳中有升,而贵州则表现为持续性的下降。从与西部地区省份的比较发现,贵州省的开放型经济效率与这些省份的绝对效率相差也比较大,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的开放型经济效率明显好于贵州,从趋势上看,这些省份近几年的经济效率大多保持稳定,且个别省份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如云南。
六、结论
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模型,本文在省际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贵州及相关省份开放型经济效率的测度。从测度的结果分析来看,贵州的开放型经济效率无论在横向对比中,还是在纵向时间趋势上均处于相对劣势。贵州开放型经济效率在规模经济上需要进一步拓展投入规模,在纯技术效率层面需要进一步调整投入结构,提升产出效率以及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文兴桥.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探究[N].贵州日报,2018-12-11(010).
[2]胡西武,黄越,黄立军,李胜连.基于SCM的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实施效应评估[J].软科学,2018,32(12):99-103+108.
[3]高汝仕.产业化与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协调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8,34(11):78-86.
[4]王林伶.西北内陆省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宁夏社会科学,2018(06):112-116.
[5]晋盛武,胡雪,庄德林.新常态视阈下长江经济带城市开放型经济评价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8,38(03):35-39.
[6]闫朝阳.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8.
[7]李春香.补齐内陆省份开放型经济短板研究——以湖北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7(10):58-64.
[8]吴文平.四川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17(14):70-71.
[9]肖俊夫,林勇.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09):46-48.
〔本文系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研究”(项目编号:GZLCLH2020-191)阶段性成果〕
(王静娴、赵栩茹,贵州商学院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