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11-14王佳赫
王佳赫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指出要对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进行抢救和保护,从国家层面提出了保护和传承濒危民族语言的任务要求。我国语言数量和种类十分丰富,同时语言面貌和现状也极为复杂,尤其是在边疆多民族杂居地区,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往往也面临着与其相对应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关系的调整和重建。如广西东北地区汉语、壮语、苗语、瑶语和侗语并存,新疆博州地区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蒙古语并存,贵州西南地区彝语、苗语和仫佬语并存,黑龙江西北地区鄂伦春语、赫哲语和蒙古语并存。在较长的历史阶段中,民族杂居区民族语言的发展和变化往往遵循着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外界因素的介入和影响相对较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民族地区学习汉语的客观需要、民族语言教育的弱化和民族语言意识的淡薄,使得边疆多民族地区长期以来较为稳定的民族语言格局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受此影响,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趋于濒危,民族语言使用规模变小,民族青少年母语意识减弱。为了维护语言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平等地位和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亟需采取科学的民族语言调查方法、合理的民族语言保护方式和理性的民族语言传承意识,实现我国语言文化资源百花齐放、共生共荣。
一、边疆多民族地区的语言调查
语言调查是了解和掌握民族语言状况的基础工作,也是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资源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哪一地域、何种类型的语言调查,都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既要有宏观全局的研究视野,又要有微观细致的调查设计。运用科学的语言调查方法来总结和揭示特定民族和地域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分析濒危语言演化发展的困境和问题,建构语言保护和传承的路径和方法。因此,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工作要厘清语言调查的主要对象和方法。
(一)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的主要内容
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与常规语言调查的不同之处在于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特定区域和民族的语言使用状况、分析语言发展问题并积极探寻语言保护和传承的方法路径。因此,对边疆多民族地区进行语言调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语言使用状况调查。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社区形态多受到地形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在边疆民族杂居、民族混居区,不同民族语言的使用状况存在较大差别。在对边疆多民族地区进行语言调查时,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具体包括语言使用人口数量状况、不同年龄层次母语使用水平和能力状况、特定区域和场合语言使用状况、兼语和多语并存的现实状况等。例如,基诺族(云南省景洪县基诺乡)的人口总计11 400人,其语言使用情况是民族语和汉语兼用,日常生活中使用母语,在学校等场合使用汉语。基诺人的语言使用具体可以分为3种情况:第一是与本族人在交流时使用基诺语,第二是与当地的其他民族人交流时使用当地的方言,第三是与外地人交流,则说普通话(汉语)[1]。
再如,拉祜族(元江县羊街乡)的人口共有210人,其语言使用情况是苦聪语、哈尼语、汉语兼用。在家庭内部生活交流时使用母语(苦聪语),在于哈尼族交流时使用哈尼语,在外场合使用汉语。在不同的情况和场合,拉祜族选用不同的语言[2]。对这一系列语言使用状况进行调查有利于我们掌握和了解特定区域和民族语言的活力、语言的生存状态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同时,为了分析和解释以上语言使用状况,就需要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经济因素和语言演变内在规律,这就使语言调查层次更深,范围更广。
2.语言本体特征调查。不同年龄层次、职业背景的社群,使用母语的程度和表现有很大差异。对老年人群体和长期居住在固定区域和民族社区的群体进行语言调查,获得的结果和材料会更接近语言原貌。所以,进行语言本体特征调查,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调查,应该以这部分群体为主要对象,同时也要对其他年龄层次和职业背景的人进行调查,以便从时间纵向了解语言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了解语言在时代发展、语言接触和语言竞争下所发生的系列变化,分析词汇变化对语音和语法的影响,等等。
3.语言相互关系调查。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最大特点是民族杂居、混居或跨境,因此语言接触和语言竞争等语言关系十分复杂。在这样的社群特征下,因语言交际、社会发展、经济交流的需要,往往人们需要掌握多种语言,容易形成民汉双语区、兼语区和多语区,在不同语言的频繁互动和长期交融之中,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渐渐表现为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的对立、稳定语言和流变语言的对立、通用语言和独用语言的对立。所谓“强势”和“弱势”语言的区别,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内发生的,如在广西,壮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与区域内其他民族语言(仫佬语、毛南语)等相比较,壮语是强势语言。而处于弱势地位的毛南语和仫佬语便会受到强势语言的影响,使得很多人转为使用壮语。再如,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杂居区,维吾尔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所以维吾尔语便成为强势语言,其他民族语言是弱势语言,所以就要学习并且使用维吾尔语。
这些对立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既是语言内部发展机制的结果和表现,同时也深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对这些语言关系进行记录、分析和描写,将有助于总结语言竞争发展机制,客观描写语言发生、发展、竞争、濒危甚至消亡的过程,为抢救濒危语言、保护民族语言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二)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的主要维度
语言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和描写语言面貌,通过语言记录和分析构建对该语言系统的理性认识,解决语言存续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应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单维度的专项问题调查和多维度的综合问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有代表性的调查点和调查对象来进行个案分析和对比,为保存民族语言资源材料、构建语言保护传承理论奠定基础。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开展语言调查。
1.语言使用社区维度。从社区维度进行语言调查,其主要对象是特定地域和民族普通民众的语言使用状况。在边疆多民族地区,普通民众一般都有固定的居住社区和语言社区,而对这一对象进行语言调查时要以语言社区为基本单位,主要调查和了解语言社区内普通民众的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习得、语言交际水平和语言文字态度。
首先,确定社区类型。不同语言社区的语言使用存在差异,在实地语言调查中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社区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或综合式的调查活动。根据民族居住形式可以将语言社区分为民族聚居区、民族杂居区和民族散居区;根据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可以将语言社区分为民语独用区、民汉双语区、多语区和混合语区;根据民族地理位置可以将语言社区分为境内多民族聚居区、跨境多民族混居区;根据民族主要生产方式可以将语言社区分为农业民族区、牧业民族区、渔业民族区、商贸民族区等。
其次,确定调查规模。依据民族社区人口数量可以将调查规模分为小规模、中等规模和大规模3类。小规模一般指的是边疆民族聚居的村寨,人口规模较小,产业方式单一,问题较为集中。这一社区内的民众往往语言习惯和语言交际形式差异性较小,便于从语言内部了解和解决固定的突出问题。中等规模一般指的是边疆多民族混居的城镇或部落,人口相对较多,生产方式多样,语言类型丰富。这一社区内的民众在语言使用上往往较为多元,但一般情况下可以实现语言交际无障碍,在中等规模的语言社区进行语言调查,可以了解语言接触对语言发展、演变和消亡的作用规律,以及构建语言共生的理论基础。大规模一般指的是边疆多民族杂居的城市或群落,人口规模较大,生产方式多元,语言类型复杂。这一社区内的民众语言使用上差异性大,语言交际问题突出,在大规模语言社区进行语言调查,可以从宏观视角了解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语言消亡的社会历史条件。
2.语言特定群体维度。在语言使用社区维度下进行语言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普通民众,这类语言调查方便获得一手的语言材料、有助了解最新的语言面貌、易于发现社群的语言问题、便于总结宏观的语言理论。而特定群体的语言调查,目标更为具体、问题易于聚焦、样本价值更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语言专门领域的群体进行划分。
首先是年龄群体。14岁以下的儿童语言能力和意识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样本价值不大,而70岁以上老年人因语言障碍和身心因素可能不易配合语言调查,所以我们将人群按照年龄阶段分为6~19岁、20~50岁、>50岁3个群体。具体情况见表1[3]。
表1 不同年龄段仫佬语语言能力统计结果
在进行实地语言调查时可以根据调查的目的和问题导向选取不同的年龄群体。选择青年社群进行语言调查的优势是青年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动机更强,可以将青年群体的母语使用情况和受外界影响后母语使用发生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概括语言变化的方式、动因和机制。选取中年社群进行语言调查的优势是,中年人语言能力和语言面貌基本稳定,尽管通过外出打工、区际交流和信息接收等方式,中年人的语言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但中年人的母语情愫更强烈,对新语言的接收和使用存在主观避习和客观困难,这便于我们开展语言态度、语言习得等领域的语言研究。选取老年社群进行语言调查的优势是,老年人受外界影响度最小,母语使用最为稳定,基本保持着语言的原有面貌。这利于我们对原生语言进行归纳梳理,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角度还原和梳理特定地域和民族的语言系统,保存最原始、最真实的语言材料。
其次是职业群体。不同职业群体的语料库藏有很大不同,对特定职业群体进行语言调查,易于更精准地获取民族语言语料,构建详实的民族语言语料库,分析词汇演变规律。按照语言使用代表性可将职业群体划分为语言文字工作群体、教育教学工作群体、传媒文化工作群体和跨境贸易工作群体。语言文字工作群体指的是从事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语言文字科学普及、语言文字发展规划等工作的群体,对这一群体进行语言调查可以获得最快速度、最全领域、最新讯息的语言文字情况,可以帮助语言调查工作设计更具体的研究计划、提供更直接的研究方法、推荐更适合的研究对象。教育教学工作群体指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中从事语言教育的教师和学者,这类群体因教学需要和工作特性,对语言文字更为敏感,尤其是语言文字所发生的改变和调整,更新速度较其他群体而言更快。传媒文化工作群体指的是从事文化传播、艺术传媒、文化出版、媒体宣传等领域工作的群体,这类工作人员对语言文字关注度更高,且精准度要求更严格,语言文字运用更具准确性、时效性、鲜活性和时代性。跨境贸易工作群体指的是在边疆跨境地区从事外贸交易相关工作的群体,这类人员在语言使用上会受到外来语的影响,或者会让本民族语言影响到其他地区和民族的语言,语言交际、语言杂糅、语言混用等现象更为突出,便于研究语言接触和语言影响等领域的问题。
(三)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的主要方法
在进行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调查时,除了运用常规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之外,还要注意综合考虑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情感倾向、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对边疆多民族地区进行语言调查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调查工作,还需全面考量、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具体的调查方法如下。
1.样本筛选,推点及面。在进行大规模、全范围、深层次的语言调查之前,要明确语言调查的主要内容、维度和对象,根据调查活动的主要目的和问题导向,确定对象范围、问题焦点和目标预设。以此为出发点,先筛选一部分调查对象进行前期试点,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年龄、职业等具体维度中选取样本,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走访。这样做的目的和作用是通过对特殊群体和样本的前期考察,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对调查点和调查问题的初步感知,避免因文化陌生、习惯存异和刻板认知而造成的调研隔阂和主客矛盾。在对调查对象有了初步认知和感受之后,再行详细确定调查方案和调查规划,推点及面,逐步深入,切实获取想要调查的语言材料,准确掌握语言问题。
2.长期合作,良性互动。对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进行的调查研究和保护传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科研工作和文化任务,与语言社区及社区内的调查对象进行良性和谐互动和长期友好合作是保证语言调查效果和文化保护情势的重要前提。而且,语言是动态发展、持续变化的,虽然不同地域和民族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和机制不同,但动态跟踪、灵活调整是进行濒危语言保护工作必须具备的研究思维。因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社区,筛选合适的语言咨询人对于语言调查和保护工作来说至关重要。为保持良性互动和友好合作,调查人必须尊重调查地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必须遵循语言平等观和文化和谐观来开展相关调查,必须讲清语言调查的活动安排、活动规划和活动目的。在获取调查对象信任的同时,也要呼吁和倡导调查社区的调查对象热爱和肯定自己的母语和民族文化。
3.完善技术,充盈设备。与传统语言调查方式和工具不同,今天在进行语言调查和保存工作时,要充分利用好先进技术、新型设备和便捷网络。无论是在进行音系的记录和整理、语音的记录和描写,还是进行词汇的收集和录入、文献的筛选和整合,都需要我们借助先进仪器和设备来更科学有效地开展语言调查、整理和保存工作。为了提高效率、确保效果,需要提前对调查工作者进行技能培训,提高调查工作者在设备使用、技术更新、故障处理、网络使用等方面的能力,为语言调查工作提供更加现代化、时代化、信息化的保障,提升语言调查工作效率、确保语言调查成果保存。
二、边疆多民族地区的语言保护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发展和传承工作,尤其是近年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更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巨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对民族地区语言进行抢救和保护,这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文化工程,也是凝聚民族、促进团结的民心工程。为更好地保护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文化资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立法保护,构建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保护的法律机制
中国语言立法工作是在长期语言调查工作中通过分析语言发展存在问题及国家语言国情的分析把握基础上开展起来的,既符合我国是语言大国的实际,同时也符合当前国际社会语言立法的发展趋势。语言立法是对民族地区语言尤其是濒危语言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是维护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地位的有力保障。但是,语言立法功能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中国的语言立法工作。
1.语言立法的宗旨和原则。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人民权利的重要组成。对人民使用母语的权利进行保护是宪法赋予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所发生的深刻复杂的现实变化,人们开始呼吁完善语言立法。
首先要明确立法宗旨。不论是对方言还是民族语的保护,立法的宗旨都有以下几点:确定语言平等地位、明确语言使用范围、规范语言之间关系。语言平等观是语言立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应该恪守的底限。不同地域和民族的语言,尽管使用人数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习得难易程度不同,但不论使用人数的多少、发展水平的高低,语言本身应该是平等的。
其次要确定立法原则。语言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自愿自主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自愿原则指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自身地域和民族语言使用状况,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解决语言发展问题的法律方式和途径,同时也指民族地区的公民有选择学习和使用哪种语言的自由。因地制宜原则指的是立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特殊地域和民族的地方特色、文化背景和现实条件,尤其是地方法规的设立,更要兼顾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独特文化禀赋和人口规模状况等因素,使语言立法的科学性、适用性、实际性得到更好保障。
2.语言立法的内容和对象。在语言平等宗旨和自主自愿原则的规范下,要进一步明确语言立法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即语言立法的法规条文应该涵盖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使用的哪些方面。语言立法内容和对象的确定是立法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语言立法的落实、作用的发挥。语言立法的内容和对象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明确权利义务主体。要确定享有法律权利的主体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他们应依法享有选择使用哪一种语言的权利、依法享有语言发展的权利,同时,民族地区的人民也应承担发展和传承本民族语言的义务。第二行为主体是国家(政府),应该依法为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传承和保护提供必要的支持,维护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使用和发展自己本民族语言的合法地位。
其次是规范奖励惩罚机制。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民在使用和发展自己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这种行为损害了少数民族人民依法享有的语言选用自由权,同时也不利于民族团结和谐。因此,语言立法要明确规定哪些行为是语言侵害行为、侵害行为的认定、受害人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侵害行为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等等,需要在语言立法的过程中明确列示。
3.语言立法的价值和功能。语言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层面的人权保护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保障途径。因此,语言立法是从法制层面对语言文字的地位进行保护、对语言文字使用权利进行捍卫、对语言文字行为进行规范。而现行相关语言文字法规大多是原则性的规定,因此需要进一步制定出更细化、更具体、更切合地区实际的相关法律,其价值和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实现语言文字平等。我国宪法和系列法律法规已经明确提出要维护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平等权,但目前施行的大多数相关法律都是指导性、原则性的法律文件,缺乏具有结合地域实际、兼顾民族文化特殊性的法律文件,所以地方性、适用性法律的出台,必将更好地维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力、更好地实现语言文字平等地位、更快地发挥法律机制应有的作用。
其次,有助于发展地域民族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民族语言文字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地域风情、饱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浸润着浓厚的边疆特色,对语言文字进行立法保护,就会更有力地对语言侵害行为进行规范、限制和惩处,也会对受害主体进行更有力的保护和捍卫。
再次,有助于实现民族团结和谐。语言权力作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当这一重要的人权得到保障之后,被保护的主体自然更愿意承担相应义务,更维护地区的管理和行政,更愿意主动发展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更乐于接纳和团结其他民族文化以及文化背后所负载的民族和人民。当所有的民族文化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被保护的民族人民自然更加团结、更加和谐,民族关系更加融洽,边疆地区更加稳定。
(二)技术保护,搭建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保护数字化平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人民都愿意让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语言文字保护应该积极利用数字化时代提供的便利条件,搭建数字化保护平台。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首先,数字化保护的功能和意义。数字化技术指的是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交叉应用的技术形式,这些技术形式可将非数字化事物转换为数字化信息,转换成数字化信息之后,方便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加工。用数字化方式来处理语言文字资源的最大功能有3点:一是可以保存体量庞大的数字化资源,即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资源;二是所保存的信息不易丢失,便于管理和存放;三是被数字化处理后的信息,更易于查阅和使用,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边界。因此,语言文字资源的数字化处理更符合语言保护的真正目的,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不是刻板的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和传承,而数字化方式就实现了这一目的。
其次,数字化保护的途径和方式。从处理阶段来看,在对语言文字资源进行数据化处理和保护时,大致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非数字化资源的获取,第二阶段是对非数字化资源的数字化处理。第一阶段强调对语言资源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后一阶段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加工。从数字化形式来看,为了对语言资源进行更好地数据化处理,应该强化数字资源平台建设,完善数据搜索功能、提供字符转换效率、开发数字处理软件,等等。如,近年来不断完善的臧文字输入系统、出版系统、藏文办公套件等。
再次,数字化保护的管理和使用。对语言资源进行数据化处理之后,要对其进行妥善的管理和使用。数字资源的管理环节一是数据储存,要规范储存制度,保证数据资源能够妥善储存在资源库当中;二是资源共享,在资源的使用中要提倡共享原则,保障共享效果,规范共享流程,确保数字资源在不被破坏、更改的前提下发挥其价值;三是开发管理,对这些储存的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提倡二次加工和多维处理,丰富数字资源内容,激活数字资源使用形式。
(三)人才保护,创建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保护的人才梯队
边疆多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也是资源,文化的传承、资源的保护,根本在于人的保护和传承。语言产生于人、作用于人,也必将发展于人、保护于人。因此,每个地区、民族或特定区域都应该创建一支相对完整的人才梯队,对语言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和保护。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设语言调查人才队伍。语言保护的第一步是对语言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进而才能对其进行开发、维护和保护,因此语言调查队伍的建设是一切保护工作的基础。“1956年,《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汉语方言普查工作的指示》发布,要求在1956年和1957年完成全国每一个县的方言的初步调查工作。”[4]为保护民族语言,教育部、国家语委经过科学论证,在2015年开始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这一工程也将培养一大批民族语言调查的人才队伍。
其次,建设语言教学人才队伍。语言文字资源的调查和保护,最终目的是希望民族语言可以保持活力,存留在使用民族语的社群当中。而学校是学习、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的最重要场所。对于语言教学人才的培养,一是边疆多民族地区高校要开设民族语专业,培养专门的民族语文人才;二是建立边疆多民族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管理机制,定期召开培训活动,开设培训班,培养一支专业的基础教育语言文字教师队伍。
再次,建设语言研究人才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5]。语言调查、开发和教学等一系列保护性活动,需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层次的深度,决定了语言调查工作、开发保护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因此,要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的、精湛的、先进的语言研究队伍,保证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发展性。一是加强高校语言文字专业学生的培养,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之外,还要加强田野调查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二是增加语言理论研究的资源投入,给予专业研究院所、开发公司、研发团队等更多的支持。
三、边疆多民族地区的语言传承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因,源于人民也必须归于人民,语言活力的保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条件。因此,对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进行更好传承的核心原则是增强民族语言活力,这是开展一系列语言传承工作的指导原则,也是语言传承的根本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传承的路径。
(一)加强边疆多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教育教学
首先,加强语言教学学科建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一批民族院校,旨在培养民族人才,开展民族语言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和谐。这些民族高校在建立之后逐渐开办了少数民族语文系。“20世纪中期,中央民族大学创建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6]。如今,该学科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中心核心学科,具有开办历史较早、语言类别最全、高层次人才数量多的鲜明特征,为创制民族文字、制定民族语言政策、民族文化改革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关系到语言文字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质量和效果,人才队伍是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教学的核心,接受了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语言学科教育的人才,势必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开展更有效果、更有深度的语言教学,在语言文字文化传承的环节中,真正发挥作用。
其次,开展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我国在民族地区持续推进双语教育教学,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出台了很多具体的规定,推进了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200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文进校实验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壮文的使用率。吉林省在2003年颁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深化改革加快民族教育决定的意见》,对吉林省内民族语的教育教学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青海省在2003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了民族语在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步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在2004年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民族地区通过制度保障的覆盖面更广、影响人群更大、实施力度更强,对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双语教育是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既能促进少数民族与外界的交流和互动,又能保护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中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发展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文化产业
首先,促进民族语言文化产业发展。党和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语言观的方法论指导下,不断鼓励和扶持民族语言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语言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为民族语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形式载体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民族语言文化人才提供了机会,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民族语言文化事业种类丰富,涉猎范围较广。如,书刊出版行业,民族语言文字出版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编辑、校对、印刷、发行的完整产业体系,为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民族语言的公共服务职能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区,随处可见民族语标识的指示牌、广告牌、路标牌等等,涵盖了人们交通出行、消费购物、旅游社交等不同的领域。这些都反映出我国民族语言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化服务功能也在与日俱增。我国应该继续完善民族语言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构建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和功能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民族语言产业向前发展。
其次,做好民族语言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做好民族语言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这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倡导部门联合,召集经济学、语言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为制定科学的语言文化产业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和指导。同时,也要着力打造一批语言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对语言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支持,打通商界、学界、政界的正向联合渠道,合力发展语言文化产业,加快语言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语言产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语言产业发展,分析语言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制体制问题、机构运转问题和经营管理问题,努力构建系统的产业规划、产业开发、产业营销、产业评估和产业升级的专业化研究队伍,促使语言产业良性发展,不仅促进语言文字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创造经济社会效益,提高民族认同感,维护民族和谐团结。
四、结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人际交流的基本工具,作为维系族群的关键纽带,其重要性和独特价值不言而喻。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一系列人类活动及其发生形式紧密联系的。语言源于人民,也作用于人民,但同时语言的存续和发展,也需要人民的保护和传承。
作为世界上语言数量最多、语言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语言濒危甚至消亡的难题,尤其是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受到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规模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语言面貌并不乐观。因此,做好语言保护工作,是保护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边疆稳定的重要工作。语言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前期科学全面的语言调查,到形式多样的语言保护,再到多管齐下的语言传承,一系列过程和环节需要紧密配合、相互合作、共同促进。
我们坚信,有国家战略的指导支持,有专家学者的智力奉献,有广大人民的合力参与,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语言的调查、保护和传承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大力发展,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民族语言文化一定能在边疆地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