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核心素养理论体系和实践机制研究
——以财会专业为例

2020-01-02裴英竹

梧州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财会核心素养

裴英竹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大学生核心素养研究及应用重点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其实质是回应社会环境变革对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诉求,是高等教育的初心与本质回归。早在2014年,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上明确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强调“研究构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标准”,并做出具体要求与阐释,同时提出“按学段制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与基本内涵》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并表现为“实践创新”等六素养,且具体细化为“人文情怀”等18个基本要点[1],以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此后,专家学者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扩大到质量提升过程中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的高层次教育的要求,仍存在“一味地追求数量的发展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2]。教育观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古板,学业过度轻松,学业挑战度低,素质教育难以落地,创新复合型人才紧缺,学生适应社会和创新创业能力薄弱,教师发展动力不足,评价规则缺失,等等,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核心素养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之策,必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落地为重要抓手,才能激发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及其人才培养的创新驱动活力。本研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基于笔者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深入,就是学生不断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观点,以财会专业为例,将核心素养与思想道德教育、学业教育、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试图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探讨大学生核心素养理论体系和实践机制问题。

一、财会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理论体系

(一)思想道德素养

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并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养培育是各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作为高阶复杂学段,财会专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其他学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具体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1.思想意识。部分大学生受西方人生哲学、政治观点、腐朽生活方式等诸多不良影响,意识形态、文化生活、精神状态向“功利化”偏移,价值观、人生观存在偏离。所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必须从思想意识着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树立绿色生活和优质人生与贡献社会的的人生观、一切从大众利益出发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2.政治观念。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政治立场与态度,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以部分香港大学生“占中”事件为戒,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政治观,维护正义与公益,强化责任与担当,不忘初心,家国情怀,记住乡愁,站正自己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位置。

3.品德修养。《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品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第二身份证[3]。“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每个大学生应当修身养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锤炼道德品质,提高道德修养,熏陶和润泽优良品德修养,并内化为自我价值准则,丰富自身精神世界,使之成为成长成才的重要动力。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真理,崇尚英雄,弘扬正气,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刻苦钻研,好学乐学,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助人为乐,勤俭节约,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大学生。

4.审美情趣。大学生应当拥有“诗和远方”的艺术意境和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和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弘扬传统美德,做到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心灵美;开拓新时代美德,学会审美、爱美和发现美、欣赏美、辨别美、评价美、创造美。

5.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大学生对未来会计职业认同、情感、兴趣、爱好、习惯所形成的思想行为、职业文化、职业责任、职业情感、职业纪律、道德风尚等方面的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廉洁自律,不为金钱和利益所诱惑,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道德意识和信念,服务大局,勇于负责担当,坚决纠正乱发滥支、违法违纪的现象,防控风险,“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些都是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的具体表现。

(二)学业素养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强出于学。”大学是积聚知识、创新知识、传播文化的梦想海洋和文化故乡,“大学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知识是每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石,学业是创新创业的前提。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大学生,应当自觉提升学业挑战度,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激发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在自主学习、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中行稳致远。

1.理论素养。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针。财会专业是以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应用学科,专业课和基础课的理论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学、审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税法等;相关学科专业课理论包括工商管理、金融学、财政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国际商务等。财会专业大学生要珍惜大学时光,自觉合理“增负”,“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4],既要对古今中外财会理论发展史有系统把握,也要对新时代财会理论前沿与未来发展趋势有精准的研判,夯实理论基础,厚植理论积淀,提升知识结构,固本强基,形成系统完整的财会理论体系。同时,增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自信。

2.科学素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科学素养已成为人们摄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贡献科学成果的必备要素。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精神,崇尚真知灼见,运用财会理论和科学知识与方法及手段,借助财务数据及财务分析,对财经领域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和自然规律(如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进行探索,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不断培植会计人的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批判、勇于探究、乐于钻研、科学实践、大胆尝试、改革创新等科学养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坚持不懈、不畏困难、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这些都是财会专业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3.文化素养。文化是智慧之源、道德之根,是自我涵养与内心修养,是知识与经验的升华。“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财会专业大学生文化素养既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会计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兼容国外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等意识形态的内容,又包括语言与文字、自然科学与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是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文化美德和文化自信的综合体。

4.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5]。财会职业借助反映、监督、控制、评价等职能,参与组织机构经营管理决策。为了高效利用和综合提高人、财、物等资金资产资源绩效,必须通过高效清晰的信息沟通、交流、获取、鉴别、推理、整理、分析、评价、传播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具有理性的信息意识、丰富的信息知识、优秀的信息文化、良好的信息道德、过硬的信息技能,这是全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财会专业大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

5.技能素养。技能主要指就业创业创新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技能素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根本。“希望大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技能就是真学问的化身、真本领的象征。在全球性发展智能产业、拓宽智能生活的背景下,财会专业大学生不仅仅限于会计电算化专技,务必追随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将来在更为深刻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创新创业做好准备。

理论素养、科学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素养、技能素养五者各自独立,但又相辅相成。理论素养是基础,深厚的科学素养、内敛的文化素养、丰富的信息素养、独特的技能素养,共同构成财会专业大学生学业素养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三)职业素养

大学时代学业素养培育固然重要,职业素养培养也需并驾齐驱。职业认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品质能力,都是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具体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1.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即人文素质和修养,包括人文知识与技能、人文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与品质,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和幸福为终极目的”[6],与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素养相吻合。财会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学习、掌握和运用人文科学知识水平与技能、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与方法、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品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2.学习素养。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型社会,“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和社会所需。大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学会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以科学高效、简便快捷的学习方式,来获取优质生活和社会贡献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信息科学和智慧学习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批判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精神,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

3.胜任素养。胜任素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必备的资质、素质、才干,是指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情感态度或价值观,一般包括职业素质(如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等)、职业技能〔如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合作(尤其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异质社群的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等〕、职业行为(如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创造创新,等)。财会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扎实财会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和提升更多的技能,加深对财会专业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认同,不断培植未来职业的胜任素养根基。

4.健康素养。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体能素质、正确的生命意识、有效的自我管理,对个人健康、他人生命、生态环境、能源耗费和国家安全进行理智判断与决策的能力,以及开创快乐、积极、健康、向上的美好人生的愿景,是健康素养的内涵。大学生可以通过树立健康向上的理念、学习基本健康知识、获取有效的健康信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掌握健康基本技能等渠道,来丰富和提升自控力、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和生活质量及人生乐趣。

5.社会素养。大学生要有社会意识,也即正确“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7],需具备“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热爱祖国、体能素质、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和法律意识等基本的社会素养”[8]。作为青年一代,大学生要有开放的全球意识、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广泛的公益活动、崇高的思想情操、良好的道德行为、饱满的精神状态,热爱祖国、善待自然、贡献社会、关爱他人,崇尚和追求真、善、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是财会专业大学生立足社会的核心素养基本要求。

人文素养、学习素养、胜任素养、健康素养、社会素养五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财会专业大学生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在未来职场的创新创业中如鱼得水,就需要具有清新浓厚的人文底蕴、适应未来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持续提升的胜任能力和健壮硬朗的健康体魄及积极向上的心理调适能力,才能创造性地解决千变万化的社会实践问题,以适应投资多元化、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经济社会环境。

二、财会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实践机制

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旨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9]。学科教学的深入就是学科不断走向核心素养的过程[10]。财会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必须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完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目标[11],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多元化学业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加大教师核心素养能力建设、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将核心素养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与环节中,促进大学生“将个人知识、能力与态度加以扩展并升级转型为核心素养,不断充实核心素养,进而适应复杂多变的世界”[12],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构建财会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教学是财会大学生核心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培育途径,也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最主要抓手。围绕财会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学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为内容的基本核心素养,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基于核心素养培育,构建一个集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通识课和实践课于一体的财会专业多元化课程体系。

1.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德育、体育、英语、商务数学、语文(专业论文阅读与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就业指导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

2.必修课。主要包括会计学、成本会计(与预算会计整合)、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整合)、职业道德教育、财务分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证券投资分析、资产评估等课程。

3.选修课、通识课(非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审计学、统计学、金融学、财经法规(经济法、税法)、管理学、经济学、财政学、市场营销、EXCEL财务管理、税务策划、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价值管理、绩效管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管理信息系统、政治与形势、音乐美术、哲学、心理学(与健康教育整合)、文学、生态学、历史(与党史国情整合)等课程。适当增加一些专题讲座,如会计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孔子文化、创客文化、工匠文化、国防教育,等等。

4.实践课。主要包括会计模拟实习、会计核算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小键盘、ERP沙盘练习、办税实务、岗位角色模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会计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竞赛等课程。

通过课程改革,把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能力素质和促进人格健全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支撑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的培养[13]。

(二)改进教学模式

构建一个通识教育下“学思悟行”的教学模式[14]。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培育“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以培养“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集合体”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有效引导大学生发展高阶思维,旨意脑洞大开,创新创造;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有效融合授课模式、案例教学、合作模式、问答模式、研究模式等国内外教学方式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教师辅助引导,从传统教育的“以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讲授式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研究式学习为中心”“以跨学科整合为中心”的师生互动、集体研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批判质疑、学术研讨、STEM教育(即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四类领域的有机融合的教育),以及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产学研合作企业等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相长。

(三)加大师资队伍核心素养培训力度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群体,实施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高校及其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和能力的培训尤为重要。通过职前职后系统培训,使教师学通学透核心素养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认识到“教书型”→“双师型”→“核心素养型”的教师角色发展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教师对核心素养高度热情与认同,自觉并充分掌握核心素养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力素质、教学方式等,使其“学习理解—认同内化—创新生成—外化实践”[15],“既培育一个个的教师个体,又教育基于团队构建的多元化师资队伍”[16],促使整个师资队伍自身既具有核心素养方面的高度情感、价值理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又具有基于自身核心素养能力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四)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1.完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从核心素养教学情感、态度,及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术成果等方面,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企业评价,以及教学观摩、座谈会等方法,对教师核心素养理念与能力及其教学成果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与高层次培训进修、职称评定及聘用、评优选先、绩效工资等政治待遇和经济效益挂钩,形成相应的激励制度与问责机制,促进教师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及其职业成长成熟。

2.改革大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大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理念从知识、技能考核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样化综合考评转变。改革传统的“出勤+作业+考试”的考核评价模式,构建“思想道德+身心健康+责任担当+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财会专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学业素养、职业素养等多维度的过程性及其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要关注隐性能力评价。除了对其学习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财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资金使用、资本运营、资产重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企业兼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国际会计惯例的恰当应用,分析和解决财会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进行评价外,应重点评价学习成果多元化,学会综合使用所学知识,完成知识与能力更新的创造创新。通过学习质量评价改革,促使财会大学生从提高知识技能向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和实践创新转变,从提高学习成绩向提升学习情感和提高学习能力转变。

三、结语

核心素养是把握教育目标的一种方式[17]。教育目标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各方齐心协力才能实现。财会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综合表现”[18]的核心素养培育及落地,就“培育”而言,不是仅凭财会专业单一学科就能实现的,而是要打破传统理念和学科界限,需要多学科融合,跨学科、多维度知识与能力、多种途径的整体发力;就“落地”而言,除了学校外,“需要发挥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的联盟军”[19],才能促进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财会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2017年全国商务财会学术论文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