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飞机喷洒两种氯氰菊酯剂型防治松墨天牛试验

2020-11-13张灿锋李泽舟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氯氰飞防微囊

张灿锋,李 骄,李泽舟

(1.重庆中邦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重庆市涪陵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3.重庆市农药剂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涪陵 408000)

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又名松褐天牛、松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害虫,主要危害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等,蛀食树干和大枝条的韧皮部及木质部,破坏、切断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养分运输,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造成成片林地枯死,更是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萎蔫病(Bursaphelenchusxyloophilus)的主要传播媒介[1]。在我国广泛分布,近年来迅速扩散,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我国林业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我国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生态学、综合防治等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3],并取得初步进展和成效,提出了加强检疫、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营林措施等综合防治技术[4]。

重庆市截止2017年底有松材线虫病疫区34个县区、疫点425个乡镇及万盛经开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生面积112 067 hm2,病死松树65 022株,疫情发生乡镇、区县松林总面积分别为616 753、1 475 033 hm2,控制松材线虫病自然传播的有效途径是有效控制松墨天牛危害[5],目前,微囊剂即微囊悬浮剂是全球技术含量最高的农药制剂[6],触破式微囊剂制备工艺要求更高[7]。因此,我们进行了飞机喷洒缓释型3%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和触破式微囊剂典型代表——触破式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8]防治松墨天牛对比试验,以期为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17年在重庆市涪陵区设置6个马尾松林及松墨天牛发生状况基本一致的飞防试验区,其中清溪镇4个(喷洒3次不同药剂各1个,喷药4次不同药剂各1个),飞防总面积每次5 600 hm2;罗云乡、江东办事处各1个(对照,不喷药)。

1.2 试验药剂

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8%CS)和3%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3%CS)由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提供,用量及配比为每0.067 hm2喷洒390 mL水+100 mL药剂+10 g沉降剂。

1.3 试验实施

1.3.1 雾滴调查 飞防作业前,以试点乡镇为单位,每个监测位选择3个监测点,相邻两个监测点间隔100 m以上。每点设置5个取样点(相邻两点距离不小于10 m),共设置60个取样点。使用10 cm×10 cm无色塑料片监测雾滴。飞机喷洒后,取回并在放大镜下五点取样,每点检查1 cm2雾滴数。

1.3.2 飞防实施 选择晴天,利用配有专用喷头的“小松鼠”AS350B3E型直升飞机喷药。第1~4次飞防作业时间依次为2017年5月25日、6月28日、7月20日、8月9日,每架次载药液750 kg。

1.3.3 飞防效果调查 由于不同引诱剂所监测的松墨天牛发生规律基本一致, 因此可以用一种引诱剂监测当地的松墨天牛发生情况[9]。在每个试验区域均匀设5个诱捕器(型号APF-1),从4月15日至9月30日,每5 d调查1次诱虫数量;挂设、维护诱捕器和数据调查由专业人员实施。

采用监测点诱捕器诱捕天牛的数量衡量防治天牛的效果。诱捕器诱到的天牛数量少,表明虫口密度低,防效较好。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剂型防治松墨天牛效果

从表1可看出,触破式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平均防虫效果率为71.0%,高于缓释型3%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的56.5%,且不管是以罗云为对照还是以江东为对照,不管是飞防3次还是4次,都是触破式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应高于缓释型3%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表明触破式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灭虫效果优于缓释型3%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

表1 不同剂型及不同喷药次数的虫口密度

2.2 不同飞防次数防治松墨天牛效果

表1显示,喷施触破式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的灭虫效果率飞防3次平均为58.7%、飞防4次平均为83.1%,差异显著(p<0.05);喷施缓释型3%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的灭虫效果率飞防3次平均为36.9%、飞防4次平均为75.9%,差异显著(p<0.05),说明这两种剂型都是飞防4次的灭虫效果优于飞防3次,且只有飞防4次灭虫效果率才都能达到70%以上,有效控制松墨天牛的发生与传播,喷施4次触破式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灭虫效果最佳,效果率可达83.1%。说明在同等情况下,使用8%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比使用3%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天牛效果更好,性价比更高。

2.3 不同剂型防治松墨天牛效果的差异率

表1显示,飞防触破式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与缓释型3%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的灭虫效果差异率,飞防3次为34.5%,飞防4次为30.0%,说明随着飞防次数增加,不同剂型的灭虫效果都提升,但二种剂型之间灭虫效果的差异有下降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触破式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优于缓释型3%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飞防4次防治效果优于飞防3次,触破式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和缓释型3%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都只有飞防4次,灭虫效果率才能达到70%以上,即有效控制松墨天牛的发生与危害。

触破式微囊悬浮剂是封闭性感压胶囊,能在天牛成虫踩触或取食咀嚼时一次性释放有效成分,未被踩触或取食的微胶囊能完整保存下来,避免了农药重复使用造成的浪费,对天敌、环境影响小;对天牛成虫不仅击倒力强,药效高,而且持效期长;此外,该剂型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耐光性和粘着性[10]。在防治天牛等大型害虫时,有较高的性价比。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的特点是不需要感压释放,对于防治小型且危害期短的害虫有一定的作用;8%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若没有外力影响,有效成分可以长时间保存,适合防治森林中的松墨天牛[11]。本试验的二种药剂防效对比结果说明,触破式微囊悬浮剂在触破时准确地作用于松墨天牛靶标生物的要害部位,有药效高、持效长的特点,是防治大型昆虫松墨天牛的理想药剂。

致谢:本试验过程中重庆市涪陵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李骄给予了大力支持,深表感谢。

猜你喜欢

氯氰飞防微囊
微囊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BMP⁃2缓释型PLGA微囊作为引导骨再生支架的初步研究
华夏统联:以飞防为切入点向服务商转型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具氯氰菊酯降解功能的植物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让无人机飞防乘风起航
二代粘虫的防治技术
洮北区农业站积极开展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
不同洗涤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清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