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背景下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发研究

2020-11-13罗懿婷

好家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芦苇美术家长

文 罗懿婷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在艺术教育领域特别提出了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核心目标,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我们在“主题背景下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发研究”的课题实践过程中,通过行动研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努力挖掘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逐步推进课程的高效实施,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而全面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一、主题背景下幼儿美术活动的实施框架

(一)明晰的活动理念

主题背景下幼儿美术活动应以“儿童发展为本”,我们确立的美术活动的设计理念是:幼儿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独立个体;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家园社区合作是幼儿发展的保障。

(二)细致的活动目标

确定活动目标是体现活动理念和展现活动价值的核心步骤。我们以幼儿为核心,结合《指南》精神,依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从语言与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目标定位,希望将幼儿培养成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三)丰富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将丰富多彩的农村自然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与美术活动相结合,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如在《芦苇微微》主题课程中,我们以“芦苇”为主要操作材料,让幼儿认识芦苇,了解芦苇的用途,并生成了“芦苇装饰画”“芦苇须插花”“芦苇棒贴画”等活动,巧妙地赋予芦苇艺术的生命和价值。

(四)个性化的观察评价

在主题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个别、小组、全班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以幼儿为观察对象,记录其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其次,通过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发展轨迹。最后,邀请家长积极参与观察、记录和评价,使家长比较全面、直观地了解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二、主题背景下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选择

(一)基于幼儿的兴趣

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主题内容是美术活动生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小班幼儿特别喜欢在“娃娃家”中开展游戏活动,我们以师幼共同创设“娃娃家”游戏场景为明线,确立了“扮家家”的主题,以印制“娃娃家”的各种饰品为主题设计线索,开展了贴墙纸、铺地毯、挂窗帘、做花被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交流、欣赏、尝试、探索、制作,进而认识印制材料,在印制过程中发现色彩和印迹的变化,感受印迹的丰富性。将幼儿的兴趣需求与美术印画活动有机融合,既满足了幼儿对创造性游戏的需求,又巧妙而适宜地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

优质的美术活动,应注重追随幼儿的经验和需要,而非拘泥于教师的提前规划。如一次外出参观时,教师观察到幼儿对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警察、来往通行的车辆及路上的斑马线兴趣浓厚。于是,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提出建议等方式,师幼共同生成了“交通乐园”主题活动。

(三)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

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想象水平逐步提高,需要我们为他们创设更大的表达与创作的空间。例如,在主题活动“动物朋友”中,我们以“在农场里”为切入点,以搭建农场和塑造农场里的各种小动物为主要设计思路,让中班幼儿在看看捏捏、涂涂画画、拼拼搭搭中了解动物,学习一些基本的泥塑技能,在搭建和塑泥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三、主题背景下幼儿美术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领域融合开展美术活动

幼儿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应建立在其他领域相应发展的基础之上,并能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产生影响。我们将幼儿各领域的学习内容与美术活动相结合,如在综合课程《种子的秘密》中,幼儿对植物种子的生长过程、生长环境及传播方式非常感兴趣,我们在自然角中创设了种植专区,生成了“我爱自然角”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我们以对植物的观察和记录为切入口,让幼儿自己装饰观察记录本,设计自然角环境,绘画植物的生长过程。幼儿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与写生,不断丰富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二)依托节日开展美术活动

我们根据节日和季节的变化合理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节日与节气的庆祝活动充分融入艺术元素。如在“元宵节”主题活动中,我们以看视频、讲故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开展水粉画元宵、巧手做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百米长卷涂鸦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独特的文化艺术,培养优良的传统美德。又如,在“端午节”主题中,我们以绘本《粽子》中的故事为切入点,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通过画彩蛋、做香包、挂艾草、系五彩绳、包粽子、画粽叶、画龙舟等活动,为端午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三)亲近自然开展美术活动

我们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欣赏自然风光,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让幼儿在大自然的氛围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如在“我的植物朋友”主题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享受着与草地、花海亲密接触的快乐,以回忆、欣赏春天的草地和花海为切入点,以花草的生长变化为设计思路,让幼儿尝试用密集的线条、重复的图形和丰富的色彩来表现自己喜欢的植物。

(四)家园合作开展美术活动

我们积极吸引家长参与美术活动,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如在“童话节”主题活动中,我们发放相关通知和调查表,发动家长配合收集相关图片及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在深入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与幼儿一起设计童话节海报,制作图书及书签,尝试用教具、头饰等物品进行亲子故事表演,家长和幼儿在欣赏、讨论、设计、绘画、制作和表演的过程中,共同感受创造和表演所带来的乐趣。

在课题“主题背景下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发研究”中,我们倡导“把环境创设做活,实现由外到内的转化;把主题美术活动的教学做活,让活动更适合幼儿;把课程模式做活,让资源有效整合”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的支持者”。描绘未来愿景时,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主题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是一个不断继承、创新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执着坚守、一以贯之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领会其特有的内涵,并坚持不懈地深入钻研的过程。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为奋进的状态,切实推进幼儿园的美育改革,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美育教育。

猜你喜欢

芦苇美术家长
石磨豆腐
芦苇
美术篇
芦苇
看啊,芦苇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