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见游戏,看见儿童,看见自己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思考

2020-11-13沙红星吴君妍

好家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能力

文 沙红星 吴君妍

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能力,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进行指导的前提。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特点和能力水平,教师要以幼儿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发现他们的需求,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2016 年,我园申报了市级立项规划课题《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研究》,面对稚嫩的师资队伍,我们秉承“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体悟看见游戏,看见儿童,看见自己。

一、看见游戏,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

(一)确定研究目标,促进师幼成长

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我们所研究的观察是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中直接了解幼儿,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回应的过程。通过对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研究,探索教师观察能力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突出研究重点,彰显游戏主场

起先,结合本园教师观察能力的实际情况,我们计划从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游戏活动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发现在高控下活动时,幼儿的行为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教师难以发现幼儿的自主学习过程。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先从户外活动开始观察,逐渐再转移到室内活动。

二、看见儿童,在观察研究中发现幼儿学习

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设计者、组织者逐渐转化为观察者、记录者。只有会观察的教师,才能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差异性,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在理论学习中读懂幼儿

定期开展“采香读书会”活动。通过共读一本书,利用思维导图、美篇等形式,结合实践分享阅读的收获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开办区学科带头人专题讲座,挖掘园内外区级学科带头人资源,为教师分享学习故事经验。

邀请幼教专家高效指导。聘请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充分抓住市、区专家的视导调研,邀请他们在现场把关幼儿活动质量。

学习《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园部还印制了《指南》口袋书,便于教师携带,有疑惑时也能够及时查找相关资料。

(二)在游戏观察中支持幼儿

1.灵活使用观察工具

教师根据观察需求灵活使用观察工具,如便笺纸、发展检核表等即时性观察工具,相机、手机等多媒体观察工具,以及根据不同目标设置的开放性记录等。

2.识别有意义的行为

幼儿园分组进行了“识别有意义的行为”主题培训。每周由组提供一段5 分钟左右的视频,供组内教师观察,引导教师去思考“我该关注谁”“关注什么行为”以及“为什么这个行为值得记录”等。

3.我的故事请你听

观察与记录是理解幼儿行为最为重要的判断基础。因此,分级组组织了《我的故事请你听》观察记录培训。在一日生活中,教师拍摄下自己认为值得记录的瞬间并进行分享,其他教师充分挖掘记录中有价值的信息,客观、理性地分析幼儿的行为,将理论结合实践,提出不同的想法。

4.角色扮演诉心声

以年级组为单位展开“体验式”观察活动,教师以不同的身份体验活动,真实地感受“教师”和“幼儿”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想法和需求,并互相交流彼此的想法与感受。

5.观察分享审视

观察要具有目的性,要针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从中发现关键性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寻找原因,及时改进,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采用“班级——年级——园级”层层推进的方式开展观察记录的分享研讨活动。教师之间互相“把脉诊断”,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逐步提升观察记录的有效性。

多次分享后,课题组还形成了一份《观察记录检核表》,以便教师获得一种审视幼儿学习的独特“眼光”,并进入一种能不断地从幼儿的学习中发现和捕捉教育问题的研究境界,实现教育评价与课程改进一体化。

观察记录检核表讲述者( )记录者( )幼儿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在相应内容后打钩)动作/健康语言/读写社会/情感数学/认知科学探究审美/表现精准分析1.目标与分析的关联度2.支持策略是否适宜

6.家园同步观察

如何突破时空,将观察延伸到家庭?基于此问题,幼儿园进行了“幼儿园+家庭”观察记录初探,家长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幼儿的成长档案中,通过成长档案这一纽带,与教师共同收集和分析幼儿的行为与经验,从而研讨出优化幼儿园活动及支持幼儿发展的策略。

三、看见自己,在观察研究中重新认识幼儿

观察是了解和评价幼儿发展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教师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以及对家长进行一次终期调查问卷,用具体的数据说明课题实施后,教师在观察与记录、分析与解读、支持与策略思考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

(一)教师观察能力明显提升

教师对观察能力的认识有所提高,观察的目的性更加明确,观察时更具有敏锐性,也更具条理性。“观察对象选择不客观”的教师表示能耐心地解读幼儿的行为,不急于干涉、打扰幼儿的活动;“观察方法单一”的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以及课程的推进,灵活机动地选择全面扫描观察法、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或记录研究法;而“分析幼儿行为有困难”的教师表示会更多地倾听幼儿的声音,了解幼儿行为发生的环境与前因后果,从而提供有效的支持策略,提升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幼儿发展水平迅速提高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最终落脚点是幼儿的发展。为了能更加科学地分析并准确地做出判断,在课题研究结束之前,幼儿园对中班、大班幼儿家长进行了调查。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针对幼儿社会、健康、语言、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相关发展,家长打三星的居多,二星次之,一星相对较少,总体比较认可幼儿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以及教师基于观察给予支持所带来的改变。

四、看见成果,在观察研究中感悟教学相长

自汇总课题实施以来,幼儿园展示了教师的各级各类业务成果和幼儿的发展情况。

经验辐射推广。在每学期一次的幼儿园论文评选活动中,教师围绕观察实践,撰写论文并上传至园内共享平台,供同伴互相学习。

观察浸润成长。全体教师精心编写了《采香蜜语》系列园刊4 本和《优秀观察记录集》《观察记录个案集》等,使教师在观察幼儿、反省自己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及专业幸福感。

平台促进发展。在观察、了解幼儿兴趣与需求的基础上,幼儿园不断调整、优化户外环境。因户外环境创设成果斐然,我园被选为江苏省首批课程游戏化专题宣传片拍摄试点幼儿园,节目2019 年1月在江苏教育频道展播。通过反思与总结,园长基于观察的课程建设经验分别开展了10 次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讲座。4 名教师撰写的课程故事《蜜蜂嗡嗡叫》《吉羊堡的故事》收录于国家级幼儿园课程故事研究丛书《冻不住的好奇心》;课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教师撰写的2 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教师撰写的观察论文有16 篇在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五、研究后的思考

当教师的只关注幼儿的行为时,就没有看见幼儿;当教师关注幼儿行为背后的意图时,就开始看幼儿了;当教师关心幼儿意图背后的需要和感受时,就真正看见幼儿了。幼儿行为的观察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会止于短暂的实践研究,目前有待改进的环节还有很多:1.在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上,教师如何兼顾对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运动方面的观察,促进幼儿更全面的发展?2.如何继续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进行有目标的观察,支持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3.如何做好《采香蜜语》系列园刊,创设更为丰富的平台,使教师体验研究的快乐?

猜你喜欢

幼儿园幼儿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欢乐的幼儿园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爱“上”幼儿园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