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探索

2020-11-13郭淑芝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6期
关键词:周径脑血栓下肢

郭淑芝

(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德州,253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形成与静脉血流障碍、静脉壁受损以及长期高凝血液作用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1]。脑血栓(Cerebral thrombosis)患者多数伴有偏瘫等后遗症,加上需长时间卧床,故有较高的概率罹患DVT[2]。若未尽早干预和处理,栓子脱落还可诱发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3]。为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案,本研究以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6例脑血栓伴DVT患者为例,分组比较常规护理模式、综合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26例脑血栓伴DVT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1:1比例随机归为两组,A组13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最高73岁,最低48岁,平均(58.73±4.96)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1.2年,平均(3.92±0.51)年。B组13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最高75岁,最低49岁,平均(59.02±5.13)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3年,平均(3.94±0.48)年。采取统计软件处理A组与B组间的基线资料(>0.05),适合进行统计研究。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颅脑CT或MRI等诊断证实;②患者精神正常;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其他心脑肝肾疾病;②无法正常沟通或听力障碍;③基线资料不完整等。

1.2 方法

A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包括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等),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与用药,根据医嘱及患者主诉给予镇痛药物使用等。

B组在常规指导下接受综合护理模式干预,主要措施有:①心理教育。脑血栓起病较急、后遗症较多,加上DVT对患者躯体的折磨,极易使患者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部分不了解自身病情的患者,甚至可能过于悲观,出现濒死感。故护理时应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每日与患者交流的时间应超过30min,耐心疏导、安慰患者,通过语言暗示法、移情理论、案例法等引导患者放松情绪,并结合其文化程度、新知识接纳能力等信息,通过书面+口头的方式为患者科普脑血栓、DVT的相关知识,如诱因机制、临床表现、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等,从思想与心理两方面消除患者的负担。②加强监测。在密切监测患者基础生命体征的同时,还需对其下肢的肤色、周径等进行定期观察,每日测量1次下肢周径,尤其是发生DVT的1~2周内,患者由于栓子脱落而导致肺栓塞或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较高,此时更应加强监控,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若有上述异常情况,则需即刻告知医师处理。③体位护理。为无绝对禁忌的患者稍微垫高下肢,以20~25°为宜;同时取弹性软垫垫于主要受压部位,以尽量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在下肢发生DVT期间避免按摩或被动运动,以防止栓子脱落。④生活指导。指导患者规律作息、戒烟酒,每日多进食低脂、维生素类食物,多食用新鲜果蔬,日饮水量宜超过2000mL,并为患者提供量杯、量具等。运动上可为患者制定适合个体病情的运动计划,每日引导患者被动练习屈膝等简单肢体动作,定期为患者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下肢肿胀程度。⑤出院指导。叮嘱患者按时到院复查,出院日为患者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相关知识,重点强调坚持遵医嘱使用抗凝、血管扩张类药物的重要作用,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等。

1.3 评估项目

测量两组患肢髌骨上缘与下缘的平面周径,记录两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消肿时间,同时以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简表(Summary of quality of life compil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QOL-BREF)为参照[4],记录两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以及总体健康等维度得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显著。

1.4 统计数据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程序对研究数据执行处理,计数类数据经卡方检验后,以[n(%)]的形式输出;检验计量资料后以(±s)的形式输出,<0.05,说明数据间差异值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记录结果

与A组患者比较,B组护理后患肢平面周径缩小更明显,下床活动时间、消肿时间缩短更明显,静脉血流量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 1。

2.2 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估结果

生活质量评估显示,B组护理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等各维度得分较A组提高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 2。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记录结果 (±s)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记录结果 (±s)

注:与B组比较,*<0.05。

?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估结果 (±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评估结果 (±s,分)

注:与B组比较,*<0.05。

?

3 讨论

脑血栓是在大脑动脉粥样病变的基础病征上引发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该病患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制动,此种情况下运动量减少、血流速度减缓,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导致下肢DVT的发生[5]。DVT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可造成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等各种问题,延缓康复。因此,临床在积极治疗脑血栓期间,应重视加强对DVT的预防;对于已伴发DVT者,则需尽早予以溶栓治疗,并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以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综合护理是现代护理学倡导的重要护理策略之一,其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能够针对特定疾病患者,多角度、全方位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与指导,并最终起到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转变患者生活态度等作用[6]。张婧[7]等研究比较94例脑血栓伴下肢DVT患者的护理资料,发现经综合性护理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患肢消肿明显增快。为进一步明确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从心理、精神、日常生活、体位以及病情监控等多个方面制定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展开干预,结果显示,B组患者经此护理后髌骨上、下缘平面周径缩小更明显,消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A组明显更短,同时该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更高,该几项数据均充分说明综合护理模式在脑血栓伴DVT患者中的应用可行,能够更好地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加速患者患肢症状的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刘秋华[8]研究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对脑血栓伴DVT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更快缓解下肢症状,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为有利,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周径脑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