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2020-11-13王鸣
王鸣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胃肠镜中心,北京海淀,100853)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为消化内科急性病症的代表,病灶点集中在屈氏韧带以上区域,即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报道显示,消化性溃疡是引发该病的首要原因,但也不容忽视肠胃道肿瘤、血管畸形、贲门黏膜撕裂等因素导致的出血问题。同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自限性特点,但部分患者会出现大血管侵犯性损伤,诱发大出血事件,威胁机体生命安全。现代医疗模式下,该病是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导,但疗效尚未统一。鉴于内镜技术的逐步成熟,消化道内镜成为肠胃道疾病诊疗的首选,其疗效较佳[1]。择取解放军总医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时段内诊疗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0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解放军总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时段内诊疗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00例,随机划分为Ⅰ组(50例)、Ⅱ组(50例),男女比例为49∶51。Ⅰ组中,男女比例为 25∶25,年龄 25~66岁,平均(46.75±6.26)岁。Ⅱ组中,男女比例为24∶26;年龄24~65岁,平均(46.25±5.6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且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3];②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意识不清醒、不愿配合以及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
1.3 方法
Ⅰ组使用传统内科救治,内容为全方位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表现为重症出血或活动性出血,则应置入胃管;精准鉴别尿量、颈静脉充盈状态,构建静脉通路,做好止血操作,且做好血容量的补充;依据患者自身状况,禁水,食用少量流食;为抑制胃酸分泌,可采取奥美拉唑(生产厂家: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108)静脉给药,首次给药剂量在80mg,缓慢静注,随后以8mg/h持续静脉泵入,持续治疗72h,辅之止血和补液等操作,保证患者病情稳定度。
Ⅱ组使用传统内科联合消化内镜救治,详细措施为于上述传统内科对症救治的基础上,取电子胃镜执行各项检查操作,若患者表现为情绪紧张可做好安抚工作,必要时可肌注地西泮(生产厂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64(处方药));术中借助去甲肾上腺素(生产厂家: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268)使用,做好喷洒和冲洗操作,确保积血可彻底吸出,时刻保证输液清晰度,精准把控出血点,取2U肾上腺素(生产厂家: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817)予以局部给药,再施行电凝止血。若止血未到位,可改为夹血板进行止血操作,止血成功时可再次观察,若未见活动性出血可退出电子胃镜,术后禁食水时间为48h。
1.4 观察指标
①评估患者止血总有效率。显效:止血成功,24~48h黑便停止,未见呕血;有效:止血成功,24~48h存在少量黑便,未见呕血;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②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涉及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③评估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涉及窒息、休克、继发性腹膜炎[5]。总发生率=(窒息+休克+继发性腹膜炎)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汇总。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s),[n(%)]表示,组间数据施行 、2检验。<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患者止血总有效率
Ⅰ组总有效率为86.00%,Ⅱ组为9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 1。
2.2 评估患者治疗效果
Ⅱ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 2。
2.3 评估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
Ⅰ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00%,Ⅱ组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 3。
表1 评估患者止血总有效率 [n(%)]
表2 评估患者治疗效果 (±s,d)
表2 评估患者治疗效果 (±s,d)
?
3 讨论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类型,呈现病情凶险、进展快的特点,若未及时救治,患者会因大量失血出现休克,继而进展为弥散性血管凝血,威胁其生命安全。现代医疗理念下,认为该病和消化性溃疡存在相关性,特别是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群体中,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现象较为常见。调查数据显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为0.05%~0.15%,而死亡率为6.5%~10.2%。传统模式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多为内科、外科手术为主导,如质子泵抑制剂,常见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等,虽可对胃酸分泌予以抑制,使肠道pH值处于6.0,以构建血小板碱性环境为前提,达到止血效果,但在8%~10%患者中,仍未起到止血目的[6-7]。
表3 评估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 [n(%)]
但在内镜技术和理念逐步普及的背景下,内镜下止血俨然成为该病的首选,且以自身安全、起效快、操作简便等特点,呈现止血快和不易复发的优势,可帮助患者于短期内脱离危险,增强其预后效果。常规理念下,急诊内镜治疗多在入院12~24h完成,特别是在急性期、出血量的患者中,尽早施行消化内镜操作,其止血效果更佳。常见止血方式为药物喷洒、药物注射和电凝、钛夹等,但多为联合止血。此外,还可依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和Forrest分级法,选择最佳止血方式,例如:①电凝法。多见Ⅰa-Ⅰb级患者,即肿瘤出血和术后活动性出血,可借助电凝高热使局部组织呈现膨胀、血肿状态,再采取出血点压迫操作,促使管腔变窄甚至闭塞,以血栓的层面达到止血效果。②钛夹法。多见Ⅰa-Ⅱb级患者,借助对血管断端夹闭操作起到机械性止血操作。而在疗效报道中,内镜下药物喷洒总有效率为94.1%,药物注射为92.3%,钛夹夹闭为86.7%,但在联合止血的背景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此数值[8]。本组实验数据:Ⅱ组止血总有效率及并发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Ⅰ组。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传统内科救治为前提,联合消化内镜止血操作,既可增强止血总有效率,还可缩短止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还可预防各类并发症,可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