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在“云+V”中的隐喻与衍生用法

2020-11-12王文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5期
关键词:隐喻

王文伯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最近,一种句法形式,“云+V”频繁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和新闻媒体中,请看例句如下。

(1)武汉大学官宣:封闭校园,今年云赏樱! (中华网新闻2020年3月12日)。

(2)各地师生“云开学”上好在线开学“第一课”(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3月25日)。

(3)新鲜拜年方式刷爆朋友圈年轻人在家“云聚会”(中国经济网2020年1月26日)。

(4)探访境外进京人员集中观察点:留学生“云上课” 老年人 “云看病”(中国新闻网2020年3月25日)。

(5)防控疫情响应号召 北京市民视频“云拜年”(新京报2020年1月25日)。

我们发现,在以上例句中“云+V”统一做句子的谓语成分。 但是“云”表达什么意义? “云+V”这一句法形式为何走红网络? 同时“云”在该结构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 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1-3]。

1 “云”与“互联网”

“云”其实是一个网络专业术语,最早起源于“云计算”。 2006年8月9日,Google 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这一概念。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云计算”是一个外来词,是通过意译的方式传入中国。 什么是“云计算”?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它的解释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互联网使大量的计算机形成一个计算能力极强的系统,统一管理和调度资源,将任务分布在各个计算机上,安全可靠地进行大规模计算,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从对它的释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云”与“互联网”在意义上具有相似性。为何将“互联网”称作“云”?我们认为有如下原因。

首先主要是隐喻机制的推动。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一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的概念和概念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有隐喻的性质。 根据《说文解字》对“云”的解释为“山川气也。 从雨,云象雲回转形。凡雲之属皆从雲。王分切”。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对云的释义为“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凝聚形成的物体”[4]。云的内部是由大量的水滴和冰晶在一定范围内组成。 而且我们日常看到的云都是比较遥远的,总是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我们并不能直接看到云的内部所存储的水滴和冰晶。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云具有[+存储][+距离][+整体]等义素。 互联网是由若干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内部是由无数的节点、连线和服务器在一定范围内共同运作下形成,其中存在着大量数据和计算程序[5]。 如同云一样,在使用互联网时,我们只能看到它呈现给我们的整体性,却难以看到它内部的数据构成。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归纳出互联网同样具有[+存储][+距离][+整体]等义素。经过语义特征的归纳,“云”和“互联网”在[+存储][+范围][+整体]等义素上存在相似性。 由于这一相似性,二者的解释性隐喻机制产生,实现了由一个认知域激活另一个认知域,由一个认知域联想推知另一个认知域。 将“云”这个相对具体的概念来象征“互联网”这一抽象的概念。

其次是受人脑的认知方式和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人与客观环境的互动体验之后通过认知活动形成的。 从人的认知方式看,节约是人脑认知方式的基本特点。在人脑的认知过程中,遇到一个新知识或概念时,总是倾向于从大脑内部已有的概念或范畴来与新事物或概念产生联系,这样大脑会方便些。 同时受“现实—认知—语言”这一核心原则的影响,这种认知方式也会反映到语言中。当一个新意义出现时,人们总是习惯将其与旧词相联系,通过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方式,将这个新意义容纳在旧词之中,成为这个旧词的新义项。这种处理方式既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又比创造一个新词要更方便,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同时这种处理方式也会让人觉得新鲜、生动、有新意。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的“软件”和“硬件”等。 所以用“云”来象征“互联网”是符合人脑认知方式和语言发展规律的。

2 “云+V”为何频繁出现

“云+V” 为何频繁出现在网络平台和新闻媒体中?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受科学技术发展的驱动。“云”原来是网络技术领域的专业性词语,首先是以“云计算”“云服务”等形式出现在社会中。由于“云”在数据存储等功能上具有安全度高、灵活度高、成本小等优势,在短时间内便成为各大商业公司希望拥有的核心技术。因为这样可以舍弃原来的实体设备,不再需要为商业程序运行所需的人员、设备和产品付费,从而节省大量运营成本。 在一些具有技术优势的公司获得“云”技术后,以“云”为平台所衍生的各项服务便陆续出现在社会中为用户服务。例如,我们之前需要用U 盘来存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数据,但如果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丢失或损坏,那么里面的重要内容也会随之丢失。现在有了“云”,我们便可以将数据存储到互联网中,相比于U 盘,这种方式更加安全和便利。2019年,人社部发布了一则《关于拟发布新职业的公示通告》,其中“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一门新兴职业,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到“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而且伴随“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云” 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步提高[6]。现如今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努力开垦这一新兴技术领域,从而优化公司成本。 久而久之,这一互联网经济中的专有名词成功“破圈”,逐步渗入到百姓的日常词汇中。 这一新兴技术的出现为“云+V”这一句法形式提供了基础。

第二,受社会形势的影响。今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各个地方政府都下达了“禁足令”[7-9]。在这种社会形势的影响下,人们只能居家工作和生活。这样互联网就不可避免地成了人们每天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在这种特殊环境的影响下,网络新闻媒体和自媒体成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媒介。 如何编辑出较为新颖的新闻标题来博人眼球,从而获得更高的阅读量是每个网络新闻媒体人和自媒体运营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因为近期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几乎都在网络上进行,例如,人们开始在网上视频拜年,和朋友在网上聚会聊天,学生在网上开学和上课等。各大新闻媒体也看到了这一现象,由于隐喻具有使表达新鲜、生动、有表现力、有感染力的本质特点,这与新闻标题的编辑特点不谋而合。 所以在此期间,用“云+V” 来报道人们网络上所做的新鲜事成为新闻标题的重要来源,这也推动了“云+V”形式在网络上地频繁出现。 请看例句。

(1)创新“云办会”的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安排了这些精彩环节(人民日报网2020年6月21日)。

(2)习主席“云外交”的五个关键词(中国长安网2020年6月25日)。

(3)云录制让民生持续向“向前一步”(新浪网2020年3月1日)。

第三,受自身“追新求异”心理特点的影响和网络媒体吸引眼球的需要。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以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在广大社会民众享用“云”所带来的各项便利的同时,渐渐地,人们自身也倾向于将在互联网中所做的事情转化为“云+V” 这一句法形式,这样不仅让人感觉起来生动有趣,而且也使自己的语言风格充满时尚感。 最近,各大媒体报纸都以“云+V”作为网络新闻的标题,从而促进了“云+V”这一句法形式的走红。

(1)云相亲成大势所趋,珍爱网顺势发展继续领跑行业(中国青年网2020年3月24日)。

(2)宅在家里“云逛街”,商场试水直播卖货(人民网—山东频道2020年4月1日)。

(3)浙江嘉兴云购物节开幕 发放两亿元消费券撬动消费(中国经济新闻网2020年3月31日)。

3 “云”的新用法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一些名词是可以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的。黄伯荣、廖旭东认为“一般名词、动词不做状语,可以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的名词、动词是少数,限于能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状态的词。”我们常见的例子有“电话购票”“笑脸迎人”“现金支付”“现钱交易”“现场直播”等。但是我们发现,当“云”处于“云+V”这一句法结构中,“云”可以表示动作的方式或手段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 而且在形式上与以上的例子有很大的平行性[10-11]。

而且从意义的角度看,“电话”“笑脸”“现金”“现钱”“现场”和“云”在“N+V”这一句法格式中所充当的语义角色并不是[施事]或[受事],而是动作在实施时所涉及的方式手段,也就是[工具]。 由上可知,在“云+V”这一句法结构中,“云”可以直接修饰后面的动词形成“状—中”结构。而在“云”的其他义项中,我们没有发现有类似现象,这可以说是“云”的一种新的语法功能。

猜你喜欢

隐喻
法律的空间隐喻研究
爱的隐喻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牡丹亭》:回归礼学的一种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一滴水里的隐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