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分析及手术治疗探讨

2020-11-11李q刚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手术治疗

李q刚

【摘 要】:目的:分析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并探究手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9-2019.9)我院收治的88名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44例股骨干股不连的患者作为A组,选择44例胫骨干股不连的患者作为B组。并分析A组、B组患者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探究解决方法。并根据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手术治疗的优良率来评判治疗效果。结果:股骨干股不连的优良率与胫骨干骨不良的优良率均在80%以上,说明治疗效果比较好。结论:嗜烟、血供被破坏、骨折不稳定是造成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重要原因,在治疗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类型的骨不连采取采取差异化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下肢骨干骨折;骨不连;原因;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2

引言:

下肢骨干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骨骼损伤病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虽然目前针对下肢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对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视程度不足,以至于很多下肢骨干骨折患者出现骨不连问题。进而引发疼痛,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行走障碍,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因此为了有效的避免骨不连问题的出现,本院选择了88例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分析出现骨不连的原因,并探究治疗方案,以期给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9-2019.9)我院收治的88例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骨不连类型不同将其划分为A组、B组。A组代表股骨干股不连的患者,B组代表胫骨干股不连的患者。其中A组患者为44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24例,年龄范围在18-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3±1.28)岁,44例患者的病程在10-2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14.53±1.28)月。胫骨干股不连的B组研究对象为44例,其中男女患者均为22例,年龄范围为19-60岁,平均年龄为(31.49±3.65)岁。其中的病程在11-22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15.53±1.34)月。本次所选取的88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事先均已知情。

1.2 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分析

首先,对股骨干股不连的患者类型以及出现骨不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营养不良型骨不连所占的比重最高,高达50%,肥大型骨不连所占的比重最小,仅为11.36%。那么、目前治疗股骨干股不连的方式主要有接骨内固定法、髓内钉内固定法以及克式针内固定法,这三种固定法属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同时也是治疗股骨干股不连的常见治疗方法[1]。在44例股骨干股不连患者中采用接骨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的有20例,所占比重为45.04%,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法的有18例,所占比重为40.90%,采用克式针内固定法的有6例,所占比重为31.53%。在手术之后对三类骨干股不连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内固定技术存在问题造成骨不连的有31例,所占比重为70.45%;治疗期间嗜烟的有患者有13例,所占比重为29.55%。其中所谓的嗜烟就是患者在治疗期间日均抽烟量在10支以上。

1.3 手术治疗方法

首先,保留原有的内固定物。在运用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患者,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出现错误,且髓内钉也没有松动迹象,那么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就可以保留原有的髓内钉,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接骨板、3.5mm的克式针进行固定。其次,更换内固定物[2]。要更换内固定物就需要先取出固定装置,并拆除原有的外围固定架,清理完针道孔后,将其放置7-10天,然后再进行二次手术。在手术时要将硬化骨与骨折间隙的纤维瘢痕完全破坏,直到见到骨组织为止。然后置入髓内钉。最后,植骨术。植骨术主要是针对营养不良型骨不连患者以及猥琐型骨不连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通过植骨的方式达到治疗效果。

1.4 评判标准

主要采用Johner-Wruhs对术后的效果进行评判。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要做好术后工作。首先,要禁止患者吸烟,同时禁止患者采用外固定制动。并且在术后要辅助功能训练[3]。其次,在手术治疗8周以后,要让患者进行负重行走,辅助治疗。最后,在出院后可以每两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了解骨骼愈合情况。在评判治疗效果时,可以将患者是否有疼痛感、患者行走过程是否需要支撑、以及骨折线是否消失等条件评判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主要采用SPSS20.0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2对计数的资料进行检验,用t对计量进行检验,数据之间的差异使用P值来分析。

2 结果

股骨干股不连和胫骨干股不連的治疗优良率如下表3所示: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经过手术治疗,股骨干股不连的优良率与胫骨干骨不良的优良率均在80%以上,说明治疗效果比较好。其中股骨干股不连的优良率为81.81%,胫骨干骨不连的优良率为84.09%,其中P>0.05,因此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在治疗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时,可以以内固定物和植骨术为切入点,根据不同的骨不连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首先,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原有的内固定物的使用时间,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内固定物。内固定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强度会下降,因此大部分骨不连患者都需要更换内固定物。因此可以采用髓内钉的治疗方式治疗骨不连问题。髓内钉的稳定性较好,并且手术创口比较下,治疗的成功率比较高。其次,针对类型的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肥大型骨不连患者,不必采用植骨的治疗方式。但是营养不良以及萎缩性骨不连患者是由于血供不足所引起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植骨。

参考文献

贾小旺.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分析及手术治疗[J].双足与保健,2018,027(012):150-151.

孙佰山.下肢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分析及手术治疗[J].双足与保健,2018,000(023):7-8.

猜你喜欢

手术治疗
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连续两节段峡部裂并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分析
跟骨骨折38例手术治疗体会
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观察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探讨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