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分析
2016-12-26王灿
王灿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44例(44只眼)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 按照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手术治疗, 对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44例患者中,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40例(90.9%);视力不变或有所降低4例(9.1%);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44例患者治疗后, 出现角膜水肿6例(13.6%);出现前房渗出物1例(2.3%)。且所有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论 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按照患者具体情况, 为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可改善患者视力, 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视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041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是眼部钝挫伤的常见并发症, 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1]。此外, 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 还会出现玻璃体积血、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症状, 增加临床治疗难度。现阶段,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治疗方法不断增多, 且手术治疗的效果得到明显提升[2]。本研究以44例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手术治疗措施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44例(44只眼)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44例患者中, 男29例(29只眼), 女15例(15只眼);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39.2±8.4)岁;病程2个月~2年, 平均病程(1.0±0.2)年;晶状体脱位情况:35例为晶状体不完全脱位, 9例为晶状体全脱位;23例为前房脱位, 21例为向后脱位;致伤原因:22例为打击伤, 10例为车祸伤, 7例为碰伤, 5例为其他伤;伴有眼高压16例, 伴有前房积血8例, 继发青光眼1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 2 方法 44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针对实施晶状体摘除后, 无眼底病变的患者, 给予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将一隧道切口作于患者角巩膜边缘处, 将粘弹剂注入, 将晶状体以圈匙套出, 切除前段玻璃体, 随后植入人工晶状体。以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对存在晶状体半脱位的患者进行治疗, 并按照患者具体情况, 植入囊带内人工晶体。采用同样的方法治疗晶状体脱位范围为900~1800的患者。以玻璃体切除合并晶状体切除术, 对无视网膜脱落的玻璃体混浊患者进行治疗, 并对其实施Ⅰ期睫状沟缝合固定人工晶体。以三通切口对存在视网膜脱落及晶状体脱落的患者进行治疗, 随后切除患者晶状体, 实施联合手术治疗复位脱落的视网膜。针对继发青光眼的患者, 若给予其药物治疗后, 仍不能对眼压进行控制, 可给予其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以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存在玻璃体积血的患者。
1. 3 观察指标 对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并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观察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结果 本组44例患者中, 40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 占90.9%;4例视力不变或有所降低, 占9.1%;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组44例患者治疗后, 出现角膜水肿6例, 占13.6%;出现前房渗出物1例, 占2.3%。且所有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3 讨论
导致患者晶状体脱位的重要因素便是眼外伤[3, 4]。一旦患者出现外伤性晶状体脱位, 会降低其视力, 且会出现视网膜脱落、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当前, 临床上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方法包括两种, 即前路和后路。前者主要是经由构建角膜缘切口, 从而进行囊内摘除法等手术。后者主要是经由巩膜三切口进行治疗。本研究中, 按照患者具体情况, 对其实施针对性手术治疗。结果显示, 术后视力提高率为90.9%;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相关文献结果相符[5]。此外, 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有研究报道[4], 作为晶状体脱位的一个多发部位, 前房与角膜内皮相连接, 导致患者发生青光眼的几率较高, 需要及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处理。在对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 先对其实施必要的缩瞳处理, 能防止晶状体脱位到玻璃体内。针对不能实施缩瞳处理的患者, 先将晶状体以针进行固定, 在前房内注入粘弹剂, 对角膜内皮进行保护, 随后将前段玻璃体切除, 将人工晶体植入。可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法治疗晶状体脱位, 能促使患者视力恢复, 使其眼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患者晶状体脱位到玻璃体内, 可给予其闭合式三通道切口, 实施脱位晶状体切除术,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且能避免术中出血。
综上所述, 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按照患者具体情况, 为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可改善患者视力, 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省香, 李晶明, 惠巧艳, 等.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105例回顾性分析. 国际眼科杂志, 2016, 16(6):1089.
[2] 冉露尹.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前后视力及屈光状态的变化探讨. 中外医疗, 2013, 32(31):67-68.
[3] 刘建君, 秦玉芝, 唐文建, 等. 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疗效观察. 医药论坛杂志, 2011, 32(6):40-42.
[4] 兰兰, 王凤云, 曾光伟.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探讨. 中国临床研究, 2013, 26(7):691-692.
[5] 陈英, 廖敏华, 郑江娉, 等.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方式的探讨. 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4):727-728.
[收稿日期: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