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EB2、SOX2 蛋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2020-11-11魏娅闫文锋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癌细胞乳腺染色

魏娅,闫文锋

(1.安阳市肿瘤医院普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0;2.河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3)

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可超过596/10 万人以上[1],在部分高危地区或者高危人群中,乳腺癌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可进一步的上升[2]。 乳腺癌的发生,能够导致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的显著下降, 促进患者近期病情进展速度的加快。 临床上在探讨乳腺癌患者病情发生机理的过程中,发现细胞因子或者肿瘤相关蛋白的改变,能够在乳腺癌的整体性病情进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是转录调控相关因子,其能够通过提高癌基因上游转录启动子的激活程度,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持续性自我增殖[3];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SOX2)是干细胞调控相关因子,其能够通过提高癌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增强癌细胞的核DNA 扩增的速度,进而促进乳腺癌的病情进展[4]。 为了揭示 ZEB2、SOX2 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关系,从而为乳腺癌患者的诊疗及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本次研究选取于2015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病理科收集90 例乳腺癌标本,探讨了ZEB2、SOX2 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病理科收集90 例乳腺癌标本(2015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90 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组织标本。乳腺癌,年龄 28~58 岁,平均 47.6±7.2 岁,乳腺癌组织学分级:Ⅰ级20 例、Ⅱ级45 例、Ⅲ级 25 期;TNM 分期:Ⅰ期 22 例、Ⅱ期 34 例、Ⅲ期 28 例、Ⅳ期6 例;淋巴结转移39 例;病灶直径≥3cm49 例。良性组,年龄 26~59 岁,平均 45.2±10.5 岁,乳腺纤维瘤 36 例、乳腺腺病 45 例、其他 9 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⑴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相关标准[5];⑵经乳腺彩超、X 线钼靶初步诊断,经乳腺穿刺病检或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⑶患者的术后病理学标本及患者的个人资料保存良好;⑷在获取患者的病理学标本前患者无放化疗病史、免疫学治疗史。

排除标准:⑴病理学资料缺失;⑵合并其他部位的原发性肿瘤;⑶免疫功能疾病;⑷合并其他系统的重大疾病的患者。

1.2 检测方法及评分方法 石蜡切片采用二甲苯进行脱腊至水,5%的双氧水常温在孵育10min,采用磷酸盐缓冲液孵育5min,蒸馏水冲洗3 次,每次5min,5%的山羊血清抗体封闭10min,不冲洗,滴加一抗(购自 abcum 公司批号:20119304 浓度:1:500),4℃冰箱孵育过夜,蒸馏水冲洗3 次,每次5min,滴加生物素标记好的二抗(购自北京康泰生物批号:20104856 浓度:1:1000),37℃孵育 30min,蒸馏水冲洗3 次,每次5min,滴加第二代辣根酶标记的工作液体,37℃孵育 10min,蒸馏水冲洗 3 次,每次 5min,显色之后采用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封片,镜下观察。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ZEB2 蛋白、SOX2 蛋白阳性染色表达于细胞核和我细胞质中,两种蛋白的阳性染色呈黄色、棕黄色、褐色表达,⑴依据染色的程度分为:未染色(0 分)、仅仅淡黄色染色(1 分)、棕黄色染色(2 分)、染色呈褐色、黑色(3 分);⑵根据染色的细胞占比结果: 占比≤10%计分1 分、占比范围11%~50%计分2 分、占比范围51%~75%计分3 分、占比>75%计分4 分,染色程度与阳性细胞计分之乘积<3 分为阴性、≧3 分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美国IBM SPSS 公司的统计软件包SPSS21.0 版本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 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t 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应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标本中的ZEB2 蛋白、SOX2 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乳腺癌组织中的ZEB2 蛋白、SOX2 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68.89%、58.89%均高于良性组的 31.11%、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标本中的ZEB2 蛋白、SOX2 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n(%)]

2.2 乳腺癌组织中的ZEB2 蛋白、SOX2 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在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TNM 分期的乳腺癌组织中的SOX 2 蛋白、ZEB2 蛋白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病灶直径、不同ER 及PR 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的SOX2 蛋白、ZEB2 蛋白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差异具不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表3。

3 讨论

乳腺癌导管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或者分裂,能够显著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在合并有性激素受体敏感性改变或者BRCA 基因突变的群体中,乳腺癌 的发病率可进一步的上升[6]。 临床上的观察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不超过35%,不同措施治疗后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或者中位生存时间仍然无明显的改善[7,8]。对于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虽然CA125 等肿瘤标志物能够在乳腺癌的病情评估过程中发挥作用。但部分研究者认为,依靠CA125 等指标评估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灵敏度不超过30%,其评估的局限性较为明显,评估的一致性率较低[9]。本次研究通过对于乳腺癌患者病灶组织中ZEB2、SOX2 的表达分析,不仅能够揭示乳腺癌患者的内在病情进展原理,同时能够为临床上相关患者提供肿瘤分子学方面的参考指标。

表2 乳腺癌组织中的SOX2 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表3 乳腺癌组织中的ZEB2 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ZEB2 是锌指蛋白家族成员,其能够通过提高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内的癌基因转录活性,进而提高癌细胞的异常分裂的风险。 ZEB2 能够提高转录上游增强子的激活程度,提高纺锤体的分裂速度,进而促进早期癌细胞的发生过程。 相关临床方面的研究也发现,ZEB2 的高表达能够增加乳腺上皮细胞的浸润和突破能力,导致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病情进展[10];SOX2 是癌细胞干性调控因子,其能够通过结合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配体, 激活癌细胞内MAPK 或者AKT 信号通路, 最终提高癌细胞的转录失常风险[11,12]。 SOX2 对于癌细胞形态学特征的修饰作用,能够增加癌细胞的变形能力,最终促进肿瘤病情进展[13]。

本次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分析了ZEB2、SOX2的表达,发现在乳腺癌患者病灶组织中,ZEB2、SOX 2 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的上升,高于良性对照乳腺组织, 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 提示了ZEB2、SOX2 的高表达均能够促进乳腺癌病情的进展。 汇总不同的相关文献,考虑由于ZEB2、SOX2 的下列方面的病理性作用机理有关[14]:⑴ZEB2 能够提高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浸润能力,促进上皮间质转换的发生, 最终促进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浸润基底膜组织;⑵SOX2 的表达上升能够降低凋亡相关因子的活性,抑制导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促进导管上皮细胞浸润小叶及导管间质组织。姚晋林等[15]研究者也发现,在乳腺癌患者病灶组织中,SOX2 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可平均上升40%,在合并有较高浸润深度或者局部淋巴结组织患者的患者中,SOX2 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可进一步的上升。 在探讨ZEB2、SOX2 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过程中,发现在临床分期较晚或者发生锁骨下等部位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ZEB2、SOX2 蛋白的表达阳性率较高,提示了ZEB2、SOX2 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这主要由于ZEB2 的表达上升,能够提高导管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促进了其浸润锁骨下或者腋窝淋巴结组织,从而促进了淋巴结的转移;而SOX-2 的表达上升,还能够促进癌细胞间质成分的分解,从而为癌细胞的扩散和浸润提高前提,并最终促进了TNM 临床分期的进展。但本次研究中并未发现在不同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等患者中 ZEB2、SOX2 的表达差异,提示ZEB2、SOX2 的表达与性激素受体并无明显的关联。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患者病灶中,ZEB2、SOX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上升,同时ZEB2、SOX2 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本次研究未能充分探讨ZEB2、SOX2 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治疗结局或者临床转归的关系。

猜你喜欢

癌细胞乳腺染色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男性也会得乳腺疾病
癌细胞最怕LOVE
张惠灏:乳腺肿瘤重在预防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癌细胞最怕Love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