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20-11-11陈旭光

文艺论坛 2020年6期

中国电影的新世纪辉煌是在世纪之交的艰难爬坡后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是2004 年《英雄》的横空出世。在大片喧闹的另一面,实际上另一支类型电影小片(如2006 年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也在暗暗发力并预示了广阔前景。笔者曾在《全媒介时代的中国电影:大片与小片的审美分化》(《文艺研究2012 年第2 期》)一文中进行过分析,主张中国电影不能“大片独大”,而应该形成一种以大片为排头兵,带动众多中小成本类型电影发展的“大鱼带小鱼”的创作格局。现在看来,“小片”美学主体是以后来逐渐“共名”的新力量导演群体为主创群体的。

“新力量”导演群体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美国电影大量进入中国的年代“长大成人”的。他们做中小成本的类型电影,在电影观念、产业意识、创作思维等很多方面都与第五代的“大片美学”、第六代的艺术电影美学不同。在市场化的“裸泳”中,他们形成了符合中国社会体制的“中等电影工业美学”,接受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影响又勉力保存了一定的“作者性”,行走于电影工业/美学、市场要求/个人风格表达之间。

笔者曾经提出“新力量”导演的“三种生存”,即“技术化生存”“产业化生存”“网络化生存”。在此,笔者试图提出新力量导演的“类型化生存”,因为源于美国好莱坞的类型电影的影响,且又在中国的现实境况中本土化的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自然,新力量导演的类型电影创作呈现出多样复杂的特征与样貌。

鉴于“新力量”导演、“电影工业美学”等话题成为争鸣焦点和热点。笔者主持的“新时代中国电影的‘质量提升’与‘新力量’导演研究”课题,尝试从中国电影的问题出发,深入地分析总结中国电影的创作态势、类型格局及此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新力量”导演群体,分析并建构一种他们有意无意践行但需进一步完善的“电影工业美学”。

为了进一步厘清“新力量”导演的创作现状和美学追求,本专题论文由课题前期成果汇聚而成,由一篇总论性文章与三篇导演分论文章组成。

笔者与李卉博士分析了新力量导演“类型化生存”在创作和运作上的种种表现,认为这种生存是孕育“电影工业美学”观念的现实土壤之一,与“产业化生存”“网络化生存”“技术化生存”“电影节生存”等其他新力量导演的生存方式一起,推动着中国电影观念的时代转型,并以其丰富活跃的电影实践推动着理论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李磊副教授研究颇有代表性的“体制内作者”宁浩导演,认为其类型电影追求叙事、语言的创新,同时又为观众喜闻乐见。从《疯狂的石头》到《疯狂的外星人》再到《我和我的家乡》,体现出对“体制/作者”冲突的强烈问题意识。宁浩体现出驾驭这两个冲突之和谐张力的能力,体现出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对市场及当下社会敏锐的洞察力。

张立娜博士分析了徐峥电影的空间叙事对于喜剧性的重要意义,认为由演员转型做导演的徐峥熟悉电影生产流程,从创作到营销宣传,各个环节都能有效控制,在资本博弈的电影世界里,坚持商业电影类型生产标准化与类型融合。

曾静蓉博士认为薛晓路“编而优则导”,其作品投射现实,聚焦话题、社会观念,展现出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其编剧经验为其成功转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带来了因编剧思维惯性造成的创作困境。作为务实的“体制内作者”,她从女性立场出发,努力践行类型化、产业化标准,寻求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兼容,力求电影经济效益和美学效益的双重实现。

总之,本专栏文章从电影工业美学的观念高度和类型电影研究的视域,对新力量导演的“类型化生存”进行了理论探析,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三位重要导演宁浩、徐峥、薛晓路的深度个案分析,初步总结探讨了中国电影类型化创作的主体特点、类型美学、存在问题与前景等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