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族电影理论述评(1905-2020)
——以起源论、本体论、方法论等问题为考察重点

2020-11-11陈伟华

文艺论坛 2020年6期

◎ 陈伟华

一、论题的历史及研究现状概况

1949 年之前,国内几乎不见关于“中国国族电影理论”的论述。关于“国族”“国族文学”“国族文艺”的文章,可见零星几篇。它们是刘汉文1926 年发表的《文字和国族的关系》、孙中山1932 年发表的《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孙中山1932 年发表的《我说民族就是国族》、黄轶球1935 年发表的《论国族文艺》、陈文鉴1942 年发表的《国族释义》、邓英之1947年的《民主的国族文学》等。这些文章论及“国族”和“国族文艺”,但没有专门论述国族电影。换言之,在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上,中国国族电影理论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中国国族电影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张英进的成绩较为突出。他长期关注的该问题,并对此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国族电影理论体系的建构做出了努力。他在多部著作和多篇论文中对此有较详细而深入的阐述。相关著作有《审视中国:从学科史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2006)、《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2006) 等。相关论文有《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2006)、《作为跨地实践的国族电影:反思华语电影史学》(2011)、《民族、国家与跨地性:反思中国电影研究中的理论架构》(2012)、《〈世界华语电影指南〉总序》(2012)、《超越悲情: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中的台湾电影》(2012)、《学术范式与研究主体:回应“重写中国电影史”的争论》(2016)等。相关访谈有《城市的影像与影像的城市——美籍华裔学者张英进教授访谈》(2006)、《海外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研究的学科意识——张英进教授访谈录》(2008)、《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新视野——张英进教授访谈录》(2008)、《中国电影产业的新命题——张英进教授访谈录》(2009)、《华语电影研究:命名·理论·突破点——张英进教授访谈录》(2009)、《华语电影研究在海外——张英进教授访谈录》(2012) 等。事实上,他在英文论著中更早探讨了中国国族电影理论,如The Cit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Configurations of Space,Time,and Gender(1996)、Chinese National Cinema(2004)、Screening China:Critical Interventions,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2008)、Chinese Cinema and Transnational Film Studies(2009)、Cinema,Space,and Polylocality in a Globalizing China(2010) 等。

除了张英进的研究,学界另有不少研究成果涉及“中国国族电影”相关问题。迄今为止,其中涉及的主要论题如下:

1.关于“国族叙述”。其中主要涉及了国族叙述与身份认同、性别修辞以及叙事模式和叙事转向等问题,主要研究成果有徐德林的《华语电影中的国族叙述与身份认同》(2009)、郝延斌的《“亚洲电影”的国族叙事与性别修辞》(2014)、邹蕴婷的《当代华语电影对国族叙述模式的探索与反思》(2017)、姜翼飞的《新世纪以来大陆电影的国族叙事转向》(2019) 等。北京大学曾于2009 年主办了“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与国族叙述”学术会议。虽然该会以“国族叙述”为主题,然而与会者所提交的论文以电影文本分析为主,较少涉及中国国族电影理论。

2.关于“国族形象建构”。其中主要涉及少数民族电影摄制、国族形象的重建、跨国构形与国族想象的整合、国族想象与认同等问题,主要研究成果有余纪撰的《国族建构中的电影问题》(2014)、惠恭健的《华语电影的国族形象建构与传播》(2015)、李道新的《跨国构型、国族想象与跨国民族电影史》(2016)、许珍的《跨国电影合作中的民族身份与国族想象——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电影交流史研究》(2017)、孙玮与王军峰撰有《异域空间的展演:“新红色电影”中的国族认同与国家形象》(2019) 等。

3.关于台湾及香港电影中的“国族”。台湾电影中的“国族”问题主要涉及国族想象、国族认同、国族重建、国族寓言等问题,主要成果有陈犀禾的《六十年来台湾电影的“国族”想象》(2012)、孙慰川和杨雯的《论新世纪初期台湾电影的国族认同迷思》(2012)、李苏伟的《论后海角时代台湾电影中的身份迷失与国族重建》(2013)、陈娟的《1990 年代以来港台电影中的国族想象》(2013)、白雪和尹兴的《“戒严”时期台湾电影检查制度的国族认同变迁》(2016)、黄寒冰的《励志神话和国族寓言——台湾体育题材电影的文化解读》(2017)、周玉琳的《政权更迭情势下台湾电影中的国族认同研究》(2018) 等期刊论文,以及王雁的博士论文《论台湾电影的国族认同观之变迁》(2011)、杨雯的硕士论文《1970 年代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国族认同研究》(2011)、杨玉生的硕士论文《后新电影时代与台湾国族认同研究》(2013) 等。香港电影中的“国族”主要涉及国族形象和国族认同,主要有易莲媛与彭雨晴的《国族电影与跨界电影:马来西亚电影中的香港遗产》(2018)、马楠楠的《许鞍华电影中身份认同与国族想象之流变》(2018)、张燕的《香港电影伦理叙事中的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1949~2019)》(2019)、龚艳的《战后香港戏曲电影的国族文化形象建构及跨境传播研究》(2019 年) 等成果。

4.关于类型电影及电影个案中的“国族”。类型电影方面主要涉及抗战电影、军事题材电影等,主要成果有左丹丹的《“国族神话”的建构与消解——论大陆抗战电影(1949—2013) 的历史变迁》(2014)、向宇的《国族化、景观化、民族化——国产西藏电影叙事的身份想象》(2016)、张陈月的《地域景观与奇观呈现——新世纪军事题材电影的国族认同》(2017)、李道新的《伦理诉求与国族想象——朱石麟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2005)、向宇的《国族想象与性别叙事——论李安电影的中国再现》(2012)、刘竞阳的硕士论文《威尼斯电影节华语获奖影片对国族形象的建构》(2017)、徐雅宁的《中国早期电影国族主义遮蔽下的女性困境》(2019)、徐雅宁的《国族主义视域下中国早期电影的“女侠”形象探析》(2019) 等。此外,吴迎君在著作《中国“影戏美学”的知识阐释》第二章中谈及“国片”观念的国族“影戏美学”建构;第四章谈及“五彩戏曲片”“黄梅调电影”“新武侠电影”和两岸三地“新电影”的国族电影美学。个案研究方面,主要涉及到了《建国大业》《流浪地球》等电影。主要成果有陈林侠的《从政治仪式、文化传统到“经济大国”——以〈建国大业〉、〈白银帝国〉与〈气喘吁吁〉论当下电影的国族想象》(2009)、王若璇的《意识形态·国族话语·价值传达:中韩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与〈雪国列车〉比较研究》等。

此外,还有学者探讨了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跟国族话语之间的关系,如徐勇与徐刚的《领袖形象与“人”的历史——论电影中毛泽东的形象塑造与个人/ 国族话语之间的关系》(2011) 等。

从上可知,从研究趋势看来,“中国国族电影”的理论以及研究视角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有逐渐形成热点之势。以下将集中对学界关于中国国族电影的起源论、本体论、方法论等核心问题的理论探讨情况进行详细梳理和简要述评。

二、中国国族电影的起源论

正如陈文鉴所说:“夫一国之内,其初聚有各种部族,终因历史之演进与交递之发达,各部族逐渐同化而成为一个民族。”换言之,国家的形态可使一国之内的各种事物都印上某种共同的特征,各类电影同样如此。“国族电影”是指以国别为分类依据的电影类别。国族电影强调电影的国家民族属性,强调电影中印染着国家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等各方面的特色。所谓“中国国族电影”是指承载着中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特色的一类电影。就中国的实际而言,中国国族电影具有多元、多质和多地的特性。事实上,无论理论界讨论与否,“国族电影”都客观存在,“中国国族电影”也同样如此。张英进结合国族电影的历史起源探讨了中国国族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等问题,他认为各国国族电影为世界各国政府所重点倡导,是各国本地电影市场上的重要品种;无论全球化达到何种程度,国族电影永远不会消失。

张英进的《民族、国家与跨地性:反思中国电影研究中的理论架构》对国族电影的起源、重要性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他结合世界国族电影谈及中国国族电影。他认为国族电影具有多元与异质特性。张英进虽然没有详细论述中国国族电影的起源,但他通过揭示世界各国国族电影的起源规律推及了中国国族电影的情况。他强调了“中国国族电影”在中国及世界电影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指出了既有的“国族范式”的局限。他指出中国电影并非只具有几种共同特质。

电影既是艺术品,同时也是商品。为了拥有更好的票房,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也为了电影产业更好地发展下去,电影制作方有时有意遮掩“国族”的痕迹,而力图突出电影作为“人类”精神食粮的共性。这种情况在全球化的当代表现得尤其突出。这是否意味着电影的“国族”属性会逐渐消失呢?是否意味着“国族电影”在未来将不复存在呢?在张英进看来,事实并非如此。他指出,电影生产从早期就呈现出了跨国的一面。张英进注意到斯蒂芬·克罗夫兹在1993 年把全球的国族电影分为七类,当时并无美国电影。1998 年,美国电影被作为第一类型补进了国族电影的阵营。换言之,只要国家不消失,国族电影就会永远存在。中国国族电影的存在之途和发展之道也同样如此。

虽然张英进于2012 年才发表论文对国族电影的起源及存在价值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但其实他在之前的多篇文章早有涉及。如他在《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空间》(2010) 中指出,《卧虎藏龙》促使研究者开始重新审视民族电影的范式。正如张英进在《〈世界华语电影指南〉总序》中所指出的那样,Wiley-Blackwell 推出了“国族电影指南系列”,除他主编的书,还有德国电影、东欧电影、西班牙电影等书。换言之,“国族电影”不仅仅是各国电影市场上的重要品种,也是出版界和电影研究界长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在此,张英进在对中外国族电影发展状况的通盘考虑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肯定了中国国族电影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它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国族电影本体论

(一)关于中国国族电影的中英文指称和具体内涵

学界关于“中国国族电影”的中英文指称有多种提法,张英进对这些指称进行了详细的辨析,建议以“华语电影”(Chinese cinema) 来指称中国国族电影,以“人文指称”命名思路代替“地理指称”命名思路以化解其它相关命名的不足。张英进对中国国族电影的指称及内涵界定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详细地梳理了中外学界关于的中文及英文指称的代表性提法及其历史变化。这个工作虽然是基础性的工作,但特别重要,因为很多国内学者不懂英文,没法读懂国外学术论著。其二,精要地辨析了各种中英文指称的优点和不足。其三,明确了合适的中英文指称及其具体内涵。

张英进的《〈世界华语电影指南〉总序》结合学术史详细地辨析了当前关于中国电影的多种指称。他以史学家的眼光梳理了中国电影不同指称出现的历史。他指出,英国裴开瑞(Chris Berry) 在《中国电影的透视》中提出研究中国电影需要用“多学科”的方法。布朗(Nick Brown) 的《华语新电影》包括了港台电影,并提出了“Chinese cinemas”(“华语电影”加复数) 的表达方式。鲁晓鹏在《跨国华语电影》强调“跨国性”,希望“中国电影”可以包括港台和海外的华裔。鲁晓鹏与香港的叶月瑜在《华语电影》 是使用了“Chinese-language”的指称。鲁晓鹏在《华语生态电影》中使用了“ecocinema”来强调生态与电影的关联。在详细梳理“命名史”的基础上,张英进指出,“Chinese cinema(s)”“Chinese-language cinema”“Sinophone cinema”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三个英语名词。张英进认为,“Chinese cinema”(华语电影) 中的“Chinese”不单指“中国国家”(Chinese nation),而包括了社会、历史、地域、政治、族群、文化等层面的“中国”。它挑战了以往的含义单一的“国族”概念。“Chinese cinema”既包括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华语电影,也包括世界其它各地的华语电影。其中的异质性可用复数表达出来,但因为“Chinese”本身具有复数含义,所以可不加“S”。张英进还指出,鲁晓鹏倾向使用“Chinese-language”,强调“语言”的重要表征作用。张英进认为“Chinese-language film”跟“Chinese cinema”译成中文都是“华语电影”,“Chinese”之后加上“language”,没有必要。

关于Sinophone cinema(华语语系电影),张英进认为,该命名主要由史书美所提出。她在英语中用Sinophone 来强调华语电影也包含了在中国大陆之外、中国大陆的边缘地带或“中国性”的边缘地带等的不同文化生产区域生产的华语电影。在此,她想拓展“华语语系”的内涵,但其背后的区域政治和意识形态立场值得商榷。张英进认为各种命名各有特色,有的是从地理角度命名,有的是从政治角度命名。他倾向于从人文角度来命名,以“华语电影”来指代有着共同文化渊源的中国电影。因此,他将主编的国族电影著作命名为《世界华语电影指南》。

正如目前学界所形成的共识:在中国国族电影的实际内涵中,既包括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台湾电影、澳门电影,也包括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的华语电影。由于“中国电影”这一语言符号能指主要指前述四地的电影,而未能涵括四地之外的中国国族电影。而张英进所倡导的“华语电影”这一指称则很好地突破了能指方面的局限。当然任何指称的所指和能指都跟历史和地域相关联。张英进用“华语电影”指代中国国族电影,用比较显性的语言符号来表明中国国族电影的宽广内涵,将全世界各国各地的华语电影都囊括进了中国国族电影之中。此举强化了电影的人文性,弱化了它的政治性和地理性。值得指出的是,倘若一本书命名为中国电影史,但其内容中也包括了世界各地的华语电影,也并无不妥。张英进还特别强调,对于非中国境内的华语电影,不能将研究视野局限于“国家”和“民族”两个维度之中,还应有“跨国”“跨地”“跨文化”的研究视域和维度。值得指出的是,张英进后来强调人文地理学和跨地性,并非要消除“民族”和“国家”的维度,而是认为此外应该还有其他更多的研究维度。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除国族电影通史之外,中国电影还可以有电影文化史、电影政治史、区域电影史、电影断代史、电影编年史等多种类型和形态。它们都有存在价值。

(二) 关于中国国族电影模式

国族电影的模式是电影理论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国族电影”的强调,既是一种客观的现实,也是各国电影发展的必经之途。张英进在《民族、国家与跨地性:反思中国电影研究中的理论架构》中指出,作为国族电影的中国电影也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功能。各国的电影通常都具有多元而异质的特性。在这篇文章中,张英进通过英国早期电影以及好莱坞电影的例子,明确阐述了国族电影的多元多类性。

张英进很早就注意到了国族电影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他通过国族电影中的“民俗电影”的例子对此进行了揭示。他在2006 年出版的《审视中国:从学科史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中指出,在处理中国新电影时时,“少数话语”概念比“少数民族电影”或“民俗电影”更有用。

尽管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电影中的共性越来越多,但张英进认为,全球化并不会使国族电影和电影的本土性消失。全球化存在多重可能性,我们应强调本土重写自我的可能性和实践性。

国族电影模式的多元多类性的凸显,为人们认识国族电影的内部构成提供了很多启发,也有利于电影工作者创作出更为丰富多元的中国国族电影。

四、中国国族电影研究方法论

由于两岸四地的独特格局,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各地的电影各有特色。此外,分布于全球其它国家的华语电影也充满了异质要素。如何将这多种类型的电影置于“中国国族电影”的范畴中进行研究,如何将这些复杂多样的电影文本进行科学分析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各研究者有机地运用了多种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国族电影,并尝试将其本土化,探索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论。研究者认为不但可以借用知识考古学、文化史、人文地理学等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国族电影,比较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也可以引入到研究中。

(一) 文化研究法

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文艺,这在学界早有人论及。如前苏联学者莫依谢依·萨莫依洛维奇·卡冈指出:“在当代……不能局限于孤立地考察各种文艺领域,……开始对文化作完整的研究。”张英进较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文化研究法用于中国国族电影研究的方法。值得指出的是,他并非只简单地从宽泛的文化角度来研究电影,而且特别强调研究过程中的跨文化性、对话性、文化史要素以及研究者自身对电影的感性认识的渗入。早就1996 年,张英进就注意到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电影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可能出现的困境。他指出最有效可行的应该是一种对话式的跨文化研究。他特别强调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在中国电影研究中采用对话式的跨文化研究姿态和方法。

文化史与电影的关联也是张英进重点关注的要素。张英进在2009 年的一次访谈中指出,重新指涉“国族电影”是他当时重点思考的问题。他认为,我们应该重视“国族”概念产生的历史因由及其在电影文本及制作机构、市场当中的影响。所以,他强调在研究中国电影时要考虑文化史视角。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从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中国电影,可正本而清源,析因而察果。

张英进还强调从文化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结合自己的感性认识,要注意与理论进行对话。他在2012 年的一次访谈中指出:强调历史语境和回到文化史,就是关注“自下而上”的感性层面;要用自己的感性去消化各种理论并转换成自己的感性模式语言。张英进在此强调“感性”,是否与科学研究的理性精神相背离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结合其中的“语境”“历史”“对话”“消化”等关键词来理解,张英进在此强调的应该是研究者在运用各种理论进行研究时,要“合理地化用理论”,而非“生搬硬套各种理论”;不但要化用,而且要能够“超越”。对中国国族电影的研究而言,历史上的“国族电影”及研究方法是客观存在、不可忽视的,但传统的“国族电影”研究方法是一种有局限性的研究方法,而“文化研究法”能弥补以往单一视角的盲点,可以挖掘并体现电影文化本身的多元性。

(二) 知识考古学研究法

研究者认为知识考古学研究法也是研究中国国族电影的好方法。如张英进认为:“电影文化……是一个能为现代中国知识考古学提供丰富资源的据点。”正如陈晓明在评论张英进的电影研究时指出:“张英进的学术方法颇受福柯的影响,尤其服膺于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也正如陈晓明所指出,在《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等书中,可见张英进对知识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实践运用。知识考古学的理论由法国的福柯所提出。在福柯看来,历史与考古学有相似之处,它也可以对某些历史遗迹作本质的描述。知识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兴起催生对知识的历史渊源的考察和研究,关注事物的来龙去脉,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史学的研究方法。张英进提出将知识考古法用于中国国族电影的研究,以国家和民族为基本立足点,同时着眼于其它各种关键要素,如此可使得对电影文本研究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使研究结果变得真实可信,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虚妄之言。

(三) 比较电影研究法

乐黛云指出:“各种艺术形式互相阐发的现象都是常见而多种多样的。”比较电影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也学界所倡导的研究中国国族电影的方法。张英进对此有详细而深入的阐述。他在《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一文中强调,学者们在运用比较电影研究方法时,必须超越民族国家的模式,消除等级划分意识;必须避免精英主义立场;我们不但需要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的视野,还应该有跨学科、跨媒体和跨技术的思维。在此,他提出了“超越民族国家模式”的研究视域。笔者认为,张英进在此处所倡导的“超越论”着眼点不是放弃“国家”和“民族”元素,而是强调不要以“国家”和“民族”为标准来划分电影的等级,不要以“国家”和“民族”为唯一的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评判依据。此外,他还强调比较电影研究应将视野扩展到经济、政治和技术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张英进后来专门撰文谈到了中国电影研究中的“跨学科研究”“跨国研究”“跨地研究”等问题。

张英进曾以《一剪梅》为例,谈到了中国电影的跨学科研究的问题。该电影改编自喜剧《维洛那二绅士》。他认为,可借助该电影研究跨语言、跨文化、跨媒体的文本与意识形态的交流。张英进后又在《跨学科:电影研究的特性》一文中指出,跨学科推动了电影研究与其它学科的互动,使其成为大学体系和人文学界中发展迅速的学科。

跨学科电影研究问题此后一直为张英进所重视。2015 年,他在《华语电影跨学科研究的实践》中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将跨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应用于电影研究之中。他强调电影的跨学科研究还应考虑绘画、录像及新媒体,主张打破学科限制,探索新方向。

尽管张英进一直推崇“国家/民族”研究维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但他并不避讳其中的局限性。他力图在比较电影研究的视野中找出更多的研究维度和方法以弥补其不足。他于2008 年指出,正是由于电影在阐述权力关系以及人类经验方面持续发挥着作用,电影研究必然会成为跨国研究。他又在2012 年撰文补充指出,华语电影涉及全球范围内的华裔聚居地,仅仅使用“民族/国家”的考察维度局限很大,可用“跨地性”的思维来进行弥补。

(四) 人文地理学研究法

中国电影中的多地性是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张英进认为研究中国国族电影时,体现政治色彩的“国家/民族”固然是一个重要考量指标,但“多地性”也不容忽视。2009 年,他在《全球化中国的电影与多地性》中指出,在全球化时代,较之跨国性,跨地性与中国的关系更为密切。在此,张英进实际上是在强调:在不同类型的中国国族电影中,“国家”和“民族”这两个要素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在研究中国电影时,不能过分强调具有浓郁的政治文化色彩的“国家”“民族”在电影中的地位,而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挖掘电影中有可能被整体性的“国家”和“民族”要素所遮蔽的“地域”和“局部”要素。

2011 年,张英进在《作为跨地实践的国族电影:反思华语电影史学》中指出,华语电影既是国族电影,也是跨地电影。在此,张英进特别强调了跨地研究在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淡化“国家”和“民族”的视角,将研究重点放在跨地,其实是要淡化以“国家”和“民族”为连接点的整体宏观视野;因此就需要为分布于世界各国各地的华语电影寻找新的连接点。张英进找到的替换物是“人文地理学”。2012 年,张英进在《民族、国家与跨地性:反思中国电影研究中的理论架构》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他的构想:我们不妨沿着人文地理学的路径,从空间和跨地域的维度来重构中国电影研究的理论框架。需要说明的是,民族和国家的维度也同样在他所倡导的人文地理学电影研究法的理论范畴之内。正如有研究者指出那样,对聚落(城市、集镇与乡村等) 的表现构成了文化景观。秉承不同文化传统的聚落,有着完全不同的地理外观。因此,电影呈现的自然地理物象,其实有着人文景观的内涵。这应该是张英进等学者倡导将人文地理学研究法用于中国国族电影研究的理论基点之一。

中国电影的实践是张英进等学者倡导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电影的重要立足点。他指出:如果放开“国族”作为唯一的考察角度,我们就可以打开研究的视野。张英进以香港电影为例,探讨了国族电影中的“超地区”现象。他指出,到1970 年代末,香港电影已经能灵活穿越民族、地区界限。张英进结合具体的例子指出,在李小龙、胡金铨、张彻等人的功夫片中,“中国”作为“文化理想”而存在。不难发现,循从人文地理的线索,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国电影版图中的“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几大版块的整合处理的问题。张英进还以陈凯歌和张艺谋为例谈到了中国人文地理总领下的跨地实践的案例。有研究者在专门研究电影的档案属性时从侧面印证了张英进的观点的合理性。如张锦指出:“由于电影作为语言的形成,电影作为助记工具和零散性记事开始主流实践中淡出,进而开始更直接系统与重构现实与深入现实的本质特性而不是一些零散的现象,并且在这种对“本质”展现的基础上,更多、更明显地融入了记录者的主观意识形态,甚至‘一家之言’。”换言之,电影镜头虽然记录自然景观,但实际上渗透着主创者的人文思想和理念。

在张英进等学者看来,认同中国电影的“多地性”是少数族裔学者解决学术困惑的较好选择。张英进认为,少数族裔学者通常要么用西方话语去解读非西方的文本,要么以国族认同的神话以抗拒西方话语霸权。在他看来,这两种做法都没有真正对西方的话语地位构成挑战,而运用以“多地性”为特征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则可以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效果,因为“多地性”并非是对局部区域的弱势地位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全球化网络的合理审视和反思。淡化“国家”和“民族”两种要素在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实际上是破除这两种要素的垄断地位,从而使更多以往较被忽视但实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要素有机会得到彰显。笔者认为,张英进等学者在诸多论文中所倡导的重视中国电影的多地性问题,并不是要研究者忽略国家和民族要素在中国国族电影研究中的作用,而是强调研究者要突破单地空间为主导的单一模式中国国族电影观的限制,要将指导思想调整为以人文地理多地空间为主导的多元多类模式的中国国族电影观。这样才能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国族电影的面貌。

五、中国国族电影理论的价值及意义

中国国族电影理论有着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好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国族电影理论不但可以指导中国电影的生产,而且有助于彰显中国国族电影的地位,还有助于增强中国以及海外华人的“中国国族”意识,鼓励海内外华人学者参与到中国主体性的建构活动来。平心而论,中国国族电影理论体系还不算完备,这种状况与中国人传统较为淡薄的“国族”观念有一定的联系。正如孙中山在1932 年所指出那样,中国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中国没有国族主义。邓英之1947 年在《民主的国族文学》也曾提及中国人的国族观念。他说:“中国人的国族思想太薄弱了,中国人国家观念太浅微了。五千年来,中国人的脑海中,只知有家族、个人。”当今,中国国民的国族观念已有增强,但仍需正面积极引导,所以很有必要借助国族电影来增强人们的“国族”意识,以使中国具有更强的凝聚力,使中国更加繁荣富强。

其次,中国国族电影理论有助于统一海内外中国电影研究界的思想,有助于完善中国国族电影史。正如张英进所指出,重写中国电影史,本该是海内外学界的共同职责,不必画地为牢,以地缘政治为借口排斥他者。现有中国电影史所关注的范围大多以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电影为主,而较少关注海外的华语电影,如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尹鸿、凌燕所著《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郦苏元、胡菊彬所著《中国无声电影史》,等等。张英进等人建构的中国国族电影理论为重写中国电影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资源。

再次,中国国族电影理论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中国电影的个案分析和研究。学界所探讨的知识考古学研究、跨文化研究、跨国研究、跨地研究以及比较电影研究等理论和方法,可为中国电影文本的研究提供巨大帮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对中国电影的误读;对香港、台湾等地区电影的研究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迄今为止,虽然经过众多电影理论家的努力,中国国族电影理论体系已日臻完善,但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电影理论,中国国族电影理论也同样如此。它需要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方能与时俱进,方能更好地指导电影的生产和应用于电影研究之中。

注释:

①刘汉文:《文字和国族的关系》,《学生文艺汇编》,1926 年第3 卷上集。

②108 孙中山:《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生活周刊》,1932年第3 卷第43 期。

③孙中山:《我说民族就是国族》,《生活周刊》,1932 年第3卷第44 期。

④黄轶球:《论国族文艺》,《民钟季刊》,1935 年第1 卷第4期。

⑤陈文鉴:《国族释义》,《中国边疆》,1942 年创刊号。

⑥109 邓英之:《民主的国族文学》,《国民杂志》,1947 年第10-11 期。

⑦78 79 84 103 104 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86—87页、第113 页、第136 页、第120 页、第120 页。

⑧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年版。

⑨张英进:《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电影艺术》2006 年第2 期。

⑩99 105 张英进著,黄望莉译:《作为跨地实践的国族电影:反思华语电影史学》,《当代电影》2011 年第6 期。

11 63 64 65 66 67 77 97 10 107 张英进:《民族、国家与跨地性:反思中国电影研究中的理论架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 年第3 期。

12 69 70 71 72 73 74 75 张英进:《〈世界华语电影指南〉总序》,《华文文学》2012 年第4 期。

13 张英进:《超越悲情: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中的台湾电影》,《电影艺术》2012 年第1 期。

14 110 张英进:《学术范式与研究主体:回应“重写中国电影史”的争论》,《文艺研究》2016 年第8 期。

15 林少雄、张英进:《城市的影像与影像的城市——美籍华裔学者张英进教授访谈》,《当代电影》2006 年第2 期。

16李凤亮:《海外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研究的学科意识——张英进教授访谈录》,《文艺理论研究》2008 年第6 期。

17 李凤亮:《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新视野——张英进教授访谈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9期。

18 李凤亮:《中国电影产业的新命题——张英进教授访谈录》,《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5 期。

19 82 102 李凤亮:《华语电影研究:命名·理论·突破点——张英进教授访谈录》,《艺术评论》2009 年第7 期。

20 邵瑜莲、张英进:《华语电影研究在海外——张英进教授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12 年第6 期。

21 YingjinZhang,The City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and Film: Configurationsof Space,Time,and Gender.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Chineseedition,Nanjing:JiangsuPeople’sPress,2007.]

22 YingjinZhang,Chinese National Cinema.London: Routledge,2004。

23 YingjinZhang,Screening China:Critical Interventions,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in-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AnnArbor: Centerfor Chinese Studies,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2.[Chineseedition,ShanghaiSanlianBooks,2008]

24 YingjinZhang,"Chinese Cinemaand Transnational Film-Studies"in World Cinemas,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s,editedby Natasa Dorovicováand Kathleen Newman,London:Routledge,2009.

25 YingjinZhang,Cinema,Space,and Polylocalityina Globalizing China.Honolulu:Universityof Hawaii Press,2010.

26 徐德林:《华语电影中的国族叙述与身份认同》,《艺术评论》2009 年第8 期。

27 郝延斌:《“亚洲电影”的国族叙事与性别修辞》,《当代电影》2014 年10 期。

28 邹蕴婷:《当代华语电影对国族叙述模式的探索与反思》,《今传媒》2017 年12 期。

29 姜翼飞:《新世纪以来大陆电影的国族叙事转向》,《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9 年第5 期。

30 魏然,邹赞:《“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与国族叙述”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电影艺术》2009 年第5 期。

31 余纪:《国族建构中的电影问题》,《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 年第11 期。

32 惠恭健:《华语电影的国族形象建构与传播》,《河南社会科学》2015 年第5 期。

33 李道新:《跨国构型、国族想象与跨国民族电影史》,《当代文坛》2016 年第3 期。

34 许珍:《跨国电影合作中的民族身份与国族想象——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电影交流史研究》,《当代电影》2017 年第3 期。

35 孙玮、王军峰:《异域空间的展演:“新红色电影”中的国族认同与国家形象》,《东南传播》2019 年第1 期。

36 陈犀禾:《六十年来台湾电影的“国族”想象》,《文艺研究》2012 年第7 期。

37 孙慰川、杨雯:《论新世纪初期台湾电影的国族认同迷思》,《当代电影》2012 年第10 期。

38 李苏伟:《论后海角时代台湾电影中的身份迷失与国族重建》,《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3 年第4 期。

39 陈娟:《1990 年代以来港台电影中的国族想象》,《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5 期。

40 白雪、尹兴:《“戒严”时期台湾电影检查制度的国族认同变迁》,《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 年第1 期。

41 黄寒冰:《励志神话和国族寓言——台湾体育题材电影的文化解读》,《当代电影》2017 年第6 期。

42 周玉琳:《政权更迭情势下台湾电影中的国族认同研究》,《电影文学》2018年第12 期。

43 如王雁:《论台湾电影的国族认同观之变迁》(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11 年。

44 杨雯:《1970 年代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国族认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1 年。

45 杨玉生:《后新电影时代与台湾国族认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13 年。

46 易莲媛、彭雨晴:《国族电影与跨界电影:马来西亚电影中的香港遗产》,《当代电影》2018 年第6 期。

47 马楠楠:《许鞍华电影中身份认同与国族想象之流变》,《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8 年第1 期。

48 张燕:《香港电影伦理叙事中的身份认同与国族意识(1949~2019)》,《电影艺术》2019 第4 期。

49 龚艳:《战后香港戏曲电影的国族文化形象建构及跨境传播研究》,《当代电影》2019 年第10 期。

50 左丹丹:《“国族神话”的建构与消解——论大陆抗战电影(1949—2013)的历史变迁》,《文艺评论》2014 年第2 期。

51 向宇:《国族化、景观化、民族化——国产西藏电影叙事的身份想象》,《电影新作》2016 年第5 期。

52 张陈月:《地域景观与奇观呈现——新世纪军事题材电影的国族认同》,《电视指南》2017 年第15 期。

53 李道新:《伦理诉求与国族想象——朱石麟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5 年第5期。

54 向宇:《国族想象与性别叙事——论李安电影的中国再现》,《电影新作》2012 年第4 期。

55 刘竞阳:《威尼斯电影节华语获奖影片对国族形象的建构》(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17 年。

56 徐雅宁:《中国早期电影国族主义遮蔽下的女性困境》,《电影文学》2019 年第6 期。

57 徐雅宁:《国族主义视域下中国早期电影的“女侠”形象探析》,《当代电影》2019 年第3 期。

58 吴迎君:《中国“影戏美学”的知识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

59 陈林侠:《从政治仪式、文化传统到“经济大国”——以〈建国大业〉、〈白银帝国〉与〈气喘吁吁〉论当下电影的国族想象》,《艺术广角》2009 年第6 期。

60 王若璇:《意识形态·国族话语·价值传达:中韩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与〈雪国列车〉比较研究》,《东南传播》2020 年第2 期。

61 徐勇、徐刚:《领袖形象与“人”的历史——论电影中毛泽东的形象塑造与个人/国族话语之间的关系》,《艺苑》2011 年第4 期。

62 陈文鉴:《国族释义》,《中国边疆》,1942 年创刊号。

68 张英进著、易前良译:《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空间》,《文艺研究》2010 年第7 期。

76 关于“跨国”“跨地”“跨文化”的研究思维和方法,可参见张英进的《民族、国家与跨地性:反思中国电影研究中的理论架构》(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 年第3 期),张英进的《重思跨文化研究:西方中国电影研究中的权威、权力及差异问题》(载《电影艺术》1996 年第2 期),张英进著、苏涛译《全球化中国的电影与多地性》(载《电影艺术》2009 年第1 期),张英进著、黄望莉译《作为跨地实践的国族电影:反思华语电影史学》(载《当代电影》,2011 年第6 期)等文章。

80 [苏]莫依谢依·萨莫依洛维奇·卡冈著,凌继尧译:《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编:《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年版,第302 页。

81 张英进:《重思跨文化研究:西方中国电影研究中的权威、权力及差异问题》,《电影艺术》1996 年第2 期。

83 张英进:《多元比较与“回到历史语境”:学科史研究的新方法——张英进教授访谈》,《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2 年第1 期。

85 86 陈晓明:《“影像中国”的方法——评张英进的跨文化影像研究》,《当代作家评论》2012 年第6 期。

87 [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第8 页。

88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年版,第210 页。

89 90 张英进著,武秋辰译:《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文艺研究》2007 年第8 期。

91 张英进著,秦立彦译:《改编和翻译中的双重转向与跨学科实践:从莎士比亚戏剧到早期中国电影》,《文艺研究》2008 年第6 期。

92 张英进:《跨学科:电影研究的特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年5 月6 日。

93 94 95 张英进:《华语电影跨学科研究的实践》,《中国比较文学》,2015 年第1 期。

96 张英进著,董晓蕾译:《中国电影与跨国电影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08 年第6 期。

98 张英进著,苏涛译:《全球化中国的电影与多地性》,《电影艺术》2009 年第1 期。

101 邵培仁等著:《华莱坞电影理论:多学科的立体研究视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100 页。

106 张锦:《电影作为档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年版,第2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