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教”视角探讨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2020-11-09吴佩英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教法德育渗透教材

吴佩英

摘要: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在各学科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本文从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视角探讨小学数学德育渗透,通过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素养、挖掘数学教材中渗透德育的元素、掌握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以实现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渗透  教师、教材、教法

小学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工具学科,不仅能够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水平,促进小学生的思想发展,同时也具备培养小学生道德素养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成为重点。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数学教材中充分挖掘德育因素,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适时渗透,实现德育教学效果。

一、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素养

数学学科教师的德育渗透素养至关重要。当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存在几个误区,包括有些教师认为数学等理科课堂的教学重点是对知识的掌握,而德育应是语文等文科课堂所要关注的;有些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德育渗透会占用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效率;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忽视智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只是生硬地渗透德育;等等。以上误区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德育渗透素养不高,将智育与德育当作相互独立的两部分,这就割裂了数学的知识性和思想性。这种数学课堂只能达到教书的基本要求,无法完成育人的重要任务。

因此,在形成德育渗透意识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德育渗透素养,思考如下问题:渗透的内容,数学相比其他学科的特点所在;渗透的方式,哪一种是学生最能接受和理解的;渗透的契合点,掌握方法和技巧;等等。

二、挖掘数学教材中渗透德育的元素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数学家的故事等,都是数学学科德育区别于其他学科德育的显著标志。这些德育元素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深入解读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内含的德育元素,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适时渗透德育相关内容,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掌握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要善于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德育教育在数学生活化的关联中进行渗透, 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从中获得德育的启迪。例如,在学习倍数运算时,教师向学生提问道:“一支铅笔2元,小明打算去文具店买10支这样的铅笔,一共需要带多少钱呢?”通过一道数学计算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一方面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另一方面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观、消费观,让学生理解到父母当家理财的不易,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二)设计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能灵活运用于各种情境中,反之也能在各种情境中衔接数学知识。德育教育通过模拟情境得以渗透,学生在自然而然的德育氛围中产生共鳴。例如,在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超市、饭店、书店等多个不同的情境,不同地点处在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然后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如超市里可以有收银员、推销员、买东西的顾客等。学生代入角色进行具体活动,需要自己规划路线,选择方向去到目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灵活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还在各种情境代入体验中发散思维,了解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提供服务等。

(三)开展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游戏来完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多数较活泼好动,以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热情。同时,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更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画有各种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组合图形等)的小卡片,随机出题让学生辨别图形。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答题积分, 每个小组都可以抢答,答对记一分,答错扣一分。在得分和扣分的竞赛中,学生对图形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并不自觉地就把自己融入一个团队中,形成团结协作的思想和能力,共同为一个好的结果而努力。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效结合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往往会形成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这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致使多数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兴致索然、表现不佳。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结合,并从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不仅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更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化育人的目的。那么如何有效结合数学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以讲授数学家的故事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如数学家做了哪些努力?数学家具有什么精神?等等。学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心得,积极发挥自主性,从而形成学习型班级氛围,班干部在其中更是起带头作用,获得了锻炼和成长的空间。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对班级管理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营造良好班风、培养优秀班干部。

参考文献:

[1]陈媛媛.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三教维度”[J].教师,2020(16).

[2]黄玉哲.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对班风学风建设的影响[J].教育信息,2018(3).

猜你喜欢

教法德育渗透教材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教材精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爷爷的“五教法”